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25, 2010

没有理想与坚持,就没有希望与可能



“我们现在讨论教材问题,包括讨论课程问题、课堂教学问题,我觉得原来似乎大家都习以为常的东西,现在看来都是需要问一问为什么的,都是可以打破,需要打破的。”


——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



很多的可能与希望都是在第一次挫折后的信心不足中幻灭的。


这个星期进入新的一课《盘古开天地》。我曾在“漫谈课本”系列文章中大力批评过这篇课文。而今它来到我的面前我的手上,这种感觉有点酸,有点涩。中国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正好有一篇课文,题目也是《盘古开天地》。将两篇课文对着来读,高下立分。虽然内容大同小异,但人教版教材显然保留了较多“神话”此一文体的特色,语言也优秀过咱课文何止十万八千里。

从课文整体来看,我们的《盘古开天地》在一开始是这么叙述的:“传说古时候,世界像个大鸡蛋。盘古就在这个‘大鸡蛋’里睡觉。”盘古何许人也?当时的世界是什么情况?只字不提。反观人教版教材:“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同样是两个句子,却将盘古和当时宇宙的情况交待清楚。此外,人教版教材还用上了极具神话色彩的叙述语言“很久很久以前”以及“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可别小看这“十万八千年”,学生的想象力与学习兴趣很可能就是因为这五个字得到大大的提升。

从课文语言来看,恕我直言,我们的《盘古开天地》还真是贫乏得可怜。整篇课文平铺直叙,在故事的叙述方面只勉强达到“交待”的程度,毫无“文采”可言。要从中找出语言训练点,还真不容易啊。仅引一段文字为证:“盘古担心天和地会再度合拢起来,于是他用头顶着天,脚踏着地,不论怎么疲倦,也不休息。盘古一天天长高,经过了很长很长的时间,天和地就远远地分开了。”再看人教版教材怎么描写同样的内容:“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到了下去。”相比之下,何者更形象,何者更能触动读者,何者更能让学生的语言素养与审美能力得到提升,昭然若揭。

由于此前教学《孔子拜师》一课时曾经遇见类似情况,因此本想在“初步理解”时用我国版《盘古开天地》,在“深究课文”时才以人教版《盘古开天地》作为对比。但深知“第一印象”对学生的重要,这两篇课文在内容上又是惊人的一致,若仅仅将人教版课文作为“深究课文”时的比较对象,学生是无法深入文本,玩味其中的优秀语文精华的。思前想后,我毅然决定抛开我国课文,直接采用人教版《盘古开天地》作为主要教材。

也许很多人会怀疑,“人教版课文有蛮多生字新词哦,我们的学生学得来吗?”“本地教材中的生字新词又该怎么处理?考试会考的哦!”由此可见以“生字新词”为中心的教学观在我国有多根深蒂固。虽然国情不同,但同样是小学三年级教材,我想在难度方面应该有办法克服的。至于“生字新词”,若真要应付考试,那就花一堂课,集中来教吧!向导师说明了我的想法,导师肯定了我对两篇课文优劣的分析,但对学生是否能接受中国版课文还是持保留态度。我的坚持换来了她的一句话,“你就试试看吧!”真要多谢导师的信任与赋予的空间,

接下是备课。上网搜了一下,竟让我找到中国青年名师张祖庆老师上《盘古开天地》的教学实录。细读实录后,我对该如何处理这篇课文的教学有了更清楚的概念,也更有信心了。我这堂课将扣紧“朗读”,让学生通过感受课文中一些句子的关键词语,然后读出相关句子的情感,从不断的有感情的朗读中感受课文优美的句式,感悟盘古牺牲自己创造天地万物的伟大精神。既然这是一篇神话,朗读之余,我也想让学生展开想象,能够边读边想象,将文字读成一幅幅的画面,然后模仿课文中一些独特的句式,进行再创作。这之中既有语文技能的训练,又有语感的培养,还有人文精神的熏陶。

我想,还是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吧。首先,我让学生捕捉概括整篇课文的句子,也就是最后一段的“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然后再从句子中找到重点词语“创造”。盘古怎样创造了美丽的宇宙呢?学生开始细读课文。我让学生扣紧“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读出神秘与悠远,籍此启发想象力;扣紧“抡”和“猛劈”,读出盘古的力量;扣紧“渐渐分开”、“缓缓上升”和“慢慢下降”,读出盘古开天的耐力与毅力;扣紧“顶”、“蹬”和“不知过了多少年”,读出盘古开天所耗的无穷岁月……间中还利用了课文第二段,让学生找出反义词,借着对比让文字的画面更加清晰。

接着来到重点部分,也就是课文第四段。先是找出概括段落的句子:“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进一步找到中心短语:“巨大的变化”,之后就是感受盘古的身体化作天地万物的部分了。找了一些精美的图片与相应的音乐与影像,我让学生扣紧“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读出其中的轻柔和谐;扣紧“隆隆的雷声”,读出其中的雷霆万钧;扣紧“辽阔的大地”,读出其中的宽广大气;扣紧“奔流不息的江河”,读出其中的汹涌澎湃与无止无尽;扣紧“滋润万物的雨露”,读出其中的阵阵凉意与生命……

分句朗读后,我将段中的“他”改成“你”,并将句子排列成类似诗歌的形式,让学生朗读全段。学生在朗读中渐渐掌握了课文独特的句式,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了盘古献身天地万物的精神。接着,我让学生留意第四段最末的省略号,模仿“你的( ),变成了( )的( )。”的句式,展开想象说一说。一位学生说出了独特的想象:“你的嘴巴,变成了黑黑的山洞。”让人惊叹。时间匆匆,课堂很快来到尾声。我在最后的部分向学生简介了其他一些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和《女娲补天》,便将从《新语文读本》和《快乐语文读本》中印出的神话故事文本派给学生,要求学生阅读后选择最喜欢的神话故事,说给身边至少两个人听。铃声响起,这堂课就这么结束了。

如此丰富的内容,只用两节课60分钟,能上得完吗?答案是:不能。我用了四节课共120分钟才完成了以上的教学内容。所谓的“国情不同”在某个程度上是正确的,许多中国同龄孩子都认识的字词,我国的孩子都很陌生。于是,我在正音的部分就花了不下20分钟的时间。此外,我们的孩子对这样一种不断以朗读来走入课文的学习方式很陌生,一下子没办法适应。在第一天的课,学生在尝试了几次都无法达到理想程度时有点觉得乏味,专注力也开始涣散。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没有放弃,我一直以丰富的肢体语言与示范带动学生。学生的朗读在第一课时的最后总算有了进步,我从他们的反应看出,他们开始适应了,也对自己的进步感到欣喜与满足。

第一课时结束后,若有亲眼来看这堂课,我想很多人都会慨叹,将这堂课的不足归咎于“国情不同”,我国孩子程度不如中国孩子,这样的教学行不通。很多的可能与希望都是在第一次挫折后的信心不足中幻灭的。也许是杨屹老师的示范课,也许是阅读教学研习营的实验课,也许是年轻人胸中那股不愿就此放弃的牛劲,我坚持了下来。这样的课是可行的,学生是可以训练的,短期做不到是因为学生对这样的训练方式生疏。长远来讲,这样的朗读训练可以让学生以朗读走入文本,感受文本的魅力,进而爱上语文。其影响是深远的。

于是,我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去准备第二课时。学生需要一些手段、一些工具来更快地适应这样的学习方式。我上网搜了许多图片、音乐、影像,打算用感官刺激来让学生走近朗读,走入文本。一个正式教师当然不可能耗费这么大的精力来准备一堂课。但这其实也不需要。一旦学生适应了这样的学习方式,无须外来刺激,单凭优秀的文本与教师的语言魅力就能让学生读出感情,我是这么认为的。辛苦的备课,换来的成果是叫人安慰,叫人欣喜的。学生跨出了第一步,通过感受关键词语读出了感情,而且是发自内心的感情,而非模仿教师语调的“假声假气”。

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在《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中说过,“我们现在讨论教材问题,包括讨论课程问题、课堂教学问题,我觉得原来似乎大家都习以为常的东西,现在看来都是需要问一问为什么的,都是可以打破,需要打破的。” 我觉得身为杏坛“初生之犊”的我们就是应该拥有更多的创意、更丰富的想象力、更大的勇气,多思考,多尝试,多挑战,就算失败又何妨?只要是尽了力的失败,总会开拓有价值的思考空间。

仅将此文献给也在为教育思考、为教育尝试、为教育奋斗的同道。追求理想的路上,我们并不寂寞。



2010 年4月25日


2 comments:

  1. 你是87年的新生代小子吧!
    这篇文章分析得很有条理,思维清晰的程度让我很钦佩!
    但令我感动的是你尝试的精神!您打破很多老师都不敢踏出的框。
    什么样的教学,就有什么样的成绩!
    老师的教学素养需要提升啊!

    人生的挫折多的是,岂能第一次就绊倒理想!

    ReplyDelete
  2. 多谢小鱼妈妈的称赞,后生愧不敢当。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