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18, 2010

BCN3114小说与戏曲反思





五年半课程进入最后一个学期,文学课已不陌生。从最初的马华文学、儿童文学,到近几年的古代诗歌、古代散文,这个学期我们继续在文学的海洋中沉浸,学习小说与戏曲。

对于文学课,无论是文本阅读带来的审美享受,或是细读分析后得出的深刻意旨,都让我有极大的满足与感悟。文学令人变得善良变得美丽,我从来是相信的。有了前几门文学课的积累,这个学期的学习状态显得较为清醒,学习的方向明确了,对一些现象也有了较清晰的观察与思考。

先谈谈自己的学习吧。自2008年买下《鲁迅全集》后,一直有阅读鲁迅的想法,却因种种原因无数次搁下。不知是否讲师有意促成这段因缘,这个学期被分配到专攻鲁迅的小说《祝福》,终于踏出阅读鲁迅的第一步。对于文学鉴赏,我一直很重视个人的体会与感受。文学鉴赏总是从个人与文本的交流,受文本的触动开始,进而过渡到对作品理性的思考与分析。没有触动,何来研究?因此,个人在阅读文学时产生的独特感性经验就极之重要。此时,我想起了陈寅恪先生的名言,“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大概是这样一个意思吧。于是,在众多研究鲁迅个人与其作品的资料之中,我一直有所警惕,别让他人的观点主宰了自己的思考,不让自己的脑袋成为他人的跑马场。

我是这么阅读鲁迅的。初读《祝福》,对作品有了初步理解与印象,捕捉这第一回阅读的感受与情感,进一步阅读与思考,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然后,我开始阅读钱理群先生的讲演录《与鲁迅相遇》。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鲁迅入门好书,钱老是真正以自己的生命去读鲁迅,尝试与鲁迅神交的学者。钱老此书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他每提到一篇鲁迅的作品,都会挑起读者的欲望,马上去阅读,然后才接着看下去。通过钱老,我阅读了一定数量的鲁迅作品,对于鲁迅的精神世界也算是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整个过程中,我几次重读《祝福》,每一次总会有新的触动与发现,对文本的领会也逐渐加深。

带着自己的一些阅读感受与疑问,我又找来其他一些相关的资料,试图看看他人怎么看待鲁迅,怎么看待《祝福》,也了解了解五四时期的历史背景。这时我略略翻过孔庆东《正说鲁迅》、李长之《鲁迅批判》、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和钱理群等人合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其中,夏志清和钱理群等人有关中国现代小说史的著作让我对鲁迅的历史地位有了一些了解;汪晖对于鲁迅作品深刻到位的解读说出了在我心中隐隐约约的想法,让人读了有拍案叫绝之感;李长之对于鲁迅极具个性的观点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孔庆东有趣的比喻让人会心一笑,但一些部分则显得牵强。除了这些著作,一些学者解读《祝福》的小文章也给了我启发,让我从多角度看这篇作品。在阅读这些文献时,若说绝对独立思考是不可能的,但我想自己还是有所自觉的,会时时自我警惕要带着批判阅读,敬畏但不盲从。

参考了各家说法,一切还得回到文本,回到自己的阅读感受,去芜存菁,梳理思路。汪晖先生那本博士论文的标题成了提纲挈领的关键——“反抗绝望”!于是,我们将《祝福》分成几个层次,层层递进,以几个大问题的方式逐步牵引出此一主题思想。先带领同学从大处着眼,对小说整体有了认知,再往小处着手,从情节与文句去细细品味,最后回到整体,通过几个关键问题的讨论,水到渠成揭示鲁迅“反抗绝望”的特色。让作品带出作者特色,而非以作者特色去套作品意涵,我们尝试以这种方式表达我们的观点。

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我发现自己对文学的感悟力进步了不少,对作品也更加敏感了。对于小说史,也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若真下功夫专攻其中一篇小说、一位作家,从方方面面挖掘,是可以走近文学,走近大师的,不只学文,而且学人。

自觉对文学的感悟力还不算太差,又想在思维激荡中成长,我常会在其他同学报告时提出问题,参与讨论,阐述个人的阅读感受。这样的讨论过程常常是极有意思的。一些同学的积极投入,让整个课堂生色许多。尽管提出的观点有时未免偏颇,但难得地提出了个人的独特想法,营造了一个自由的“场”,让各家观点在空中交锋,于山穷水尽之时开创柳暗花明之境。遗憾的是,积极投入的同学数来数去都是那几位,五根手指都嫌太多。于是,当这些同学状态大好时,就算负责报告的同学死气沉沉,课堂也能靠讨论环节的闪光咸鱼翻身。但花无日日好,几位同学状态不佳之时,整堂课就只能惨不忍睹了。为什么冲杀于战场之中的来来去去都是那寥寥数位呢?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班上的“贫富”就这样渐渐悬殊起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越趋明显。为人师者与身在其中者不得不察呀!

此外,同学中也出现一种“唯资料独尊”的现象。一分配好负责的篇章,不须阅读原文或者匆匆读过原文就忙着从文献中提取资料,以为报告所用。报告之时,资料一大堆,念了一大堆,似乎头头是道。“问:喜欢这篇作品吗?答:……”“问:作品好在何处?答:……资料说……”“问:你觉得这篇作品写得如何?答:…… 资料说……”我其实很怀疑,我们认真触碰过这篇作品了吗?是我们用资料呢?还是资料在用我们?这样一种略过了感性阅读经验的文学鉴赏,会触动心灵,进入生命吗?会让一个人感受文学的魅力,爱上文学吗?会培养起一个人的文学鉴赏能力吗?没有资料之时,是否还可以进行报告呢?

我想,这样一种被资料“奴役”的现象是事出有因的。记得有那么一段时光,大家的文学赏析是过度“随心所欲”的,套用几个修辞手法即可说得天花乱坠。拥有扎实文献学基础,兼在学风严谨的南京大学受过训练的黄老大自然看不下去。“文学鉴赏不要口花花、天花乱坠,要根据文献说话,有凭有据,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黄老大一番肺腑之言掷地有声,声声入耳。然而,想是大家悟性有限,只抓到言中的“根据文献说话”,而忽略了个人与文本的交流,从“天马行空”这个极端一跳至另一极端,“唯资料独尊”。此风渐长之际,黄老大并没有明确导正歪风,仅以“要吃透资料”试图点醒而不可得。算起来,事到如今我想黄老大还是拥有一定责任的。而我们这些略为清醒的家伙却又沉默是金,自然也成了同谋与共犯。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文学课上所暴露出来的现象与问题背后其实拥有复杂的因素,牵涉到一直以来的惯性思维与懒于思考的坏习惯。此一复杂因素也直接导致了大家在行动研究中的问题。心思慎密不足,思考流于表面,缺乏追问精神,这一切都将影响一个人人生的方方面面,确实是应该严之以待的。上梁不正下梁歪,身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唯有自己处理好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对下一代有所期望。

反思是为了发现问题,找出原因,进而使改变成为可能。愿今天的反思能促进明天的成长。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