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15, 2012

教育智慧,从问“为什么?”开始




教育智慧,从问“为什么?”开始


  “没有‘为什么’就没有研究,没有接连不断的‘为什么’,就不会有真正的研究成果。”

——中国著名教育专家王晓春


  “笃!笃!笃!笃!”节奏明快的脚步声在礼堂中回响。凳子前,数位五年级学生的双脚,正随节拍在长凳前上下踏步。那是烈日当空的下午三点,同学们进行着体能测验。计时器行至五分钟,教师一声令下,学生们停止活动,坐下,右手搭颈,开始计算脉搏跳动次数。

  一分钟后,学生逐一汇报成果。“老师,我一百二十下。”“我一百三十五下。”“老师,我一百零七下。”同学们争先恐后,除了小黄。

  “小黄,你呢?”

  “哦,我……我……一百……”

  “啊?你讲大声一点,一百下?”

  “嗯,一百零一下。”

  “一百还是一百零一?”

  “嗯……一百……零一。”小黄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

  我横了小黄一眼,继续记录。没几分钟,小黄来到我面前。“老师,我是一百八十下。”“你究竟是一百、一百零一,还是一百八十下?”“呵呵,我是一百八十下啦!”眼看四周同学为“一百八十”这个庞大数目起哄,小黄开始沾沾自喜。

  好家伙,竟当着众人的面消遣我?心里无名火烧起,盘算着如何教训这家伙。好,你想玩吧,为师就奉陪到底!

  “大家可以回班了。小黄,你刚才没认真进行体能测验,没认真计算脉搏,你就留下来重新做过。”目送着同学们的背影,小黄心不甘情不愿地回到长凳前,一脸不悦。节奏响起,小黄的脚步重重地踩上凳子,又沉沉地落回地上,完全无视节奏的存在。满腔悲愤透过杂乱而沉重的脚步,一下下敲在地板与板凳上,再刺入我耳里。哼!想对着干就来啊,谁怕谁?乌龟怕铁锤!

  “没跟节奏,再来。”“重来。”“再来!”

  豆大的汗珠开始在小黄的脸上汇聚成溪,双颊胀红。伴着渐渐急促的喘息声,小黄的脸色愈发难看,可脚步却越来越沉重,依旧杂乱无章。不知怎的,望着小黄微微颤抖的身躯,我心竟升起一丝愧疚。这孩子的态度为何如此强硬?我究竟干了什么?我是在报复学生,还是教育学生?突然忆起王晓春老师在《问题学生诊疗手册》中的一段话:

  “教师处于自尊或者碍于面子,就可能怒火万丈,不顾一切地要压倒问题生的气焰,打掉他的恶劣态度。这种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弄不好会转移教师的注意力,从此教师不可能冷静地调查问题和分析问题了,教师的身份就会蜕变成学生的吵架对手。”

  如今的我,不正是王老师言中那位“学生的吵架对手”吗?一念及此,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赶紧让小黄停止活动,找来椅子,与他并坐。

  “你有错吗?”他摇头。“你觉得我欺负你?”他点头。“我刚才明明做了体能测验,也算了脉搏。”语气中透出满腔委屈。“是吗?那你为什么报了三个不同的成果?”“我明明算了报了,是你们不相信。”小黄没正面回答,然态度依旧强硬。

  王晓春老师说过,“我主张教师遇到问题生出现问题,第一反应最好像科学家见到不明飞行物的照片一样,怀着好奇心问道:‘这到底是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种反应导向冷静,导向询问和研究,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大有好处。”

  我尝试问自己,小黄为什么要跟我对着干?他为什么觉得自己委屈?又为什么要谎报测验成果?于是我得出这样的答案:他谎报测验结果纯粹是闹着玩儿,是为了吸引同学的注意,是我反应过激了。可以这么说,这是一场误会。然而,我得让他明白,误会之所以产生,很大程度上与他的行为有关,他责无旁贷。但是,怎样才能让他打开心扉,把话说进他的心窝里呢?

  “你说你有认真进行体能测验,有认真计算脉搏。好,这些老师都相信你。”小黄开始望向我,似乎有点错愕,眼神也不如方才犀利了。“听清楚,老师相信你是认真在进行体能测验的。老师为刚才对你的指责道歉,对不起。”他的眼神更柔和了。我知道,坦诚交流的时机到了。接着,我分析了整个误会的前因后果,他总算低了气,认了错,道了歉。师生关系从对立走向平和。

  很难想象,若非及时恢复冷静,向自己追问了几个“为什么?”,结局会是如何?庆幸读了王晓春老师的书,庆幸还记得其中这么一段话:

  “教师要激发和强化自己的认知欲望。不要觉得自己了解学生,而要事实求是地承认,我们对学生的心灵世界知之甚少。如此,我们面对问题生的问题,第一反应就是充满探索精神的‘为什么’,而不会是情绪主义的义愤填膺和管理主义的‘怎么办’,这样,我们的思路就对头了。”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14.2.2012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