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3, 2016

2016教学日志(二十):协作尚未成功,师生仍须努力



1月31日(星期日)
协作尚未成功,师生仍须努力


        一早的“日有所诵”,迎来一首超有趣的儿歌——《半半歌》。

半半歌

【中国】张秋生


有个小孩叫半半,

起床已经七点半。
鞋子穿一半,
脸儿洗一半,
早饭吃一半,
课本带一半,
上学路上半半跑,
光着一只小脚板。

    故事、韵律、趣味、幽默,一应俱全。才带着同学读一遍,已有人忍不住笑出声来。读着文字,每个人脑中一定都浮起了半半的形象吧?睡眼惺忪,行色匆匆,丢三落四,蹦蹦跳跳,是这样吗?读过两遍,大家很自然地站了起来,纷纷比手划脚,为儿歌配动作。没有刻意设计,动作在你一言我一语,相互激发创造中诞生。合不合适没关系,好不好玩才重要!读着,笑着,跳着,舞着,以这种方式开启全新的一天,真好。

    “老师,再来一次!”于是再来一遍。“老师,再来!”又来了一遍。“老师,再来!再来!”眼见铃声已响,今天暂且打住,来日慢慢回味。意犹未尽,也是一种不错的状态吧?

    有感团队合作的重要,再次策划了一次协作学习的模拟演练。四人一组,每组一块小白板、一支马克笔。每人分得一张号码牌,上有号码“1”“2”“3”或“4”。接着,抽出主题卡片。如果抽到“食堂”,同学们就得在小组进行头脑风暴,讨论能在食堂看见的任何东西,由组内其中一人记录在白板上。三分钟后,教师抽取号码牌,被抽中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基本上,活动任务并不困难。降低门槛,意在让所有人都能参与其中,为小组做出贡献。再说,任务只是手段,协作才是目的。本以为此活动极易操作,没想到状况连连。先是一些同学为了争夺“1”的号码牌而争吵;然后是一些同学抢着执笔、争着记录;还有一些同学仍然单打独斗,自个儿思考而不懂分享交流。

    只好一组一组去带动去组织,以示范的方式传达“交流”、“合作”的概念。最后,小组的成果反而不如个人。这么说吧,同学们还无法在小组内相互激发,相互促进,产生“1+1>3”的化学作用。小组,反而成了包袱,限制了个人发挥。

    当然,这只是学习的过程。这样的情况,只反映出同学们尚未适应小组合作,需要更多学习与演练。我想,之所以未能掌握,是因为同学们欠缺与人讨论的经验,生活中也很少见到良好的示范,因此没有概念,不知“讨论”、“合作”、“分享”究竟长什么样。那么,是不是可以借助周围资源,让更有经验更有能力的人带着他们一起交流讨论,让他们边跟边学呢?

    想起去年带过的四年级学生,其中有好些品学兼优又乐于助人的孩子。邀请他们进入班级,担任小组的爱心哥哥姐姐,带着学弟学妹一同协作学习,如何?还想到“天使与主人”的游戏,让他们“领养”一两位一年级的小弟小妹,暗中多加照顾,既能帮助幼小,又能完善自己,何乐不为?又或者邀请有时间的家长进入课堂,引领学生讨论交流,也挺有意思。和同事谈起,这才发现忽略了重要的一点:学校还有一批为数不少的实习生。能不能请他们进班,配合我带动小组?

    如何整合资源,让同学们学得更好,确实值得深思。不由得想起了那句著名的非洲谚语,“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个人力量有限,却能穿针引线,聚善缘,成善果。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