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1, 2009

书不可忍(四):窝囊的成语故事



前些日子一位朋友问我,“咱中文精妙之处何在?”我想也没想,斩钉截铁答道,“成语!”

遇上见识浅陋,目光短浅之人,我们唤他“井底之蛙”;见到成天为不实际之事烦恼的人,我们说他“杞人忧天”;碰到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之人,我们称他“班门弄斧”。如此短短4字,蕴含之意思何其精辟,承载之内涵何其辽阔啊!

一句句妙不可言的成语乃是在悠悠五千年中华文化下,一点一滴累积而成,其背后都有一段精彩生动的故事,今称之为“成语典故”。为让儿童也有机会接触到此珍贵文化遗产,咱课本将一些成语典故改写为课文,这个构思是值得嘉奖的。然而,在教科书界有“圣经”之称的生字表却让多少经典的成语故事落得狼狈不堪,窝囊不已。

请看小学3年级华文课本第32课《精卫填海》。“精卫填海”这个成语出自《山海经》中的一则神话,主角精卫本是炎帝之女,一次到东海游玩被淹死,从此化作小鸟,常年衔西山之小石树枝去填东海。改写成课文后,精卫一下子从“炎帝之女”变成了“天神的女儿”。

一些学生在上课时会冒出这样的问题,“老师,精卫不是天神的
女儿吗?她怎么会淹死在东海啊?神不是都不会死的吗?”孩子的敏感度还真不是盖的。的确,神在故事中是不会死的,可精卫不是神,她是炎帝的女儿!炎帝是活生生之人,顶多也只能算个圣人,而非所谓“天神”也。由此可见,改写只要稍稍不慎,即会严重伤害故事的逻辑性。

我很疑惑,课文作者何苦多此一举,将原文中的“炎帝”改为“天神”?原来,“炎”、“帝”二字皆被列在4年级生字表下,无缘于3年级课文中登场。在“圣经”生字表下,课文作者实在是别无选择,只能脱裤子放屁,而且是在众小学生面前,叫人情何以堪啊!

我们接着看小学2年级华文课本第21课《一饭千金》。“一饭千金”这句成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故事主人翁正是大名鼎鼎,用兵如神的大将军韩信。了解此成语之典故,有助于了解韩信的成长过程与其性格的养成。但是,当故事改写为课文后,文中却彻头彻尾不曾出现“韩信”二字,主角成了神秘的“年轻人”。这让我想起了四年级第20课《端午节》中的“爱国诗人”,还真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于是,学生在读了这篇课文后,只会知道一个“年轻人”一饭千金的故事,却对鼎鼎大名的韩信一无所知。也许要等到若干年后,学生无意间翻阅《史记》,方才恍然若干年前的“年轻人”即是大将军韩信,相信他们定会哑然失笑。究竟什么原因使“韩信”无法担纲演出,反而派出“年轻人”这个“咖喱啡”?原因无他,“韩”字不在小学生字表里头也。

若翻开《一饭千金》前一页,我们能感受到课本编者的无可奈何。那是两幅连环图,画的是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左下角的小鸟博士更为图画解说,“韩信是个不记仇的人。”可见课本编者是知道“年轻人”的荒谬之处的。他们尝试在不受生字表约束的空间提示学生,那“年轻人”就是韩信。

“圣经”之下,神话人物精卫被迫与炎帝断绝父女关系,认“神”作父;大将军韩信被打入“冷宫”,改由“年轻人”客串演出“一饭千金”的戏码。成语故事窝囊至此,可悲啊可悲……


* 此文刊于《星洲日报》活力副刊 26.2.09


2 comments:

  1. 好文章! 课本课文因生字表的局限而产生谬误,课文编者与出版社也因制度问题无能改变什么。但事在人为,身为教课的老师在这时候可以靠自己的智慧判断(budi bicara)额外补充课文的不足或纠正误点,让学生明白“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很多课文没有提到的,譬如爱国诗人(屈原)或年轻人(大将军韩信)没有指明道姓,在教这课文时,教师可自行去图书馆找找相关的故事书, 并在教学时稍作介绍该故事书并补充内容,如果教师讲解的功力好,学生听得有兴趣,自然而然他们会到图书馆借书参阅,无形中教师也能鼓励及培养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让他们自行掌握诠释及比较异同的技能,通过课外阅读希望能让学生们谨慎看待每本书的优点和不足,不再轻率地把书捧为圣经。

    ReplyDelete
  2. 佩服你
    打字不累吗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