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29, 2012

让天赋自由(下)






让天赋自由(下)


    我们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模样。迎接未来的唯一办法,就是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盼能因而培养更高的应变力与产能。

——潜能开发先驱肯·罗宾森(Ken Robinson)


  未来学大师托佛勒(Alvin Toffler)于1970年代出版《未来的冲击》(Future Shock),探讨了社会与技术变革所造成惊天动地的影响。肯?罗宾森在《让天赋自由》一书中记录了一次与托佛勒共进晚餐的情况。聚餐中,托佛勒肯定地说,当前的变化与挑战,其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再加上扩及全球的复杂度,人类历史上确实没有任何时期可以比拟。接着,罗宾森如此写道: 

  “1990年代末期的人,如何能准确预测10年之后的国际环境、网际网络铺天盖地的冲击、商业活动全球化的程度,以及年轻世代的沟通工具竟如此不同?或许有人曾经看到其中一项以上的趋势,但有谁曾经掌握‘所有’的趋势呢?具有如此远见的人少之又少,然而,这一切的变革却已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并不断加速中,且我们无法断定背后的原因,我们只能从某些趋势看出,这个世界将以令人目眩神迷的方式改变。” 

  是的,世界在急速改变。电脑、多媒体、互联网……我们的生活方式与10年前相比完全是两个样子。可是,我们的教育呢?教育是否也因应社会的变迁而发生了巨大的转型?以我个人在小学的现场经验来说,很遗憾,改变并不大。也许教室里多了电脑,多了投影机,多了互动式屏幕,但应试依旧,偏科依旧,教育观依旧,儿童观依旧。坦诚地说,尽管如今的孩子与十年前相比已大不相同,学校仍然以同样的方式在办教育。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仍然沿袭着十七、十八世纪欧美工业革命时的经济需求,只重视语文与数理能力,蔑视其他关于心灵、身体、感官,甚至脑部的任何活动。教育系统灌输给学生非常狭隘的“智力”与“能力”,同时,又高估了特定的资质与才能。在这种阶级导向、一体适用的教育方式下,天性不适合这种学习方式的人,便逐渐遭到边缘化。我们无法预见未来,却自以为是地以即将被淘汰的当下为依据,对未来主人翁们进行无法面向未来的教育。 

  未来,大部分孩子也许将从事一些我们闻所未闻,甚至目前仍未出现的职业,做着我们当下还无法想象的工作。面对“改变”的浪潮,眼下的教育当如何自处?肯?罗宾森提出了“天命”的概念。他说,天命就是“喜欢做的事”与“擅长做的事”能够相互结合的境界。换句话说,即是“让天赋自由”,让每个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与长处,并将它发挥至淋漓尽致。 

  夏山学校开创者A.S尼尔曾说,“让学校适应孩子,而非让孩子适应学校。”教育,不是以一个个规范的模板去型塑孩子,生产一批批罐头,而是点燃孩子的热情,让孩子的潜能大大发光。教育,是让一个又一个生命找到自身“天命”所在,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生活的希望工程。 

  也许有人会忧心忡忡,只是“让天赋自由”,孩子能面对未来的挑战吗?孩子具备在未来生存的竞争力吗?台湾饭店教父严长寿曾说:“只有专注和热情,才能让生命火光穿越迷雾。”从现实的角度考量,当一个人寻得自己的“天命”,肯定将燃起巨大的热情,投入不可想象的努力。试问,这样的人有可能毫无竞争力吗?即便不能拔尖,或者无法取得巨大成功,凭着这一股热忱与付出,在社会上“生存”应该不成问题吧? 

  没有学习动机、不知兴趣所在、找不到生命价值、寻不得生活意义,一批批“行尸走肉”从学校大门走出。他们的眼神黯淡无光,他们的目光黯然迷惘,这就是所谓“实用教育”的现实。 

  为了孩子能在未来立足,为了孩子能活出生命的精彩,为了孩子能幸福快乐,请让天赋自由。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23.11.2012

Thursday, November 8, 2012

让天赋自由(上)






让天赋自由(上)


    教育体系其实不需要改革,他们需要的是转型。转型的关键也不是追求一致性,而是适应个体需求,发现每个孩子的个人天赋。我们营造的教学环境必须让孩子产生学习欲望,并自然地发现自己真正的热情。

——潜能开发先驱肯·罗宾森(Ken Robinson)


  儿童节庆典,各班学生轮流登台表演。其中,幼儿园小朋友的手语表演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天真灼热的眼神、一丝不苟的动作、执着坚定的脚步,看着看着,不觉痴了。回首望了一眼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学生,一副心不在焉、漫不经心的样子,不禁感触良多。六年的小学教育,究竟给了孩子什么?抑或是,夺走了什么?

  台湾作家张晓风有篇文章,结尾问道:“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呢?”身为小学教师,我不时想起这个问题,并追问自己:教育是什么?小学教育是什么?培育怎样的学生?当个怎样的老师?

  当下的教育体制,似乎认为小学教育的责任在于训练孩子的基本能力,并以制式测验来衡量教育的成功与否。所谓“基本能力”,就是各个学科的知识:语文、科学、数学、地方研究、生活技能等,其中又以语文和数理为重点。而“制式测验”,则指小六检定考试(UPSR)了。换句话说,只要学生掌握了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又在检定考试中考获佳绩,小学教育即算功德圆满。这样的教育观,究竟有没有问题?

  不难发现,以上教育观将儿童视作一张白纸,任成人为其上色。此“白板论”源自17世纪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充分突出了“教育”的重要性。然而,随着心理学与生物学的发展,此观点在21世纪已经过时,因为它忽略了儿童在诞生之初即具备的遗传心理结构。中国儿童文学家朱自强引用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的观点,说明儿童的心理就像精神胚胎,其心灵深处早已蕴含着一个蓝图。朱教授于是说道:“儿童的心灵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颗蕴含着生命力和人性价值的种子。”

  既然儿童是种子,教育就该是阳光、空气、土壤、水分。教育应该做的,是为每颗种子提供空间与养分,让每颗种子按自己的规律成长。是一颗香蕉种子,就长成一棵健康的香蕉树;是一颗榴莲种子,就长成一棵壮硕的榴莲树。即使榴莲的市场价值较高,我们也不能强求一颗香蕉种子长成一棵榴莲树。勉强,只会让种子提早枯萎,或长成一棵畸形的树。

  回到当下的教育体制。我们用一致的标准来要求所有孩子,用统一的测验来衡量所有孩子的能力,用划一的课程来规定所有孩子的学习。我们重视“主科”,蔑视“副科”;强调“学术”,排斥“课外活动”;重“成绩”,轻“德育”。你会发现,在这样的体制下,脱颖而出的往往是极少数。更多的人从不尽情探索自己的能力与兴趣。他们总觉得自己与整体教育文化格格不入。毕业后,他们不清楚自己的志趣,不了解自己的强项,甚至感觉不到活着的意义。

  显而易见,当下的教育没能让孩子的潜能大大发光,也无法成就每一个孩子。英国潜能开发先驱肯·罗宾森在其著作《让天赋自由》中的论述一针见血:“教育系统本应为我们开发天生才能,让我们在世上生存发展。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甚至,还扼杀太多学生的个人天赋与能力,浇熄他们的学习热情。这其中存在着极大的讽刺。”

  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观点发人深省:“儿童在没有教育以前,有一种天生的本能、性情和冲动。教育就应该以这些东西为根据,为基础,不然就没有教育可施。”教育是什么?小学教育是什么?培育怎样的学生?当个怎样的老师?

  “让天赋自由”,似乎可作为思考的起点。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7.11.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