Wednesday, May 20, 2009

读书





明天开始考试。

不怎么想温习功课,却不得不温习。


备考的这几天过得不怎么开心,

越来越讨厌为了考试而读书的感觉。

抓考题,抓关键字,抓考试技巧……

越抓越心虚。


放下应考资料,拿起《中国儿童文化》,

感觉踏实多了。

但时间一长,又会不自觉想起那一纸试卷。

百般不舍放下《中国儿童文化》,

继续心虚。


想起朱自强老师引爱默生的话。

“读书是精神层面的事,而学位、文凭却属于物质!

为文凭而去学校的学子们啊!请别夸口说你们是去读书。”


口口声声“读书,读书”,

我们真是在“读书”?



2009519



Tuesday, May 12, 2009

为“一个大马”与“黑衣门”平反





眼见自己英明的国家老大屡屡被鄙视、奚落,乃至被冤枉,爱国者如我怎吞得下这口气?“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我来了。

纳老大上任不到两个月,马上振臂一呼,大喊“一个马来西亚,人民优先,立即表现”,实在令人鼓舞,叫人期待。得如此擅喊口号之老大,真是老百姓三生修来的 福气啊!然而,唐南发、李万千等不知好歹的时评人不但不懂得感恩,还敢敢大大声批评老大这些口号都是空头支票,喊爽的,真是岂有此理!

在我看来,纳老大自上任前夕至今,没有一刻不在身体力行着这些“漂漂亮亮”的口号。口说无凭,待我将老大的赫赫功绩一一列出,还老大一个清白。

首先,老大是非常重视“一个马来西亚”之理想的。自去年308大海啸,我国4州政权易手,民联瞬间崛起,与国阵成分庭抗礼之势。被国阵强势统治了51年的马来西亚,霎时间予人一分为二的感觉。在这样的情况下,纳老大所喊出的“一个马来西亚”口号是别具意义的。

“一个只有国阵的马来西亚”


老 大绝对没有意思让国阵各成员党抛弃种族政治,以超越种族的“新政治”重新出发,塑造一个不分你我,平起平坐,“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的“一个 马来西亚”,大家可别误会了。奈何,一些人见到《前锋报》刊出种族言论,便说老大出师不利,一开始就掴了自己一巴。其实啊,种不种族根本就与老大的“一个 马来西亚”风马牛不相及。还没听懂老大的口号就对老大指指点点,这对老大公平吗?

为还老大清白,我姑且行使我之言论自由,斗胆猜一猜老大的心意。老大口中“一个马来西亚”指的,其实是“一个只有国阵的马来西亚”,其终极目标便是重夺失去了的5州政权,这点从老大一直想挽回民心,在下届大选重创民联的言论中不难看出。

用尽招数让霹州风云变色

其实啊,高瞻远瞩的纳老大早在还未上任,尚坐在第二把交椅之时,便已开始行动,朝“一个马来西亚”的理想迈进了。一次过使出“刺、挑、砍、削、劈、斩”种 种招数(有人以八字概括,说是“软硬兼施,威迫利诱”),老大没费多大力气便轻易让霹雳州风云变色,一显其“西毒”欧阳锋本色。就这样,“一个马来西亚” 的远大理想谈笑间完成了五分之一。

纳老大背负着被人耻笑唾弃的命运,就算使上了众人眼中的“下三滥”手段也在所不惜,无非是想一圆其“一 个马来西亚”的理想。此等为理想不顾一切(有人说是“不择手段”)的精神怎能不叫人感动呢?“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哪一天纳老大成功收复江山,完成千古 霸业,手握书写历史之大权,又有多少人会记得这江山是怎么打下来的呢?

天气炎热不适合穿黑衣

我们接着来看“人民优先,立即表现”。最近闹得满城风雨、沸沸扬扬的“黑衣门”事件,民间都说纳老大与旗下爪牙极尽滥权之能事,打压民主,欺压老百姓,甚 至剥夺了老百姓选择衣服颜色的自由。我说啊,一国之龙头怎可能独裁小气到连子民的衣着颜色都要管呢?难道他吃饱没事干?有人或会不服气地问,“那为什么要 逮捕穿黑衣的人?”就知道会有此一问,原因很简单——纳老大体恤咱老百姓,奉行“人民优先,立即表现”的原则!

最近天气炎热,若长期暴晒 在烈日下又少喝水,必定脱水中暑,命不久矣。而稍微有点科学常识的人都知道,黑色在众多颜色当中,是最最吸热的。看着老百姓穿着黑衣在烈日当空下汗流浃 背,爱民如子且有着“白里透红”脸色的纳老大自然于心不忍。遗憾的是老百姓在老大苦口婆心的规劝下,依然故我。在照顾人民健康的大前提下,纳老大唯有再次 “滥权”,用这个法令那个法令将老百姓推上警车,扒下他们身上的黑衣。

警方立即逮捕以保护人民

有人也许会问,“那么,晚上的烛光会抓人又怎么说呢?晚上可没有烈日啊!”没错,晚上是没有中暑之忧,但穿着黑衣在黑漆漆的路上趴趴走,谁能确保不发生意外呢?

没 办法,为了人民安全,咱纳老大只好再一次扮演大反派,祭出这个法令那个法令让大家到警察局喝咖啡,脱黑衣。要知道,贵为一州首长的林冠英哥哥大剌剌全身黑 要老大对付他,老大都懒得管,老百姓刚套上黑衣就马上被“招待”,这还不算“人民优先”?老百姓一穿黑衣上街就被“请”到警局,短短3天72小时就逮捕了 116人,如此效率还不称不上“立即表现”?

“事实胜于雄辩”,在铁铮铮例子之下,还有谁能说纳老大“一个马来西亚,人民优先,立即表现”的口号是空雷不响呢?拥有这么一位言行一致,魄力十足且爱民如子的老大已属难能可贵,更难得的是纳老大还有白里透红的健康脸色。

唉,得此老大,还有什么好说的?


(此文刊于《当今大马》:http://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104096


Sunday, May 10, 2009

你怕黑吗?




你怕黑吗?
一杯咖啡乌  两片烤面包
三个麻达走过来
“对不起,你被捕了!”
只因身上的黑背心

你怕黑吗?
四张大字报  五根白蜡烛
六个麻达走过来
“对不起,你被捕了!”
这回的主角——切.格瓦拉黑T恤

你怕黑吗?
七辆proton wira  八盏交通灯
九个麻达走过来
“对不起,你被捕了!”
无辜的黑色上班服

你怕黑吗?
其实,黑有什么好怕
最恶心的
是十件黑峇迪也掩盖不了
那一抹沁出丝丝邪笑的
白里透红





默契十足的黑色羽球队



扭开电视,苏迪曼杯羽球赛正式开打。

没想到远在中国广州的国家羽球队,

心中依然紧系着国家兴亡。

谢谢拿督李宗伟,

谢谢古健杰与陈文宏,

谢谢黄妙珠与黄佩蒂,

谢谢教练团。

无论胜败,你们的黑球衣很帅!






1 Black Malaysia



为博客换上黑衣,悼念民主的死亡。

一个黑色大马,

我黑了,

你黑了吗?



Thursday, May 7, 2009

BCN 3110 诗歌 总反思



第五学期不知不觉又已步入尾声,是时候为这一学期的学习做一总结,回首这几个月是怎么走过来的,其中有多少闪亮,又有多少灰暗。这个学期上的课是“古典诗歌”,主要的学习项目是“诗”、“词”、“曲”。

上这样的一门课,我想多少能让我们多些书卷味儿,也让文学素养得到一些熏陶。至于程度上的多少,则因人而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丰收是留给用心耕耘之人的。


课堂报告

一个学期下来,见证了同学们一位接着一位的“单刀赴会”(课堂报告),自己亦已粉墨登场。大家的报告风格各异,有踏踏实实下笨功夫的;有靠小聪明取巧而过 的;有对文本掌握不足,在众人面前支支吾吾的;也有充满自信,面对听众侃侃而谈的。一些同学的报告让人神往,漫游在诗歌意境中;一些同学的报告则让人不知 所云,甚至昏昏欲睡。

在我看来,其中原因有二:
一、 同学对文本掌握不足。无法吃透文本,自然就无法谈得到位;

二、 同学口才不佳。就算已吃透文本,也无法很好地向听众表达;

我觉得大部分同学表现欠佳是因为原因一。为什么会对文本掌握不足?这关系到我们自身的程度以及面对课业的态度。那些对课业无甚要求,只求敷衍交货的就不谈了,在此针对那些有上进心却限于程度不足而表现欠佳的同学谈一谈。

这些同学通常很踏实,会尽力找资料来读,希望从资料中找到引导途径的“阿里阿德涅线团”。然而,他们欠缺过滤资料的能力,常会将草当宝。他们也不熟悉文献
学的知识,在资料的搜索上不知该从何下手,往往在茫茫网络上大海捞针。幸运的会偶然捡到“好料”,但这是少数。

有道是做学问当从文献学下手,方能得其门而入,文献
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或许,课程中可以安排一些文献学的课,让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方法”, 才来着手进行篇章的整理工作。这样或会让学习更有效率,学生也可以学得更多更好?此外,方法的指导也将启发学生往后的自学,成为往后自学的有用工具。由于 之前读过一些文献学的书籍,我觉得这点对我的帮助很大。在看待和筛选各种文献方面,我也感觉到自己在同学群中的优势。

自学作业


在这个学期中,讲师也要求同学们完成十篇短篇论文(姑且称之为“论文”),当作自学作业。一个学期下来,惭愧地说,我只完成了区区一篇。看见一些同学已洋洋洒洒写就九篇十篇,我开始思考这些作业的价值。

是我性格懒惰,以致无法完成这项作业吗?对于各自负责的诗歌(我负责杜诗),我自认看过的文献在同学中是最多的。或许是看得多吧,手上的笔也变得 越来越重,总觉得小问题都大概被大学者探讨得十分透彻,大问题以自己目前的能力又难以胜任。若要勉强写出文章,我想也只是将各方论点说多一遍,没多大意 思,于是就迟迟没能下笔。

当然,我也知道这项作业主要是锻炼我们的能力,并没要求我们写出不同于学者们的独特观点,我也认同这样的训练的确可以帮助我们熟悉论文的写作,也提升我们的资料整理能力。然而,自己却依旧提不起兴趣,只写了一篇就没写下去了。莫非真是惰性所致?

诗歌表演

在课程的最后部分,我们分成小组,分别将某一篇诗歌搬上舞台,进行表演。各组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各式各样的花招让人看得目不暇给,其中包括皮影戏、布偶戏和真人戏剧,无穷创意让人激赏。

古典诗歌大多比较厚重,感情饱满,感人肺腑,较少嘻嘻哈哈,俏皮胡闹。将诗歌搬上舞台,我觉得气氛的营造至关重要。毕竟我们还是得对诗歌负责,将一首可歌可泣的诗歌演绎成一出叫人捧腹的喜剧怎么都说不过去,至少对于我,是很难接受的。

于是,我们在策划如何演绎杜甫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一直考虑的就是如何营造出诗中的意境,莫使此诗沦为喜剧,甚至闹剧。我想在这一点上, 我们还是做得不错的。反观其他组别的演出,感觉就有点“怪”了。也许是因为年轻人什么东西都能玩一把、笑一场吧,同学们的演出似乎都让人忍俊不禁。不知是 演出者的问题,还是观众本来就是“超级开心果”,什么东西都能笑他一场。


此外,一些组别为了演出也制作了好些精致的道具,这
种积极的精神是值得嘉奖的。但考虑到道具的实用性,我忍不住要以“事倍功半”来形容。花了长时间准备的道具,在舞台上的效果却不如想象中大,这应该不是一件让人满意的事吧?

结语

总的来说,这个学期的诗歌课还是让人学习颇多,也大部分时间能乐在其中的。但这个学期的课只不过为我们开了一扇门,让我们得以一窥中国古典诗歌的殿堂。“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以后如何走进去,如何更上一层楼,则要靠自己的努力了。





Wednesday, May 6, 2009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个人反思报告





不止一次听说,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学殿堂中,价值最高的文体。这个学期上了一门“古典诗歌”课,有幸仰望这一座文学高山。

这个学期的学习方式与以往有些不同,以往都是以组别方式针对某些篇章进行报告,这一学期却是以个人方式进行报告。在我看来,这个方式有有利亦有弊,优点是让每个人都独立承担工作,学习机会更多;缺点则是缺少了那么一点组别讨论的火花与乐趣。

我负责的诗歌是“诗圣”杜甫的作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由于之前曾经背诵此诗,对此诗便生出了一分熟悉与亲切。深入探讨这首诗,无疑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乐活儿。


距离报告还有一段时间,于是找了有关杜甫的一些书籍来看,其中最主要的是莫砺锋先生的《杜甫评传》。此书既有学者般严谨踏实的风格,亦包含了文学家般热情奔放的笔锋,让我渐渐走近杜甫,对其一生与在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地位有了初步的理解。莫砺锋先生对杜甫的敬仰之情时时从字里行间里沁出,自己亦不自觉悄悄崇拜起这位“诗中之圣”。怀着这份仰慕之情,肩上的压力就更重了,绝对不能让我的报告玷污了这位伟大诗人!

之后,我通过朋友的帮忙,陆陆续续读了十多篇有关杜甫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单篇论文,也向讲师借了好些杜诗的注本来参考与比较,其中包括了浦起龙的《读杜心解》、林继中辑校的《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和仇兆鳌的《杜诗详注》。这阅读的过程也让我见识了好几位大学者的丰厚学养,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有陈贻焮先生、朱东润先生、程千帆先生和萧涤非先生。

此外,我也通过电子版《四部丛刊》阅读了宋代的注本——《分门集注杜工部诗》。这个版本没有标点,网络也找不到可以信赖的标点版本。于是,我开始自己动手,干起了标点的工作。这应该是我第一次这么认真去为古书标点吧。在为古文断句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不断推敲,不断揣测文中之意。我觉得,这对我掌握古文的帮助很大,也让我对杜甫这篇诗歌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在摸索中渐渐抓住文中大意,真是件令人喜悦的事。

负责报告这首诗歌的除了我以外,还有小翠。而小翠也将先我进行报告。一般来讲,小翠应该会向同学们介绍杜甫的生平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大义。那我该从哪个角度来进行报告呢?经过之前的阅读,我发现宋代人注杜诗与清代人注杜诗,乃至与现代人看待杜诗有着很大的差异。宋代人总爱将杜诗与历史拉在一块儿,似乎这样才能彰显杜诗作为“诗史”的伟大。就连《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三重茅”、“群童”、“长林梢”、
“沉塘坳”等布景,在宋人笔下也隐喻着历史的事件,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与“无法想象”。

与大家一同探讨各个注本的不同吧,可这又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凭我的阅读量与对杜诗的掌握是绝对难以胜任的。或许从这个角度切入可以让大家对各年代的注本有些认识,开一开眼界?经过内心一番挣扎,我决定放手一搏,向这不可能的任务挑战。

看了小翠的报告,觉得小翠在介绍杜甫生平方面做得不大充足,有补充的必要。于是,我决定将报告内容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即“杜甫生平”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各个注本之比较”。

报告完毕后,我觉得自己在第一个部分做得还是比较好的,应该有让大家看到杜甫何以成为历史上伟大的诗人。自己在第二个部分方面的表现就显得有点弱。我想,这主要是因为缺少对宋代注本的历史考证,以致无法将要说的部分说透。不知是我讲解得不够生动,还是听众缺少文献学方面的认识,同学们对各个注本的比较似乎都不大感兴趣。在报告的尾声,大家也无法对我提出具体的问题,抑或是挑出其中的不足之处。我在想,究竟是自己说得不好,还是同学们的程度不够呢?还是这个角度根本就不适合作为课堂报告的角度?

不晓得自己的
报告对同学们究竟起了多大的影响,但对于自己的学习,我是挺满意的。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接触了许多从前都不曾翻阅的书籍,其中当然包括了各种杜诗注本、各种杜甫传记,还有各种有关杜甫研究的书。值得一提的是莫砺锋先生的《杜甫诗歌讲演录》,其中谈论了杜甫研究的方方面面,也提供了好些值得借鉴的研究方法,对我这个初窥学术殿堂的“刘姥姥”无疑是启发甚大的,也让我见识到何谓“学术研究”,学术研究究竟可以到达何等境界。

若想认认真真走近杜甫、踏踏实实研究杜甫,要看的文献是浩如烟海的。如今摆在案上,未有时间认真翻阅的重要著作就有陈贻焮先生的《杜甫评传》和仇兆鳌的《杜诗详注》。这学期的课为我开了这扇门后,自己或能耐心将这些书都认真看完,真正步入中国古典诗歌的殿堂,登堂入室。

做学问真是不简单啊!



Saturday, May 2, 2009

相信儿童,就给他们自由成长的权利——读《夏山学校》





阅读这样的一本书,总是会让人热情澎湃,随着文字进入书中世界。阅读此书的三天里,我不止一次燃起这样的念头,“真想到夏山学校读书!”。


夏山学校,一所创办于1921年的英国学校。在这里,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上课或不上课;在这儿,创办人的办校理念是“让学校适应儿童,而非让儿童适应学校”;在这里,师生完全平等,在每周大会上,校长与学生手上的一票绝对等值。


也许很多人会问,“学生可以选择不上课?这样的学校能让他们有效学习吗?”“让学生自治,他们不会无法无天吗?”“让师生处在同一高度,学生不会以下犯上,没大没小吗?”夏山学校以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些都是成人们一厢情愿的杞人忧天。从夏山毕业的学生一般上都能很好地投入到以后的工作,并且乐在其中,其中大部分更在工作上表现杰出。


人类的儿童观随着历史的发展一直在进步。17世纪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当时的人们将儿童视为一张白板,成人为他涂上什么颜色,他便拥有什么颜色。直到今时今日,“白板说”仍然拥有不少拥护者。


一直到18世纪,人类儿童观迎来了划时代的一刻,法国思想家卢梭的著作《爱弥儿》问世,真正“发现儿童”。人类开始觉悟,儿童是与成人拥有截然不同文化之人,人们开始尊重儿童作为一种拥有独特文化的人种。近代儿童文学理论家朱自强先生这么说过,“儿童的心灵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颗蕴涵着生命力和人性价值的饱满的种子。”从任人鱼肉的“白板”到生命饱满的“种子”,儿童观的改变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然而,放眼我国教育界,又有几所学校真正将儿童当作一颗“种子”来看待了?“你要这样,不能那样”;“这样做是对的,那样做是错的”;“跟我这样做,谁叫你那样做”成人依然高高在上,对儿童指指点点,美其名曰“启发儿童心智,指导儿童向善”,实为“鄙视儿童能力,怀疑儿童本性”。成人根本无法对儿童放心,根本不敢将自由归还给儿童,让他们自由成长。他们觉得,儿童如果没人管,将来必定没出息,必定误入歧途。


在夏山学校,校长信仰“人性本善”,没有儿童一生下来就是坏东西。只要给他们自由,记得,是“自由”而非“放纵”,他们将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选择成长为一个健康和快乐的人。夏山的学生可以选择不上课,在校园溜达。夏山学校创办人尼尔相信,学生终有一天会对翘课感到无聊,进而发自内心想到课室学习。而夏山的例子也在在告诉我们,一开始选择翘课的学生真的在一段时间后自己走入课室上课。而由于学生的学习是自愿的,他的学习效果会很高,通常只须3年便可掌握别人须用56年时间方可完成的课程。


不妨想一想,我们每天拖着身躯到学校上课,心中真的是想学习吗?还是因为在社会规范之下,我们不得不这么做,上不上学根本由不得我们选择?在这样一种被迫之下,又有多少人可以乐在其中,化被动为主动呢?于是,上学校成了学生每天都得执行的苦差。当上学成了你不想做却又非做不可的事的时候,我们不难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学生上课不专心,提不起学习兴趣,甚至闹出种种纪律问题了。


在夏山学校,学生都是出自自愿进班上课,这个很重要。由于是心甘情愿想学习,他们在上课的过程中都是积极主动的,心情也是愉快非凡的。如果老师因生病而无法授课,学生会为不能上课而哀声叹气,惋惜不已。让学生玩够了再自由选择上不上课;还是压抑学生的游戏心理,硬逼他们规规矩矩上课?我们做了什么样的选择呢?


《夏山学校》一书是夏山学校创办人A.S.尼尔(Alexander S.Neil)的一部重要著作。书本分成6个章节,分别围绕6个主题论述了夏山学校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的经验与方法。这6个章节分别是“夏山学校”、“儿童的教育”、“宗教与道德”、“孩子的问题”、“家长的问题”、“问题与答案”。通过此书,我们得以一窥夏山学校的精神面貌。


在我看来,夏山学校是真正将儿童视为“一颗蕴涵着生命力和人性价值的饱满的种子”来对待的一所学校。在这里,夏山准备了肥沃的土地、灿烂的阳光、充盈的水分以及适量的肥料,儿童得以在此挥洒无穷的潜力,自由成长为自己所愿意长成的模样。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


读完此书,再回首我国的教育环境,难免会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感慨。但阅读这样的一本书,不是让我们望着这一滩死水哀声叹气,也不是要我们在这片国土上创办夏山学校第二。我觉得,此书让我们在思考问题上,能拥有更丰富的想象力;在面对现实情况时,能以“夏山精神”作为考量;在自我观念的建立上,能拥有更宽阔的视野,也站在更高的立足点。


愿与诸君分享这本难得的好书。



200951




书名 《夏山学校》

作者 【英国】A.S.尼尔(Alexander S.Neil

翻译 周德

出版 : 京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