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26, 2010

BCN3115行动研究反思





用了两个学期学习“行动研究”,意义何在?学与不学,有分别吗?

先谈这门课的要求:进行一项行动研究,完成行动研究报告。很多人习惯这么看待这份课业:选择一个题目,进行一项研究,写成一份报告。每一环都做了,就算大功告成。研究背后的意义,过程中的学习,都不重要。迅速满足条件,然后顺利毕业才是正道。于是,连串问题在研讨会中爆发开来。

在我看来,大家的研究报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没有扣紧主题,无法突出研究重点;
二、欠缺有效的测量工具;
三、文献综述疲弱,有者甚至没阅读相关文献;
四、研究的设计与布局粗糙;
五、数据分析表面,结论下得草率;
六、欠缺研究意识。

其中,第三和第四个问题勉强还可说是学习与研究的时间不足所致,情有可原。其余的问题则与大家的研究意识、研究态度和研究素养有关。研究,讲究的是客观、科学,讲究的是清晰、精准,讲究的是冷静、理性。一项研究的成败,很大程度上依赖研究者清晰的思路与慎密的布局。研究者常要追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层层螺旋推进,深化对问题的发现与思考。

通过研讨会的所见所闻,我想同学们大概都会将各自的失误归咎于对“行动研究”理论认识不够、对“行动研究”实践经验不足、研究过程过于仓促等等。换句话说,只要掌握好“行动研究”的理论知识、多了几回实践经验、加长研究时间,问题就能迎刃而解。真的是这样吗?对此,我是深表怀疑的。

所谓理论知识,大家不是都从课堂和书籍上学习过了吗?相信这门课的考试也难不倒大家。若经验与时间真的是限制大家的关键因素,为什么大家研究中的问题多是出现在整体架构与思路,而非一些行动细节呢?在我看来,种种问题源自大家的思维惯性。我们习惯接受既定的现实、执行既定的指示、遵守既定的规则,而不问为什么。国家爆发了一宗丑闻,大家都满足于“知道”的层次,而后人云亦云,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丑闻是否属实?其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意义?这些都不是我们关注的部分。这样的思维惯性使大家在面对“研究”时显得无所适从,往往只从单方面进行考量,一切理所当然,全靠主观判断,复杂而丰富的数据往往都要变成简单而普通的结论。这种思维惯性,在“研究”上自然是要不得的。

然而我又想,那么两个学期的课该如何上呢?要知道,理性思维非一朝一夕所能培养。仅凭两个学期数十小时,谈何容易。然而这还是重点,决不能以难为而不为。这门课还是应该以激发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与研究意识为主,让学生成为研究的主人,思路清晰地主动展开研究。当然,一些有关研究报告撰写规范的部分也是重要的,但这一切规范其实也只是为研究服务,为准确表达服务,为研究报告的系统服务。何者为本,何者为末,昭然若揭。事事以形式规范为主,忽略学生理性思维与研究意识的萌发,无异于舍本逐末。

学习“行动研究”,是想让我们以后到学校去开展类似的课题研究吗?我想,这么说自然是没错的,但略嫌不够全面。这门学问,可以锻炼我们的理性思维,培养我们客观科学地看待问题,并在分析中展开反思。这不仅仅局限在所谓“行动研究”之中。将眼光放大,这门课其实可以训练我们的“研究意识”。研究意识建立起来以后,任何教学活动与问题皆能成为我们的“行动研究”,以一种“研究”的态度与眼光去审视问题,清醒、自觉、睿智地尝试解决问题,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在我看来,“行动研究”的理念主要是提醒教师多思考,多想象,多尝试,免于堕入一滩死水,浑浑噩噩就是一生。

既然“行动研究”具有如此重大意义,我们更应该严肃而认真地看待这门课的学习,绝不能视作“交差”,为做而做。以这一次的表现来看,我想大家这第一步还是跨得不够漂亮的,暂时还没法为往后的专业成长奠下稳固基石。然而幸好进行的是“行动研究”,无论研究结果如何,相信大家在“行动”中还是有所收获有所学习的。差别只在于,思路越清晰学习越大。这也许正是“行动研究”适合广大一线教师进行的缘故吧。

水涨船高,人还是应该追求最高境界的。希望自己能够从错误中学习,成长为新时代的“科研型教师”与“反思型教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