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5, 2013

把孩子当孩子(二):三种亲子关系障碍






把孩子当孩子(二):三种亲子关系障碍


    “教育者应该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学子心灵……唯有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不断研究学生的心理,加强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真正树人的教育工作者。”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在二十多年的儿童心理医师工作中,德国的麦可·温特霍夫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早期,他所接触的问题青少年大多来自问题家庭;而今,所接触的问题青少年更多来自健康家庭。这些健康家庭中,许多父母都具备高学历,且对孩子呵护备至。这让温特霍夫医师感到震惊。根据观察,“问题青少年”的心理成熟度通常较低,大多停留在三岁孩童的自我中心期。而孩子心理成熟度低下的原因,源自三种亲子关系障碍:颗伴关系、投射关系、共生关系。

颗伴关系

  当“平等”、“民主”、“尊重”等口号越喊越响,许多父母开始把这一套看似进步的观念引入亲子教育。我们把孩童当成和我们一样成熟的人,开始和他们讲道理,由他们做决定。我们让孩子选择刷牙与否、洗澡与否。当他们不愿刷牙或洗澡时,我们苦口婆心地搬出种种卫生说法,试图让顽石点头。而当顽石始终不愿点头,我们也只好“尊重”他们的决定。表面上,我们充分体现了“平等”、“民主”、“尊重”,可我们似乎忘了,孩子始终还是孩子。对于许多事物,他们尚未具备足够的心理成熟度去考虑与抉择。把他们当成小大人,只会让他们背负沉重的压力。

投射关系

  处于“投射关系”的父母,会极度在意孩子对自己的观感。也许是因为在职场上得不到成就,他们会试图从孩子对自己的肯定中寻找满足感;也许是因为缺乏时间陪伴孩子,他们会想方设法取悦孩子,担心孩子讨厌自己。在健康的亲子关系中,父母本该是一个引领者,为促进孩子的成长努力。一切教育行为,都着眼于孩子的成长之上。可在“投射关系”中,孩子沦为父母获得成就感与安全感的“工具”。本该扶持孩子成长的父母,反而利用了孩子。在面对教养问题时,处于“投射关系”的父母考虑更多的,不是怎么做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而是怎么做更能讨好孩子,孩子会否因此讨厌自己。于是,父母长期顺着孩子,孩子也就不可能学会面对挫折,并且还会一直以自我为中心,心理发展停滞。

共生关系

  处于“共生关系”中的父母,会将孩子当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他们不能接受孩子违背自己的意志。当孩子违逆指示时,他们会用强硬手段,迫使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他们会将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强加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按自己的设想长大。此外,处于“共生关系”的父母也不会承认他人对自己孩子的指责。由于孩子是自己的一部分,而自己是不可能犯错的,因此孩子也没有出错的可能。一切的错,都是别人的错。当孩子学业成绩不理想,一定是教师太差,或者试题太难;当孩子上课不专心,一定是同学影响,或者教学无趣。总之,他们会为孩子的一切错误寻找理由。


  在“颗伴关系”中,儿童被视作小大人;在“投射关系”中,儿童成了成人获得满足感的工具;在“共生关系”中,儿童甚至沦为成人身体的一部分,只能按成人的意志长大。不难发现,三种亲子关系障碍中,“儿童”都是缺失的。从某个层面上来说,我们确实正再度面临“童年缺失”的危机,“儿童”或将再次消失在人类的认知之中。

  2008年,麦可·温特霍夫医师通过《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变成小皇帝》,梳理了三种亲子关系障碍,揭示了“童年缺失”的危机,并发出了最真挚的呼吁:把孩子当孩子!三年后,《这样教,小皇帝变成好孩子》面世,温特霍夫医师以更多具体案例与论述,与读者分享如何“把孩子当孩子”。欲知详情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24.12.2013

Sunday, December 22, 2013

在电影中触摸“真生命” ——《把爱传下去》观影启示






在电影中触摸“真生命” 
——《把爱传下去》观影启示


    “要能够真正影响生命、改变行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被感动并产生力量。看电影,而且是很专注地看适当的电影,当孩子精神上可以投射成为剧中的主角,跟着一起哭一起笑,一起面对生命的困境与抉择时,它就可以是一种模拟的情境教学。”


——台湾作家李伟文



  “每个人只要帮助三个人,而那三个被帮助的人再分别向另三人伸出援手。长久下去,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了。”男孩纯净而善良的双眸,绽放出笃定的光芒,在镜头前述说着他乌托邦式的改变世界的大计。站在他面前的,是经过层层追踪、远道而来的记者。 

  是什么原因,让一位千里之外的记者不惜白掏腰包、翻山越岭,来到一座陌生的城镇,只为采访寂寂无名的11岁男孩? 

  数月前,一场意外让记者失去了车子。彷徨无助之际,一位素未谋面的老者抛来一副钥匙,无条件地把白己的轿车送给了他。难以置信的记者缠着老者,追问他有何意图,要何回报。老者微笑着说:“Don´t pay itback,pay it forward(不要回报我,要把爱传下去)!”几番追问下,老者终于说出,之所以帮助记者,是因为白己也曾受某人大恩,而此人也向他说了同一番话。他必须去帮助三个人,记者就是其中之一。 

  好奇的记者开始沿着线索,追踪“把爱传下去”的脉络与起源。他找到了曾经帮助老者的年轻黑人,再循着黑人的口风寻到了曾解救他的老妇人。历经千辛万苦,记者终于来到千里之外一座陌生的城镇,见到了此计划的发起人——年仅11岁的男孩特雷弗。 

  每次回想起这部上映于2000年的电影《把爱传下去》,都会激动万分。无论是独白一人,还是与学生一起观赏讨论,每回总叫人思潮起伏、热泪盈眶。用中国儿童文学评论家刘绪源先生的话说——这是一部有“真生命”的电影。 

  带学生看这部电影,我怀着朝圣般的恭敬。尤其当影片结束,进入讨论与分享时,更是如履薄冰,深怕不到位的交流反而糟蹋了电影。总觉得,一部好电影其实已将所有想表达的内容拍出。看过了,进入了,感动了,其实也就足够了。若真要交流或讨论些什么,则必须是观影者的有感而发。为讨论而讨论,只会破坏电影。 

  看完电影,我以“最让你印象深刻的一幕”来打开话题。有学生说,是特雷弗在同学面前讲解“把爱传下去”的计划;有学生说,是特雷弗为了解救弱小而牺牲;有学生说,是千万人提着烛光在特雷弗家门外哀悼……总之,是特雷弗的善良与执着触动了他们。说到动情处,更有学生表现出对刺死特雷弗的凶手的痛恨。 

  好电影的力量实在叫人惊叹——短短两个小时,能让学生潜入虚拟的情境,跟着主人公一同思考,一同跌倒;再一同爬起来,一同伤心流泪……荡气回肠。何为正义?何为勇气?何为慈悲?这些虚之又虚而又常随环境条件转变的概念,很难从词典的解释或理性的分析上去把握。有时说得越具体,似乎离本质也越远。言语抵达不了的地方,让心灵去完成;理性阐释不了的概念,由审美去把握。好电影,就有这样的力量。 

  听过学生一番动情的分享后,我还希望能充分利用电影资源,让学生联系实际,做一些理性思辨。于是,我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特雷弗的老师虽然给他的计划打了高分,却认为那计划过于理想,不切实际。你认同老师的看法吗?”我以为这样的提问不仅契合影片主题,而且容量大,能兼容两极看法,利于思想的交锋与碰撞。“把爱传下去”,在我们当下的实际环境中,究竟有无可能?“把爱传下去”,真的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推展的过程中,又会面临怎样的挑战? 

  最初,学生大多认为计划可行,而且能够改变世界。然而,当一些学生以白身的生活经验为例,分享了社会种种残酷的现实,揭露了人性的阴暗面时,大家开始沉默,开始认真思考。此时,乐观派站在理想的高度显得大义凛然,悲观派也立于现实立场显得言之有理。可贵的是,学生说的都是心里话,而不同观点的交锋让大家得以察觉各自思想上的盲点。“现实尽管黑暗,心灵也要永远向着明亮那方”——我最后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自那天起,这部电影无数次在课堂上被提起。谈到渺小而又伟大的人,我们会想起特雷弗;说起为了正义而牺牲,我们会想到那千万盏黑夜中的烛火;论及对美好社会的追求,我们会忆起“把爱传下去”的计划……虚拟的电影,就这样走进了我们的现实生活,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Saturday, November 16, 2013

把孩子当孩子(一):从发现儿童说起






把孩子当孩子(一):从发现儿童说起


    “过去是父母提供孩子一个呵护的空间,孩子由于不明事理,而由父母代为做决定,现在这个空间已不复存在。现代思维以及成人与幼童建立颗伴关系的观点,已经成为现今教育学的主流,并且被视为正面改变教育孩子的教育成果。实际上却正好相反,这不但不是改进,反而是恶化;准确来说,是一种对社会具有灾难性后果的挟持。”


——德国儿童心理医师麦可•温特霍夫(Michael Winterhoff)



  有关儿童的教育,自来是众说纷纭。美国的“虎妈”蔡美儿扛起了“权威式教育”的大旗,英国的夏山学校则发出了“自由教育”的呐喊。在“权威式教育”居于主流的年代,“自由教育”饱受争议;而当“自由教育”逐渐崛起为主流,“权威式教育”又备受批判。当“自由”、“民主”、“人权”慢慢抬头,甚至渐渐流行起来,进入儿童教育的世界,我们的儿童教育是否迎来了明媚的春天?

  17世纪以前,人类的认知之中并没有“儿童”的概念。当时的孩子,只被当成“未长大的成人”。教育的意义,只为了让他们尽快具备工作能力,然后投入社会,分担成人的工作。孩子什么都不懂,只需按成人的意志成长即可。十七世纪的英国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就曾把孩子喻为“白板”,可任人随心所欲地描画或铸造。

  一直到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终于“发现儿童”。他于1762年出版了著名的教育著作《爱弥儿》,明确指出儿童是与成人完全不同的独自存在,成人要尊重儿童。卢梭还提出了自然人的教育思想,指出正确的教育应该是使儿童的自然感性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儿童教育必须顺其自然。卢梭的儿童观与教育观,对后世影响深远。

  随着医学、脑神经科学、心理学等学科的蓬勃发展,“儿童”作为与成人不同的独立个体已被广为接受。于是,专为儿童创作的儿童文学开始涌现,“小儿科”成了医学中的专业学科,“儿童心理学”成了日益重要的学术领域,专门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也渐渐订立。一时间,尊重儿童、爱护儿童、相信儿童等口号越喊越响。儿童教育的前景,看似一片光明。

  然而就在此时,德国儿童心理医师麦可•温特霍夫以二十年实务经验为基础,发出了惊心动魄的警告:我们将再度面临“童年缺失”的危机,“儿童”将再次消失在人类的认知之中。温特霍夫医师究竟何出此言?且待下回分解。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12.11.2013

Saturday, November 9, 2013

吉隆坡州立华小公开课





吉隆坡州立华小公开课


  2013年11月9日,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举办“2013年华文教学公开课(吉隆坡区)观摩会”。黄先炳博士主讲“认识公开课”,欧明花老师和我各上一堂阅读教学公开课,用同一篇教材(中国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可贵的沉默》),同课异构。下边是我的教学构思和教学课件,请多多指教。 



我对文本的解读:




我的教学构思:





我的说课课件:《可贵的沉默》说课课件 

我的教学课件:《可贵的沉默》教学课件 

活动报道:“阅读教学”讲座



Friday, November 1, 2013

关丹公民华小公开课





关丹公民华小公开课


  2013年10月26日,关丹公民华小举办阅读教学培训活动。黄先炳博士主讲“阅读教学”,林诗洁老师和我各上一堂阅读教学公开课,用同一篇教材(三年级《世界上没有的颜色》),同课异构。下边是我的教学构思和教学课件,请多多指教。 


我对文本的解读:



我的教学构思:





我的说课课件:《世界上没有的颜色》说课课件 

我的教学课件:《世界上没有的颜色》教学课件 

活动报道:“阅读教学”讲座


Sunday, October 20, 2013

关丹培才华小“悦”读营






关丹培才华小“悦”读营


  2013年10月19日,我与宝丽应关丹培才华小之邀,于“悦”读营上,给110位四、五、六年级的同学上了四堂课:两堂阅读课,两堂导读课。 


  两堂阅读课,分别以梅子涵的《走在路上》和常新港的《独船》为教材。两篇短篇小说都是我很喜欢,读来很有感觉的。因此,设计教学时也特别投入,课上得很开心。下边是我的教学课件,欢迎指教。 




* 有缘遇见这两篇杰作,是因为《我的母语课》。梅子涵《走在路上》被选入《我的母语课5A》,常新港《独船》被选入《我的母语课6B》。 



  除了阅读课,“悦”读营也安排了两堂导读课,向学生介绍两部名著。我导读了美国作家E.B.怀特的《夏洛的网》,宝丽导读了纳塔莉·巴比特的《不老泉》。 






Tuesday, October 15, 2013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四):有协助能力的大人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四):有协助能力的大人


    “读者也是由读者造就的。如果能够有一位值得信赖的大人为小读者提供各种协助,分享他的阅读经验,那么孩子将可以轻易地排除横亘在他眼前的各个阅读障碍。一个从不阅读,或者缺乏阅读经验的大人,是难以为孩子提供协助的。”


——英国青少年文学大师艾登•钱伯斯(Aidan Chambers)



  1991年,钱伯斯首次提出“阅读循环圈”理论,并勾勒出阅读过程的三大环节:“选书——阅读——回应”。在一轮又一轮的阅读循环中,儿童的阅读视野、品味、兴趣与能力,都将逐步提升。然而,这样的描述似乎流于空泛,好像还缺少了一点什么。真正影响孩子是否成为优秀读者的,究竟是什么?经过思索,钱伯斯在两年后给出了答案——“有协助能力的大人”。

  钱伯斯将“有协助能力的大人”置于循环圈的中心,并对三大环节起举足轻重的影响。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能向儿童展示绚烂多姿的文学世界,能在儿童对某课题兴致勃勃时,及时将该方面最优秀的作品带给他们;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能为儿童打造舒适的阅读环境,确保他们拥有不受干扰的阅读时间与空间;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能倾听儿童的读后心声,与他们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领着他们探索文学的更高境界。

  无论您是父母,教师,或仅仅是与儿童生活在一起的人,不妨扪心自问,自己是否称得上“有协助能力的大人”?自己又是否在儿童的阅读过程中,给予了有效的协助?若您感到惭愧,那么是时候想想:该如何成为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

  钱伯斯曾说:“读者也是由读者造就的。”基本上,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必须是一个读者,一个理解儿童的读者。随着哲学、科学与医学的发展,人类逐渐“发现”儿童,对儿童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从“儿童是一个还没长大的大人”,到“儿童是一张白纸”,再到“儿童是一颗种子”,我们的儿童观有了长足的进步。若仍用过时的眼光,认为儿童文学就只是要规范儿童,那我们注定要错过许许多多优秀之作。因此,我们首先得抛开成见,以一颗开放柔软的心去阅读,去发现那些真正理解、表现儿童的作品。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对一个读者来说,最重要的还是阅读的积累。要知道,理论都是从深广的阅读经验中归纳而来的。再多的理论,也无法取代具体的阅读经验。因此,要成为有协助能力的大人,我们在抛开成见后,得大量阅读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在海量阅读中锤炼自己的阅读品味,锻炼自己的阅读眼光。有道是“入门要正,起点要高”,为了避免宝贵的光阴虚耗在水平低劣的庸俗之作上,我们不妨参考一些儿童文学大奖的名单,抑或是一些专家学者的推荐,由此入门。儿童文学大奖如“纽伯瑞奖”、“凯迪克奖”、“格林纳威奖”、“国际安徒生奖”、“林格伦奖”等,都值得关注。

  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除了得是一个理解儿童的成熟读者,还得具备引领儿童探索阅读的能力。换句话说,也就是推荐读物、指导阅读、组织阅读活动的能力。在这方面,家长可阅读有关“亲子共读”与“大声朗读”的书籍,并将书里的方法实践在生活中。教师则可找来有关“班级读书会”、“读书课”与“校园阅读文化”的书,将学来的方法落实到学校与课堂。结合学习与实践,边学边做,必定会走出一条自己的阅读推广之路。

  在整个儿童阅读活动中,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可以给孩子提供图书和时间去阅读,还有一个吸引人的阅读环境,让孩子想去阅读。他可以刺激孩子想成为一位深具思考能力的读者,也可以为孩子示范读故事,并用实际行动让孩子见识一位优秀的读者该有的样子。仅以钱伯斯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语,与大家共勉:

  “不阅读的孩子是由不阅读的大人造就的。我们的图书资源也许贫乏,图书储备太少或者受损了,或者我们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可是还有一件事可超越这一切。一位虔诚的成年阅读者,一位懂得孩子们需要什么的成年人,他才是阅读教育中最不可或缺的要素。”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14.10.2013

Friday, October 11, 2013

作文教学课程






作文教学课程


  2013年10月5日,受森州教育厅课程组之邀,主持“我手写我心——让作文回归生活”作文教学提升课程。活动上,主讲了两场讲座,上了一堂“读写结合”公开课。放上使用的课件,欢迎下载指教。

讲座一:好童书的六个标准


讲座二:我手写我心——让作文回归生活

公开课:《淘气包艾米尔》读写结合
1. 教学课件

2. 说课课件
 

欢迎指教。
法情论坛专帖讨论:“作文教学”讲座

Tuesday, October 1, 2013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三):回应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三):回应


    “我们最希望孩子们有的阅读回应就是他想再继续阅读,不管是再读一遍刚看完的书,还是读另一本书。老师们总希望看到他的学生能持续周而复始的阅读循环,因为唯有不断阅读,孩子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位爱好文学的读者。”


——英国青少年文学大师艾登•钱伯斯(Aidan Chambers)



  1991年,英国文学大师钱伯斯提出了著名的“阅读循环圈”,对往后的儿童阅读推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循环圈由三个环节组成:“选书——阅读——回应”。上两篇文章,分别讨论了“选书”和“阅读”的部分,这回接着谈“回应”。

  遇见打动自己的书,我们在阅读后往往会热情高涨、思潮起伏。若书令人兴奋,我们会寻人分享内心喜悦;若书令人感动,我们会寻人宣泄心中激动;若书令人困惑,我们会寻人交流释疑。儿童也一样。钱伯斯说,“在倾听别人的读书经验并与人分享自己心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通过某种形式的读后心得发表,参与者可以交换信息、分享热情;同时,探索不同阅读领域的意愿也提高了。”

  “回应”的意义,就在此处。“回应”,可大略分为两类:轻松的闲聊与专业的教学。前者长于自然,能水过无痕地分享热情;后者长于专业,能深刻地剖析作品,加深闲聊的深度,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

  轻松的闲聊,常出现于日常生活中漫不经心的瞬间。也许是饭桌上的天伦时光,一家人不经意聊起最近读的好书,分享个中乐趣;也许是课堂上谈到某个话题,师生不经意想起某部作品,蜻蜓点水般聊了一会儿。这些瞬间看似无心插柳,却能因此“柳成荫”。回想当年,我们都曾经被自己喜欢、尊敬的大人影响。这些人说起自己读过的书、心中曾有的感受,我们多半能听得进去,同时在他们的建议和鼓励下,找到相同的书读起来。由此可见,无论父母或师长,若能每周与孩子围绕阅读聊个20-30分钟,不仅能维持孩子的阅读热情,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还能找到共同话题,促进亲子关系。

  然而,如果我们还期望孩子成为一位深具思考能力的读者,那么光是轻松的闲聊方式是不够的。我们要帮忙孩子发展他们与生俱来的提问、报告、比较、判断等能力,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可说是一项相当专业的技巧。就目前来看,这类教学常以“班级读书会”的形式呈现。教师精心挑选一本适合学生的好书,让孩子们在课外读完后,用课内的时间来组织讨论。从理念到操作,“班级读书会”都具备一定专业性,无法在此一一详述。还好,钱伯斯于1993年发表了非常具有理论开创性的《说来听听》(Tell Me: Children, reading and talk),详细予以介绍。此外,中国岳乃红老师与台湾林美琴老师都各有专著《班级读书会ABC》和《儿童阅读新识力:儿童读书会与班级共读》,其中涉及班级读书会方方面面的细节,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找来一读。

  除了上边提到的,回应孩子阅读的方式其实包罗万象。一些学校组织学生阅读某位作家的作品,然后把该作家请进校园,来一场“作家见面会”。一些学校则设置“好书排行榜”,鼓励学生、家长、教师与校长推荐各自的心头爱书。一些学校也定期举办“书香嘉年华”,开展讲故事、戏剧表演与书展等活动,营造阅读氛围。只要能让孩子的阅读热情持续保温、阅读视野逐渐拓宽、阅读品味不断深化,不妨尽情挥洒想象力与创意,开创更多精彩纷呈的回应形式。

  从选书、阅读到回应,一段美妙的阅读历程将引领孩子进入下一轮循环。如此周而复始,儿童的阅读将进入良性循环,其阅读视野、品味、兴趣与能力,都将在这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不断升华。至此,循环圈描述了一个理想的儿童阅读状态,然而它似乎还缺少了一点什么。钱伯斯自己也意识到了:“不阅读的孩子是由不阅读的大人造就的。我们的图书资源也许贫乏,图书储备太少或者受损了,或者我们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可是还有一件事可超越这一切。一位虔诚的成年阅读者,一位懂得孩子们需要什么的成年人,他才是阅读教育中最不可或缺的要素。”

  于是,钱伯斯在完善后的阅读循环圈中加入了“有协助能力的大人”,并将其置于循环圈的中心,与三个环节息息相关。“有协助能力的大人”,究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他在三个环节上又起着何等举足轻重的作用?且待下回分解。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30.9.2013

Monday, September 16, 2013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二):“阅读”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二):“阅读”


    “所谓读者,就是要为自己而阅读,而所有的阅读总是需要时间的。如果你能认同上面的这句话,那么相信你也一定能够接受以下这个观点: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位读者,一定也要给他时间阅读。”


——英国青少年文学大师艾登•钱伯斯(Aidan Chambers)



  上一篇文章中,为大家初步介绍了英国文学大师钱伯斯的“阅读循环圈”。此循环圈由三个环节组成:“选书——阅读——回应”。一本好书,一段愉快的阅读经验,将为读者开启下一段阅读旅程,周而复始,生生不息。“阅读循环圈”理论的意义,不在于揭示出一个放诸四海皆准的过程,而在于提炼出其中的重点环节,让阅读的培养有迹可寻。

  针对“选书”的部分,我认为学校该往“量”和“质”两个方面追求,建立一批适合儿童阅读,且类型丰富、品质优良的藏书,让儿童与书的相遇成为可能。(参见拙文《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一):选书》然而,要培养终身的阅读者,仅仅提供“选书”的机会是不足的,还得确保他们的“阅读”。钱伯斯阅读循环圈中,“阅读”涵盖了“阅读时间”、“听故事”与“自己阅读”。换句话说,学校还必须确保学生拥有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这回事,并竭尽所能让“阅读”扎根生活。这与我国大部分学校只是鼓励学生上图书馆借书,并利用课外时间阅读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我国,大部分上课时间几乎都在进行传统式的教学活动,即围绕教科书与作业本的教授、讨论与练习。教科书以外的文学作品与童书,一般被称为“课外读物”,是课堂内所不鼓励的。在上课时间阅读此类书籍,常会遭批评训斥,甚至被没收充公。在一些学校,“讲故事”或“读书给孩子听”甚至被视为浪费时间,有关教师还会落得“不务正业”、“不负责任”的恶名。在这样的尴尬下,我们只能幻想学生会在放学后进行大量的阅读,只能祈祷他们拥有会读书给他们听的父母。

  而在美国,许多中小学一直推行着“持续默读”(SSR,Sustained Silent Reading)的阅读教学方式。其大致的做法是每天抽取10至15分钟的时间,在教室内由学生自行挑选想看的书籍、杂志或报纸阅读,教师不提问,不要求写读书报告,也不做任何分数记录,其教学效果成绩斐然。(可参见拙文《学习非得痛苦不可?》,刊于13.2.2013《联合日报》、《持续默读,帮助孩子爱上阅读》,刊于6.12.2012《联合日报》)至于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故事、读书给学生听,美国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也以大量研究证实,给孩子朗读是培养阅读习惯最重要的因素。(参见拙文《大声为孩子读书吧》,刊于3.1.2013《联合日报》) 

  再看中国。今年四月,我有幸于第九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上,聆听了薛瑞萍老师的心得分享。作为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薛老师主张将儿童阅读纳入课程,直接用上课时间将阅读进行到底。薛老师引领学生“日有所诵”,每天诵读一首短小精悍的儿歌童谣。她也在班上开展“每周一故事”,定期给学生讲精彩故事。此外,薛老师还推行“每周一歌”,以吟诵的方式让学生亲近古诗。另外,她也结合家长力量,建立“班级图书库”,购置了一批优质读物,并鼓励学生每天带一本回家,与家长进行亲子共读。

  美国教育家约翰•沃纳(John Werner)曾说,“不能期待孩子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很多孩子来自于没有阅读习惯的家庭,这样的孩子常会因为电视而牺牲阅读的时间。”有了丰富藏书,不过才跨出第一步,我们还得确保孩子的“阅读”。请注意,是“确保”,而非仅仅鼓励、提倡或期盼。确保,意味着时间上的保留、环境上的打造,以及气氛上的营造。

  有了好书,有了时间,有了空间,阅读的幼苗总算有了成长的土壤。然而,我们还能做得更好。在钱伯斯阅读循环圈中,“选书”与“阅读”之后是“回应”。阅读一本书,孩子总会有许多发现与想法。此时,我们又能扮演什么角色?且待下回分解。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16.9.2013

Friday, September 6, 2013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一):选书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一):选书


    “学校或教室书库提供多样的书籍,并且介绍给不同语文需求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事,我们永远也无法预测哪一本书会成为某个孩子的全垒打书。”


——美国教育学者史蒂芬•克拉申教授(Stephen D.Krashen)



  日本教育学博士石井勋曾说:“阅读能力是任何学习的基础,因为每一门学问都从阅读书籍开始。”阅读是教育的核心,美国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Jim Trelease)就主张:“学校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出终身的阅读者——在毕业后的人生中仍坚持阅读与学习。”中国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也认为: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是一个学校主要的教育任务。

  然而,一个人的阅读兴趣、习惯与能力,究竟是如何培养起来的?成人在这一方面,又该扮演什么角色?曾获国际安徒生奖的英国作家,同时也是知名儿童阅读专家的艾登•钱伯斯曾于1991年出版的《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中,提出了令人瞩目的“阅读循环圈”理论。这个理论是在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




  钱伯斯认为,阅读活动从选书开始。一般来说,若孩子并非来自书香之家,家长又不具备选书买书的能力,学校就成了孩子的主要阅读资源。因此,学校首先得建立一批适合儿童阅读,且类型丰富的藏书,让儿童与书的相遇成为可能。学校的藏书该同时往“量”和“质”两个方面追求。

  在“量”方面,学校藏书应尽可能涵盖各类型读物,包括诗歌、神话、传说、故事、小说、绘本、科普、杂志、报章、参考书及视听材料等,以便让孩子从各自的兴趣入门,在书海中发现自己的天赋。许多孩子之所以不爱阅读,其实只是还没遇上能点燃自己阅读热情的书,崔利斯称之为“全垒打书”。一次美好的阅读经验,一本“全垒打书”,就可以造就一个爱书人。每个人的“全垒打书”都各不相同,然而大多数都和自己的爱好与兴趣有关。类型丰富的藏书,让孩子更有机会遇上自己的“全垒打书”,从此踏上阅读之路。

  在“质”方面,学校可以从“迎合”与“引领”两个角度进行考量(可参见拙文《儿童阅读的“迎合”与“引领”》,刊于29.8.2012《联合日报》)。学校的藏书首先得吸引孩子,贴近孩子,让孩子乐读、爱读。这类迎合孩子的图书一般上较通俗,文学性相对较低,对阅读能力的要求也不高。尽管如此,这类图书还是重要的。根据美国克拉申教授的研究,许多孩子的“全垒打书”都出自这类通俗作品。然而,仅仅“迎合”是不够的,学校还得扮演“引领”的角色。除了通俗性图书,学校还得备有经典、优秀、得过国际大奖、备受各界赞誉的好书。唯有这类真正的好书,才能打开孩子的视野,让他们的阅读品味与能力得到质的飞跃,成为优秀的终身阅读者。

  无论如何,一座图书馆的藏书尽管再多再精,若是无人问津,或者无人有时间翻阅,也是形同虚设。要培养终身的阅读者,仅仅备有质量皆佳的藏书并提供“选书”的机会只是启步,接着还得兼顾孩子的“阅读”与“回应”,真正将阅读扎根于孩子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身为成人的我们,又该如何扮演钱伯斯阅读循环圈中“有协助能力的大人”的角色,为各个环节加持给力呢?

  这其中还有许多尚待我们细细咀嚼、慢慢品味的深刻构想,能在教育上给我们启发。限于篇幅,姑且写到这里,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2.9.2013

Monday, August 5, 2013

教育功利主义下的误读






教育功利主义下的误读


    “一个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文学研究者。因为跨过对文学作品的研究而直接进入文学教材研究,既违反文学艺术规律,又违反文学教育规律。文学作品研究先于文学教材研究,这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准则。”


——中国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学者朱自强



  随着儿童文学日益普及,儿童绘本也逐渐受到关注。小学标准课程中,儿童绘本已引入教科书,作为延伸阅读的资源。此外,以丰富创意与想象力见称的绘本,也慢慢被应用到写话教学中。今年6月,有幸听了一堂写话公开课,授课教师用的教材就是日本经典绘本《鼠小弟的小背心》。 

  绘本讲述鼠小弟穿着妈妈织的小背心,很是得意。来了一只鸭子,借走并穿上了小背心。又来了一只猴子,借走并穿上小背心。之后,陆续来了海狗、狮子、马和大象,一只比一只更大,小背心也被撑得越来越大。终于,鼠小弟出现了,“哎呀!我的小背心!”。无可奈何的鼠小弟只能拖着变得像绳子一样长的小背心,垂头丧气地走了。正当大家都以为故事将以悲剧结束之际,翻至最末一页,小背心挂到大象的鼻子上,成了秋千,鼠小弟正开心地荡着秋千呢! 

  荒诞、幽默、好玩,绘本将这些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发挥得淋漓尽致。然而,吊诡的是,授课教师却将绘本主题定调为“分享”,并以此设计教学。导入环节,她让班长与同学分享巧克力;交流环节,她让学生学习鼠小弟与其他动物分享小背心的大方;结束环节,她让学生唱与“分享”有关的歌曲。乍见如此设计,当下的我顿感一阵突兀与别扭,总觉这样的诠释与绘本格格不入。 

  首先,鼠小弟并非自愿将小背心借给鸭子,这点从绘本里鼠小弟勉强的神情中不难看出。而之后小背心辗转被猴子、狮子、大象等动物穿上,鼠小弟都蒙在鼓里,“分享”从何谈起?而当鼠小弟终于见到大象身上的小背心,表现得激动异常。从那弯着腰拖着变形小背心的背影,可以想象鼠小弟心中的难过与悔恨。课堂上一位小学生说得恳切:“一定很难过,以后不再借人东西了。” 

  由此可见,此绘本只着力于表现真实的儿童心性与其中的幽默可爱,与“分享”压根儿沾不上边。那么,为何授课教师会有这样的误读?我认为,这关乎教师的儿童文学观。 

  在许多成人眼中,儿童文学就是“教育儿童的文学”。儿童读文学,唯一的目的就是受教育。他们认为,能明显看出教育意义的作品就是好作品,否则就没价值。而对于教师,这一点更为明显。面对文学教材,教师往往会跳过读者的角色,而直接以教者的身份去审视教材,去搜寻教材中有什么可教。缺了感性的整体把握,教师往往容易陷入“好为人师”的盲点,只看到教材中的局部,然后瞎子摸象般牵强地提炼出所谓“教育意义”。误读,常常就这样发生。 

  要避免误读,先得纠正儿童文学观。中国儿童文学评论家刘绪源先生曾说:“文学的功能首先是审美功能,其他功能都是由审美功能转化而来的。”只从狭隘的教育视角出发,不仅进不了儿童文学的世界,还会错将一流作品当九流。诸如《安徒生童话》、《长袜子皮皮》和《小王子》等经典之作,不是都提炼不出所谓“教育意义”,却都能震撼人心,带给人巨大精神享受吗? 

  大势所趋,儿童文学在未来必将与儿童教育走得更近。儿童文学素养,也将成为未来衡量教师素养的重要指标。各位同道,先做好一个专业的儿童文学读者,打好文学根基,方能在这片沃土中左右逢源,让教育工作事半功倍。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2.8.2013

Friday, July 26, 2013

先当好一个读者






先当好一个读者


    “在你说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暂缓评论’之前,你一定要能肯定地说:‘我了解了’。”


——美国学者莫提默•J.艾德勒



  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极之重要。根据小学标准课程(KSSR),华文科一周12节课,阅读教学就占了5节。中国的新课程标准列明:“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师必须先与课文对话,做到“吃透”课文,才能有效地引领学生阅读课文、走近课文。中国特级教师薛法根曾说:“教师解读文本有多深,他的学生就能在课堂上走多远。”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对文本的解读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那么,文本解读有无标准?也许有人会说,“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莱特”,各花入各眼。你欣赏的,我也许不屑;我喜欢的,你未必认同。这样的论调乍听之下似乎言之成理,其实不然。要说“各花入各眼”,映入眼帘的首先必须得是花。陶渊明爱菊,唐人爱牡丹,周敦颐爱莲,这没问题。但若把花说成草,把甜说成苦,把爱说成恨,那就大大不妥了。

  文本解读也是如此。每个文本客观上都存在主题与思想,都隐藏着作者想要告诉读者的话。与文本对话,其实就是与作者交流,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去倾听作者,去探寻“作者之心”。以“作者之心”为基础,再来谈自己对文本的感悟与评价,这时才能是“各花入各眼”。换一个说法,就是要先走进文本,才能走出文本。离开“作者之心”,一切的诠释与解读都很可能是一种误读。而带着误读去设计阅读教学,是不可能引领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对话的,有时甚至还会破坏文本。

  以三年级课文《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为例。这篇课文改编自英国的同名绘本,内容写一对兄妹在饭桌上的对话。妹妹非常挑食,哥哥为了让妹妹吃下讨厌的食物,将各种食物说成有趣的东西。马铃薯泥成了富士山上飘下来的云朵,青豆成了来自绿王国的绿雨滴,香蕉成了来自木星的新月,蒸鱼片成了从海洋超市买来的水晶。最后,妹妹更主动要哥哥拿来她最最讨厌的番茄,并宣称那不是番茄,而是喷水月亮。

  很多教师认为,这篇课文的主题是“挑食”,作者是想劝小读者别挑食。于是,在带领学生阅读课文时,他们会引入食物金字塔,向学生说明饮食均衡的益处,带着学生体会哥哥的用心,然后批判妹妹的挑食。教师期待着课文能让孩子不再挑食。我不赞同这样的解读。

  首先,若作者真想劝人不挑食,应该会说明不挑食的好处,但他没有。此外,妹妹也没因此变得不挑食。她之所以吃下种种食物,不是因为她明白了挑食的坏处,而是不想在游戏中输给哥哥。若下回再面对那些食物,相信妹妹还是抗拒的。再来,我不相信读者在读了课文后,真会改变挑食的习惯。小读者只会记住课文中想象的趣味、哥哥的机智、妹妹的可爱,如此而已。

  如果“挑食”不是课文的主题,课文是否还有其他意义与价值?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彭懿在解读这部作品时说,“也不过就是查理与萝拉兄妹一场充满了想象力与游戏色彩的对话”。也许正因彭懿先生不是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好为人师”的包袱,得以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把握作品的本质。想象力与游戏色彩,不正是这部作品赏心悦目、动人心弦的原因吗?带着这样的解读去上课,教师不会再把重点放在“挑食”,不会再拎出食物金字塔,而会引领学生好好玩味课文中的想象力与游戏色彩,激活学生的创意思维。

  我认为,大部分教师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误读,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好为人师”。面对文本,教师首先必须得是一个读者,以一颗开放而单纯的心去感受文本。对文本有了感觉,再以教育者的眼光去分析并发掘其中的教育资源,然后设计教学。跳过读者这一层,在没有感性把握之下,教育者的理性分析很容易显得功利而浮躁,落入见山不见林的窘境。

  行笔至此,突然感慨万千。是的,要上好阅读教学,得先做好一个读者。自己对课文有感觉了,才能让学生也有感觉。然而现实中,许多短小轻薄的课文却是毫无美感,不堪入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很怀疑,再好的读者再好的教师,有可能用这等干瘪文字,上好阅读教学吗?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22.7.2013

Saturday, July 20, 2013

《独船》读后



  常会从课外寻找资源,介绍许许多多自己读了有感觉的文章给学生。中国薛瑞萍老师说,“把世界带进教室”,难以想象学生的阅读视野仅局限在课本和作业会是怎样一种荒凉景象。自接触了各种专家学者编的儿童读本,涉猎了世界儿童文学精品,真是大开眼界,亦越发尝出了课本的淡然无味。 

  这个星期,印了常新港先生的《独船》与同学分享。这是一篇短篇小说,写得很棒,读了既震撼又感动。小说人物之一的张木头原本亲切和善,却在妻子的意外逝世后性情大变,对于村民们的未能及时施援耿耿于怀,从此对亲人以外的任何人不再信任。孤独冷漠的张木头拥有“三独”:独船、独屋、独子。他的独子叫石牙,因父亲的关系,处处受人排挤欺侮,却未曾心灰,一直盼望着朋友的出现。 

  我对小说中的人物之一王猛尤其印象深刻。表面上,此人可说淘气无比,胡闹非常。未经许可就夺了张木头的船、联合同学欺负张石牙、故意将墨汁洒在石牙校服之上、让石牙进场却不让他踢球,甚至用石牙的面巾来洗脚……种种恶行举不胜举。 

  然而这只是表面。追根究底,王猛心地并不邪恶。之所以淘气好玩,不过就是为了出一口气。王猛也有优点。为了生病的妈妈,他可以冒险下河捕鱼;见石牙帮忙,他内心愧疚感激;石牙为他牺牲后,他还经常上张木头的家,替石牙尽孝。 

  纪伯伦在《沙与沫》中写过这么一段话:“一个人的实质,不在于他向你显露的那一面,而在于他所不能向你显露的那一面。因此,如果你想了解他,不要去听他说出的话,而要去听他没有说出的话。”我不期然想起班上那群小瓜。面恶心善,小动作多多惹人厌,内心却单纯善良,他们不正如王猛一般吗?可那些看似无关痛痒的小动作、小顶嘴、小胡说八道,却着实叫人气恼得紧啊。 

  王猛因石牙的牺牲而醒悟,张木头也因石牙的意外而豁然开朗。改变,难道非得要以天大的不幸作为代价吗?说实在的,真希望班上小瓜在这点上能有别与王猛和张木头,能及早体会师长们的用心,让我们的故事成为一出皆大欢喜的喜剧。



Saturday, July 13, 2013

我心目中的好学生



  配合教师节,让学生写文章,谈谈各自心目中好老师应具备的条件。一声令下,本想在一旁翘起二郎腿,赏玩他们绞尽脑汁的神态,课转念一想:尽让他们对老师提出要求,自己却无需反省,这太便宜他们了吧?于是玩心大起,手痒难耐,终于也一起动笔了。左思右想,既然他们写“我心目中的好老师”,那我就来一篇“我心目中的好学生”吧! 

  人人都想当好学生,可究竟如何才称得上“好学生”呢?若要考试成绩辉煌才算,恐怕脑袋不大灵光的学生就没有机会了;若要严肃认真才算,恐怕嬉皮笑脸的捣蛋鬼也无缘当上“好学生”了;若要跑得快跳得高的才算,恐怕运动细胞不佳的同学再努力也是枉然。在我心中,要配得上“好学生”的名头,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可终究是人人能当的。 

  首先,好学生对世间万物得有无穷无尽的好奇心。他们对任何事都感到好奇,对任何不明白的事物都要打破沙锅问到底。他们不畏艰难,时时刻刻都愿意大胆尝试。见到不理解的现象,他们会不断观察、实验、询问、思考,直到完全弄明白为止。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我没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是保持了我持续不断的好奇心。”一个失去了好奇心的人,他的世界是灰暗的,他的生活是平淡无味的。他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劲,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这样的人是不可能享受学习的乐趣的。 

  此外,好学生得有坚定不移的正义感。面对恶势力,他们不会低头,而会反抗到底;面对不公平,他们不会噤若寒蝉。见到弱者受欺负,见到强者无理取闹,他们不会袖手旁观,他们会挺身而出,为正义发声!他们也不允许自己恃强凌弱,不会因为利益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古人有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想,好学生就应该追求这样的目标,让自己成为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有良心、有正义感的人。 

  最后,好学生得有一颗赤子之心。所谓“赤子之心”,就是一颗单纯而真诚的心。无论遭遇多么不公平的事,遇到多么糟糕的人,他们仍然单纯,对人依然真诚。他们不会为了讨好某人而说出违背良心的话,他们不会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而蒙骗他人。他们行善,是因为行善是应该的,行善是他们的原则,他们不会让自己成为“伪君子”。 

  无穷无尽的好奇心、坚定不移的正义感、永远单纯的赤子之心,就是我心中最为可贵的三种特质。具备了这三种特质,就是我心目中的“好学生”。

Saturday, July 6, 2013

一件小事



  “铃——” 

  “起立!行礼!谢谢老师。”同学们鱼贯步出教室。下课,大家都医肚子去了,留下讲台前的郭老师,正津津有味地读着一本故事书。看他那无法自拔的样子,手上的世界似乎精彩非凡。 

  郭老师不饿吗?还是,看书也能饱?非也非也。之所以留下,郭老师主要目的不在阅读,而在探查。光天化日,探啥查啥?莫非学校发生了离奇案件不成?只见郭老师缓缓合上书本,走到布告板前,目光停在板上的值日表上。原来啊,他发现班上越来越脏,垃圾桶很少被倒干净,桌椅也常东斜西歪。年头制定的值日表,渐渐形同虚设,近乎名存实亡。于是,他决定留下,看看没有提醒下,会有多少同学前来值日。 

  “星期四,扫地……许月含,擦黑板……冯隽翔……”郭老师在心里默念,“抹窗……戴汶桐。”看来,今天的窗口是不会干净的了。想起汶桐刚才上课时那副“病猫样”,郭老师不抱一丝希望。病得连上课都无法打起精神,怎么还可能来值日?再说,有这么一个堂皇的理由,哪个笨蛋还会乖乖来抹窗?即使是平日,大部分同学还是能闪则闪的。“我来不及吃东西。”“我找不到水桶。”“班上的布不见了。”“我忘了今天要值日。”不胜枚举的藉口已是耳熟能详,见惯不怪了。 

  墙上的钟一秒一秒行进,教室里仍旧冷冷清清。五分钟,十分钟,十五分钟……再多五分钟就上课了。郭老师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之后又深深吸了一口气,抬头挺胸故作坚强走出教室。 

  前脚才跨出教室前门,一个身影正好由后门而入。咦,那身影手上似乎还提着东西。郭老师迅即停下脚步,身子向后一倾,脖子一歪,你猜,他见到了谁?是那只“病猫”!没错,就是那个病得五颜六色,在课堂上咳个不停,额头烫得不得了的戴汶桐!此时的“病猫”正提着半桶水,踏着软绵绵的脚步来到窗前。他晃了晃脑袋,从桶中掏出破布,拧干,在窗叶上来回擦拭,边擦边咳。几个回合后,清水成了污水,他便又晃了晃脑袋,扛起水桶,步履蹒跚地往厕所去了。 

  听着那逐渐远去的咳嗽声,郭老师似乎呆了。他不是病了吗?那热滚滚的额头可是他亲手摸过的!有节奏的咳嗽声,也整整响了两节课,不曾间断呀!这么样一个人,就这样一言不发,默默地将教室的窗口都擦拭了一遍。没有埋怨,没有张扬。 

  “铃——”时间很快来到下午一点半,六年级补习。郭老师迈入教室,一双眼睛在为数不多的学生群中扫视。他终究没能找到“病猫”的身影。 

  滚烫的额头是真的,声声咳嗽是真的,蹒跚的步履是真的,沉甸甸的水桶是真的,片片焕发光泽的窗叶更是真的。


Thursday, June 27, 2013

童心的屠场?






童心的屠场?


    “许多孩子在他们童年的早期像小鸟一样可以快乐地在天空中自由地飞来飞去,他们把自己想象成许多不同的角色,从满脸污垢的小捣蛋鬼,到展翅高飞的雄鹰。可是,几年学校生活之后,他们大多数再也不能像鹰一样自由飞翔了,他们已变成了缪斯天性意义上的残废人。”


——挪威音乐学教授布约克•沃尔德



  先讲一个故事。

  一位讲师带着六岁的儿子和六年级的侄儿出外游玩,见某处设有攀岩区,两个小孩跃跃欲试。于是讲师买了票,两个孩子即开始攀岩。不到十分钟,眼前的“奇景”让讲师目瞪口呆:身材矮小的儿子眨眼间凭自己的创意已成功登顶,高头大马的侄儿却仍在初始阶段瞻前顾后,不时回望,等待大人的指示行事。身边的友人拍了拍讲师肩膀,“要珍惜哦!这孩子就要入学,几年后就看不到这情景咯。”

  数年过去,当初那六岁的儿子已经上中一了。与家人同游云顶高原,儿子远远望见攀岩区,忆起从前,又要求父亲让自己攀岩。讲师一笑,买了票,儿子开始攀岩。十分钟过去,儿子仍在起始区举步维艰,每跨出一步前都要回首咨询父亲,得到指示后才敢行动。讲师想起友人的话,不禁莞尔。

  这是真人真事,而故事中的讲师就是我的老师黄先炳博士。这则故事生动传神地描绘了儿童文化与学校文化的矛盾与冲突,而儿童文化在学校文化的挤压下终于升起了白旗。挪威音乐学教授布约克•沃尔德曾对比儿童文化与学校文化,说前者是“创造”、“平等的”、“自由不羁的蔚蓝色小马”,后者则是“重复”、“有等级的”、“已经安了辔头的马”。教授更进一步指出,“学校是一种从事系统地压抑儿童天性活动的机构”。

  不妨回首我们的教育现场,审视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从课程到作业,测验到考试,周会到课外活动,似乎样样都以校方的意愿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跟随与服从。上课铃声响起,教师走入课室,宣布学习内容,学生意兴阑珊地掏出课本作业;考试前夕,教师发下考试范围,学生无可奈何地跟着范围备考;学校活动,校方拟定流程与内容,学生亦步亦趋按表操练。

  不交作业的,就是懒惰;不专心听讲的,就是消极;不遵从指示的,就是顽劣。在这里,似乎没有“兴趣”可言,亦无“情绪”可讲。你不能说你没兴趣,也不能说你不想学,更不能说你不要学,尽管你是真心的。在这里,一切都是命令,你只能服从,服从,服从。当一切学习都只为了应付命令、完成任务,要如何从中获得喜悦、培养兴趣、点燃热情?

  曾有教师朋友问我,最喜欢校务内的哪项工作?又最讨厌哪项任务?我想了想,说最喜欢自己主动去做的工作,最讨厌校方指派的任务。朋友点点头,说自己也不敢过份叮咛学生读书,怕原本兴致勃勃的学生在反复叮咛下反而把读书视为任务,失去了阅读带来的单纯愉悦。

  我其实很疑惑。各领域的专家学者都说:学习是人类的本能,儿童对未知充满无限好奇。可学校却似乎认定,学生是不可能主动学习的。没有惩罚,学生不可能完成功课;没有考试,学生绝不会用心学习;没有藤鞭,学生必定无法无天。我们把力气都花在管束学生、提防学生、恐吓学生、强迫学生,却置他们的“学习动机”于不顾。

  行将搁笔之际,班上的尖子生通过面子书询问,明日是否因烟霾停课,我说不确定。不想她竟接着说:“保佑明天不用上课。”我苦笑了一下,调侃道:“这么讨厌上学哦?”

  “你也是想的,不是吗?”

  我愣住了。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27.6.2013


Sunday, June 23, 2013

导读《夏洛的网》




导读《夏洛的网》

  昨天,与宝丽一同受邀参与关丹光华小学的2013阅读营,给120位小朋友导读了两本书。 

  宝丽导读了: 
【美】纳塔莉·巴比特著,肖慧译《不老泉》,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 

  据说宝丽的导读很厉害,小朋友和旁听的老师在导读后,都恨不得马上找这本书来读。

  我则导读了自己非常喜欢的一本书: 
【美】E.B.怀特著,任溶溶译《夏洛的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我的课件: 《夏洛的网》导读 

  由于时间有限,只挑了书中两个章节(5.夏洛 和 21.最后一天)与小朋友共读,然后聊一聊。 希望感兴趣的小朋友真能找书本来读,很棒的一本书! 

  感恩光华小学的邀请,很享受与小朋友聊书的气氛和感觉,轻松愉快。 也要感谢周益民老师,周老师去年年底的课帮了我很多,感觉这次的导读比较像样了,呵呵。


Wednesday, June 19, 2013

从审美角度为孩子选书






从审美角度为孩子选书


    “不是文学的概念大于审美,而是审美的概念大于文学。审美与理性认识相并列,是人类从精神上把握世界的两大主要方式之一。”


——中国儿童文学评论家刘绪源



  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曾说:成人是儿童阅读的第一读者。很多时候,书本总是先进入成人眼帘,才有机会来到儿童手上。于是,成人的阅读视野与阅读品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能读到什么书。作为成人的我们,又秉持着什么标准来为孩子选书?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许多成人在为孩子选书时,往往只盯着书本的教育内容,考虑的往往就是:这书能带给孩子什么知识?这书能给孩子讲个什么道理?这书能让孩子改掉什么坏习惯?当他们在封面上见到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小故事,大道理”、“读童话,学语文”之类的标题,或是在字里行间寻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之类的句子,常会眼前一亮,毫不犹豫就把书本带给孩子,一厢情愿地憧憬着孩子在阅读后的180度转变。

  在他们眼里,儿童文学就是教育,艺术完全为教育服务。换句话说,儿童文学就只是为了教育儿童,好的儿童文学就是用简单的故事来传达教育内容。然而,若以此标准来审视古今中外的儿童文学经典作品,许多名著都会不及格。举几个例子。《小红帽》、《青蛙王子》和《睡美人》这样的古典童话,讲述了什么道理?瑞典作家林格伦那部举世闻名的《小飞人卡尔松》,书里的主角卡尔松以恶作剧为乐,淘气捣蛋闯祸无数,与“教育”压根儿沾不上边。此外,我们也很难从那些赏心悦目、趣味盎然的童诗与儿歌中提炼出什么大道理。没有“教育意义”,这些作品为何还能跻身世界儿童文学经典?

  中国儿童文学评论家刘绪源认为,儿童文学的本质只能是审美。绪源先生于《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中试图勾画并分析人的审美过程:“激情的宣泄/心灵的补偿”→“审视自我/体验环境”→“回味与叹息/憧憬与渴望”。他认为,“文学的作用首先必然是审美作用。只有经历了审美的过程,只有在审美过程中获得了内心的悸动和愉悦,这种心理的变化才有可能转化为其他。也就是说,只有以审美作为中介,文学的教育作用与认识作用才有可能实现。” 要能够真正影响生命、改变行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被感动后所产生的力量。没有内心的感动,没有灵魂的触碰,再伟大的道理也只能是教条的灌输。因此,决定儿童文学作品优秀与否的,不是教育价值,而是审美价值。

  儿童文学是有教育价值的,但那是大写的“教育”,而非狭隘的“教训”。(有关“教育”与“教训”,可参阅拙儿童文学的教育智慧》)如果说教育是盐,审美是水,那教育必须是自然彻底地溶于水里的盐,喝下去既好味又不突兀。第一流的儿童文学往往就是如此。你很难从作品抽象出具体的道理,却能被作品的审美力量感动,乃至改变自己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不是吗?由此观之,那些标榜教育功能、反复在字里行间进行价值灌输的童书反而显得浅薄而功利了。

  绪源先生曾将古今中外的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归入三大母题: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自然的母题,并从审美的角度探寻各个母题的独特意义,摸索各个母题的审美特征。经过绪源先生的分析,你会发现每个母题都各有优劣长短,且互补互辅,各具存在价值。唯有抛开功利的教育眼光,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儿童文学的天地,才能欣赏那些乍看无教育意义却浑然天成之作,也才有机会走近教育的智慧与真谛。

  人只有吸收多种营养才能健康地存在。同样,儿童只有在潜入各类型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审美过程中经受丰富的体验,心灵才会变得温柔、坚韧、聪慧、自信和博大。为孩子选书,不能只盯着肤浅的“教育意义”,而应从更广大的审美角度出发。切莫让自己的短视与功利,漠视了真正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以致酿成孩子终身的阅读遗憾。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18.6.2013


Wednesday, June 5, 2013

推荐一本奇书!






推荐一本奇书!


    听闻这书已有一段时间,去年机缘巧合从亲近母语处弄来,最近一读,惊为天书!就我读过的故事而言,这书中的故事大概是最能表现周作人“有意味的没有意思”的了。还在反复品读中,震撼非常啊!


    贴上其中一个故事,感受它独特的魅力吧!




【德】于尔克·舒比格著,【德】罗特劳特·苏珊娜·贝尔纳图,廖云海译《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



慢慢


  有一个人,他无论做什么总是慢吞吞的。譬如说,让他去书报摊取一份报纸,那他必须在学步的时候在第一步就朝这个方向走,才能在75岁他去世的那年赶回来死在家里。所以说,他不会自己去取报纸,他让报纸自己来找他--确切一点说,他让邮递员把报纸送过来。 

  仅仅伸手取拿报纸得花去他一天的时间。当他的手碰到报纸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报纸了。等他看完第一行,第三天的报纸也已经到家了。所以他从来不伸手拿报纸,也不看一个字。事实上他从来没有学过认字。 

  如果要他学会认字,那他得活1000岁才行。也许他家里根本就没有订报纸,即使有订,也不一定是给他看的。 

  这就是说,他是个其他人一起住的?是的,他是和爸爸、妈妈、妹妹一起住的。他的妹妹长得比他快。 

  还有一个问题:他会走路嘛?或者他走去书报摊的事情也是杜撰的?他什么时候学会走路的?他吃奶都吃得那么慢,直到8岁的时候才第一次吃饱。 

  最简单的看和听对他来说也要话很多的时间。他五点钟的时候看手表,时针可能已经指向九点或九点半了。但是没有关系,因为他根本就不会看表,他也没有手表。 

  就像前面所说的,他的听觉反应也很慢,如果妈妈想和他说早安的话,就得在前一天晚上说,这样他才能在第二天早上醒来时听到。 

  谁想和这样的人住在一起呢?不管怎么样,我绝不。我和他一定不能同事做一件事情。 

  当他想给我一个告别吻的时候,我都得给他准备一个见面吻,这样他的告别吻和我的见面吻才刚好接上。接下来,等他感受到我的吻的时候,我可能又要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