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11, 2011

孺子牛,枯坐家中(七)





感谢教育部,这个月多了很多读书时间。
有机会接触数位仰慕已久的作家。




傅月庵《生涯一蠹鱼》,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傅月庵,这个让人无限遐想的名字已听闻了很久。福州之行,正好在书店遇上,小巧玲珑,纸质极轻,排版亦朴素大方,捧在手上很是喜欢,于是买下。

  此书乃傅月庵随笔结集,写的是一些淘书读书著书的趣事,文字轻巧,内容生动,很合口味。置此书于床头,每晚临睡前读,常手不释卷,越读越精神,以致多了好几回“越夜越美丽”的经验。



唐诺《阅读的故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这书也是收获于福州之行,不过不是自己买,是大风送的。会读此书,主要是想循一条以“阅读”为主题的脉络展开阅读,从一开始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到《越读者》,再到这本《阅读的故事》。

  这是一本谈“阅读”的书,是作者对于“阅读”此一行为的思考与观点。其中谈论的若干问题都是我所感兴趣的,而作者的思考亦极深刻,常能对一般问题进行层层递进的追问,我从作者的思考中获得颇多启发。此外,作者的文笔行云流水,读起来很是享受。

  唐诺,这是我首次接触这位自诩为“专业读者”的台湾作家。因为这次的阅读,有了找他其他作品来读的冲动。



梁文道《弱水三千:梁文道书话》,香港:上书局,2006.

  认识梁文道,始于他在凤凰卫视主持的书话节目——“开卷八分钟”。喜欢梁文道的主持方式,他除了常能借题发挥,谈许多书本之外的话题之外,更擅于在节目的最后抛下一段发人省思的话,然后留下一个头也不回的身影。

  此书是梁文道的书话集,收录共71篇书话,每篇最多三页,称得上“短小精悍”。此书常将重点带出就收笔,干净利落,很有他的味道。

  我一向好读书话。在我,书话就如一扇窗,让读者借助这扇窗窥探书海更辽阔的部分,因而知道了更多不一样的书,更多不一样的人与事。梁文道的阅读口味极杂,但正因如此,透过此书,我晓得了许多类型各异的书,也点燃了想阅读这些书的兴致。



舒国治《流浪集:也及走路、喝茶与睡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舒国治,台湾奇人,一位朋友称之为现代周作人。梁文道称之“舒哥”,说他是当今最会“生活”的人。对这么一号人物早已无限好奇,去年终于从福州带回其散文集《流浪集》,很是欢喜。

  先谈内容。此书的副标题为“也及走路、喝茶与睡觉”,集子中大部分文章谈的就是以上几件事。走路、喝茶、睡觉,于一般人是再平常不过的小事,但到了舒国治笔下,却成了俨然大事,品出了另一番滋味。读这样一本书,对越来越像“都市人”的我们来说,是极具意义的。作者通过一篇篇文章来刺激我们,告诉我们“生活”与“生存”的分别。

  再谈文字。作者的文字功力实已达化境。我手写我心,是那么的自然流畅、淡雅质朴,无可挑剔亦不见凿痕。如果说余秋雨那类精致华丽的文笔如美酒,叫人惊叹;则舒国治此类卓然天成的文笔如白开书,舒服隽永。两者,后者更为耐读,也更使人舒畅。

  我想,舒国治之所以为奇人,正因为现代人实在太“现代”,乃至于对那样一种“慢活”的态度,要学也学不来,大多得其形而失其神。也正因如此,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舒国治还是值得一读的。



张大春《认得几个字》,台北: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7.

  最初,想读此书,主要是冲着“张大春”与“认得几个字”,既想接触这位略有所闻的台湾小说家,也想一窥文字学的殿堂。读着读着,发现第一个目的算是达到了,第二个却也只能“略窥”。当然,此书也带给我些许意料之外的惊喜。

  读完此书,对其中叙述“文字”的部分已不太记得,反倒是作者与子女的亲子互动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那对子女常蹦出的“童言童语”。此外,作者在一些文章中随笔点出台湾的教育问题,尖锐而巧妙,让人拍案。

  以“文字学”的角度来读此书,肯定是会失望的,毕竟张大春是小说家,不是文字学学者。然而,若从“一位爸爸的亲子记录”来读,此书还是不错的,带给读者不少欢笑与思考。



笔于2011年2月2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