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20, 2013

关丹培才华小“悦”读营






关丹培才华小“悦”读营


  2013年10月19日,我与宝丽应关丹培才华小之邀,于“悦”读营上,给110位四、五、六年级的同学上了四堂课:两堂阅读课,两堂导读课。 


  两堂阅读课,分别以梅子涵的《走在路上》和常新港的《独船》为教材。两篇短篇小说都是我很喜欢,读来很有感觉的。因此,设计教学时也特别投入,课上得很开心。下边是我的教学课件,欢迎指教。 




* 有缘遇见这两篇杰作,是因为《我的母语课》。梅子涵《走在路上》被选入《我的母语课5A》,常新港《独船》被选入《我的母语课6B》。 



  除了阅读课,“悦”读营也安排了两堂导读课,向学生介绍两部名著。我导读了美国作家E.B.怀特的《夏洛的网》,宝丽导读了纳塔莉·巴比特的《不老泉》。 






Tuesday, October 15, 2013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四):有协助能力的大人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四):有协助能力的大人


    “读者也是由读者造就的。如果能够有一位值得信赖的大人为小读者提供各种协助,分享他的阅读经验,那么孩子将可以轻易地排除横亘在他眼前的各个阅读障碍。一个从不阅读,或者缺乏阅读经验的大人,是难以为孩子提供协助的。”


——英国青少年文学大师艾登•钱伯斯(Aidan Chambers)



  1991年,钱伯斯首次提出“阅读循环圈”理论,并勾勒出阅读过程的三大环节:“选书——阅读——回应”。在一轮又一轮的阅读循环中,儿童的阅读视野、品味、兴趣与能力,都将逐步提升。然而,这样的描述似乎流于空泛,好像还缺少了一点什么。真正影响孩子是否成为优秀读者的,究竟是什么?经过思索,钱伯斯在两年后给出了答案——“有协助能力的大人”。

  钱伯斯将“有协助能力的大人”置于循环圈的中心,并对三大环节起举足轻重的影响。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能向儿童展示绚烂多姿的文学世界,能在儿童对某课题兴致勃勃时,及时将该方面最优秀的作品带给他们;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能为儿童打造舒适的阅读环境,确保他们拥有不受干扰的阅读时间与空间;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能倾听儿童的读后心声,与他们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领着他们探索文学的更高境界。

  无论您是父母,教师,或仅仅是与儿童生活在一起的人,不妨扪心自问,自己是否称得上“有协助能力的大人”?自己又是否在儿童的阅读过程中,给予了有效的协助?若您感到惭愧,那么是时候想想:该如何成为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

  钱伯斯曾说:“读者也是由读者造就的。”基本上,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必须是一个读者,一个理解儿童的读者。随着哲学、科学与医学的发展,人类逐渐“发现”儿童,对儿童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从“儿童是一个还没长大的大人”,到“儿童是一张白纸”,再到“儿童是一颗种子”,我们的儿童观有了长足的进步。若仍用过时的眼光,认为儿童文学就只是要规范儿童,那我们注定要错过许许多多优秀之作。因此,我们首先得抛开成见,以一颗开放柔软的心去阅读,去发现那些真正理解、表现儿童的作品。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对一个读者来说,最重要的还是阅读的积累。要知道,理论都是从深广的阅读经验中归纳而来的。再多的理论,也无法取代具体的阅读经验。因此,要成为有协助能力的大人,我们在抛开成见后,得大量阅读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在海量阅读中锤炼自己的阅读品味,锻炼自己的阅读眼光。有道是“入门要正,起点要高”,为了避免宝贵的光阴虚耗在水平低劣的庸俗之作上,我们不妨参考一些儿童文学大奖的名单,抑或是一些专家学者的推荐,由此入门。儿童文学大奖如“纽伯瑞奖”、“凯迪克奖”、“格林纳威奖”、“国际安徒生奖”、“林格伦奖”等,都值得关注。

  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除了得是一个理解儿童的成熟读者,还得具备引领儿童探索阅读的能力。换句话说,也就是推荐读物、指导阅读、组织阅读活动的能力。在这方面,家长可阅读有关“亲子共读”与“大声朗读”的书籍,并将书里的方法实践在生活中。教师则可找来有关“班级读书会”、“读书课”与“校园阅读文化”的书,将学来的方法落实到学校与课堂。结合学习与实践,边学边做,必定会走出一条自己的阅读推广之路。

  在整个儿童阅读活动中,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可以给孩子提供图书和时间去阅读,还有一个吸引人的阅读环境,让孩子想去阅读。他可以刺激孩子想成为一位深具思考能力的读者,也可以为孩子示范读故事,并用实际行动让孩子见识一位优秀的读者该有的样子。仅以钱伯斯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语,与大家共勉:

  “不阅读的孩子是由不阅读的大人造就的。我们的图书资源也许贫乏,图书储备太少或者受损了,或者我们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可是还有一件事可超越这一切。一位虔诚的成年阅读者,一位懂得孩子们需要什么的成年人,他才是阅读教育中最不可或缺的要素。”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14.10.2013

Friday, October 11, 2013

作文教学课程






作文教学课程


  2013年10月5日,受森州教育厅课程组之邀,主持“我手写我心——让作文回归生活”作文教学提升课程。活动上,主讲了两场讲座,上了一堂“读写结合”公开课。放上使用的课件,欢迎下载指教。

讲座一:好童书的六个标准


讲座二:我手写我心——让作文回归生活

公开课:《淘气包艾米尔》读写结合
1. 教学课件

2. 说课课件
 

欢迎指教。
法情论坛专帖讨论:“作文教学”讲座

Tuesday, October 1, 2013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三):回应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三):回应


    “我们最希望孩子们有的阅读回应就是他想再继续阅读,不管是再读一遍刚看完的书,还是读另一本书。老师们总希望看到他的学生能持续周而复始的阅读循环,因为唯有不断阅读,孩子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位爱好文学的读者。”


——英国青少年文学大师艾登•钱伯斯(Aidan Chambers)



  1991年,英国文学大师钱伯斯提出了著名的“阅读循环圈”,对往后的儿童阅读推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循环圈由三个环节组成:“选书——阅读——回应”。上两篇文章,分别讨论了“选书”和“阅读”的部分,这回接着谈“回应”。

  遇见打动自己的书,我们在阅读后往往会热情高涨、思潮起伏。若书令人兴奋,我们会寻人分享内心喜悦;若书令人感动,我们会寻人宣泄心中激动;若书令人困惑,我们会寻人交流释疑。儿童也一样。钱伯斯说,“在倾听别人的读书经验并与人分享自己心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通过某种形式的读后心得发表,参与者可以交换信息、分享热情;同时,探索不同阅读领域的意愿也提高了。”

  “回应”的意义,就在此处。“回应”,可大略分为两类:轻松的闲聊与专业的教学。前者长于自然,能水过无痕地分享热情;后者长于专业,能深刻地剖析作品,加深闲聊的深度,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

  轻松的闲聊,常出现于日常生活中漫不经心的瞬间。也许是饭桌上的天伦时光,一家人不经意聊起最近读的好书,分享个中乐趣;也许是课堂上谈到某个话题,师生不经意想起某部作品,蜻蜓点水般聊了一会儿。这些瞬间看似无心插柳,却能因此“柳成荫”。回想当年,我们都曾经被自己喜欢、尊敬的大人影响。这些人说起自己读过的书、心中曾有的感受,我们多半能听得进去,同时在他们的建议和鼓励下,找到相同的书读起来。由此可见,无论父母或师长,若能每周与孩子围绕阅读聊个20-30分钟,不仅能维持孩子的阅读热情,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还能找到共同话题,促进亲子关系。

  然而,如果我们还期望孩子成为一位深具思考能力的读者,那么光是轻松的闲聊方式是不够的。我们要帮忙孩子发展他们与生俱来的提问、报告、比较、判断等能力,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可说是一项相当专业的技巧。就目前来看,这类教学常以“班级读书会”的形式呈现。教师精心挑选一本适合学生的好书,让孩子们在课外读完后,用课内的时间来组织讨论。从理念到操作,“班级读书会”都具备一定专业性,无法在此一一详述。还好,钱伯斯于1993年发表了非常具有理论开创性的《说来听听》(Tell Me: Children, reading and talk),详细予以介绍。此外,中国岳乃红老师与台湾林美琴老师都各有专著《班级读书会ABC》和《儿童阅读新识力:儿童读书会与班级共读》,其中涉及班级读书会方方面面的细节,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找来一读。

  除了上边提到的,回应孩子阅读的方式其实包罗万象。一些学校组织学生阅读某位作家的作品,然后把该作家请进校园,来一场“作家见面会”。一些学校则设置“好书排行榜”,鼓励学生、家长、教师与校长推荐各自的心头爱书。一些学校也定期举办“书香嘉年华”,开展讲故事、戏剧表演与书展等活动,营造阅读氛围。只要能让孩子的阅读热情持续保温、阅读视野逐渐拓宽、阅读品味不断深化,不妨尽情挥洒想象力与创意,开创更多精彩纷呈的回应形式。

  从选书、阅读到回应,一段美妙的阅读历程将引领孩子进入下一轮循环。如此周而复始,儿童的阅读将进入良性循环,其阅读视野、品味、兴趣与能力,都将在这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不断升华。至此,循环圈描述了一个理想的儿童阅读状态,然而它似乎还缺少了一点什么。钱伯斯自己也意识到了:“不阅读的孩子是由不阅读的大人造就的。我们的图书资源也许贫乏,图书储备太少或者受损了,或者我们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可是还有一件事可超越这一切。一位虔诚的成年阅读者,一位懂得孩子们需要什么的成年人,他才是阅读教育中最不可或缺的要素。”

  于是,钱伯斯在完善后的阅读循环圈中加入了“有协助能力的大人”,并将其置于循环圈的中心,与三个环节息息相关。“有协助能力的大人”,究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他在三个环节上又起着何等举足轻重的作用?且待下回分解。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30.9.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