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28, 2012

润泽的教室





润泽的教室


  “润泽的教室能使每个人的呼吸和节律是那么地柔和,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在教室里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真诚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们的心态是开放无拘的,教室是轻松愉悦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教育也许会变得简单起来。”

——日本教育理论家佐藤学


  想象这么一间教室:教师与学生针对学习内容侃侃而谈,彼此相互倾听,轻声细语。师生间没有紧绷,只有欢快与轻松,还有那总挂在脸上的笑容与自在。飘荡在空中 的,是发自内心最真挚的语言与思想,“听”与“说”不再个别存在,而相互交织而成“对话”与“交流”。教师心平气和,学生直抒胸臆。

  怎么样?您是否已开始向往这样的教室?期盼着成为其中的教师?幻想着化作里头的学生?还是会摇摇头,不屑地说这一切离现实太远太远,不过梦一场?闹哄哄、乱 糟糟,师生各说各话,才是真实的教室?教师打着“稳定胜过一切”的旗子,实行强势镇压,只有教师讲,学生一片沉默,才是上课的硬道理?

  或许是因为教龄尚浅,“入世未深”,赤子之心仍烧得炽烈。菜鸟如我常会在阅读某些教育著作时,幻想着里头描述的理想场景,对比现实依然带着满腔的希望,相信 着种种理想的可能性。记得周星驰在某部电影中说过,“人如果没有梦想,与一条咸鱼没什么分别。”这话从此成为我的座右铭。

  梦想之所以伟大,在于他所承载的想象力与前瞻性,在于敢于打破旧框框的勇气。没有梦想,阿姆斯特朗不可能登上月球;没有梦想,互联网也不可能横空出世;没有 梦想,人类甚至不可能发明出诸如汽车、轮船、飞机等代步工具。跳出既定框框,鼓起勇气向现实发出挑战,才有改革的希望。人类文明的进步,不正是这样一步一 脚印走过来的吗?

  对于开篇所描述的“润泽的教室”,我不仅心向往之,也确实相信着它是可能实现的。然而,若仅停留在“向往”、“相信”,润泽的教室不会自己来到。更重要的 是,该怎么做?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先生在《静悄悄的革命》里提出了一个关键词——“倾听”。唯有师生与生生间能够相互“倾听”,不仅听懂了彼此语言中的意 思,还听出了语言背后的情感与思考,更听出了肢体语言和种种表情符号,进一步的对话才成为可能。有深度的讨论、真正的思想交流才会出现。

  那么,学生要如何学会“倾听”?“倾听”能教吗?佐藤学先生说,“要想培养出善于倾听的学生,首先要有善于倾听每个学生的一言一词的教师。”教师以身作则, “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要教会学生“倾听”,除了身教,别无他法。

  《教师月刊》在介绍佐藤学先生的教育思想时提到,“佐藤学先生仔细观察过善于倾听的老师。他们多数会通过坐下来、俯下身等动作,降低自己的高度,与学生在平行 的视线范围内来关注他们的动作和发言。”“这些老师不但语言简练,而且音调较低,让学生们感觉到一种柔和而润泽的氛围,因为声音过高会使学生产生强迫感和 不适感。”

  我开始从这些可操作的细节上反思,并在教室实践。当然,闹哄哄的教室不可能因为您的“倾听”而瞬间变成润泽的教室。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然而正如范玮琪在 《启程》中唱的,“想到达明天,现在就要启程。”不迈开第一步,然后踏踏实实走下去,改变不会从天而降。最后,引缅甸民主运动灵魂人物昂山舒吉的一段话, 作为本文的结束。话中谈的是政治民主,但我认为,在教育改革上亦如是。

  “人们经常问我,我们什么时候能得到民主啊?我总是告诉他们,你问问你自己。你问问自己为民主做了什么,你也就回答了自己。如果你什么也没做,你没资格去问这个问题。”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27.3.2012

Tuesday, March 13, 2012

打造班级写作环境





打造班级写作环境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这一环常叫老师伤脑筋。怎么教,学生才能流畅表达心中所思所感,才能写得一手好文章?仅靠每周一堂的作文课,就能大功告成?

  一个人写作能力的成熟,需要“质”和“量”双方面的提升,缺一不可。“质”,指的是写作方法的启发;“量”,则是定期的实践与练习。作文课主要处理的还是“质”的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引入各种教材,应用各式教学法,从写作技巧启发学生,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受到启发后,学生不能只停留在“明白”的层面,而须将隐约感受到的概念实践开来,让“启发”内化为“能力”。

  怎么做才能让学生自动自发,勇于尝试、勤于实践呢?我认为,教师可以尝试打造班级写作环境。下边就个人的一些粗浅经验,冀望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讨。

  今年教五年级华文,发觉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几个现象:一、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二、文字表达不流畅,辞不达意;三、对写作意兴阑珊,欠缺写作热情。以上几个普遍现象大概可归纳为写作的三个主要问题: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

  “写什么”涉及观察与选材,“怎么写”指向写作技巧,“为什么写”则关乎写作动机。据个人观察,大多数教师都关注到“写什么”和“怎么写”,却往往忽略了“为什么写”的部分。偏偏“写作动机”才是作文的根本,是写作热情与意义的源头活水。缺了这一块,写作容易流于形式,陷入“为了写而写”的泥沼。

  一开始,我让学生写周记,一周一篇,题材自定,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唯一的要求是真实。我也强调,这不是一份“功课”,不交也不会遭追究清算。只是若你认真以待,用心书写,我必定也会细心回应,与你交心。真诚的交流,成了周记的魅力。学生写得好不好不是最重要,只要他一直在写,就有进步的希望。降低要求,放低门槛,是想让大家先能参与进来,然后在一来一回的师生交流中慢慢成长。

  一段日子后,我发现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对周记和作文课上的习作敷衍了事。我想,这应该与欠缺写作动机有关。于是,我带领全班学生,创办了一份班级刊物,名曰《我手写我心》,鼓励学生为此刊物撰稿。刊物计划每两周出版一期,一部分稿件从学生的习作和周记中选。由于这份刊物将在校园内流通售卖,学生一下子来劲了!有了发表的平台,学生的写作热情被激活。他们想见到自己的作品化作铅字被印刷,他们想读者看到他们最好的作品。于是,他们对待习作和周记的态度也变得日益积极。此外,为了确保刊物能够拥有足够的稿件以定期出版,学生也写得更勤了。

  要写一手好文章,仅仅拥有写作热情是不够的。一些学生因基础较弱,空有满腔热情却仍辞不达意。我决定为学生制造更多的写作契机,而这些契机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有趣而容易操作,既能够为学生的写作热情加温,又能实际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循着这样的思路,我在班级开展了“天马行空小练笔”活动。

  我班周一至周四的两节华文课都排在下课前。于是,下课前的十五分钟,我会在班上准备一个小盒,将一些写有主题的小纸条放入其中。主题包罗万象,有:眼镜、蜗牛、枕头、窗口等,只要能激发学生联想即可。当天表现优异的一位学生将受邀上前抽主题。揭示主题后,学生无须讨论,想到什么就写在小纸上,只要求能成句成段,读起来通顺明了。写好后,学生将小纸钉在课室前的布告板,下课去。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学生,教师也要以身作则,一同进行小练笔。

  下课时,布告板前就会出现人潮。学生将围在布告板前,看看其他同学的奇思妙想。与此同时,教师也会逐一读过学生作品,不做点评,只在写得用心的作品上盖章,以示鼓励。就这样,同学们会开始期待每日的小练笔环节,在进行小练笔时也会针对不会写的字发问,学生之间在课后也多了共同的话题。最重要的是,良好的写作氛围开始在班上弥漫,学生不再视写作为洪水猛兽。写得精彩的小练笔,也会入选到班级刊物《我手写我心》中。

  通过周记,学生有机会观察生活,细化自己对生活的所思所想,并确保了一周一篇的作文次数;通过小练笔,学生得以从段落的习写开始,逐渐掌握书面表达,开拓思维能力,也确保了几乎每日一回的动笔次数。有了“量”的保证,再辅之以班级刊物的定期出版与作文课上的指导,学生对作文也有了“质”的自觉追求。

  班级写作环境渐渐成型,写作风气也日益浓厚,学生的写作能力在静悄悄中水涨船高。教学有法无定法,以上仅是我的一些尝试与努力,今分享于此,求教于四方。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13.3.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