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31, 2011

孩子,你为什么说谎?





孩子,你为什么说谎?


  一位家长大吐苦水,说她四年级的孩子撒谎成性,无论大小事,都习惯以谎言对待。功课明明没做,却说没带;垃圾桶明明塞满,却说已倒;甚至肚子饿时,仍推说不饿,然而方便面一上桌,即可瞬间吞下两大碗。家长软硬兼施,无论好声好气,还是声色俱厉都无效。孩子被打骂时跪地求饶,打完照样说谎。究竟该如何是好?

台湾洪兰教授曾在一篇文章,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谈“说谎”。她说,“从大脑造影实验中,我们看到说谎时,大脑活化的地方,跟给受试者闻阿摩尼亚是同样的地方,也就是大脑的‘厌恶中心’。所以我们知道,虽然说谎的孩子嘴里不承认,心中其实是不齿这个行为的。”既然如此,孩子为何会如此“犯贱”,不断撒谎,不断活化大脑的“厌恶中心”呢?

大家小时候想必都有撒谎的经验。撒谎,往往是在欠缺安全感的情况下,为了让自己暂时逃避危机、问题与责任而产生的行为。尽管大家在理性上都明白撒谎是不对的,但落到现实的生活情境中,撒谎往往成了一种反射性反应。被“逼上梁山”时说谎甚至可以不假思索,待谎言出口后,当事人才恍然。退一步想,说谎其实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表现。我相信,没有人愿意成天以撒谎度日。那些撒谎成性的孩子,正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可怜人。想到这里,我们还会鄙视撒谎成性的孩子,还会对他们火冒三丈、大发雷霆吗?我们不是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爱与关怀,更大的宽容与体谅吗?

那位家长还说,她常会给孩子说真话的“机会”,但孩子总是不懂珍惜,令她失望。举个例子,她离家前吩咐孩子清理桌子,回来后发现桌子零乱依旧,就会把孩子找来,问他是否已经清理桌子。这便是她所谓的“机会”。可想而知,孩子自然又说谎了,还编造出一个又一个不成理由的理由来搪塞圆谎。对家长来说,她给了孩子一个说真话的机会;但在我眼里,家长不过为孩子制造了又一个说谎的机会。既然已经知道孩子说谎成性,我们又何必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试探”那已知的结果呢?

脑神经科学告诉我们,大脑的神经回路是越用连接越紧;长久不用,连接会慢慢松开。我们一直去制造机会让孩子说谎,只会令他们撒谎的神经回路越连越紧,导致坏习惯更加根深蒂固,更加难以改变。我们应该做的,是减少孩子说谎的次数,减少孩子说谎的机会。

怎么做才能减少孩子说谎的机会呢?举个例子,当发现孩子并未完成我们交待的任务,别把他们找来问话,而是再次提醒他们完成任务。将“你到底做了没有?”改成“孩子,现在去做。”这样不仅避免了孩子因害怕而撒谎,也给了孩子一个亡羊补牢的机会,亲子关系也不会常常处于紧绷状态。我想,孩子内心深处会感受到我们的宽容与大度。久而久之,撒谎的神经回路用得少了,连接慢慢松开,坏习惯才有改善的希望。

最后,愿以洪兰教授的一段话与各位读者共勉:

“要改变孩子的坏习惯,父母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更要用爱心去化解。所以,面对孩子说谎,不要惊慌,不要打他,要用爱去感化他。”(洪兰《孩子说谎必有因孩子说话与大度。久而久之,撒谎的神经回路用得少了,连接慢慢松开了》)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31.10.2011

Monday, October 17, 2011

教师岂能不读书?




教师岂能不读书?


  “只有将教育看作是一项崇高的、值得为之献身的事业的教师,才会将自己置身于永不停歇的学习中,因为他知道自己面对的始终是一个个独具生命个体的鲜活生命。为了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教师必须永远做一个学习者。”
——中国语文教师刘祥


  毕业后正式到校园执教,距离小学生涯已有约12年时光。12年,是一个什么的时空概念?比尔盖兹的12年,微软从windows 95、windows ME、windows xp发展到windows vista;乔布斯的12年,苹果推出了ipod、iphone和ipad;互联网的12年,信息更是以千万倍的速度在成长。12年,足以让日新月异。

  那么,我国小学的12年,又有何改变?

  观察了一段时日,表面上确有不同:从前没投影机,如今有;从前没精明课室,如今有;从前的课本是黑白,如今是彩色。所谓“改变”似乎仅止于此。往深层着眼,老师仍然满堂灌,学生依旧死记硬背,传授的依然是知识而非能力。瓶子换是换了,里头装的仍是陈年旧酒,隐隐透出一股刺鼻酸味。之所以如此,我觉得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教师少读书,甚至不读书。

  曾听闻一个说法: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这桶水从何而来?开卷有益,阅读绝对是主要源头活水。不读书,桶里的水自然有限。水量不足而又要施予学生,只能往个人的记忆与经验中拼命淘。老师从前怎么教我,我今天就怎么教学生。于是,仿佛时光倒流,你成了你从前的老师,你的学生则成了从前的你,轮回的巨轮开始转动。试想想,当教育失去了前瞻性与科学性,而仅仅依赖于个人的主观经验与记忆,进而陷入不断重复的泥沼之中,时代要如何向前,教育要如何改革?

  教师应该读书,读教育哲学著作,读儿童文学。中国作家周国平说,“教育哲学所探讨的正是教育理念,即教育的根本道理。”中国儿童文学家朱自强则说,“儿童文学是感性的儿童心理学。”读洛克、卢梭、杜威等大师的教育哲学著作,我们将发现儿童不仅仅是一张张任人涂画的“白纸”,而是一颗颗饱含生命力的“种子”;读儿童文学,我们将贴近儿童心灵最敏感处,体会他们的欢乐与哀愁,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教师须要读书,读论述他国教育的著作。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错”,其他国家办教育的方式常能让我们在激荡中抛开惯性思维,想象教育的种种可能。让学生来决定是否去上课,学生会放纵自己吗?英国的《夏山学校》告诉我们,不会!考试不公开分数不排名,学生会因此失去竞争力吗?陈之华的《每个孩子都是第一名:芬兰教育给台湾父母的45堂必修课》向我们证明,不会!学校没有教科书,可能吗?《没有教科书:给孩子无限可能的澳洲教育》为我们展示,绝对可能!唯有跳出框框、打开视野,教师才能站得更高,从更宏观的角度来思考教育。

  教师必须读书,读科学与心理学著作。曾几何时,幼教与低年级教师因学生字体不够端正美观,要求学生一擦再擦,一写再写。结果,学生不仅字体没有改善,反而失去了书写的兴趣。读了相关的科学著作方知,那是因为孩子小肌肉尚未发展完整,小手难以控制铅笔。要他们写出端正美观的字,无异拉牛上树。就这样,老师的一片好心抹杀了孩子刚刚萌芽的学习兴趣。此外,学生问题如上课分心、不做功课、情绪失控等,其实大部分背后皆有其因。科学与心理学知识让我们更科学更理智地判断与反应,避免“好心做坏事”。

  读书的重要,相信大部分教师心里都是认同的。奈何,在教务繁重、文书工作琐碎的困境下,大家都堂而皇之高唱“没时间,我没时间”。不是不想读,而是没时间读。对此,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怎样做到终身备课?这就是读书,每日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若将读书视为备课的一部分、工作的一部分,甚至生命的一部分,我们还会没时间吗?

  最后,仅以台湾亲子作家蔡颖卿一本书的副标题与大家共勉。多读书,读好书,“做个好大人,给孩子一份没有亏欠的爱”。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17.10.2011


Monday, October 3, 2011

就是不想碰藤鞭




就是不想碰藤鞭


  自2007年邂逅绘本,几年来陆续读了不少,越读越有趣,渐有欲罢不能之势。中国儿童文学家朱自强先生说过,“儿童文学是大巧若拙、大智若愚、举重若轻、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艺术。”此言深得我心。读绘本,常能从中照见自己,反思自己,进而完善自己。近日,遇见一本颇有意思的杰作——加拿大作家尼古拉斯的《大熊抱抱》。

  此书的主角是一只心中充满了爱与幸福的大熊。每当他在森林里散步,看见有生命的东西时,都会给他们来个大大的拥抱。不管是高大的动物,小小的动物,臭臭的动物,恐怖的动物,大熊都会来个大大的拥抱。他甚至会去拥抱那些熊喜欢吃的小动物。但是,大熊最喜欢抱的还是树。大树,小树,苹果树,梨树,桃树,每棵树他都爱。

  有一天,大熊看见一个扛着斧头的男人走进森林里。他偷偷跟在男人后面,直到他停在森林里最高大、最古老,也最美丽的一棵大树前。这时,男人大斧一挥,竟动起手来砍树。大熊吓坏了,这是他生平第一次,一点儿也不想拥抱。他张开大嘴,想要狠狠地咬男人一口,却突然停住了。他知道自己不管多么生气,都不会吃掉男人。这不是他想做的。大熊叹了一口气,决定做一件最棒的事。他给了这个男人一个抱抱!结果,大熊刚放开手,男人就立刻丢下斧头,跑得远远的。

  正式执教至今已近8个月,一路走来,不曾碰过藤鞭。之所以坚持不碰,我想多少与一些读过的科学、教育学与心理学著作有关。洪兰教授从科学的角度说,“暴力对孩子的身心伤害很大。有个实验室给一群猴子低剂量的安非他命,结果,在正常环境长大的猴子没怎样,但是从小受虐的猴子就像发了疯似地攻击甚至咬死其他猴子。”朱自强教授则说,“打孩子显示的不是对孩子的爱,而是一个大人低能的表现,因为用打骂来教育孩子太简单了,太容易了,只要你有比孩子强壮的身体,你就可以去打他;你手里有一把戒尺,你就可以去教育他,这太简单了,不需要你有多高的人生智慧。”

  不鞭打,因为科学说鞭打对孩子身心有害,因为教育学说鞭打非长远之计,因为儿童文学说鞭打是大欺小的蛮横行为。读《大熊抱抱》,我恍然大悟,不碰藤鞭其实也无需多大道理。大熊看见男人动手砍树的那一刻,尽管愤怒、激动,但“他知道自己不管多么生气,都不会吃掉男人。这不是他想做的。”是的,这是一只心中充满了爱与幸福的熊。是心中的爱与幸福让他放弃了以暴易暴,从而给了男人一个最棒的抱抱,并拯救了大树。这是爱,就这么简单。

  爱,不是视而不见,不是放任不管,更不是乡愿。纪律仍是教育的一部分。放弃藤鞭,意味着决心面对现实,舍“班级控制”,择“班级管理”。放弃藤鞭,意味着愿意用更多的爱来包容孩子,用更大的慈悲来直面孩子真实的阴暗面。放弃藤鞭,意味着坚持用更有趣的教学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用更灵活的方式来启发孩子的学习动机。爱,是勇气,是对自己发出更严峻的挑战,而非为自己的懒散任性找藉口。

  我国教育界普遍存在一种迷思:不打不成材。不打学生,学生不受教;不打学生,学生不努力;不打学生,学生不敬师;不打学生……打,仿佛成了一种不得不为的“必需”,似乎带有太多太多的逼不得已与无可奈何。真是如此吗?抑或是我们“爱”得不够多、不够深呢?台湾作家杨照在一篇回忆青春的文章中,似乎给出了他的答案:

  “另一位是园艺老师,她永远有耐心地、笑眯眯地应付着我们的胡闹。她从来不生气,从来不吼叫,只会用闽南语说:‘别这样,这样不好。’她的态度里,有一种真正的包容……很快地,我们也真的懂得了怎么体贴老师的为难,学到了胡闹要有胡闹的分寸。只要她说:‘别这样。’就乖乖停止。老师对我们有义气,我们怎么能对老师没有义气呢?”(杨照《我想遇见妳的人生》,台湾:远流,2011)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3.1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