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17, 2009

我的“回应+总结”


看了一系列读者的回应,自己也写了一篇“回应+总结”。






“年轻老师谈小学课本谬误”之回应


蒙《活力副刊》不弃,于2009223日至28日连续刊登了6篇“年轻老师谈小学课本谬误”系列文章,让区区在下对小学课本的一些浅见得以面向全国读者,也多少提起了读者对小学课本的关注。


系列文章见报后,一些读者为我“鸡蛋里挑骨头”拍手叫好,一些则对此嗤之以鼻,有者更迫不及待跳出来为课本编者喊冤,谓我是在“吃黄莲的哑巴”心上再锤上两拳。无论是褒是贬,有讨论就有改变的希望,今在此向耐心阅读拙作并作出回应的读者致意。


从众读者的回应来看,我觉得有必要在此作出两点补充。


第一、不大熟悉课本编写的读者在阅读拙作时,难免要问:“‘生字表’究竟是什么东东?”。生字表亦称为“字汇表”,是课程发展司(Pusat Perkembangan Kurikulum)为华小圈定的2765个生字,分6组置入各个年级。每一个年级的课本又再瓜分这些生字,务求圈定的生字出现在课文中,而没有列入“字汇表”的生字是不准出现在课文之中的。于是,编者在编写课文的时候,首要考虑的是如何将圈定了的生字编入课文之中,又得费尽心思避开那些不在“字汇表”中的生字。在编者为“字汇表”搞得焦头烂额之际,我们还能奢望编出的课文拥有文学性、趣味性,并含有深厚的人文内涵吗?更坏的是,这也导致一些教师在教学中甚至有了这样的观念,“字汇表没有,所以不能教。”


第二、我去年9月已于《活力副刊》发表4篇“漫谈课本”的系列文章,加上今年2月发表的6篇,一共是10篇文章。若读者仔细阅读拙作,应不难发现我的矛头一直都指向“生字表”,而非课本编者或教师。


最后,部份读者建议在下莫要再挑课本谬误,而应直接向有关当局反映,更有效的解决问题。各位读者啊,我既非教育部长,亦不是教育部高官身边红人,可以做的唯有掀起舆论,让更多人关注咱小学课本的问题。身处教育最前线的教师若也选择将“生字表”问题扫入地毯,咱课本岂有改善的希望?


虽知人单势薄、力量有限,区区在下仍然坚持“有一分光,发一分热”的精神。关心教育的朋友们,让我们站到一起,大声向按生字表编写课本的僵化制度说“不!”,一同为更美好的教育努力!



* 此文刊于《星洲日报》活力副刊 17.3.09



Friday, March 13, 2009

Friday, March 6, 2009

《书不可忍》系列的一些回响



《活力副刊》从2009年2月23日至28日,连续6天刊登了《书不可忍》系列文章,引来了一些读者的回应。今将部份回应贴上:


读者回应(一)



编辑的回复



读者回应(二)



(各位可以点击图片,放大来读。)


* 各位看官对此有什么意见或看法吗?欢迎分享。


Tuesday, March 3, 2009

书不可忍(六):满书尽带老鼠屎



前几天观看一场篮球赛。只因其中一位球员球风与队友相差太大,整个队伍在战术的执行上无法贯彻到底,A队场上表现走样,终以大比数败给整体实力较弱却相对平均的B队。

就球论球,A队中破坏整体战术的球员本不该获遣上阵,能出场只因其贵为教练之子。群体运动注重团队精神,讲究默契配合,务求发挥“1加1大于2”的效果。文章之事亦然,讲究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章,章不离篇。一字一句都深深影响着整篇文章的文气,之所以古人有“锻字炼句”“惨淡经营”之语。

然而,咱小学华文课本“因字废篇”的情况却屡见不鲜。教科书常因生字表中一些“非用不可”的字搞得文不成文,篇不成篇。先看四年级第31课《我们靠自己》。课文叙述小蜗牛对每天都得背着沉重的壳感到不满,蜗牛妈妈向他解释的故事。课文开头是这么写的,“竹篱芭旁的小径上,贪吃的小蜗牛顶着发胀的肚子,爬得直喘气……”意思很明确,小蜗牛爬得直喘气是因为顶着发胀的肚子。可是小蜗牛接下来却向妈妈抱怨,背上的壳又重又硬,累死人了。这就让人感到矛盾不解了。

整篇课文主要围绕着蜗牛背上又重又硬的壳展开。小蜗牛贪不贪
吃,是否顶着发胀的肚子根本不是课文的重点,对故事接下来的发展也完全没有帮助。“贪吃的小蜗牛顶着发胀的肚子”的描述不止是多余的,而且是具有误导性的,实在不该出现在文中。但为什么课本编者还要画蛇添足,脱裤子放屁呢?正如A队的教练之子般,只因“胀”字贵为生字表的一员,无论如何都得披甲上阵,就算牺牲整篇课文亦在所不惜。

再看2年级第33课《破缸救人》,课文讲述的正是家喻户晓的司马光破缸救人的历史故事。课文有一段是这么写的,“一天,他和朋友在庭院里游戏。有个小朋友不知道危险,跑到角落去玩,一不小心,跌近水缸里……”

读到这里,我不禁为这段文字的逻辑感到疑惑。首先,“小朋友不知道危险,跑到角落去玩”,言下之意,即“角落”是个危险的地方。说马路是个危险的地方还好理解,“庭院角落”怎么危险了?文中没有说明。

接下来就更离奇了,“一不小心,跌进水缸里”。小朋友到庭院角落玩耍,之后一不小心便掉入水缸里。这个水缸到底是怎么个摆法啊?莫非此缸是埋在土里,小朋友一不小心踩空跌入其中,就如跌入地洞一般?课文的描述实在无法让故事画面清晰地浮现在孩子脑中。

是什么导致故事的画面如此模糊,逻辑如此松散呢?我想败笔主要出在“角落”上。“庭院角落”予人一种平坦的空间感,但之后小朋友却在这么一个平坦的空间“跌入”水缸里,这就有点让人混乱了。若这么写,“庭院有座小沙丘,沙丘旁摆着一个大缸。小朋友不知道危险,跑到小沙丘上去玩,一不小心,跌近水缸里。”整个画面不就一清二楚、合情合理了吗?为什么非得用上“角落”呢?没办法,“角”字安坐在生字表上,非登场不可。

一部被奉做“圣经”的生字表,已使一坨坨“老鼠屎”遍布咱小学华文课本,搞得臭气熏天,满目疮痍。只盼师生捏着鼻子,翻阅此等“教科书”长达6年后,莫要患上气管炎才好。


* 此文刊于《星洲日报》活力副刊 28.2.09

Monday, March 2, 2009

书不可忍(五):皇叔下台,狐狸当道





我国华小课本有一特色,在描写历史人物时总爱强迫他们“隐姓埋名”,不让他们以真面目示人。继2年级的“年轻人”(韩信)、3年级的“天神”(炎帝)以及4年级的“爱国诗人”(屈原)之后,又有一位历史人物惨遭毒手!


这一回的受害者出现在小学3年级华文课本第36课《急性子的张飞》。课文讲述三国悍将张飞在一次战争中被敌军围困,战情吃紧下命手下书写求救信的趣事。急性子的张飞见手下慢吞吞,一把抢过毛笔,“在布上画了个圆圈,里边写了一个‘张’字”,便把信送出去了。

课文之后是这么写的,“张飞的结拜兄长接到他的信,拆开一看,根本弄不清楚他要表达什么。幸好孔明在一旁,他一看就明白了……”奇怪了,故事中明明出现了3个历史人物,怎么只见“张飞”与“孔明”两个名字?还有一个是……嗯,“结拜兄长”。


此“结拜兄长”是何许人?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张飞只有两位义兄,关羽与刘备。由于军师孔明就在身旁,这位“结拜兄长”想必就是大名鼎鼎的刘备了。究竟是何原因造成张飞和孔明都能粉墨登场,而贵为皇叔的刘备却要躲在“结拜兄长”的招牌之后,显得畏畏缩缩呢?

原因很简单,要怪就怪刘备好姓不姓,偏偏姓“刘”。要知道,“刘”字不在咱123年级生字表里头,欲登课本之堂可说是痴人说梦。


刘备受委屈也就罢了,最可怜的还是天真无邪的孩子,本是一个熟悉《三国演义》人物的绝好机会,只因蛮横霸道的生字表,他们也只好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向刘备说“拜拜,下次再见”。


“同学们,那位看不懂张飞意思的人物是谁呀?”

“张飞的结拜兄长咯。”

“张飞的结拜兄长是谁啊?”

“就是他的结拜兄长咯。”


学生据实以答,教师无言以对。


除了让一些历史人物上不了台面之外,咱小学华文课本有时甚至硬推一些不三不四的人物上台,时而张三,时而李四,时而王五,也没搞清上演着的是究竟是怎么样的一出戏。这种状况在小学3年级华文课本第34课《猎人和狐狸》可见一斑。


《猎人和狐狸》讲述一个猎人捉到一只狐狸,将他关在笼子里。狐狸向猎人说明猎杀狐狸会使狐狸绝种,下一代将再也见不到狐狸了。于是,猎人想了想后,便将狐狸放了。很明显,这篇课文是想向孩子传达“爱护动物”的讯息,并说明胡乱猎杀动物将导致动物绝种。此构思是很不错的,但课文以狐狸为动物代表却会引发严重的“副作用”。


在动物故事或动物寓言的写作中,故事中的动物都具有鲜明形象与浓厚象征意义。那狐狸又有着什么样的形象与象征意义呢?相信大家脑海中十之八九会浮现“奸诈”、“阴险”、“狡猾”的形象。让形象如此负面的狐狸说出微言大义,势必让课文的说服力大打折扣。孩子也许还会嘲笑猎人的愚蠢(因狐狸“狡猾”的一番话便放走他),而完全忽略了文中“爱护动物”的中心思想。


动物种类如此繁多,为何课本编写者会执意选择形象与课文中心思想落差如此之大的“狐狸”呢?举目望去,生字表还真没让人失望,“狐”“狸”二字整齐地列在课文下的生字栏中。

在生字表的淫威底下,历史人物在千呼万唤下也只能“犹抱琵琶半遮面”,骨瘦如柴的张三李四却得打肿脸皮到台上去充胖子。生字表还真叫课本太沉重啊!



* 此文刊于《星洲日报》活力副刊 27.2.09



Sunday, March 1, 2009

书不可忍(四):窝囊的成语故事



前些日子一位朋友问我,“咱中文精妙之处何在?”我想也没想,斩钉截铁答道,“成语!”

遇上见识浅陋,目光短浅之人,我们唤他“井底之蛙”;见到成天为不实际之事烦恼的人,我们说他“杞人忧天”;碰到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之人,我们称他“班门弄斧”。如此短短4字,蕴含之意思何其精辟,承载之内涵何其辽阔啊!

一句句妙不可言的成语乃是在悠悠五千年中华文化下,一点一滴累积而成,其背后都有一段精彩生动的故事,今称之为“成语典故”。为让儿童也有机会接触到此珍贵文化遗产,咱课本将一些成语典故改写为课文,这个构思是值得嘉奖的。然而,在教科书界有“圣经”之称的生字表却让多少经典的成语故事落得狼狈不堪,窝囊不已。

请看小学3年级华文课本第32课《精卫填海》。“精卫填海”这个成语出自《山海经》中的一则神话,主角精卫本是炎帝之女,一次到东海游玩被淹死,从此化作小鸟,常年衔西山之小石树枝去填东海。改写成课文后,精卫一下子从“炎帝之女”变成了“天神的女儿”。

一些学生在上课时会冒出这样的问题,“老师,精卫不是天神的
女儿吗?她怎么会淹死在东海啊?神不是都不会死的吗?”孩子的敏感度还真不是盖的。的确,神在故事中是不会死的,可精卫不是神,她是炎帝的女儿!炎帝是活生生之人,顶多也只能算个圣人,而非所谓“天神”也。由此可见,改写只要稍稍不慎,即会严重伤害故事的逻辑性。

我很疑惑,课文作者何苦多此一举,将原文中的“炎帝”改为“天神”?原来,“炎”、“帝”二字皆被列在4年级生字表下,无缘于3年级课文中登场。在“圣经”生字表下,课文作者实在是别无选择,只能脱裤子放屁,而且是在众小学生面前,叫人情何以堪啊!

我们接着看小学2年级华文课本第21课《一饭千金》。“一饭千金”这句成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故事主人翁正是大名鼎鼎,用兵如神的大将军韩信。了解此成语之典故,有助于了解韩信的成长过程与其性格的养成。但是,当故事改写为课文后,文中却彻头彻尾不曾出现“韩信”二字,主角成了神秘的“年轻人”。这让我想起了四年级第20课《端午节》中的“爱国诗人”,还真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于是,学生在读了这篇课文后,只会知道一个“年轻人”一饭千金的故事,却对鼎鼎大名的韩信一无所知。也许要等到若干年后,学生无意间翻阅《史记》,方才恍然若干年前的“年轻人”即是大将军韩信,相信他们定会哑然失笑。究竟什么原因使“韩信”无法担纲演出,反而派出“年轻人”这个“咖喱啡”?原因无他,“韩”字不在小学生字表里头也。

若翻开《一饭千金》前一页,我们能感受到课本编者的无可奈何。那是两幅连环图,画的是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左下角的小鸟博士更为图画解说,“韩信是个不记仇的人。”可见课本编者是知道“年轻人”的荒谬之处的。他们尝试在不受生字表约束的空间提示学生,那“年轻人”就是韩信。

“圣经”之下,神话人物精卫被迫与炎帝断绝父女关系,认“神”作父;大将军韩信被打入“冷宫”,改由“年轻人”客串演出“一饭千金”的戏码。成语故事窝囊至此,可悲啊可悲……


* 此文刊于《星洲日报》活力副刊 26.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