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18, 2010

为小学语文教育把脉——读《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





“我们教育者为学生准备的教材怎么样?我们教授这些教材的方法是不是切合小学生自身的那种语言的天赋能力?是否能激活他们语言的潜能?在这些方面,我觉得教材确确实实出现了问题。”

——朱自强

“我们现在讨论教材问题,包括讨论课程问题、课堂教学问题,我觉得原来似乎大家都习以为常的东西,现在看来都是需要问一问为什么的,都是可以打破,需要打破的。”

——王荣生


趁着春假,读了这样一本书,感觉很充实。假期,总算没白过。

一位儿童文学教授、一位语文课程论专家、一位儿童阅读推广人、一位杰出校长、三位名师,七位风格独具的作者齐聚扬州,于三个昼夜针对七个话题展开论述与交流。用作者之一郭初阳老师的话说,是“七个人罐装在一个榨汁机房里,猛地按下按钮,刀锋团团乱转,唧唧呱呱哔哔叭叭,每个人都被榨得粉碎,只剩下一张嘴巴兀自嗡嗡作响。”博学多才的七位专家学者确是被榨干了,但这三天的精华却惠及了捧着读着这本《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的广大读者。

这是一本能够刺激思考,让读者不断反思教育现况的书。个人认为,此书之话题虽聚焦于“小学语文教材”,但其中牵引出的思考却十分宏观:“我们要培养怎样的人?”“小学教育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处于何种关系?”

七位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以无比热情关注小学语文教材。他们深度思考了教材的方方面面,以实例一针见血说明了教材中林林种种的问题,并客观锐利地剖析了问题背后的种种原因,更语重心长地提出了实际可行的建议。不得不问,小学语文教材真的如此重要?值得一众专家学者投入莫大精力去研究与探讨?

六年小学生涯是人在正式教育制度下学习的最初阶段,这时的孩子无论在心灵的成长、知识的积累还是视野的开拓方面都处于一个极之敏感而重要的时刻。徐冬梅老师说过,“幸福永远来自根部”,一个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其人生观能否完整建立,其潜能是否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这往往都与其小学生涯息息相关。小学教育之重要性不言而喻。语文身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综合度最高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真”、“善”、“美”上更是责任重大。

在现今教育体制之下,教师、学生、教材是小学教育的主要构成元素,三者鼎足而立,“教学”在三者互动下产生。教师通过教材教育;学生透过教材学习;教材在师生互动中得到完善;师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学相长。

一个孩子在小学阶段也许没机会读到《木偶奇遇记》,也可能无缘遇上李白的《静夜思》,但他绝不可能错过语文教材中一篇又一篇的课文。语文课的学习基本上就是围绕着课文展开的。无论喜不喜欢、愿不愿意、认不认同,教材中的课文确是占据了语文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否可以这么说,教材中的这些课文其实也占据了孩子小学生涯很大的比重。

教材若是精华,孩子的语文素养就在经典与优秀中逐渐升华;教材若是糟粕,孩子的语感就在浅薄与劣质中慢慢腐蚀。从这个角度看,还会有人说小学语文教材不重要吗?既然小学语文教材如此举足轻重,我们面对它的态度必定严谨无比,务求尽善尽美。然而,现实总是与理想背道而驰,无论中国还是马来西亚,小学语文教材的情况都叫人忧心。中国亲近母语论坛甚至开了一个热门帖,标题就叫“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是毒药?”。

朱自强教授说过,进入到教材里的文章必须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三者兼具,并且拥有高度的语文教育价值。放眼我国小学语文教材,我想可以满足以上条件的课文简直是凤毛麟角,也许一篇也没有。还记得去年写过一系列批判我国小学课文的文章,当时的我其实并没有对小学课本做过系统性的爬梳与研究,但仍然可以挑出其中数十处“硬伤”,咱教材问题之严重由此可见一斑。当时写就的那十数篇文章仅围绕生字表的弊病与课文一些显眼的不合理之处进行评论,尚未对课文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进行检验,然而这些课文却已病态尽露。很难想象,若以更高要求审视,手术刀下的教材会是怎样一种惨状。

我曾不止一次慨叹,我国教材与中国教材一比,马上尴尬无比。而中国教材拿到日本或西方先进国教材前面,却又矮了一大截。这本《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即是中国诸位关心小学语文教育的学者对小学语文教材的一次把脉。把脉对象虽为中国的小学语文教材,但我常能从书中看到马来西亚小学语文教材的影子。许多中国面对的问题,其实在我国也同样普遍。这些问题信手拈来就有“课文轻薄短小的问题”、“自下而上的文章观产生的问题”、“课文改编的问题”以及“课文成人本位的问题”。虽然此书所举例子皆是中国的,但其所指之问题与现象在我国亦同样贴切。

此书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何谓小学语文教材?”,进一步思考“小学语文教材究竟应该扮演怎么样的角色?”,进一步辨析“什么是优秀的语文教材?”。我觉得,所有小学教育工作者都不妨读一读这本好书,尤其是教材的使用者教师以及教材编制者。七位专家学者的思想碰撞绝对会带给您许多珍贵的思考与启发。

七位作者的交锋很精彩,对小学语文教材的批判也很犀利。面对不理想的教材,他们的语气是愤怒的,他们的态度是不留余地的。所谓“爱之深,责之切”,若非对小学语文教育怀有如此深厚的感情,他们不会表现得如此激动。诚如策划人徐冬梅老师所言,“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批判,而是为了建构。我们的态度是真挚的,我们站在学理的立场,力图发出自己的声音,真实的声音。”

中国民间铿锵有力地发出了对劣质教材的唾弃,对优秀教材的呼唤。而这一努力势必引起关注,引起研究,引起更深入的讨论。马来西亚,面对一本本让孩子厌学的教材,我们做好准备来一场“教材革命”了吗?



书名:《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
作者:朱自强、王荣生、徐冬梅、李庆明、郭初阳、周益民、张学青
出版:长春出版社


2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