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anuary 21, 2011

孺子牛,枯坐家中(五)



前言不对后语的教育政策
文:贾光骅,2011年1月21日


  2011年1月14日,《星洲日报》头版头条:“2千教师赋闲”,红白相间的大字气势凛凛,震撼举国上下关心教育的人士。大标题之上是绿底黑字的副标题:“教总:5年培训课程没认证”,道出了2千教师“赋闲”的原因。

  开学已迈入第三周,我国华小在既缺乏2288名教师,又不能冒冒然聘请临教的情况下进行着坎坷的教育工作。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日前终于捎来“好消息”,拿督告诉我们,这批受过5年半专业训练的PISMP学员“最快可在2月7日到各源流学校执教”。若魏家祥博士所言不虚,此风波也该暂告一段落了。然而,回首整个风波的演进过程,却有好几个部分让笔者疑惑不解。

慕尤丁称不再需要受训临教

  根据去年6月22日《马新社》的报道,我国副首相兼教育部长丹斯里慕尤丁曾发表声明,“今后,师训学院生在毕业后,将直接被委任为正式教师,而非受训临教。”丹斯里还进一步说明,“我们不再需要受训临教。若有任何须填补的职务,我们可以直接进行调派安排,将教师调派至需要的学校……这项直接委任的举措将让调派工作进行得更迅速有效。”

  丹斯里慕尤丁贵为我国副首相,兼任教育部长,自是一言九鼎、言出必行,笔者当时不禁为此政策欢呼。依副首相所言,往后的师资调派情况必更加顺利与高效,师训毕业生迟至最后一分钟才获知调派结果的闹剧将不再上演。

两千毕业生何以赋闲在家?

  然而,今年的情况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更加恶化,2千教育学士毕业生迟至今日仍赋闲在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魏家祥博士向媒体解释,主动权不在教育部。他表示,“教育服务委员会(SPP)没有获得国家学术资格鉴定局(MQA)的批准信,就不能正式委任完成教育学士课程(PISMP)的教师,公共服务局就不能发薪水,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不是教育部所能跨越的。”

“能边教边等,我们早就做了”

  暂不追究责任,姑且相信问题真是出在教育学士课程的认证过程,教总日前也已发表文告并提出建议,“教育部应先委派这些学员到学校执教,一面教学一面等待认证,而不是让学员一直在空等待,浪费人力资源,并对有关学员和学校运作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魏博士对此做出回应,“教育部不能先把这些已毕业的新教师派到有需要的学校,因为教育服务委员会已取消受训大专教师临教(GSST)的级别,改为直接正式委任这些刚毕业的新教师,因此,教育服务委员会须获得有关课程的认证,才能正式委任这些教师。”其在推特的话更简洁明确,“若SPP允许边教边等,我们早都这样做了!”

  魏博士的回应似乎与丹斯里慕尤丁去年的言论遥相呼应。看来,副首相是好心做了坏事,在未深入理解教育现场的情况下妄下决策,欲加快却反而拖慢了教师委任过程。

又突然允许以临教身分执教

  好了,教育部部长与副部长皆已亲口证实,“受训大专教师临教”(GSST)已成过去式,不复存在。然而,上周末(1月18日),魏家祥博士又发表声明, “国家学术鉴定机构(MQA)将于本月24日开会认证教育学士课程(PISMP),而参与此课程的1950名毕业生,最快可在2月7日到各源流学校执教” 魏博士进一步说明,“这些学员会先以临教身分到校执教,等候教育服务委员会的面试,而面试成功的学员,即可成为合格教師。”

  奇怪,之前说“受训大专教师临教”的级别已被取消,又说“若SPP允许边教边等,我们早就这样做了”,至今却还是走回旧路,让毕业生以临教身份到校执教,边教边等,可谓“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的经典注脚。朝令夕改,还真叫人摸不着头脑。

类似案例却能顺利开学执教?

  笔者有一位在华小执教的朋友,这位朋友刚于2009年毕业,是首届教育学士联办课程(PISMP-OUM)的毕业生。据悉,由于是新课程,“教育学士联办课程”当时也须经过国家学术鉴定机构(MQA)的认证,过程与教育部开办的教育学士课程(PISMP)大同小异。然而,这位朋友与同届的师训学员在 2009年12月份就已获得调派,并于2010年1月,配合学校开学,即到学校执教。笔者极好奇,难道“教育学士联办课程”的认证过程竟如此迅速?该朋友告知,他是直到面试时才获知,其实“教育学士联办课程”在2010年5月仍尚未通过认证。

  魏家祥博士告诉我们,延迟调派是因为课程尚未通过认证;然而同样为新课程的“教育学士联办课程”的学员却能够在课程未通过认证的情况下,准时到学校报到执教。说一套,做一套,怎不叫人失望遗憾?

  一边厢说师资荒大闹,另一边厢又让2千教师赋闲;一边厢说取消“受训大专教师临教”的级别,另一边厢又让学员以临教身分到校执教;一边厢说没有认证就不能调派,另一边厢没有认证却能够准时执教。众声喧哗,搞得笔者头昏目眩、晕头转向,脑海中除了问号,还是问号。这样的教育政策,岂止是“朝令夕改”,简直是 “前言不对后语”!



此文转自:《当今大马》21.1.2011


Thursday, January 13, 2011

孺子牛,枯坐家中(四)



“办教育”还是“搞政治”?
文:贾光骅,2011年1月13日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电影《天下无贼》中,葛优的这段话一语中的,至今仍广为流传。“得人才者得天下”,一个国家欲迎来“人才辈出”的盛况,必将焦点放到教育之上,以便人才在强大的教育体制下滔滔不尽、源源不绝。弹丸小国芬兰之所以能跻身先进国之列,高素质的教育是其中关键。

  我国政府似乎也有感于此,在近450页、7大章节的《第十大马计划》中,总共花了50页、整整一章来阐述如何发展人力资源。此外,政府也将“提高接受高素质教育的机会”列入6大国家关键成效领域(NKRA),并作为《第十大马计划》的焦点。种种政策都给人一种感觉——政府十分重视教育,求财若渴。

  然而,读过《教总2010年华小课题回顾》,笔者不禁怀疑,政府是在竭尽心力办教育,还是处心积虑搞政治?

华小师资短缺总如影随形

  华小学生的人数占了总小学生人数的20.96%,毫无疑问是我国教育制度中极重要的一环。教育改革欲全面落实,必不能绕过华小。奈何事与愿违,根据《教总 2010年华小课题回顾》,种种“老掉牙的问题”(拿督魏家祥语)鬼魅般如影随形,数十年来紧紧跟随华小,久久未能解决。华小悲歌唱不完,随手拈来就有阴魂不散的师资问题。

  华小师资荒已非什么新鲜课题。据我所知,自马华拿督韩春锦任教育部副部长之时(也许更早),师资荒在华小已是风风火火,轰轰烈烈。根据1999年杪教育部的记录,我国缺乏大约4000名教师。2001年,韩副部长豪气干云,“我国华小师资短缺问题,可以在未来两三年内获得解决”。四年后的2005年,师资荒依然,华小水深火热如昔。

  2007年,韩副部长面不改色,言之凿凿,“随着教育部于2006年为全国华小录取超过1万2千名教员后,全国华小师资短缺问题在今年中就全面获得解决。”2008年头,报章的标题是“教育部将在2008年聘请2196名华小临教”。直到今时今日,我国华小尚缺2288名大学资格教师。

广录临教却不力争专业教师

  各华小每一年师资短缺的数据皆清清楚楚、一目了然,教育部对师资情况可说是了如指掌。统计数目,分析数据,按照计划培训师资,想来也非困难之事。然而,教育部一方面口口声声“制度化”解决师资荒,另一方面却让师资荒一闹再闹,实在让人火冒三丈,失望透顶。此外,教育部对应师资荒的处理方式,也让人不敢恭维。

  随着拿督韩春锦淡出政坛,接任教育副部长的是一表人才的拿督魏家祥博士。对于笔者来说,魏博士在任期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功绩”就是为华小争取复办假期师训班。2008年,当教育部打算关闭假期师训课程,魏博士挺身而出要求复办,甚至阁下狠话,“教育部今年肯定会重开假期师资培训班,否则他这个副部长也当得没有意思。”接着,魏博士更是竭尽所能增加假期师训班的录取名额,“将在今年杪开班的假期师训班将创下纪录,录取高达600名华小临教。这也是教育部有史以来录取最多假期师训中文组学员的纪录,今年的招生额原本只有300名。”言语间的沾沾自喜之情表露无遗。

  笔者好奇,医生与教师同为专业,不曾听闻“临时医生”,如今却是满街“临时教师”。坊间常言,“医生犯错,害死一个人;教师犯错,害死一代人”,实在是至理名言。师资荒当前,教育部该做的,是高瞻远瞩,加大日间师训课程的录取名额,让未来在小学执教的,皆是受过系统而充分训练的专业教师,而非走捷径,利用假期师训班大量录取临教。须知道,假期师训班是一项紧密压缩的课程,效果远远不如日间师训。(请参阅《将麦当劳当正餐的华小师资培训》一文)

华社怨言四起才来敷衍应酬

  华小师资荒迟迟未获解决,负责协调华教事务的政客只在华社出现怨言时,才临阵磨枪,拿出复办假期师训班、增加师范录取名额等动作,敷衍应酬,毫无诚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犹有甚者,更在大选之际搬出种种数据,说什么在积极跑动下才争取到多少多少的师范录取名额,多少多少的假期师训班次,意图蒙骗华社,捞取政治资本。这究竟是在“办教育”,还是在“搞政治”?事实摆在眼前,师资荒一如以往,政客的嘴脸昭然若揭。

  近日,赵明福冤死一案出现“悬案”判决,一时间众声喧哗,社团政党四起,为赵家打抱不平。道德高人一等的马华公会会长蔡细历医生独排众议,领衔马华诸将,大声喊出“不要政治化!”,大义凛然。

华文教育千真万确被政治化

  赵明福案件是否有被政治化,笔者不敢妄作判断。然而,我国华文教育被严重政治化倒是千真万确!高举“不要政治化”旗帜的蔡会长与一众马华部长,是否也该反求诸己,自我检讨一番呢?

  今年1月4日,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博士透过媒体喊话,“让学生接受更好教育”,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曾听过三种处事方式:一、做了才说;二、说了才做;三、只说不做。口齿伶俐的魏博士又是属于哪一种呢?

  欲“让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拿督魏家祥语),欲“提高接受高素质教育的机会”(NKRA),只有让教育回归教育,从教育的角度出发,专业而用心地把教育办好。“教育是国家的根本”,执政的高官们当言行一致,切莫口惠而实不至,把教育当政治来搞,典当国家前途。



此文转自:《当今大马》13.1.2011


Monday, January 10, 2011

孺子牛,枯坐家中(三)



Last minute,就是我们办教育的态度!
文:贾光骅,2011年1月5日


  近日,师资调派风波闹得沸沸扬扬。根据日前《星洲日报》的报道,华小面临严重师资荒,上百位主修华文的教育学士却还在家中等候调派,不可谓不荒谬。

  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博士做出回应,“这真的不关我们的事,教育部连新师资调派名单都已准备好。”“教育部目前催促大马国家学术鉴定机构发出正式信件,以便教育部把信件带到公共服务局,由高教部長主持的承认学位委员会核准,接着由教育服务委员会直接接受该批学员成为公务员。”

  问题究竟出在哪个部门,我非其中高官,不敢妄加揣测。然而,师资分配的工作是教育部在做,最后出现问题,无论源头在哪儿,教育部都该承担责任。魏博士一句“真的不关我们的事”未免少了些担当吧?

课程认证五年仍无法完成

  姑且相信魏博士确是冤枉,延迟调派的问题源头出在学位的认证过程,万事皆因课程的文凭未经核准而起。我很好奇,此项课程由2005年开始推介,至今已经五年半,算起来也有2000多个日子。这么一段漫长宽裕的时间,课程的文凭却迟迟未接受核准,而要等到第一届毕业生即将踏入校园服务,才来手忙脚乱,在情在理都说不过去。

  文凭认证,本是为了确保课程素质,过程须认真而严谨。然而,如今的教育学士课程却在急促的情况下接受审核。面对强大的社会与政治双重压力,我想此课程必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通过核准。然而,这样的“核准”究竟属于学术上的“认证”,还是政治上的“妥协”?此课程的素质,今后将注定备受质疑。寻根究底,这难道不是当局“last minute”态度所造成的吗?

师范学院毕业生临时调派

  再说,此次的师资调派风波其实只是冰山一角,当局的“last minute”态度古已有之。身边有教员朋友者应该很清楚,每一年,师范学院毕业生都是在开学前最后一刻才知道自己被派到何州何校。教专总秘书骆燕萍今日也通过《星洲日报》,指责教育局在24小时内要求教师调职,是没有人性的做法。无论是师范毕业生还是在职教师,到一所新学校执教都需要充分的心理准备与适应时间,以便将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站在校方的立场思考,开学在即才仓促调派教员也会打乱学校的行政运作。校方在新教师未报到的情况下编排教学时间表,势必令新教师无法执教自己主修的科目,导致师资无法发挥各自的专业所长。再说,新教师的姗姗来迟必将造成学校的人事更动,一些班级面临教师调换。届时,刚投入学习的学生又得重新适应新教师新作风。总而言之,这样一种“今天通知,明天报到,后天上任”的“last minute”安排,只会大大影响教育素质,牺牲无辜的莘莘学子。

  如今是什么时代?难道资料的收集与往来还靠飞鸽传书?师范学院每年可以训练出多少教员,学校缺多少老师,数据不是清清楚楚吗?看似不该发生的闹剧却年复一年在不断上演。古人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有关当局要经过几十年教训,才能摒除“last minute”的态度?抑或是,当局根本就没有诚意解决这些问题?

中英课本都出现语文错误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局的“last minute”态度不仅仅表现在师资调派的问题上,就连在小学生的教科书上也能见到蛛丝马迹。根据《星洲日报》报道,在新学年才推行的《一年级华文写话练习》课文中,编者将“舞狮”写成“狮子舞”,例句为“狮子舞有一双大大的眼睛,和一个大大的嘴巴。”此外,网民更批评课本内容语法错误连篇,将误人子弟。

  不仅如此,根据《星洲日报》报道,《新海峡时报》还接到來自雪州莎亚南的胡赛尼来函,指出一年级英文教科书语法、词汇及句子结构错漏百出。他在信中提出了逾20个错误,声称有关书本明显是交由不精通英文及沒尽心的人所编写的。

竞标延误让审核含糊带过

  作为小学生必读的教科书,竟出现一连串谬误,实在叫人震惊。除了教科书的编写任务所托非人,整个编写的过程与时间会不会也是祸首之一呢?据一位在师范学院任教的讲师透露,教科书在出版前,须经过“编写”、“竞标”与“审核”的程序,而竞标结果往往很迟公布,以致“审核”的部分只能含糊带过,名存实亡。该讲师也举了个例子。他说,今年小学推行新课程,将用上新的教科书。而在去年12月,他才接到出版社的电话,要求审核今年要用的教科书。那么,审核的时间是多长呢?

  据悉,大概是今天审,明天通过,修订已不大可能,是这样一种情况。明年要派上用场的教科书,今年12月才来进行“审核”,这样的教科书,能有素质可言吗?然而,我们的教科书,就是在这样一种“last minute”的态度下出炉的……

教师开学前一周才拿到课本

  编写过程的仓促直接影响了教科书出版的时机。据悉,今年执教小学一年级的教师,是在距离开学前一周才拿到新出炉的教科书。不止如此,据一位在小学任教的教师透露,新推出的小学标准课程(KSSR)的正式课程纲要也是在开学前一周才来到教师手上。

  新课程的课程纲要和教科书,可说是一位教师执教方向的最重要指南与工具,攸关教育改革的成败。如此举足轻重的文件,却要等到开学前一周才到手。尚未仔细钻研课程纲要,掌握新课程的精神与方向,教师就得投入繁忙而琐碎的教学工作,我们能对新课程的教学素质抱有怎样的奢望呢?

  有道是:“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弹丸小国如芬兰就是靠着对于教育研发的极度重视而闻名于世,跻身先进国之列。正当世界诸国都把眼光聚焦到教育之上,费尽心力栽培人才,甚至喊出“新时代,人才最贵”的口号之际,我们国家又是怎样看待教育的?

  “last minute”,就是我们办教育的态度……



此文转自:《当今大马》5.1.2011


Saturday, January 8, 2011

孺子牛,枯坐家中(二)



满腔热忱空等待,华小悲歌何时休?

无用书生,2011年1月3日


  挥别2010年,踌躇满志跨入2011年。没想到第一份收到的,就是由我国教育部所送出的“大礼”——迟迟不被调派到小学服务!

  本人是第一届教育部教育学士课程(PISMP)的学员,主修华文,于2005年入读师训学院,经过5年半的专业培训,于去年11月正式毕业。眼见华小师资严重不足,国家教育素质越趋低落,怀着满腔热情的我期待着投入学校执教的那一天,深信经过5年半专业培训的自己能够为教育为华教出一份力。然而,开学在即,我们这一批接受教育部重点培训的教育生力军,却迟迟未收到调派信件,前途茫茫。

  2011年1月1日,通过网络媒体《当今大马》看到一篇署名“文弱书生”的读者来函,标题为“师资荒大闹却又不派受训教师,教育部古怪作风让人疑惑不解”,读毕感慨万千,此函确实道出了我们这批师训学员内心的辛酸与无奈。

  自去年12月起,我们便不时上网浏览教育部官方网站,留意教职调派的消息。无奈时间一天天过去,却仍音讯全无。于是,我们开始致电教育部询问,奈何有关官员说此事尚在处理中,而我们能做的就只有——等。至于何日才会有定案,则是天晓得。整个假期下来,一介书生的我们积蓄所剩无几,再不工作难道真要喝西北风?于是,几位同学甚至致电询问,“是否可找临时工?”官员的回答让人咋舌,“Erm……boleh juga……”言下之意,即是短期内不会进行教职调派?

  根据2011年1月1日《当今大马》的报道,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博士针对此事,为教育部喊冤,“这涉及其他部门,必须沟通洽商后才知何时可获得解决、新师资学员何时可获调派。” “这真的不关我们的事,教育部连新师资调派名单都已准备好。”接着又说,“这不仅是教育部面对此问题,这已是老掉牙的问题。”

  魏博士如此说话,未免少了点担当吧?说什么都好,师资分配的工作是教育部在做,最后出现问题,无论源头在哪儿,教育部都该承担责任。况且,师资分派问题迟迟未决,也不是今年才发生的事(只是今年较严重)。每一年,师范学院毕业生都是在开学前最后一刻才知道自己被派到什么学校的。这是什么时代了?难道资料的收集与往来还靠鸽子吗?师范学院每年可以训练出多少教员,学校缺多少老师,数据不是很清楚吗?理由有种种,但就是没有卸责的理由!

  延迟调派教师已导致学校(尤其是华小)面对困难。据一位在小学服务的朋友透露,其服务的学校由于新教员名单迟迟未公布,导致校方不敢冒冒然聘请临教。若聘请临教,新教员又突然驾到,校方届时须另想办法安置临教;若不聘请临教,新教员又迟迟不到,则学校在开学后势必面对师资短缺的困境。就因为延迟调派教员,众小学被置于进退两难的窘境。无论如何,风波最后的受害者,必将是无辜的莘莘学子。

  俗语有云:“养兵千日,用兵一时”,5年半的岁月,算起来也有2000多个日子了。我们这批重点培训了千日的“兵”,如今却只能枯坐家中,拍拍蚊子打打苍蝇,颇有“英雄无用武之地”之叹。俗语又云:“韩信点兵,多多亦善”,华小年年大闹师资荒,今年仍有2000多个教职空缺。放着一批已培训千日的“精兵” 不用,还真不知是何道理?

  开学了,莘莘学子背着书包上学去,双眼满是对学问与知识的渴望。我们这批教育学士毕业生,还要在家枯等至何年何月呢?



此文转自:《当今大马》3.1.2011


Friday, January 7, 2011

孺子牛,枯坐家中(一)



  五年半的师范岁月,长不长,短不短,总是学了不少。毕业了,理当到校园俯首甘为孺子牛,却因种种“特殊国情”,至今仍枯坐家中,除了等,还是等。翘脚拍苍蝇之余,顺便贴几篇文章,纪念今日之“特殊国情”,以为存照。



师资荒大闹却又不派受训教师
教育部古怪作风让人疑惑不解
文弱书生,2011年1月1日


  华小悲歌唱不完,严重的师资荒是我国华小十几年来,每年都面对的问题。师资不足,素质教育从何谈起?开学在即,经过5年半专业培训的师训学员却又迟迟未获调派,明年华小师资荒势必雪上加霜。延迟调派学员,必将引发一箩筐接踵而至的问题。无论是师训学员、学校或学生,都将受到波及,大大影响教学素质。

  根据《东方日报》12月17日的报道,“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披露,明年新学年将会有418名大学资格的教师到华小执教,惟我国华小目前尚欠缺2288名大学资格教师。”

  该报道也指出,“这418名教师都是经过大学资格临教假期師训班、以马来西亚教育文凭资格进入师训学院5年半,或大学毕业后进入师训学院1年所筛选。”

  报道中所谓“以马来西亚教育文凭资格进入师训学院5年半”,指的就是教育学士课程(PISMP)。据悉,这项课程是教育部师范教育司首办的大学课程,是师范学院升格为大专后独立栽培的教师。修读此课程的学员,必须在师训学院接受长达5年半的专业教职训练,内容包括教育原理、教育哲学、儿童心理学、教学法等等。这项课程完全是以培训一位专业小学教师的方式来进行。重点培训出来的教师绝对是我国小学教育界未来的生力军。

  根据《东方日报》的引述,魏家祥博士曾说,“我昨日也针对2011新学年开学事宜,与副首相兼教长丹斯里慕尤丁商谈,为了避免开学后,发生师资短缺的问题,全国的督学受促务必在开学前协助办妥各州教育局进行的临教面试活动,未雨绸缪。” 吊诡的是,距离开学只有短短3天时间,全国准备投身教育界的教育学士课程师训学员,却仍未接获教育部的任何调派信件。无论是校方还是师训学员,延迟调派都将带来沉重的打击。

  今年毕业的教育学士课程师训学员中,主修华文的占了160位。如今,我国华小在欠缺2288 名大学资格教师的困境下,还无法迎来这160位受过专业训练的师训学员,情况无疑是雪上加霜。教育部一边厢为华小师资荒呐喊,另一边厢却又迟迟不将经过专业训练的学员派到华小服务,说一套做一套的处事手法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一般上,学校必须在开学前一周便编排上课时间表,并安排教师们的岗位与执教的科目,提早让教师为教学做好准备。教育部迟迟不处理师训学员的调派问题,将导致校方在新教师未报到的情况下安排校务。而当学校开学后,新教师才前来报到,校方又得另做调整,势必大大影响学校的运作。再说,这一批经过专业训练的师训学员到学校报到后,很大可能会因为校务早已安排妥当,而无法执教自己主修的科目,无法在学校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不利教育发展。

  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说,延迟调派师训学员也不是一件好事。师训学员延迟到学校报到,校方必将为此调整教务,调换一些班级的执教教师。这时,刚投入学习的学生将难以适应另一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学习效率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

  对于师训学员来说,延迟调派将影响他们在公务员薪金制度下的福利。师训学员的服务时间将因延迟调派而推迟,面试的时机为此受到影响,进而推迟他们成为正式教师的时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些看起来细微的推迟,将在往后的岁月直接影响师训学员在公务员薪金制度下的进程。

  延迟调派师训学员实在是百害而无一利。华小师资荒当前,受过5年半专业培训的师训学员却闲在家中,英雄无用武之地。教育部迟迟不调派学员的行动与态度,实在叫人费解。



此文转自:《当今大马》1.1.2011


Thursday, January 6, 2011

第二届儿童阅读营:书目



  大概整理了第二届儿童阅读营所选图书的版本书目。选书称不上完备,但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此将书目贴上(由浅至深,对象为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学生)。



第二届儿童阅读营精选童书


低年级(上)

1 哲也《小巫婆的心情夹心糖》,中信出版社,2007.
2 林世仁《福尔摩斯新探案》,中信出版社,2007.
3 哲也《十二声笑》,中信出版社,2007.
4 哲也《怪博士的神奇照相机》,中信出版社,2007.
5 林世仁《巴巴国王变变变》,中信出版社,2007.
6 林世仁《英雄小野狼》,中信出版社,2007.
7 林世仁《信精灵》,中信出版社,2007.
8 洛贝尔《青蛙和蟾蜍:好朋友》系列(全4册),明天出版社,2009.
9 洛贝尔《青蛙和蟾蜍:快乐年年》系列(全4册),明天出版社,2009.
10 洛贝尔《青蛙和蟾蜍:快乐时光》系列(全4册),明天出版社,2009.
11 洛贝尔《青蛙和蟾蜍:好伙伴》系列(全4册),明天出版社,2009.
12 张之路《暗号》,海燕出版社,2009.
13 顾鹰《开满鲜花的兔儿坡》,海燕出版社,2009.
14 葛冰《最后一支曲子》,海燕出版社,2009.
15 李志伟《无敌小超人》,海燕出版社,2009.
16 王一梅《飞来的青蛙》,海燕出版社,2009.
17 萧萍《袜子姐妹和鞋子夫妻》,海燕出版社,2009.
18 汤素兰《苹果王子》,海燕出版社,2009.
19 保冬妮《我是花精,我是花》,海燕出版社,2009.
20 周锐《舌头能当被子盖吗》,海燕出版社,2009.
21 【日】角野荣子 著,【日】佐佐木洋子 绘,孙幼军,张红兵 译,《小妖怪童话——超级理发师》,新蕾出版社,2002.
22 【日】角野荣子 著,【日】佐佐木洋子 绘,孙幼军,张红兵 译,《小妖怪童话——好玩儿的比萨饼》,新蕾出版社,2002.
23 【日】角野荣子 著,【日】佐佐木洋子 绘,孙幼军,张红兵 译,《小妖怪童话——会变形的汉堡包》,新蕾出版社,2002.
24 【日】角野荣子 著,【日】佐佐木洋子 绘,孙幼军,张红兵 译,《小妖怪童话——我要当明星厨师》,新蕾出版社,2002.
25 【日】角野荣子 著,【日】佐佐木洋子 绘,孙幼军,张红兵 译,《小妖怪童话——我要上学》,新蕾出版社,2002.
26 【日】角野荣子 著,【日】佐佐木洋子 绘,孙幼军,张红兵 译,《小妖怪童话——种出来的意大利面条》,新蕾出版社,2002.
27 【日】角野荣子 著,【日】佐佐木洋子 绘,孙幼军,张红兵 译,《小妖怪童话——我爱唱歌》,新蕾出版社,2002.
28 【日】角野荣子 著,【日】佐佐木洋子 绘,孙幼军,张红兵 译,《小妖怪童话——神奇小保姆》,新蕾出版社,2002.
29 【日】角野荣子 著,【日】佐佐木洋子 绘,孙幼军,张红兵 译,《小妖怪童话——可怕的咖喱饭》,新蕾出版社,2002.
30 【日】角野荣子 著,【日】佐佐木洋子 绘,孙幼军,张红兵 译,《小妖怪童话——圣诞老人你别走》,新蕾出版社,2002.
31 孙幼军著, 裘兆明、阿波绘,《小猪唏哩呼噜当保镖》,春风文艺出版社,2009.
32 孙幼军著, 裘兆明、阿波绘,《小猪唏哩呼噜生日礼物》,春风文艺出版社,2009.
33 孙幼军著, 裘兆明、阿波绘,《小猪唏哩呼噜当大侠》,春风文艺出版社,2009.
34 孙幼军著, 裘兆明、阿波绘,《小猪唏哩呼噜和狐狸》,春风文艺出版社,2009.
35 孙幼军著, 裘兆明、阿波绘,《小猪唏哩呼噜上学记》,春风文艺出版社,2009.
36 孙幼军著, 裘兆明、阿波绘,《小猪唏哩呼噜和蛇》,春风文艺出版社,2009.
37 孙幼军著, 裘兆明、阿波绘,《小猪唏哩呼噜历险记》,春风文艺出版社,2009.
38 孙幼军著, 裘兆明、阿波绘,《小猪唏哩呼噜卖橘子》,春风文艺出版社,2009.
39 卡尔梅洛.萨尔梅隆著,《蛇鼻子》,新蕾出版社,2009.
40 伊尔达.佩雷拉著,《毛毛虫佩里柯品》,新蕾出版社,2009.
41 拉蒙.加西亚.多明盖著,《名叫“瞬间”的鹦鹉》,新蕾出版社,2009.
42 阿尔弗雷多.戈梅斯著,《猪小弟的信》,新蕾出版社,2009.


低年级(下)

1 曹文轩,《小河弯弯》,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2 冰波,《长颈鹿拉拉》,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3 孙幼军,《怪怪怪老头》,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4 秦文君,《小辫子丫丫》,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5 【日】新美南吉著,周龙梅、彭懿译,《小狐狸买手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6 【日】宫泽贤治著,周龙梅、彭懿译,《风又三郎》,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7 【日】小川未明著,周龙梅、彭懿译,《千只鹤》,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8 【日】宫泽贤治著,周龙梅、彭懿译,《渡过雪原》,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9 【日】新美南吉著,周龙梅、彭懿译,《去年的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10 【日】新美南吉著,周龙梅、彭懿译,《花木村和盗贼们》,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11 【日】中川李枝子、【日】大村百合子著,朱自强译,《不不园》,接力出版社,2004.
12 洛贝著, 苏西•威格尔绘, 王琳琳译,《森林小城》,新蕾出版社,2009.
13 里卡尔多•查韦斯•卡斯塔涅达著, 奥利瓦雷斯绘, 张蕊译,《贝尔托和狼》,新蕾出版社,2010.
14 玛尔塔•塞拉•穆纽兹著, 克劳蒂娅•莱格纳西绘, 熊铁译,《云端之上》,新蕾出版社,2009.
15 阿尔弗雷多•戈梅斯•塞尔达著,普埃勃拉绘,张蕊译,《鲸的游戏》,新蕾出版社,2010.
16 朱自强、左伟,《属鼠蓝和属鼠灰——魔法苹果筐》,明天出版社,2010.
17 朱自强、左伟,《属鼠蓝和属鼠灰——鱼缸里的奇案》,明天出版社,2010.
18 朱自强、左伟,《属鼠蓝和属鼠灰——我们是属鼠班》,明天出版社,2010.
19 王一梅,《糊涂村的糊涂猪》,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20 伊尼戈.哈瓦洛耶斯著,《第一百号海龟》,新蕾出版社,2009.
21 哈纳.佩米索瓦著,《纸村庄》,新蕾出版社,2009.
22 【德】凯斯特纳著,侯素琴译,《欧伦施皮格尔》,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3 【德】凯斯特纳著,侯素琴译,《堂•吉诃德》,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4 【德】凯斯特纳著,侯素琴译,《吹牛大王历险记》,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5 【德】凯斯特纳著,侯素琴译,《席尔德市民》,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中年级(上)

1 高苏珊娜 、金春玉、曹京淑著,金成荣、金世镇绘,李明淑译,《昆虫记1——聪明的猎人》,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 高苏珊娜 、金春玉、曹京淑著,金成荣、金世镇绘,李明淑译,《昆虫记2——战争狂》,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 高苏珊娜 、金春玉、曹京淑著,金成荣、金世镇绘,李明淑译,《昆虫记3——地下毒王》,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4 高苏珊娜 、金春玉、曹京淑著,金成荣、金世镇绘,李明淑译,《昆虫记4——大自然的清道夫》,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5 高苏珊娜 、金春玉、曹京淑著,金成荣、金世镇绘,李明淑译,《昆虫记5——神秘的隐士》,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6 奥得弗协德•普鲁士勒著,陈俊译,《小女巫》,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5.
7 艾弗琳娜•哈斯勒著,陈俊译,《香草女巫》,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5.
8 迪米特尔•茵可夫著,陈俊译,《我和小姐姐克拉拉》,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5.
9 克里斯蒂安•贝尔格著,陈俊译,《爱心企鹅》,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5.
10 维里•费尔曼著,陈俊译,《德国,一群老鼠的童话》,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5.
11 克里斯蒂安•瓦卢舍克著,陈俊译,《公猫拿破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5.
12 奥得弗雷德•普鲁士勒著,陈俊译,《火鞋与风鞋》,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5.
13 米切尔•恩德著,陈俊译,《兰心的秘密》,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5.
14 乌韦•狄姆著,陈俊译,《跑猪噜噜》,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5.
15 奥得弗雷德•普鲁士勒著,陈俊译,《小水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5.
16 乌韦•狄姆著,陈俊译,《火车老鼠》,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5.
17 沃尔夫冈•荷尔拜茵、海依克•荷尔拜茵著,陈俊译,《小鬼儿》,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5.
18 奥得弗雷德•普鲁士勒著,陈俊译,《小幽灵》,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5.
19 保罗•马尔著,陈俊译,《文身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5.
20 【德】凯斯特纳著,任庆莉、蔡鸿君译,《动物会议》,明天出版社,2008.
21 【德】凯斯特纳著,任庆莉、蔡鸿君译,《小不点和安东》,明天出版社,2008.
22 【德】凯斯特纳著,任庆莉、蔡鸿君译,《5月35日》,明天出版社,2008.
23 詹尼•罗大里著,任溶溶译,《天下掉下大蛋糕》,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
24 约翰•塞克斯伯著,徐纪贵译,《帅猪的冒险》,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
25 约翰•塞克斯伯著,徐纪贵译,《帅猪的新冒险》,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
26 H•席尔纳克著,杨武能译,《七个小矮人后传》,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
27 埃莉诺•埃斯特斯、路易斯•斯洛博德金著,袁颖译,《一百条裙子》,新蕾出版社,2007.
28 理查德•阿特沃特著,安聿麒译,《波普先生的企鹅》,新蕾出版社,2008.
29 米拉•洛贝著,《苹果树上的外婆》,新蕾出版社,2006.
30 【法】迪奥埃德著,边静译,《宠物猫咪鲁•杰克逊》,新蕾出版社,2009.
31 王一梅,《鼹鼠的月亮河》,新蕾出版社,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
32 特瑞格罗萨著,祝然译,《想高飞的猫》,新蕾出版社,2009.
33 马特桑斯著、熊铁莹译,《不一样的手》,新蕾出版社,2009.
34 贝阿特莉斯•贝罗卡尔著,张蕊译,《撒哈拉女孩穆娜》,新蕾出版社,2010.
35 米盖尔•安赫尔•门多著,张蕊译,《卖洞的人》,新蕾出版社,2010.
36 孔恰•洛佩斯•纳尔瓦埃斯著,张蕊译,《风小子的旅行》,新蕾出版社,2010.
37 【西】纳尔瓦埃斯著,张蕊译,《永不止步的旅行者》,新蕾出版社,2010.
38 王一梅,《木偶的森林》,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
39 【日】那须正干著,朱自强、林少华译,《活宝三人组:探险记》,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0.
40 【日】那须正干著,朱自强、林少华译,《活宝三人组:侦探队》,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0.
41 【日】那须正干著,朱自强、林少华译,《活宝三人组:出场记》,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0.
42 【日】那须正干著,朱自强、林少华译,《活宝三人组:绝密大作战》,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0.
43 【奥】洛贝著,邓高风译,《动物大逃亡》,新蕾出版社,2008.
44 【意】普密尼著,张莉莉译,《马提与祖父》,新蕾出版社,2007.
45 贝芙莉•克莱瑞著,江世伟、吴淑娟译,《蕾梦拉八岁》,新蕾出版社,2008.
46 安琪拉•那涅第著,徐洁译,《外公是棵樱桃树》,新蕾出版社,2008.
47 杜恩著,甄大台译,《绿拇指男孩》,新蕾出版社,2008.
48 柯尼斯伯格著,魏莉译,《小巫婆求仙记》,新蕾出版社,2008.
49 王淑芬,《四年级烦恼多》,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
50 王淑芬,《五年级意见多》,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
51 【西】奥莱索拉著,张蕊译,《米卡艾拉不会玩》,新蕾出版社,2010.
52 【日】阿万纪美子著,彭懿译,《春天的乘客》,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7.
53 【日】阿万纪美子著,彭懿译,《白色的帽子》,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7.
54 【英】罗尔德•达尔著,任溶溶译,《魔法手指》,明天出版社,2009.
55 【日】阿万纪美子著,彭懿译,《星星出租车》,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7.
56 王淑芬,《二年级问题多》,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


中年级(下)

1 汤素兰,《朵朵和超级保姆》,明天出版社,2009.
2 汤素兰,《朵朵和半个巫婆》,明天出版社,2009.
3 汤素兰,《朵朵和大魔法师》,明天出版社,2009.
4 【德】凯斯特纳著,任庆莉、蔡鸿君译,《飞翔的教室》,明天出版社,2008.
5 【德】凯斯特纳著,任庆莉、蔡鸿君译,《两个小洛特》,明天出版社,2008.
6 曹文轩,《我的儿子皮卡——尖叫》,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9.
7 曹文轩,《我的儿子皮卡——淘金兄弟》,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9.
8 曹文轩,《我的儿子皮卡——再见,钢琴》,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9.
9 曹文轩,《我的儿子皮卡——仰望天空的猫》,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9.
10 金波,《乌丢丢的奇遇》,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
11 汤素兰,《小巫婆真美丽之住在好玩街》,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
12 汤素兰,《小巫婆真美丽之飞向彩虹谷》,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
13 汤素兰,《笨狼和小伙伴》,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
14 汤素兰,《我是小丑鱼》,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
15 汤素兰,《时间之箭》,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
16 汤素兰,《西红柿战争》,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
17 玛玉娅•格里佩著,李之义译,《天使的名字》,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
18 维塔利•比安基著、王汶译,《木尔索历险记》,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
19 托比扬•埃格纳著,叶君健译,《豆蒄镇的居民和强盗》,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
20 哈森著,沈珂、许钧译,《音乐教师和音乐神童》,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
21 托比扬•埃格纳著,石琴娥译,《哈克坡地森林》,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
22 梅子涵,《戴小乔全传》,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
23 西顿著,宫亚琪译,《西顿动物记1:孤熊普华的一生》,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4 西顿著,宫亚琪译,《西顿动物记2:春田狐的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5 勒内•戈西尼著,让-雅克•桑贝绘,戴捷译,《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1》,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
26 勒内•戈西尼著,让-雅克•桑贝绘,戴捷译,《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2》,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
27 勒内•戈西尼著,让-雅克•桑贝绘,戴捷译,《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3》,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
28 【德】凯斯特纳著,任庆莉、蔡鸿君译,《埃米尔擒贼记》,明天出版社,2008.
29 【英】罗尔德•达尔著,任溶溶译,《詹姆斯与大仙桃》,明天出版社,2009.
30 【英】罗尔德•达尔著,任溶溶译,《小乔治的神奇魔药》,明天出版社,2009.
31 【德】凯斯特纳著,任庆莉、蔡鸿君译,《埃米尔和三个孪生子》,明天出版社,2008.


高年级(上)

1 格里佩著,李之义译,《天使的灯火》,湖南少儿出版社,2009.
2 安东•德•圣艾克修佩利著,程玮译,《小王子》,长春出版社,2009.
3 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著,《狗来了》,新蕾出版社,2006.
4 乔治著,傅蓓蒂译,《山居岁月》,新蕾出版社,2008.
5 【美】那勒著,吴祯译,《喜乐与我》,新蕾出版社,2008.
6 贾尼•罗大里著,任溶溶译,《洋葱头历险记》,新蕾出版社,2007.
7 让•克劳德•穆莱瓦著,梅思繁译,《罗伯特的三次报复行动》,新蕾出版社,2009.
8 【德】金仕可菲著,郑高凤译,《钢琴小精灵》,新蕾出版社,2009.
9 海因茨•雅尼施著,王泰智、沈惠珠译,《梦幻飞翔岛》新蕾出版社,2008.
10 【美】乔治•塞尔登著,《时代广场的蟋蟀》,新蕾出版社,2008.
11 史代格著,魏莉译,《真正的贼/老鼠阿贝漂流记》,新蕾出版社,2006.
12 纳塔莉•巴比特著,肖慧译,《不老泉》,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
13 许友彬,《七天》,红蜻蜓出版社,2008.
14 邓秀茵,《纯纯的守护神》,红蜻蜓出版社,2008.
15 沈雨仙,《星空下的约定》,红蜻蜓出版社,2009.
16 杨志成,《小君》,嘉阳出版社,2009.
17 【德】凯斯特纳著,任庆莉、蔡鸿君译,《袖珍男孩儿和袖珍小姐》,明天出版社,2008.
18 【德】凯斯特纳著,任庆莉、蔡鸿君译,《袖珍男孩儿》,明天出版社,2008.
19 北董,《诺贝尔》,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
20 张洁,《特丽莎嬷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
21 李学斌,《李白》,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
22 管家琪,《乔丹》,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
23 管家琪,《迪斯尼》,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
24 薛涛,《爱迪生》,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
25 徐鲁,《贝多芬》,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
26 【英】罗尔德•达尔著,任溶溶译,《查理和大玻璃升降机》,明天出版社,2009.
27 【英】罗尔德•达尔著,任溶溶译,《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明天出版社,2009.


高年级(下)

1 詹姆斯•巴里著,杨静远译,《小飞侠彼得•潘》,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
2 内斯比特著,《五个孩子和沙地精》,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
3 奥利弗•巴特沃司著,孙法理译,《我的宠物是恐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
4 冀罗夫人著,罗新璋译,《列那狐的故事》,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
5 【美】塞兹尼克著,黄觉译《造梦的雨果》,接力出版社,2008.
6 艾伦•阿姆斯特朗著,余国芳译,《惠灵顿传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7 蒂莫泰•德•丰拜勒著,刘英华译,《橡树上的逃亡》(第一部和第二部),新蕾出版社,2007.
8 E.B怀特著,任溶溶译,《夏洛的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9 E.B怀特著,任溶溶译,《精灵鼠小弟》,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10 E.B怀特著,任溶溶译,《吹小号的天鹅》,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11 曹文轩,《青铜葵花》,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
12 曹文轩,《草房子》,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
13 陈丹燕,《我的妈妈是精灵》,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
14 格日勒其木格•黑鹤,《黑焰》,接力出版社,2006.
15 米切尔.恩德著《毛毛:时间窃贼和一个小女孩的不可思议的故事》,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9.
16 林格伦著,李之义译《淘气包埃米尔》,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
17 林格伦著,李之义译《长袜子皮皮》,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
18 蒂莫泰•德•丰拜勒著,刘英华译,《爱丽莎的眼睛》,新蕾出版社,2007.


Wednesday, January 5, 2011

第二届儿童阅读营:反思篇(八)



有关“未来方向”的思考


  第二届儿童阅读营结束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接下来要思考的,是我们未来的方向。明年,是否还是按这样一种模式来推动第三届儿童阅读营呢?

  我在前边的反思中说过,这一届儿童阅读营的模式的可操作性其实是非常高的(user friendly)。不管是任何团队,只要拥有问卷,对这套模式有所掌握,并建立起一些儿童阅读的基本观念,我想都有能力举办类似的儿童阅读营。对于推广阅读,我想今年的尝试是很有意义的。然而,以“量”为主轴的阅读营不该成为我们未来的方向。

  对于“奖励阅读计划”,吉姆•崔利斯说过,“有教育界人士告诉我,如果学校和老师做法正确,就根本不需要上述奖励。这绝对是正确的!有些地方即使不用计算机奖励计划,依然能达到前面提到的多个效果。这些地方都具备一流的学校与教室图书馆,老师们朗读给学生听,和他们讨论图书,每天的课程中都有 SSR/DEAR时间,以此引发学生的阅读动机。” “有证据显示,奖励计划在成绩不高或读书风气不佳的地区和学校成效最大;但在较富裕且成绩好的地区,点数制度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也就是说,“奖励阅读计划”其实比较适合在“普及”的层面进行,只能作为鼓动阅读风气的基础。若想更上一层楼,则需要往“质”方面追求。我也说过,此届儿童阅读营是“超级团队”执行“普通任务”。在我看来,“普通任务”就交给“普通团队”去执行就好。既然我们拥有“超级团队”,相比之下其实有条件走向更高,走得更远。此外,往“质”方面努力的当儿,这个团队的专业素养也会跟着提高。

  我在想,也许我们明年可以将重点锁定在“儿童读书会”,往这方面用力。有别于今年的广泛阅读,我们可以通过几本书的精读,引导营员真正深入文本,掌握一些阅读的技巧,提升鉴赏的能力。这样的营会虽然挑战性大,但效果会更长远,其中的学习空间也更宽阔。

  暂时的想法是如此。



* 有关第二届儿童阅读营的思考暂告一段落。谢谢成就阅读营的各方力量,谢谢大家给了我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


第二届儿童阅读营:反思篇(七)



有关“实际成果”的评断


  每一项聚合了众多因缘,且投入了一定心力的工作,都会产生一定的成果。而成果常常是成功与失败并存的。成功,给人坚定下去的力量;失败,提供了有价值的反思空间。何者更为可贵?但看我们如何看待。

  各位工委从实践的经验中,发现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问题,对于“阅读”的思考也越见深入,都提出了引人省思的质疑。沉淀了几天,我想,作为儿童阅读营的策划人与主催者,我有责任为第二届儿童阅读营做出合理评断,具体谈一谈此届儿童阅读营所达到的实际成果。当然,所谓“评断”也是我个人的主观之谈,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在我看来,第二届儿童阅读营实际达到以下成果:

  一、 营员在四天的营会中,平均阅读量达到20万字。每位营员至少阅读了2本书。
  二、 几乎所有营员都在营会中找到了喜欢的书。
  三、 几乎所有营员都不排斥阅读。
  四、 绝大部分营员表示,来年还要参加儿童阅读营。
  五、 阅读营提供了一个可操作性高的模式。任何有兴趣的团体,只要清楚了解营会概念,即可举办类似的阅读营。

  第二届儿童阅读营也证明了以下论点:

  一、 儿童其实并不讨厌阅读,只是没有遇上喜欢的书。
  二、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对儿童拥有巨大的魅力。
  三、 “绘本 - 桥梁书 - 文字书”的分级引领是有效而切实可行的。
  四、 “奖励阅读计划”能够有效激发儿童的阅读动机。

  更可贵的是,此届儿童阅读营激发了工委们对于“阅读”的思考,无论是褒是贬,此思辨过程都将成为未来儿童阅读推广工作的基石。尽管此届儿童阅读营存在着许多瑕疵,其产生的影响我想还是非常正面的。至于营员在阅读营后究竟有何转变,我们且拭目以待。


Tuesday, January 4, 2011

第二届儿童阅读营:反思篇(六)



有关“集训”的思考


  集训共4天,大部分时间是自由阅读和拟定问卷。另外就是进行各组的准备工作。此外,我们每天晚上都进行“好书分享”的模拟练习。很多工委都说,这次的集训感觉很怪,很散。大家都有一种感觉,集训并没有针对阅读营来设计,我们也没有因为集训而成长多少。老实说,我也有这样的感觉,也觉得这次的集训效果很差。

  营会结束后,我深入思考了有关“集训”的问题。我想起了去年的阅读营。去年的营会的确取得了一些成绩,回响也很好,各方人士甚至邀请阅读营巡回全国。当时的我把阅读营的整个过程,以报导的方式放上了法情,希望其他有兴趣的人士可以按照这样一个模式去办营。然而,我发现,去年的阅读营是不能轻易被复制的,因为它牵涉了许多较为专业的部分。儿童文学课堂、绘本分享会、小组读书会,这几项组成阅读营的核心活动都是经过培训,负责的工委也须具备儿童文学底子,才能胜任的。所以,除了原班人马,其他人是很难举办类似的儿童阅读营的。

  再说,去年我们结合了太多各类型活动,既有上述提到的三种活动,又有贯穿营会的自由阅读与确认活动。没错,是做出成绩了,但我们却没办法确定,究竟是哪一个活动更多地影响了营员。于是,我今年决定将儿童阅读营调整得简单一些、单纯一些,既便于推广,也顺便测试自由阅读与确认的竞赛模式的影响程度。所以,我取消了儿童文学课堂、小组读书会等“质”方面的活动,完全以“奖励阅读竞赛”此项“量”方面的活动为轴心。

  循着这条思路,第二届儿童阅读营的模式与架构开始被建构起来。由于其中涉及“专业”的部分很少(几乎没有),工作主要集中在拟定问卷。之所以安排了4天的集训,其实主要就是为了解决问卷的问题。然而,我当时又感觉,需要那么一点培训,才更像“集训”吧?所以才有了每晚的模拟练习。检讨后,我觉得那些模拟练习其实都没什么效果。

  我发现,以第二届儿童阅读营来说,根本不需要所谓“培训”。若问卷早已拟好,我们只需要一天的时间来顺流程,以及准备营会的技术工作,如此而已。试想想,若把整套问卷与模式交给一个没经过“集训”的团队,由他们来执行,阅读营的效果会比我们这一次差吗?我想应该差不多的。由此可见,这一届儿童阅读营的模式的可操作性其实是非常高的(user friendly)。不管是任何团队,只要拥有问卷,对这套模式有所掌握,并建立起一些儿童阅读的基本观念,我想都有能力举办类似的儿童阅读营。相对于去年,今年这个模式是比较容易复制的,对执行者的要求也没那么高,不是“超级团队”也能胜任。

  然而,我们这一次的团队可以说是“超级团队”,具备许多专业人才。许多工委都拥有丰富的儿童阅读推广经验与一定的儿童文学素养。于是,这一届营会就演变成 “超级团队”执行“一般任务”的情况。很多工委都会觉得这一届阅读营很轻松,营员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自由阅读和确认,大家都较以往清闲。也因为如此,高手们没有能够发挥的机会,参与感与学习自然也就不如预期了。仅就营会来说,我觉得阅读营对营员产生了一定影响,可说是有所成就的;但若将工委团队也考虑其中,这一届阅读营还是有所欠缺的,因为它没能让团队发挥最大的力量。

  回到“集训”的思考。若有机会重来,还是以这个模式办儿童阅读营的话,我不会安排4天“集训”,因为这样的营会的工委其实不需要太多的“培训”。我会安排4天的“工作营”,主要工作就是集中在问卷的部分,包括订立标准、拟定问卷、审核问卷和建立档案系统。


Monday, January 3, 2011

第二届儿童阅读营:反思篇(五)





有关“分数晋级制度”的思考


  阅读营内所进行的“分数晋级制度”,灵感其实来自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里提到的“奖励阅读计划”。阅读营结束后,我又重新翻阅了这本书。有了实践经验,对书中许多内容看得更仔细,体会也更深了。其实,我们在阅读营中发现的问题,很多也出现在美国,而崔利斯也做出了回应。我想,读一读崔利斯的说法,对我们会有所启发。下边,我将转载《朗读手册》中,提到“奖励阅读计划”的部分,篇幅有点长,但很值得看。



(下文摘自吉姆·崔利斯著,沙永玲、麦奇美、麦倩宜译《朗读手册》,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页152~160.)


那些计算机化的“奖励阅读计划”好吗?


  20年前《朗读手册》刚出版时,“计算机奖励阅读计划”的构想听起来简直像科幻小说中的情节。如今该计划已成为时下教育界人士和家长们辩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孩子们到底是为了“内在的”奖励(书本的乐趣)而阅读,还是为了“外在的”奖励——奖品或奖赏(分数)的诱因而阅读?

  计算机奖励阅读计划主要有两个产品,“进步读书人”(Accelerated Reader)和“阅读计点”(Reading Counts),其运作方式如下:学校的图书馆备有一系列受欢迎的传统童书,每一本都按其难易程度分级计点(越难的书点数越高)。随书附一张机读卡,学生看完书后,需回答卡上所列的问题,通过电脑测验后,便可获得点数,累计点数可换取奖品,如学校的T恤衫、某些特权,或当地企业捐赠的奖品。这两个产品都大力推崇SSR(Sustained Silent Reading,持续默读)为其不可或缺的部分,并要求图书馆有丰富的藏书。尽管“进步读书人”和“阅读计点”已将其范围扩大,超越了“奖励”,包含大量的学生管理与评估工具,但最引人注目及引起争议的还是奖励性计点方式。

  大部分学生及学校对着两个产品均表示极度的肯定,但家长、老师及图书馆馆员却偶有意见分歧的情况。我们先来看看我在全美各地遇见的正面响应:

  • 奖励结果促使学生阅读各种程度图书的数量明显增加。
  • 学生往往会选择程度较深的书,以获取更多点数。
  • 由于使用及需求量的增加,图书馆内的藏书更多,更新更快。
  • 学校教师及行政人员一致同意,有必要增加图书馆馆员。
  • 更多学校选用SSR/DEAR时间让学生阅读。
  • 学生因为阅读时间及精力的增加,发现了他们喜爱的作家。
  • 计算机测验颇能正确评估出学生是否读过某本书(和容易蒙混过关的读书报告相反)。
  • 由于阅读时间增加及有一个接触印刷品的环境,学生阅读的成绩进步了。

  在讨论负面的影响前,我先提供正面的信息。有教育界人士告诉我,如果学校和老师做法正确,就根本不需要上述奖励。这绝对是正确的!有些地方即使不用计算机奖励计划,依然能达到前面提到的多个效果。这些地方都具备一流的学校与教室图书馆,老师们朗读给学生听,和他们讨论图书,每天的课程中都有 SSR/DEAR时间,以此引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他们用这些方式省下计算机测验的经费,用于购买大量图书,丰富图书馆藏书。

  可惜这样的例子并不多,阅读测验分数低的地方,老师往往对儿童文学所知极有限,图书馆的藏书也少得可怜,反复练习取代了SSR/DEAR时间。

  而且,正如珍•雷伯曼(Jan Lieberman)2000年1月发现的那样,有些老师甚至很少看书。2000年1月正是《哈利•波特》热销的巅峰时期,当时该系列前3本书创下20世纪畅销书销售记录,并荣登《纽约时报》及《伦敦泰晤士报》畅销书榜榜首。雷伯曼在加州教授儿童文学多年,并在图书馆任职,她在一个享有盛誉的读书会以召开前,举行了一场会前研讨会,出席研讨会的老师大多需要自行负担费用,并牺牲一个周末假期,因此可以说他们都是内心热爱教育的人士。

  雷伯曼女士高举着一本《哈利•波特》问在场的老师:“在座的有多少人看过至少一本《哈利•波特》?”令她惊讶的是,在场的42位老师及学校图书馆馆员中,只有两个人举了手。因此,电脑在孩子读完一本书后提出的问题,或许有些机械化,但起码电脑“读过”那本书;而42位老师中的40位却根本问不出有关《哈利 •波特》的任何问题,因为他们连看都没看过这本书。

  一位老师回应上述情况,写了一张字条给我:“我是没看过《哈利•波特》的老师中的一个。我一生热爱阅读,但却没有兴趣看这个系列的书,因为我不太喜欢这类故事。不过我为教室图书馆买了好几套。”这位老师也大力反对计算机奖励阅读计划,理由是它无法让老师和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对话。但是你要怎么谈论你还没看过的书?你要如何响应孩子们对他们所看的书的讨论?

  每一位老师和图书馆馆员都应该阅读任何一本自有出版业以来,卖得最快的儿童小说——以便找出三四年级的小学生自动自发看完厚达400页的书的动机。如果你不了解学生喜欢的书,又如何向他们推荐其他可能会受欢迎的书?



计算机奖励阅读计划的负面影响是什么?


  在此提出几个严重的缺点,不过大部分缺点并非出自计划本身。所有计划都难免被滥用,就像宗教有时也不免遭到各种“虔诚信徒”的误用与滥用一样。难道我们会因此而禁绝所有的宗教?不是的,但这的确意味着信徒们应提高警惕。

  尽管之前我听到计算机奖励阅读计划的优点比缺点多上10倍,但我还是要列出以下几个重大缺点:

  • 一些老师和图书馆馆员不再读童书及青少年书籍给孩子听,因为电脑会代他们向学生发问。
  • 班上讨论图书的次数减少了,因为讨论会泄露测验答案,而电脑测验的分数是最重要的。
  • 学生选书的范围变窄了,仅限于计算机奖励计划所开列的书单(可获得点数)。
  • 某些学校会把“点数”列入成绩考核或班级竞赛项目,因此有的学生会刻意选读超过其阅读程度的书,最后却饱受挫折。
  • 虽然电脑奖励阅读计划不鼓励学校把点数纳入学生的成绩,但有些学校还是会这么做,因而丧失了该计划“自发性”的特色。
  • 老师利用点数来评定学生的成绩,借此减轻25%的工作量。
  • 某些强制施行该计划,且将点数列入成绩的学校,甚至会将全班的总点数列为老师年度考核的项目。

  再好、再健全的理念,都会受到各种不同方式的扭曲。学校里的点数竞赛运动便是最佳的例子。有些地区监督良好,使该制度还有发展前景,但其他地区却演变为 “置身事外”的状况。社区在购买计算机奖励阅读计划之前,应事先了解其运作方式的陷阱。我有位教授朋友,是国内备受推崇的儿童文学专家,他提出一个事例,足以显示泰国重视点数所造成的危害:

  “一位学生的母亲很烦恼地打电话给我,跟我说她女儿所在学校的阅读计划只有这种计算机奖励阅读计划。她读四年级的女儿天资聪颖,一心想得到老师的喜欢,便问老师,看什么样的书得到的点数最高,结果老师要她看《飘》。于是她话了很多时间研读这本书,最后却未能通过计算机测验。与此同时,她的朋友都选读许多容易读的小书,获得了足够多的点数。结果她女儿那学期的阅读课成绩很差(因为点数直接影响成绩),于是认为‘易读的小书’比‘难读的大书’要好。”

  问题出在哪里呢?当然不是出在计算机计划上。是谁把《飘》那种程度的书列入小学四年级书单的?是谁鼓励孩子读这本书的?为什么其他孩子能不受点数制度的伤害,偏偏那孩子却受到伤害?是她自己还是家人的好胜心促使她读那本书?还是她纯粹出于一片天真才会选读《飘》?

  如何运用制度将决定其有益还是有害。老师或图书馆馆员没有事先提醒那孩子,孩子的母亲直到事情发生后才介入,我觉得这才是关键所在。

  正如我的教授朋友所说的:“我认为某些图书馆馆员及老师没有承担起为学生选书的责任,而是把责任推给计算机计划。这是相当危险的做法!”

  任何地区在投注宝贵的资金推行这类计划之前,一定要先确定目标:是诱导孩子看更多的书,还是建立另一套评分制度?抑或是将它当成对付班级、老师甚至校长的武器?



根据点数来评定成绩有什么不对?


  将计算机奖励阅读计划及学生的点数纳入评分标准的缺点,在于这么做会使学生阅读的范围变窄。或许贝茜•巴尔斯(儿童文学奖)只有一本书被列入书单,但学生因为很喜欢那本书,而想再读她写的其他书。如果计算机计划存在的目的在于诱导学生看更多的书,接触更多不认识的作家,那现在正是时候。但如果评分制度限制孩子只看能获得点数的书,他们选择的范围就小了。这么一来,他们就无法为发掘有价值的事物或为乐趣而读书了。自由选择与自动自发有多重要?只需要问问那些经常逛书店、图书馆,甚至爱浏览餐馆菜单的人就会知道,阅读一般的乐趣在于探索、一时兴起的自由选择与行动,以及随心所欲地逛着看一排排书架,或看着一列列佳肴美馔,不亦快哉。

  总之,我喜欢这种奖励计划,让喜欢挑战的孩子自己进行选择。但如果强制规定他们,就不会有收获。

  有证据显示,奖励计划在成绩不高或读书风气不佳的地区和学校成效最大;但在较富裕且成绩好的地区,点数制度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新英格兰地区某个最富裕社区实行计算机奖励计划,一位媒体专家观察后指出:“这项计划给我带来最大问题是,每当我和学生讨论图书时,他们最先提出的问题总是:‘这本书值多少点?’他们根本不愿去读得不到点数的书!”

  部分原因是否在于:成绩与点数变得比培养出终身阅读者的最高目标还重要?如果奖励品的价值太高(竞争极其激烈的社区往往会这么做),当然会遮盖住原本的目标。

  提起这点,我便想起20世纪50年代的纽约巨人橄榄球队。该队以优秀的防守而著称,山姆•赫夫、安迪•鲁巴斯提里和吉姆•凯卡维奇是防守大将。这几位球员拦截对方四分卫擒抱的功夫一流,甚至引发美国职业橄榄球联盟(NFL)对擒抱术的关注。巨人队为什么会突然热衷于擒抱战术呢?

  鲁巴斯提里解释,有一天球队老板向防守球员提出,擒抱住对手一名四分卫就发5美元奖金。对当时年薪3万美元(用今天的标准来看相当低)的明星球员而言,区区5美元还不够他们每周捐给慈善组织的呢。重要的是,他们的杰出表现会获得球队老板正式的认可,这种认可极其重要。

  但如果把5美元奖金提高到1000美元,反而很容易使球员分心,破坏团队合作。(任何熟悉今日职业运动员的人都会说,明星运动员的高薪及奖励条款严重破坏了许多球队的团队合作。)同样,社区如果过于强调奖励的重要,也会分散学生能够的注意力。



研究人员对使用“奖励”的教育方式有什么看法?


  相关研究有不同的发现,但广受敬重的教育界人士艾菲•寇恩非常反对奖励方式,他在其著作《被奖励惩罚》(Published by Rewards)中提出了有力的证据。但当然也有人反对他的意见。

  美国全国阅读研究中心(the National Reading Research Center)同意寇恩的观点,并发现“内在自发的动机”可强化学生与阅读之间的长期关系,而“外在附带的动机”却只能产生短期的正面功效,学生与阅读之间的关系终将转为负面。换言之,纯粹为了享受乐趣而读《雷梦拉》系列,读者与书之间能建立起长期的正面关系;反之,如果为了点数而读《雷梦拉》,起初的确可以产生正面的效应,但只会持续很短的时间——顶多是点数有效的时间。

  除我之外,是否还有人看出这项发现里的漏洞?首先,它暗示《雷梦拉》没有好到可以克服点数的影响力,即它本身没有产生让小读者们继续看完这一系列其他集的吸引力。如果《雷梦拉》能够吸引具有内在动机的读者,为什么不能吸引具有外在动机的读者?不管怎么说,我们必须设法让学生去看这些书,否则说什么都起不了作用。

  反对派的理论有更大的漏洞:如果纯粹的内在动机如此成功,那么这些年来它在哪里?在奖励计划出现前,是什么在运作?如果60%的学生无法从阅读中获得乐趣,也没读多少书,那么内在动机究竟有多大作用?

  有足够多的例证显示孩子不喜欢阅读,至少觉得看书很无趣。他们尚未发现书本本身的“奖励”。如果他们只是小学一年级学生,你可以解释这是因为孩子缺乏耐心。但许多孩子已是中学生——他们已经经历了7年至12年的“内在动机”,可是那却不管用。那些“已作古的作家和诗人”无法使他们变成终身喜爱阅读的人。或许学生,无论一年级还是九年级的学生,为了得到点数而读书,最终还是能被培养出优秀的阅读能力,进而发现阅读的乐趣,而这种乐趣可能会引发内在的动机。

  没错,的确有若干学校或教室里有良好的教学设施及丰富的图书,可惜这些知识例外,而非普遍的情况。因为并不是每位老师都热衷于读书,并鼓励学生读书,何况也不是每所学校都有SSR课程,及良好的学校或教室图书室,因此奖励阅读计划值得尝试。



奖励阅读计划不就是“贿赂”吗?


  人们因学生为得到点数而非追求乐趣而读书一事愤慨不已,但这却是错误的担忧。如果你探究人类阅读的理由,会发现答案包括了金钱、竞争、成绩、学位、逃避、好奇、打发时间、追求乐趣及丰富精神层面等等——要视某人在某一天的情况而定。

  我会阅读许多书和文章,只是因为它们和我的工作有关;这许多书都很枯燥乏味,但身为教育工作者及作家,我读这些书是为了跟上专业水准。这会不会被视为为了金钱而读书呢?希望我的医生们也能多读专业书籍。大学生在校内阅读,大部分不是出于内在自发的动机——这一点我们都很清楚。这和为了点数而读书又有多大的不同呢?

  如果大人可以享用经常飞机累积的点数优惠,那孩子们为何不能累积他们的阅读点数?再说了,读书报告不正是点数计划的原形吗?

  我们可以说,奖励阅读计划的点数,与观众给予音乐家和艺术家的掌声,是相当类似的。尖酸的人称之为贿赂,乐观的人称之为鼓励。

  我最喜爱的奖励故事是关于小奥维尔和他奶奶的故事。人们或许以为小奥维尔的爷爷——规模庞大的舍温•威廉斯漆业集团创始人及总裁,是对这孩子一生影响最大的人,其实却不然。他的奶奶给他5美元——相当于今天的80美元,“贿赂”他学习阅读。奥维尔最后的成功基于一个可分为两步的模式,第一步是外在的诱因 ——5美元的奖金,这引导他走向第二步——内在动机的奖励——他开始阅读桑顿•伯吉斯(Thornton W.Burgess)的书,从中找到乐趣。伯吉斯是上个世纪初最早(也最常被蔑视、指责)的系列故事作家之一。阅读使奥维尔•普雷斯科特(Orville Prescott)远离制造油漆的家族企业,最后将他带入《纽约时报》,担任该报文学评论员将近25年之久。他经常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与奶奶那5美元的“贿赂”,那是推动他进入文学领域的启蒙力量。

  如果你觉得奥维尔•普雷斯科特和他奶奶的故事美好得不太真实,那你一定更不会相信下一个“贿赂”故事。沃尔特和南希•贝赫伦夫妇卖掉他们经营的三家汽车旅馆,退休后搬到俄勒冈州海岸附近的林肯郡,那时他们听说当地郡立小学的经费被缩减,于是想出力帮忙。跟其他地方的情况一样,阅读是最大的问题,而塔夫特小学更是这个问题的代表例子。该校490名学生中,75%的学生吃的是减价或免费供应的午餐,学生经常无故旷课,而且阅读成绩极差。

  大约在同时,当时的国会议长纽特•金瑞契(Newt Gingrich)正宣扬给孩子的阅读“付费”的好处。这吸引了沃尔特•贝赫仑的注意,他9岁便移民美国,在布鲁克林贫民区长大,从不曾忘记金钱的驱动力。他听塔夫特小学校长大卫•费尔普斯说起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困难,因为许多学生来自贫困家庭,家里人根本不重视读书,这是贝赫仑反问了一句:“如果我们付钱让他们阅读呢?”

  费尔普斯有些畏缩地回答:“那你会遭到许多批评。”

  “我不在乎。这么做有效吗?”贝赫仑问。费尔普斯愿意试试,于是贝赫仑捐款25000美元给该郡4所小学作为这项计划的经费。这项计划的关键部分在于学生家长的参与,于是他们便开会向家长说明计划的内容与其重要性。幸运的是,家长们都喜欢这项计划。他们便决定,幼儿园至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看或听一本30页的书便可得到两美元奖金(家长们必须签署一张证明表格),三年级至五年级的学生看1小时的书可的到两美元,还要写一篇简短的内容摘要(同样须经家长签名)。

  这项计划在1996年底短期试行后边正式实施,一直到2000年仍顺利进行。费尔普斯校长告诉我:“这真为家长的参与点亮了一盏明灯,许多以前不参与学校教学的家长,忽然意识到了阅读对学校学习的重要性。”学生的反应也很热烈,校方不得不设定奖金金额上限,并多次削减金额,从每个月的上限50美元,减至 30美元,再减至15美元,因为许多孩子拼命读了许多书。学校每月都举行读书会,公布所有参与活动的学生姓名,但不公布学生获得的奖金金额。费尔普斯说: “在这方面我们尽量低调处理。”

  这个地区展开上述读书奖金计划后,大约63%的三年级学生通过了俄勒冈州的阅读程度鉴定考试,四年后,通过考试的学生增至87%。


(*以上的摘录都是我从《朗读手册》中,逐字用键盘敲出的,希望各位能细心阅读。)



  “奖励阅读计划”在美国推行时已颇具争议,惹来议论纷纷,褒贬不一。所以,各位工委对“分数晋级制度”有所质疑与批判是非常正常的。阅读营能够做出这样的尝试,让大家从实践中深入思考,我想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对于“奖励阅读计划”,我想说的差不多都已被崔利斯所道尽,大家阅读过上边的贴文即可知道我的立场。然而我还是要强调,在这个问题上,更有价值的不在立场的选择,而是思考与辨析的过程。大家阅读了资料后,不妨站在崔利斯的角度想想,甚至可以站在对立面尝试批判这项计划。我想,这个思辨的过程会很有意思。


后话:

  前天驱车经过中学时常去的网球场,思绪突然飘到中学生涯。依然记得,是初二那年,某个网球组织举办了一场中学时公开赛,奖品是一个球拍背包和一套运动装。那时的我刚初识网球运动,还称不上热衷。

  见有比赛,几个球友便兴致勃勃,在赛前一周的每天傍晚竟相约练球。比赛中,我们都早早出局,成绩最好的只晋级至半决赛。比赛结束后,那股网球的劲儿似乎没有弱化的趋势,反而越发膨胀起来。几个朋友仍然每隔几天就三五成群,在网球场上切磋球艺。不为比赛,只为网球其中的乐趣。

  如今回想起来,若非那公开赛,我想我们那股劲儿不知该从何聚起,也不知是否有聚起的因缘。一开始吸引我们的是比赛,但之后却是网球本身。将想法延伸开来,校内诸如象棋比赛、歌唱比赛、海报设计比赛、篮球赛、羽球赛等等,不也扮演着同样的角色吗?多少人就因为如此微小的契机而改变了一生。

  在想,儿童阅读营,不也就是这么一回事吗?“分数晋级制度”对于孩子来说,不就是一项好玩的游戏而已,不是吗?


Sunday, January 2, 2011

第二届儿童阅读营:反思篇(四)





有关“行动研究”的思考


  阅读营前,我提出了在营会中渗透“行动研究”的概念。当时的用意,其实只是让大家更自觉、更有目的地办好阅读营,并从中获取有意义的反馈信息,以此激发反思。当然,若时机成熟,营会的反馈信息也将成为《推广阅读手册》中的重要资源。

  营会结束后,工委们都提出了意见,其中大部分都觉得问卷的质量很有问题,需要再审核。对此,我是认同的。拟定问卷之处,大家没共同立下一些出题标准,导致出炉的问卷水平参差不齐、样式不一,当中许多更是硬伤累累。若要集结推广,这套问卷还得经过严格的审核与把关。

  此外,部分工委也提出了阅读营在一些细节上未能符合“研究”的部分。有人说,既然这套模式是要推广到校园去,那营会的环境应该要与校园相近才行。然而,营会在很多地方却与校园环境不同。比如:

  一、 营会中,营员在阅读后可以找工委分享,以此推动下一轮的阅读活动。学校教师没这么多时间与学生一一分享。
  二、 营会中,带组的爱心哥哥姐姐可以时时鼓励营员阅读。学校教师没这么多时间对学生一一鼓励。
  三、 营会中,没有其他电子媒体的影响,营员可以专心阅读。学校与家中的真实环境不一样。

  工委的上述观察与分析自然是正确的。然而,这不正是一个营会的局限所在吗?在本质上,阅读营与校园本来就有不同。若真要研究此模式究竟能在校园产生多大影响,最好的方法还是找一所小学进行实验。就算如此,学校与学校之间还是会有差异之处的。理论上,研究是可以绝对科学,但在现实中不可能如此。我们能做的,是在局限中尽力去探索。再说,阅读营只是在测试一些方法能产生多大效果,能否“迁移”至学校。既然曰“迁移”,过程自然涉及一些调整,而非生搬硬套。

  我会这么看待,工委们确实是针对“研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让大家看到了营会细节的部分。然而,大家看到了“研究”的局限,更要看到“行动”的价值。行动研究之所以适合一线教师开展,原因有二。第一、一线教师大多时间都在“行动”,从行动中发现问题并改善问题的研究方式适合他们;第二、教学现场过于繁琐复杂,不像实验室,可以自由调控一切变数,于是“重行动轻研究”的研究方式更适合一线教师。

  大家应该看到,行动研究之中,“行动”是比“研究”更为重要的。“行动”是主体,“研究”则为随行的行动提供一定的科学性,作为辅助。对于此次营会,我是先拟出了整个模式大纲,然后在执行中见招拆招,在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经历了这个实践过程,相信大家都产生了一定的反思,并有所成长。我想,这也是行动研究的意义吧。

  感谢工委们指出了营会在“研究”方面的问题,在此只想让大家也关注“行动”的部分,并肯定“行动”的价值。


Saturday, January 1, 2011

第二届儿童阅读营:反思篇(三)





  有关第二届儿童阅读营的报导,我想应该也差不多了。《悦读日报》中的营员反馈、工委们的观察笔记与反思、营员阅读量、营员读后感、营员在成果发表会上的表现、营员在最后分享的谈话……我想,种种资料已大略勾画出第二届儿童阅读营所取得的实际成果。营会结束后,工委们提出了尖锐的观点,提供了极大的思考空间。我很赞许芷芊对此写下的一段话:

  “在这个营,我发现到了什么是有素质的工委,什么是有素质的未来教师,什么是有素质的在职老师,他们的实力让我非常非常佩服。他们不是看到大家开开心心的来到这,开开心心的回家就认为这营是成功的,他们看的是这营的目标或目的有没有达成,不是要表面的,而是要内在的。他们最在乎小朋友来这营是否有了解到阅读的乐趣,阅读的真谛等。”

  尽管对部分提出的观点有意见,但我绝对相信这是一个成熟团队的表现。大家的眼光都看向未来,都试图在当下的一片欢笑中探索背后的暗涌,目的无他,只是想让儿童阅读营越办越好,越办越有素质!每一种观点都能激发不一样的思考,每一种异见都能成为反思的契机。无论褒贬,只要是发自内心的见解,我都珍惜。

  营会结束后,我一直在思考大家提出的问题,希望能将整个阅读营所反映的现象做一整理与分析,既给予此届阅读营一个合理的评价,也对未来的方向更加明确。沉淀了几天后,总算是有了一丝头绪。下边,我将针对此营会出现的一些现象以及工委们的争议点,提出看法,请大家多多指教。



有关“培养阅读兴趣”的思考


  大家都认同,第二届儿童阅读营首要宗旨,是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对此,大家似乎都很理解,也很有共识。但是,究竟“培养阅读兴趣”是什么意思呢?还没“培养”之前,我们得先搞清楚,所谓“阅读兴趣”到底是什么?其具体表现又有哪些呢?

  在我看来,“阅读兴趣”是一个人对“阅读”这一活动所表现的热情与渴望。那么,多大的热情与渴望才能称得上拥有“阅读兴趣”呢?让我们先问一问自己,我们喜欢阅读吗?若答案是喜欢,那这份“喜欢”是否适用于任何一种书籍上呢?此外,我们一天花多少时间在阅读上呢?会很多吗?除了阅读,我们是否也在看连续剧、看电视节目、上网、打电动呢?

  其实,我想说的是,仅仅凭一个人是否能拿起任何一本书阅读,一天花多少时间阅读,以及阅读在其生活中是否占据首要位置,其实并不能准确反映他拥有“阅读兴趣”与否。“阅读兴趣”也有程度之分,一些人是偶尔喜欢读读书,一些人则是不可一日无书,两者皆拥有一定的阅读兴趣。从最低限度上讲,“阅读兴趣”应该表现为对书本不觉得反感抗拒,乐于在空闲时间进行阅读活动。只要办到以上两点,我觉得都能称得上拥有“阅读兴趣”。

  营会期间,好些工委们都心有疑虑,常见的烦恼如下:
  一、 阅读营没电视没电脑,营员整天的活动大概就是吃饭、读书、睡觉,自然能够阅读。回到家后,他们是否还能继续阅读呢?
  二、 营员在阅读营无事可做,再加上电子媒体缺席,他们所显现的阅读热情是否是假象呢?
  三、 阅读营的成功不在于营员有多喜爱这个营会,而在于他们在回到家后还继续保持阅读的热情。

  谈着谈着,有感于电子视听媒体的强大威力,大家会日益消极,进而怀疑起阅读营是否螳臂挡车、杯水车薪。我感觉到大家似乎还有这样的想法,认为营员回到家后能够舍电视电脑而择良书为伴,阅读营才算成功,才算有效果。对此奢望,我很不以为然。大家不妨关注工委之一的玉婷写下的反思:

  “一系列的阅读活动在这两年一直持续推广,我发觉我从爱上阅读绘本,介绍绘本,开始渐渐地喜欢阅读‘好书’。虽然这兴趣并非很浓厚,但这毕竟得慢慢培养。”   

  “我觉得很幸运,因为我有机会接触到好书(虽然不是儿童时期)。没有这么好的因缘,也许我不会知道翻书的感觉可以是那么美好。因此,我想把这些书推向现在的儿童,让他们有愉快的童年阅读时光。”

  玉婷从一个不爱看书的人,慢慢爱上阅读绘本,然后开始渐渐喜欢阅读其他书本,这个过程用了两年(甚至更长),而且这兴趣还“并非很浓厚”。玉婷用了两年都还只是“并非很浓厚”,而今我们竟盼望着4天的营会来完成这“不可能的任务”?这岂非强人所难?再说,各位参与了8天阅读生活的工委回到家,是否就真的舍电脑而择图书了?我就没办法做到。那么,是阅读营毫无影响吗?当然不是的,相信大家都对阅读更有兴趣了。嘉辉就说,“若非来到这营,也许我不会有想阅读的心。”改变在发生,只是大家要求过高而没有留意到吧了。

  我觉得大家也应该留意上边引述玉婷的第二段话,“我觉得很幸运,因为我有机会接触到好书(虽然不是儿童时期)。没有这么好的因缘,也许我不会知道翻书的感觉可以是那么美好。”是什么让玉婷开始爱上阅读?是书本,是好书,是与好书相遇的因缘,是一次次愉快的翻阅经验。我不晓得,玉婷也许是因为某些原因而去阅读那些“好书”,可能是为了备课,可能是朋友介绍,可能是无聊时翻过,但终究是遇上了,终究是相会了。不管为什么原因而翻开,好书总有独特的魅力让你感动,让你喜悦,让你沉浸其中,我是这么相信的。

  因此,在我看来,“培养阅读兴趣”最基本的工作,是为好书找读者,为读者找好书,提供平台、制造机会,让读者能够遇见触动他的“心头书”。这不正是儿童阅读营所追求的方向吗?唯有在书海中沉浸,才有希望寻得与自己起共鸣的书,也才能“知道翻书的感觉可以是那么美好”,阅读营就是这样的一片书海。

  当然,上述所说只是“基础”,是由“量”打造的阅读基础。我们自然不能仅仅让自己满足于“让儿童广泛涉猎图书”的层次。有了“量”的基础,我们也该引领儿童在“质”的部分向上攀登。何谓“质”的部分?其实就是对于一本书的赏析与评鉴,把书读透,把书读进心里,把书读进人生。若能做到这个部分,儿童就更能感受阅读的深层魅力,在阅读路上也能走得更远。然而,这个部分是需要引导的,涉及的层面也比较专业细致。不是每个人都能胜任这项“引领”的任务。因此,我选择不把“质”的部分列入第二届儿童阅读营的范畴。

  这一届儿童阅读营的“培养阅读兴趣”,其实还是着重于制造机会与平台,让孩子与好书相遇,让好书的魅力感染孩子。我选择相信好书的力量,也相信“量”的积累终会带来“质”的改变。从营员的反馈来看,绝大多数都找到了自己喜爱的书,并且能够享受阅读的过程,也表示下一届还想参加。试想想,一个完全以阅读为轴心的营会,一个每天有长达6至7小时自由阅读时间的营会,竟能大受欢迎,大家难道不感到震惊吗?就这一点来说,我觉得此届儿童阅读营还是达标的。

  阅读毕竟是一条漫长之路,效果不会在当下展露,但未来会看到的。说这番话,绝对不是在自我安慰。说这番话之际,我的心是踏实的,因着营员在营会中的表现,也因着自己对于好书的信心。这一种踏实,虽无科学数据可印证,却是那么的真实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