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6, 2009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个人反思报告





不止一次听说,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学殿堂中,价值最高的文体。这个学期上了一门“古典诗歌”课,有幸仰望这一座文学高山。

这个学期的学习方式与以往有些不同,以往都是以组别方式针对某些篇章进行报告,这一学期却是以个人方式进行报告。在我看来,这个方式有有利亦有弊,优点是让每个人都独立承担工作,学习机会更多;缺点则是缺少了那么一点组别讨论的火花与乐趣。

我负责的诗歌是“诗圣”杜甫的作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由于之前曾经背诵此诗,对此诗便生出了一分熟悉与亲切。深入探讨这首诗,无疑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乐活儿。


距离报告还有一段时间,于是找了有关杜甫的一些书籍来看,其中最主要的是莫砺锋先生的《杜甫评传》。此书既有学者般严谨踏实的风格,亦包含了文学家般热情奔放的笔锋,让我渐渐走近杜甫,对其一生与在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地位有了初步的理解。莫砺锋先生对杜甫的敬仰之情时时从字里行间里沁出,自己亦不自觉悄悄崇拜起这位“诗中之圣”。怀着这份仰慕之情,肩上的压力就更重了,绝对不能让我的报告玷污了这位伟大诗人!

之后,我通过朋友的帮忙,陆陆续续读了十多篇有关杜甫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单篇论文,也向讲师借了好些杜诗的注本来参考与比较,其中包括了浦起龙的《读杜心解》、林继中辑校的《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和仇兆鳌的《杜诗详注》。这阅读的过程也让我见识了好几位大学者的丰厚学养,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有陈贻焮先生、朱东润先生、程千帆先生和萧涤非先生。

此外,我也通过电子版《四部丛刊》阅读了宋代的注本——《分门集注杜工部诗》。这个版本没有标点,网络也找不到可以信赖的标点版本。于是,我开始自己动手,干起了标点的工作。这应该是我第一次这么认真去为古书标点吧。在为古文断句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不断推敲,不断揣测文中之意。我觉得,这对我掌握古文的帮助很大,也让我对杜甫这篇诗歌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在摸索中渐渐抓住文中大意,真是件令人喜悦的事。

负责报告这首诗歌的除了我以外,还有小翠。而小翠也将先我进行报告。一般来讲,小翠应该会向同学们介绍杜甫的生平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大义。那我该从哪个角度来进行报告呢?经过之前的阅读,我发现宋代人注杜诗与清代人注杜诗,乃至与现代人看待杜诗有着很大的差异。宋代人总爱将杜诗与历史拉在一块儿,似乎这样才能彰显杜诗作为“诗史”的伟大。就连《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三重茅”、“群童”、“长林梢”、
“沉塘坳”等布景,在宋人笔下也隐喻着历史的事件,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与“无法想象”。

与大家一同探讨各个注本的不同吧,可这又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凭我的阅读量与对杜诗的掌握是绝对难以胜任的。或许从这个角度切入可以让大家对各年代的注本有些认识,开一开眼界?经过内心一番挣扎,我决定放手一搏,向这不可能的任务挑战。

看了小翠的报告,觉得小翠在介绍杜甫生平方面做得不大充足,有补充的必要。于是,我决定将报告内容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即“杜甫生平”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各个注本之比较”。

报告完毕后,我觉得自己在第一个部分做得还是比较好的,应该有让大家看到杜甫何以成为历史上伟大的诗人。自己在第二个部分方面的表现就显得有点弱。我想,这主要是因为缺少对宋代注本的历史考证,以致无法将要说的部分说透。不知是我讲解得不够生动,还是听众缺少文献学方面的认识,同学们对各个注本的比较似乎都不大感兴趣。在报告的尾声,大家也无法对我提出具体的问题,抑或是挑出其中的不足之处。我在想,究竟是自己说得不好,还是同学们的程度不够呢?还是这个角度根本就不适合作为课堂报告的角度?

不晓得自己的
报告对同学们究竟起了多大的影响,但对于自己的学习,我是挺满意的。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接触了许多从前都不曾翻阅的书籍,其中当然包括了各种杜诗注本、各种杜甫传记,还有各种有关杜甫研究的书。值得一提的是莫砺锋先生的《杜甫诗歌讲演录》,其中谈论了杜甫研究的方方面面,也提供了好些值得借鉴的研究方法,对我这个初窥学术殿堂的“刘姥姥”无疑是启发甚大的,也让我见识到何谓“学术研究”,学术研究究竟可以到达何等境界。

若想认认真真走近杜甫、踏踏实实研究杜甫,要看的文献是浩如烟海的。如今摆在案上,未有时间认真翻阅的重要著作就有陈贻焮先生的《杜甫评传》和仇兆鳌的《杜诗详注》。这学期的课为我开了这扇门后,自己或能耐心将这些书都认真看完,真正步入中国古典诗歌的殿堂,登堂入室。

做学问真是不简单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