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November 27, 2010

福州学习之旅——备课篇(上)





托大风和林莘老师的福,2010年11月17日至22日,我与老黄和同学一行共22人,远赴中国福州,参与了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140周年校庆。

相关报道见此:老黄《如是我活》

此趟的“福州学习之旅”让我走进了在中国蔚然成风的“公开课”现场,整个过程也激发了一些思考。尝试做一些整理与记录,梳理自己的思绪,顺便与大家分享。 真诚期待大家的回应与批评。



缘起

这次福州行的缘分,源自今年6月份的作文教学研习营。营中,大风的童诗教学让林莘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国前,林老师提出了“国际教学擂台赛”的概念,还表示想邀请大风过去上公开课。看着林莘老师认真的神情,当时的我们除了受宠若惊,也是相信大风真有一天是会踏上中国讲台的,但万万没想到林老师的行动是如此之快,效率是如此之高。

10月,大风和老黄捎来消息,说林莘老师的学校将于11月举办校庆,其中一项重点活动为“海内外各地名师教学展示”,而大风将作为马来西亚代表进行教学展示。闻此消息,我当时的心情是无比兴奋的,为大风高兴,当然也为马来西亚的语文教育受到肯定而感到自豪。

备课之初

虽说受邀的只是大风一人,但大风、老黄和我都有共识,这不应该只是大风一个人的事,而是我们整个团队的大事。于是,大风选定人教版四年级课文《中彩那天》作为教材后,我便主动投入到整个备课的工作之中。之所以会积极参与备课,除了这是团队的责任以外,更多的是个人的兴趣所致。我喜欢研课,喜欢备课,喜欢辩课,尤其喜欢与大风这样的朋友并肩作战,过程中的真诚交流、思维激荡与深度思辨,让人疲累而又无比畅快。用梅子涵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一场“精神摔跤”。

选定了教材后,我们开始钻研教材,细读文本,解读文本,走近作者之心。接着,我们通过电邮交流各自对于文本的理解与解读,以及可以着重的教学点。我们也试图推敲一般教师会怎么上这堂课,以及这种方式的优缺点,以便能够在我们的教学中进行突破与超越。接下来,我们综合考量了公开课的种种局限,如:时间、国情、学生人数等,开始初步拟定教学设计。整个过程中,老黄是时刻陪伴在侧的。我会将我们的想法与老黄沟通,然后将老黄的观点传达给大风,尝试综合各家之长,补各自之不足。

对教学有了初步概念后,为了集思广益,老黄甚至动员了我们全班同学,分成三个小组分别设计三种不同风格的阅读教学。以欣豫和宝丽为首的组别设计“以朗读体会课文情感”的阅读教学;可馨和可慧的小组设计“以课文争议点带动讨论”的阅读教学;我领导的小组则设计“文本对读”的阅读教学。三种设计各有千秋,我们的目的是让各家争鸣,为大风提供参考。

有鉴于公开课主要目的是提供平台,让各式独具特色的课堂得以交锋切磋,激发多维思考,我们觉得与其跟在中国后头,用中国流行的教学法进行教学,不如另辟途径,用有别于“中国式”的另类阅读教学法。用我的话说,就是“宁愿哗众取宠,不愿四平八稳”。于是,大风圈定了“文本对读”的教学模式。

根据期刊《小学语文教学·综合》的一篇文章,中国教师一般上也会搜索一篇课文的不同版本,但目的只是在备课时增加对课文的掌握,不会让学生进行不同版本的对读。该篇文章作者认为,教师在执教中应该放大教材的优点,避开教材的弱点,以免影响学生对教材的印象。我们则拥有不同的观点。我们觉得,两个文本为学生提供了比较的空间,学生在文本对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比较两种写法和布局细节上的不同,对语文的敏感度得到提升,也通过一层层的思辨更贴近文本的中心思想。

所以,我们不只将课文的多个文本视作备课时教师的参照,更要把多个版本带到学生面前,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文本对读”之中。这样的教学模式在中国小学语文界是极少见的(个人就没见过),也是需要深入探索挖掘的。在我看来,“文本对读”是深具潜力,甚至可以自成一家的一种教学模式。把此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带到福州,我想应该会很有意思。也许我们不能做得很完美,但至少提出了不一样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2 comments:

  1. 哇!实在是难得的经历啊!从你们认真备课、辩课的行动,看得出你们真的是很棒的老师。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