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4, 2009

第六届马来西亚汉学研讨会后记





第二回实习刚来到尾声,我与两位友人便马不停蹄赶上金宝,为了赴一场文化盛宴,第六届马来西亚汉学研讨会。虽曰“赶”,却还是错过了第一天的研讨会,但总算参与了第二天的会议。

这是我首次出席有关汉学的研讨会。说实在的,我对于汉学来说确是后进,是初学。出席研讨会,不求分享诸学者之学术成果,但愿能呼吸一丝学术气息,感染几许学术精神就算不虚此行。

经过一天共三场会议的研讨会,收获之余,也对此研讨会产生了一些意见与看法。今将这些粗浅不成熟的见解记下,请方家指正。


报告方式

首先,每一场会议大概都由四位论文发表者与一位主持人组成,每位论文发表者拥有约十五分钟的报告时间。十五分钟实在不算一段太长的时间,不可能也没必要把长长数千字的论文重头念到尾,如何善加利用这段时间至关重要。一些人选择讲课式陈述论文内容,一些人选择重点式说明研究方法,一些人选择分享整个思考脉络,当然,也有一些人是不知所云的。

虽说选择以何种方式进行报告是论文发表者的自由,但我想听众类型还是应该列入考量吧。若与会者是领域中的专家,论文发表者大可报告自己在领域内的研究成果,让行家指点一二;论文发表者也可以分享研究方法与思考脉络,同与会者在方法论上相互激荡。

这一次的汉学研讨会,与会者大多是在学术门槛外仰首瞻望的初学者,对汉学中的各个领域所涉不深。在众多论文报告方式之中,身为后进初学的我最希望论文发表者能分享研究方法与思考脉络。研讨会中,分享研究方法的有黄先炳先生,分享思考脉络的有方美富先生。就算不是个中行家,不清楚《高僧传》与韶舞究竟为何物,我还是能从两位学者身上学习到一些治学与思考问题的方法。


见贤思齐

除了上述两位学者的报告方式让我获得具体的学习以外,一些学者报告时的热情与自信也是很让人受到感染的。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郭思韵小姐。虽然我对她的论文内容不甚了了,脑中没有什么旧知识可以与之呼应,但看她自信满满且报告得悠然自得,对自己的研究课题如数家珍,我就由衷升起一股敬意。这人连纬书都可以看得津津有味,真不简单。见贤思齐,多接触好学的学者,尤其是年轻一代学者,总是会让人反求诸己,燃起一股向上的动力。


主持的作用

经过了一天的研讨会,我会想,主持人就只是担任“串场”的工作,在各个论文发表者之间说几句过渡语就算称职了么?我觉得,主持人应该要是箇中行家,能够准确的点出各个论文发表者的亮点或不足之处,引导大家在报告的基础上进行更深一层的思考与拓展。

在参与的三场会议中,我想余历雄先生是比较能激发我思考的主持人。欧阳丽萍老师总算配合主题给了一些新知。许文荣先生的主持则难免让人有一丝失望。没做到适当的点评也就算了,一些主持人还给人一种“吹捧”的感觉。不熟悉论文水平却一味称赞,这些称赞又没能立足于具体扎实的基础上,让人感觉很“虚 ”。尤其是在学术大门徘徊的初学者如我,很容易受到误导,视水平普通的论文为旷世之作而不自知。

此外,也许是顾及交情与体面吧,很多主持人的批判力道都略嫌不足。见到问题却不及时点出,让研讨会欠缺交锋与碰撞,自然难以出现火花,有点可惜。


论文出版

最后谈一谈我对于论文出版的看法。与马大那场研讨会未举行便已出版论文集的情况相比,汉学研讨会的处事要严谨得多,只整理出一本论文汇编。据说马大方面是由于成本相差不远而选择放弃汇编,转而直接出版论文集。

依我粗浅的意见,论文集出版与否关系到不只是成本问题,更重要的是显露出主办单位的处事态度。出版,即是将论文集视为一份经过严格审核,上得了台面了的完成品。未经过研讨会的论文,真的能打上“完成”的标签吗?就算经过研讨会,就一定代表该论文是完整的,是达到一定水平的吗?


结语

总的来说,我在参与第六届汉学研讨会的过程中还是获益匪浅的。见到本地涌现一批好学有干劲的年轻学者,内心还是很开心,很受激励的。愿马来西亚的汉学会有更好的发展,愿年轻学者保持严谨积极的态度继续前进,一步一脚印,踏实走在学术研究路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