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4, 2010

阴暗中闪耀的人性光辉——读《铁丝网上的小花》





“意大利伟大的插画家罗伯特•英诺森提,以独步当代的透视技巧,细致描绘出犹太人在二次大战纳粹极权下的悲惨遭遇,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以绘本的形式来表现二战题材,填补了国内的图画书出版的空白。”

——红泥巴书评

“一本忘不掉的书。它不是幻想作品,也没有浪漫的感伤,其真实感触手可及,充满戏剧性的情节让人心动……它简直棒极了。”

——美国《号角书》杂志

“这本书不仅讲述了一个有关战争和大屠杀的故事,它还让读者知道纯真、善良、爱心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美德。”

——译者代维


又是一本以“战争”为主题的绘本。这个题材确实不好写,尤其是面向广大儿童读者的绘本。但人类总有好运气,总有一流作家展现奇思妙想,将一本本叫人叹为观止的作品送到我们面前。日本有小林丰,意大利有英诺桑提。小林丰笔下是内战不断的阿富汗,英诺桑提笔下是二战中的德国小镇。

与《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我的家乡》的含蓄婉转相比,《铁丝网上的小花》表现得更为直接。作者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讲述了一个二战时发生在德国小镇上的故事……

女孩名叫罗斯•布兰奇,她见证了二战时期德国小镇上出现的一系列纷扰喧闹的事件——人们手持纳粹小旗向卡车上的德国士兵欢呼致意,一批批青年穿上军装被来到小镇上的卡车带走,装甲车从他们学校教室窗子下一辆接一辆地向东开过去。

一次机缘巧合,她来到了小镇外的树林中。在一片空地上,一道带电的铁丝网挡住了她的去路。铁丝网后面站着一群瘦弱不堪的人,他们穿着条形图案的囚服,左胸上都戴了一个黄色的六角星(纳粹分子强迫犹太人佩戴的标志)。他们之中还有很多儿童。罗斯•布兰奇把自己随身带的面包片从铁丝网的缝隙中递给饥饿的他们。从这天开始,她经常带着食物来到这儿,把吃的东西送给铁丝网里面的孩子们。罗斯•布兰奇日渐消瘦。直到有一天,大雾弥漫,空地上的情景突然变了:铁丝网被拆除了,里边的木板房也不见了,不远处晃动着德国士兵模模糊糊的身影。突然,一声枪响……

故事的结尾这样写道:“罗斯.布兰奇的母亲一直等着她的小女儿,等了很久。番红花终于从地下冒出了芽。河水上涨了,溢出了河岸。树木都变绿了,鸟儿落满了枝头。春天在唱歌。”宽长的跨页上是漫山遍野万木葱茏,铁丝网已瘫倒在地。鲜红色的花蕾在其他颜色花朵的映衬下缀满整个山坡,天空晴朗美丽,只有一朵小花凋谢了,在铁丝网上。

郝广才《好绘本如何好》对这最后的跨页给了极高的评价,“英诺桑提选择象征生命的花朵,大自然的繁茂生机,对照一旁倒下的铁丝网。一朵凋谢的小花,呈现布兰奇的牺牲,她的牺牲换来的高贵代价,包含了许多不可言喻的感动。他运用这样徐徐和缓的姿态,没有一点夸张,没有强烈动作,不洒一滴狗血,像细火慢炖,将读者的心温柔的融化。真是说故事最巅峰的功力。”

是什么力量使一个小女孩在战火的阴影中仍焕发出耀眼动人的光辉?是什么力量让小女孩在最坏的时刻甘愿挨饿犯险,也要将手上仅有的食物献给一群陌生的可怜孩子?是什么力量令一个小女孩在兵荒马乱、人心惶惶之际,仍牵挂着铁丝网另一头的安危存亡?

是善良,是同情,是爱心,是勇敢,是爱……是人性中最美的部分。

译者代维说,“以儿童为读者对象的这本图画书中并没有出现任何血腥杀戮的场景,但是它却用间接的手法清晰地传达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它以平实、简洁的叙述语言和精美逼真的彩色画面深深吸引了小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能在看似平淡的故事情节中去了解和体味纳粹的邪恶以及犹太民族在二战中经受的痛苦。”

一个人的气质不是偶然出现,而是长年累月积累而成的。将这样一本书带给孩子,让战争的残酷与沉重,小女孩的天真与善良渐渐弥漫在孩子的心里吧!



书名:《铁丝网上的小花》
作者:【意】克里斯托夫.格莱兹 / 罗伯特.英诺森提 著,

【意】罗伯特.英诺森提 绘

翻译:代维

出版:明天出版社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