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26, 2011

读书读书



教书了,更不能放下阅读。
不阅读的老师,很可
怕。
以下是近期读的几本书。





陈平原《走马观花》,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陈平原先生是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学术研究做得极好,常听一位朋友提起。

  陈先生除了认真学术,亦喜欢于生活中寻空隙写点小文章,主要不为发表,而为记录生活。此书即先生所写游记与随笔之集子。先生是读书与做学问之人,此书所收文章大多跟“书”与“学问”脱不了关系,一些记录了访书历程,一些记录了参与研讨会的趣事,一些则为淘书经历。

  不知为何,我总是偏爱这类谈书的书,就如之前对《生涯一蠹鱼》情有独钟一般。也许是向往着那样一种读书的生活吧。





【英】钱伯斯著,许慧贞、蔡宜容译《打造儿童阅读环境》,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7.(二读)

  这是二读此书了。主要是想重温钱伯斯先生对于图书馆管理的一些精辟见解,再从中获得管理学校图书馆的点子。这次阅读,全书最有印象的是有关图书馆空间划分的部分。学校图书馆也有这样的问题,此书给了我一些思考,也让我产生了一些构想。





Stephen D. Krashen著,李玉梅译《阅读的力量——从研究中获得的启示》,台北:心理出版社,2009.

  毋庸置疑,这是一本“宝书”。

  作者谈“阅读的力量”,用的方式是梳理几十年来所进行过的实验与研究成果,有一分资料说一分话,观点中肯新颖,论证铿锵有力。薄薄百多页一本书,启发人无限。衷心说一句,从事教育的朋友都来读一读吧!

  读完此书,实在太兴奋,于是又在法情摆开柜台招订单:
  跳蚤便利店





林美琴《绘本有什么了不起》,台北:天卫文化,2009.

  不久前订购的书,谈的主题是绘本,配上了许多绘本的精美插图,加上全是彩页,上周去做健康检查时就忍不住带上了。在医院的等待时间,成了阅读时间,回家再读一读,就读完了。

  林美琴老师还真是多面手。上回那本《上作文课了》内容扎实、条理分明,让人获益不浅。没想到林老师对于绘本也颇有心得。这本《绘本有什么了不起》从培养阅读能力的角度,围绕着一本本的绘本进行解读与分析,说明绘本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如何让孩子提升阅读能力。

  对我来说,此书提供了许多具体实用的绘本分享点子,在实践的层面上有所启发。然而,此书在解读与分析绘本的方面,虽不至于流于表面,但略嫌不够深入与透彻。我想,这也许是因为此书是面向广大普通读者群所致。





雷夫.艾斯奎斯著,李弘善译《全美最好的老师》,台北:宝瓶文化,2008.

  出发到吉隆坡出席毕业典礼前,在书架前犹豫,不知该带上哪本。最后,带上了这本。当时,正式任教才一个多月,对种种教育现实真是不胜唏嘘。在这样的情况下得以遇见此书,不知是否命运。

  雷夫老师是个熟悉的名字。在这之前,已读过《第56号教室的奇迹》和《点燃孩子的热情:第56号教室外的人生课》,也观赏过雷夫老师带领孩子演出莎士比亚戏剧的影片。对于这位老师,我是极之敬重的。

  《全美最好的老师》是雷夫老师较早前的作品,原版于2004年。书中,雷夫老师分享了个人的教育理念与教学经验,且对残酷的教育现实毫不避忌,对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也毫不掩饰。雷夫老师让读者看到黑暗,看到他在黑暗中如何自处,然后看到希望。

  雷夫老师的书,总是能够给人力量,给人勇气。此书就给了我许多。黑暗无处不在,而有能力有理想的人,总能在黑暗中看到希望,发出光芒。读这本书,我很感动。

  感谢赠我此书的大风。





许慧贞《上阅读课囉!》,台北:天卫文化,2009.

  去年的儿童阅读营后,有了开拓儿童读书会的想法,于是找来了几本书。这本《上读书课咯!》就是其中一本。此书作者许慧贞老师毕业于图书馆学系,之后因深感教师对孩子影响之巨大,踏入了小学,当起了教师。这样的背景,正适合写这样一本书。

  此书属于实践指导手册,非理论书籍。不谈儿童读书会的概念与原则,而着重于阅读推广的实践方法。内容主要分三个部分:认识儿童图书馆、我喜欢阅读、图书馆 VS教学课程。第一个部分讨论如何让孩子一步一步认识图书馆,并培养应用图书馆的能力;第二个部分谈在校园内推广儿童阅读的策略与方法;第三个部分探讨课堂教学与图书馆利用教育结合的若干模式。

  对我而言,此书提供了不少点子,让有心在校园推动阅读的人有迹可寻。但个人还是偏好着重探讨儿童读书会理论的类型。


Sunday, March 20, 2011

面对考试,我们该何去何从?(下)



  学校假期前夕,终于接获最新时间表。开学后,将执教四、五年级的马来文与道德,以及一年级的数学与音乐。除了数学,我对其他科目都极陌生,未曾深入涉猎过个别的学科知识与教学法。尽管如此,钟声响起,还是得迈入教室。路难走,还得走,不能因个人的排斥心理,影响学生的受教权。

  上一篇文章谈了些我在学校的观察,引来了不少朋友的感慨。形势比人强,这样的困境,大家都知道,大家都无奈,大家都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想成为帮凶却在无可奈何中随波逐流。洪流之下,初出茅庐的我又能如何自处?

认清客观现实的局限

  拟定自处之道前,有必要认清客观现实的局限。首先,我是菜鸟,首要任务是适应与配合,先熟悉教育现场的运作。学校定下的规矩,还是得遵守。过早高举改革旗帜,既不实际,亦不会有成效。其次,在学校,成绩是硬道理。我虽不认同应试教育,但学生的成绩还是得看好的。一切行动的展开,得以学生成绩达到一定标准为前提。达到了校方的要求,才有筹码谈个人大计。

  考虑了以上种种客观现实,我会往两个方向努力:一、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二、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阅读为语文奠基。

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

  一周6节国文课,数来数去也只有区区180分钟。可是,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包含了写作教学、阅读教学、语法教学等,还不包括应试的种种练习,时间实在不够用。不要题海,不要操练,不要加负,我看也只能选择提高教学效率。而提高教学效率,除了教师在备课方面得下更多功夫,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自主学习。说易行难,可以预见执行时的艰辛。

  首先,我会先召开会议,向学生讲解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然后让学生参与课程的安排。这包括:要用多少课时来完成学习任务、要以哪种形式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扮演什么角色等。这种讨论过程,除了让学生明了学习内容,也希望能赋予学生自由和参与感,让学生在一定自由下决定自己的学习方式。我也希望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毕竟课程是自己参与拟定的,执行起来会比较甘愿与投入。

  此外,我会在教学中贯彻协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的概念。学生将被分成数个三人或四人小组,组内的每位成员都将扮演特定角色,并承担特定责任。这些责任包括了相互监督学习进度、为作业的素质把关,总而言之即是结合力量共同成长。当然,我的日常教学也会针对协作学习来设计,以小组活动为主。协作学习中,我还会尝试融入“货币制度”(从《全美最好的老师》偷师而来),让整个运作更有趣有效。具体操作如何,这里暂且不谈。让每个人都有责任,让每个人都有小组荣誉感,在良性竞争中化被动为主动,这是我的期盼。

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阅读为语文奠基

  一直相信“阅读是教育的根本”,读了《阅读的力量》后更是坚信不疑。语文是复杂的学问,应当通过整体认知来掌握,通过阅读来培养语感。将语文肢解至支离破碎的所谓“语文知识”,只会让教学效率低下。我教的是马来文,自然应遵循以上说法。于是,我打算网络一批较优秀也较简单的马来文童书,推荐给学生,让大量阅读为学生奠基。然而,由于我不熟悉马来儿童文学圈,只能四处询问,要求专家推荐。此外,到学校图书馆走一趟“寻宝之旅”,说不定能选出一些像样的马来童书。

  除了把书准备好,还得把书推到学生面前,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方面,我打算一周抽出2节时间,带学生到图书馆去,开展静默阅读(SSR,Silent Sustained Reading)。到了图书馆,我会先以精选图书为全班学生大声朗读,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然后再让学生个别挑选自己喜欢的图书(必须是马来文),然后到图书馆某个角落阅读。选定图书并展开阅读后,学生不许高谈阔论,不许走来走去,也不许随意更换书籍。除了每周2节,我也会尽量尝试在课堂中介绍有趣的童书,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用心备课,灵活处理作业

  除了上述两个重点方向,我亦会要求自己用心备课,将每一堂课的目标放小,但进行得透彻。课堂中,得尝试融入多元有趣的教学法,并将一些自学方法渗透其中,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够自学。这些自学方法包括了预习与查找资料。

  处理作业方面,我会主张重质不重量。与其让学生草率完成如山的功课,不如让他们专心做好量少质精的作业。我会控制功课量,尽量让学生在课内完成,把放学后的时间留给课外阅读。功课达到一定质量标准的学生,可豁免操练操练再操练的作业形式。这么做,无非是想鼓励学生把事情做少但做好。这方面的强调与跟进,可通过“货币制度”中的红利与罚款来贯彻。

有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以上所谈,仅为教学在技术层面上的操作。最核心也最让我头疼的问题,是我本身对马来文缺乏好感。这绝对是大问题。自己对马来文不感兴趣,要如何感染学生,让学生亲近马来文呢?因此,我想还是要逼自己走近马来文,多阅读马来文学,试图让自己对马来文产生好感。也只能如此了,是吧?

  以上是我在洪流中的自处之道,一切尚处纸上谈兵的阶段。过程中,挫折免不了,期盼自己能够在挫折中坚持下去,不断反思与调整,带着理想向前迈进。


Monday, March 14, 2011

面对考试,我们该何去何从?(上)



  正式到小学服务已经一个月。作为杏坛新人,这段期间我一直在观察,并尝试融入校园文化,在教育现场中沉浸并反思。其中的诸多观察让人感触良多,一直徘徊在美好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之间。

  对一所小学来说,什么最重要?据我所见,是UPSR考试。常有一种错觉,仿佛小学生的六年学习生涯都是为了UPSR考试的那几天,当然还有放榜日。为了UPSR,校方很早便开始准备,让学生自小就目标明确,锁定焦点即往前冲!冲!冲!过程中千万不能左顾右盼,只能往前冲!

  为了在UPSR中考获佳绩,学生只需将精力放在有考的科目上,其他副科,在必要时候是可以被牺牲的。于是,学生奇怪,课程时间表竟是如此虚伪。明明是华文课,表上却写道德课;明明是国文课,表上却写美术课;明明是英文课,表上却写音乐课。哦,高年级没有美术、音乐、道德课,这是不成文规定。

  为了在UPSR中考获佳绩,学生唯有通过题海战术,不断地操练操练再操练,达到连肌肉都能对试题产生反射反应的境界。以下是国文科每周必须完成的任务:一篇作文、一则nilai murni练习、一次造句练习、一回语法练习、一次听写,有时还会加上一张模拟试卷。这些任务皆是为UPSR的特定项目量身定做,不必太有创意,也不必启发学生思考,最重要能够让学生适应考试。此外,校方在放学后也为学生安排补习班。补习班上进行的也是上面所列的那一套,操练操练再操练。不仅如此,学生在晨读时段仍然做着一样的练习:造句、nilai murni、语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雨不改……

  于是,国文对于学生来说,成了一份份反反复复、不断重复的学习单。这样的学习方式,只能产生压力,如何谈得上兴趣与热情呢?

  背作文、背语法、背回答技巧,趁考试前不断地一背再背,不断地操练再操练,为的只是在正式考试上遇见答过的问题、背过的题目。然而,人脑在记忆储存方面不如电脑,难免背不上记不牢。于是,教师教过的,学生未必会;教师没教过的,学生一定不会。学生在学校学的,只有老师手把手,一口接一口喂到嘴边的知识,而非带得走的学习能力。

  试想想,这批没有学习热情与学习能力的学生,在UPSR后,又该何去何从呢?用同一方式继续奔向PMR、SPM、STPM?之后呢?又该如何?当没有考试,他们还会继续自主学习吗?

  为什么今天的学校会以这样一种形式来进行教学呢?我想,这是因为有一小部分学生在经过题海战术的锻炼后,确实能够金榜题名。就语文科来说,这批学生之中,很大一部分是对语文没有兴趣,也没有阅读习惯的。他们的阅读量极低,语感不佳,丢一本文学作品给他们,也许他们也读不明白。然而,他们却能凭着精湛的应试技巧,在考试中称霸。反而是那些阅读量较高、语感较好的学生,因无法掌握应试技巧而在考试中显得略为逊色。这样一种“技巧大过实力”的情况违背了考试的初衷,已经不能有效地区分出学生的程度。

  面对偏颇走调的考试制度,教育者当拥有更宏观的视野,着眼于学生的现在与未来,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能力之上,而非绕着考试团团转。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挺起胸膛,自称教育工作者,而不是考试机器生产者。



注:下一篇文章,将谈谈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我要如何自处。


Wednesday, March 2, 2011

危机四伏的师资培训制度:华教前途堪虞(下)



危机四伏的师资培训制度:华教前途堪虞(下)
文:贾光骅,2011年2月27日


  笔者于上一篇文章〈华小的底线,进一步退三步〉中指出,华社的共识是华小不能变质,华文作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传统不能动摇。

  在“不谙华文师资调派华小”风波中,高官与领袖们仅仅捍卫小学一二年级国文教学的举动,无异于进一步退三步,不但算不上功劳,还得为沦陷的华小三至六年级国文教学负责。

  姑且退一步思考,找回2001年的内阁记录,证明内阁曾经同意华小一二年级国语教师必须拥有双语资格,整个问题就解决了吗?类似戏码,在未来几年就不会再重演了吗?

师资培训是暗潮汹涌的源头

  事实绝非如此,肿瘤仍潜伏在华教脑中,伺机而动。众所周知,师资培训,尤其是师范学员的录取制度,将直接左右未来的华小师资情况。

  就目前的制度来说,华小师资主要由两项课程培训,分别是大学毕业生师范课程(KPLI)与教育学士课程(PISMP)。大家只要仔细看一看两者的学员录取条件,必然胆战心惊,为华小的前途忧心。

  先看大学毕业生师范课程(KPLI)。此课程分三个主要组别:国小组(SK)、华小组(SJKC)和淡小组(SJKT)。顾名思义,每个组别都为各源流小学培训师资。各组别之下设有数门主修科目,供申请者选择。

华小组未列须谙华文资格

  在华小组之下,就设有诸如国文、英文、数学、科学、美术、体育与特殊教育等科目。然而,在这些科目的录取条件中,都没规定申请者必须具备华文资格。因此,申请进入华小组培训课程的学员,极有可能是不谙华文者。

  以彭亨州一所师范学院为例,据悉,里头2010年6月开办的华小组国文班,20多位学员全都是马来同胞,都不具备华文资格。而在玻璃市一所师范学院内,同时期开办的华小组国文班,10位学员中8位是马来同胞,2位是印度同胞。

  再看教育学士课程(PISMP)。此课程也同样分三个主要组别,为各源流小学培训师资。华小组底下共有16个科目供选择。根据教总网站2010年2月的资料,国文、英文、科学、数学和美术的申请条件中,都没列明申请者须具备华文资格。

  据悉,芙蓉一所师范学院2010年6月所开办的华小组科学班、华小组学业辅导班、华小组英文班和华小组数学班,当中部分学员都不具备华文根底。同一所学院开办的华小组国文班,全班20位学员中19位是马来同胞,另1位则是印度同胞。

不谙华文“华小组”学员成隐忧

  从上述的资料中,不难发现,教育部录取的所谓“华小组”学员很多都不具备华文资格,其中大部分更是友族同胞。然而,这些不谙华文的“华小组”学员在毕业后都将名正言顺被派到华小执教。试想,到时会有多少不谙华文的师范学员堂而皇之涌入华小。届时,华小中不谙华文教师执教的科目,恐怕就不仅仅是国文了。长远来看,甚至会出现这么一种情况,华小只剩下华文科教师是具备华文资格的。到时,除了华文,其他科目将以什么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

  如果有一天,华小只能保持单一华文课用华文教学,华小还是“华小”吗?当这批挂着“华小组”招牌的不谙华文教师完成培训,华小又面临严重师资荒之际,华小还有条件拒绝这批教师的进入吗?生米已煮成熟饭,华社到时还有谈判的筹码吗?华小,还能够免于变质吗?华教的最后一道防线,还能撑下去吗?

沦为一种手段的国小华文班

  除了华小组的师资培训制度,国小华文班亦值得密切关注。自2006年起,政府开始在国小开办华文班,并通过大学毕业生师范课程(KPLI)大量培训相关师资,并调派到国小执教华文。让友族同胞有机会学习华文,本是好事一件。然而,近年来国小华文班的情况有变,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首先,在小学新课程(KSSR)推行之下,国小华文班的上课时间由每周150分钟,锐减至90分钟。此外,华文教学也被安排与阿拉伯文(Bahasa Arab)教学同步进行,让学生二选一。即是说,选择上阿拉伯文课的学生就不能上华文课了,反之亦然。国小以穆斯林学生居多,阿拉伯文又是穆斯林的宗教语文之一。毋庸赘言,国小学生一般上都会选择阿拉伯文。一些国小的校长甚至规定,穆斯林学生必须学习阿拉伯文。可想而知,选择华文班的,就只剩下寥寥无几的华裔与印裔学生了。

  此外,国小的华文课也被安排在正课之后,一些学生在正课后还有课外活动或补习,就直接打道回府,不上华文课了。倘若某国小的华裔与印裔学生都选择阿拉伯文或选择不上华文课,抑或是该校完全没有华裔与印裔学生,国小华文班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自然无法开办。到时,这些在师范学院主修国小华文的教师,最后也只能在国小执教其他科目,沦为一般的国小教师。从教育资源的角度来看,这岂非白白浪费了师范学院对其进行的专业培训?

  政府一边厢广泛录取学员,大力培训国小华文班师资,对友族学习华文似乎极度重视;另一边厢却又删减国小华文班的上课时间,将华文课的授课时间都排到正课之后,更让阿拉伯文与之同步进行,尽显对国小华文班的漠视。在如此前言不对后语的吊诡举措下,一批批华文师资就这样被输入国小,教不成华文,倒成了一般的国小教师。

“一个大马”的大同世界

  在整个师资培训制度与国家教育政策的驱使下,一边厢,一批批不谙华文的“华文组”师资(大部分为友族同胞)将逐渐涌入华小;另一边厢,一批批深谙华文的“国小华文组”师资也将同时进入国小。如此趋势,究竟传达着什么样的讯息呢?眼前的电视、耳边的电台、手上的报章,听着看着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一个大马”,笔者若有所悟。

  数年后,马来西亚教育界将正式成为“一个大马”。大家会在华小见到马来人、华人、印度人,也会在国小见到马来人、华人、印度人。大家上同一种课程,用同一种课本,操同一种语言,这不就是政府所谓的“一个大马”吗?那个时候,国小、华小、淡小,已经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终于无法辨认……


此文转自:《当今大马》27.2.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