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November 30, 2010

福州学习之旅——听课篇(二)





何捷执教《匆匆》


课堂(二):《匆匆》
指教者:何捷(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

教学年级:6年级

教学时间:40分钟


这堂课是在钱塘小学听的。由于忙着与大风和老黄准备教具,这堂课没听全,错过了上半场,实在可惜。所以,不能很全面的针对整堂课的设计做点评,只能略谈那十几分钟的听课印象。

同样是执教《匆匆》,何捷老师上出了完全不一样的味道。与林振忠老师的课一样,何捷老师这堂课也是精雕细琢而成,其中的板书:先引出余秋雨对于散文阅读的观点,然后随着教学的递进在黑板写上“倾听”、“思考”、“对话”,在课堂的最后用三个方格将三个词围上,形成一个“品”字,这样的精巧设计实在叫人拍案叫绝。

何捷老师这堂课除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句,体会作者内心情感以外,还以“倾听”、“思考”、“对话”这样一条主线贯穿整堂课,行云流水之余又渗透了一种品读散文的方法在其中,可谓金针度人。我个人非常钦佩与欣赏何捷老师这堂课的设计。

与林振忠老师的课相比,这堂课同样“设计精巧”,但何捷老师的教材掌握能力与课堂驾驭能力似乎更胜一筹。整个教学过程中,何捷老师显得大气稳健,对于教学重点完全了然于胸,进而能全神贯注投入课堂,充分关注学生给予的反应并加以利用。何捷老师真正做到驾驭教学,而避免了被预先的教学设计所牵绊。

此外,何捷老师对于文本的解读也比较深刻。在引领学生与作者“对话”的环节能进入到课文思想内涵更深入之处,让学生与在场听众都有荡气回肠的感觉。我想,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此深刻的解读能够使他们的思想更上一层楼,在阅读中成长,成熟。

从这堂课中,我也看出何捷老师是公开课的老手,十分熟悉公开课的独特条件,运用一些教学技巧即将庞大听众所能造成的干扰,转化为帮助学生聚精会神的力量。何捷老师也善于捕捉听众的目光,一举手一投足都是那么的吸引人,那么的精彩,紧凑的教学环节也让听众全程聚精会神,好像一口气看完一场精彩的电影。

然而,我想正因何捷老师对于公开课过于老练,一堂课中有一些部分沁出太浓重的“表演”味,明显是为了取悦台下的听众而不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举个例子,何老师让一位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某个段落,然后让其他学生逐一说说他们都听出了什么感觉。何老师领着那位朗读课文的学生到其他学生面前,如果其他学生说的感觉与她朗读时的情感相同,则对这位学生说“请站着,你是我的知音”。这样一种略嫌做作的“表演”在常态课中是不太可能发生的。

没错,类似这样的教学环节设计是能够吸引听众,但究竟适不适合放到公开课之中来展示呢?再说,公开课对于听众的顾虑与迎合又该去到什么程度呢?接着追问,公开课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是提供一种研讨的材料,启发大家对教育教学的思考,还是仅仅为了取悦听众呢?我想,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

整体来说,对于何捷老师的课,我是非常欣赏的,也从中学习不少。错过了这堂课的上半场,实在遗憾。


* 推荐何捷老师的教学博客:何捷的教学世界


Monday, November 29, 2010

福州学习之旅——听课篇(一)





通过这次的福州行,有幸参与了两场盛会,分别是:
一、“和谐课堂,共同发展”——海内外各地名师教学展示
(地点:福州一附小)

二、“和谐课堂,创韵求新”——福州市小学名师讲坛
(地点:福州钱塘小学)


听了六堂语文公开课,想针对其中几堂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与感受。



林振忠执教《匆匆》


课堂(一):《匆匆》
指教者:林振忠(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

教学年级:6年级

教学时间:40分钟


《匆匆》是著名现代作家朱自清先生的名篇,文学质感极高,作为教材自然有其丰富而值得挖掘的价值,但这样的教材对教师的文学素养与课堂驾驭能力也是要求很高的。这篇课文就算不教,只让学生自读自品,相信学生也会产生好感,留下印象。

教学成功的话,学生将能领悟课文中似懂非懂的部分,进而提高理解课文的层次,对课文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教学失败的话,学生不仅无法更上一层楼,甚至可能对课文反感。所以,面对文学名篇,执教者的压力肯定是更大的。这也要求执教者在解读文本和设计教学时,采取更严谨的态度。

听了林振忠老师的课,可以看出这堂课是经过一番精心设计,也经过数次试教的。无论是教学步骤的推进还是教学细节的处理,都极有条理极有章法。林老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此外,林老师还在课堂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关注作者的写作手法,学习“以有形的事物写无形的时间”和反复修辞手法。这样一种多方面综合的教学尝试是值得赞赏的。

然而,林振忠老师这堂课的“设计精细”是一把双刃剑,既是优点,同时也是致命伤。林老师似乎还未完全消化整个教学设计,达到融会贯通、收放自如。也许是课堂只有区区40分钟,而这堂课的内容又过于饱满,导致林老师给人一种“赶课”的感觉,往往一个教学步骤还没进行得透彻,就匆匆跨入下一个教学步骤。个人的感觉是,林老师很熟悉整堂课的设计流程,知道这一步该做什么,下一步该做什么,但就是太把这些教学步骤放在心上,反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即席反应。林老师一心想着“完成”课堂,少了对学生学习的关注。

我在想,这是否是因为教学设计得过于精细、过于具体,而教师又太过依赖教学设计而最终被教学设计所牵绊呢?这好比一场设计好的戏,拍摄过程中一些演员出现了意料之外的行动,而导演因为“设计”的关系,不得不忽视这些意料之外的行动,而强硬地让戏按照设计继续拍下去。这样的戏,是以预先设计好的剧本为主体。课堂呢?是该以教学设计为主体,还是以学生为主体呢?

无可否认,公开课是需要“设计”的。但这样的“设计”应该达到何种程度?又该侧重哪些部分,朝向哪个方向呢?执教者又该如何看待“设计”呢?我想,这些问题除了提给公开课,其实也存在于日常课之中,更涉及到“学生本位”的教育理念,值得深思。


Sunday, November 28, 2010

福州学习之旅——备课篇(下)





备课,直到最后一分钟

圈定了“文本对读”的教学模式后,我们之后又陆续进行了数回讨论。对于“文本对读”,我们其实尚处于摸索的阶段。老黄在评析教材时常会找出文章的不同版本进行对比;我在实习期间则做了一次尝试,以本地版与中国人教版的《孔子拜师》为教材,让学生进行对读,发现与探索;而大风则似乎没有任何“文本对读”的实际教学经验。所以,这样大胆的尝试对于大家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由于教务繁忙,大风一直到飞福州的前夕才匆匆试教。试教中,大风发现了教学在执行上的种种不足,也感觉到了“文本对读”的巨大潜力(学生思维活跃)。试教的经验告诉我们,教学设计尚需调整。可是,我们还有时间吗?

候机,登机,下机,再登机,再下机,整个过程都缺了讨论的环境与条件。一直到踏入福州邮电公寓,已经是深夜12点多了,距离公开课只剩8小时。冲个凉,抖擞精神,我们在老黄和大风的房间开起了通宵。先是听大风说课,发现其中有一些部分没紧扣“文本对读”的特点,一些部分在细节上考虑得不够周全。接着,老黄和我们一行人也谈了各自的看法,逐渐将概念具体化,将教学步骤细化。一直到这个时刻,我觉得这堂课才真正成型。望了望手机,已是凌晨三点多。

大家分工合作,各自为待会儿的教学进行最后的冲刺。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就这样,睡不到一小时的大风上场了。整体上,大风的表现还是相当稳健的,不会怯场。不过,也许是睡眠不足的关系吧,他的反应不如平时敏捷,错过了好些可以利用的学生反应。由于这堂课用的是林莘老师带的班级,学生都表现得很积极,发言的质量也很高,使得课堂出彩频频。大风与学生的一些互动也迸发了不少火花。给这样的学生上课是很好玩的。然而,缺乏睡眠的大风在面对学生的妙语如珠时似乎有点疲于奔命,没能很好的把持着教学的主动权,使得课堂随着学生的零散反应变得松散,也没很好的紧扣“文本对读”,充分展现“文本对读”的特色。

也许是因为一直以来都在帮忙备课吧,我对大风这堂课的要求自然也较高,对于细节的处理也较敏感。于是,我在一旁边听课边评课,在纸上刷刷刷笔记,以便之后修订教学,在第二天的课堂表现得更好。

当天傍晚,我们针对早上的课堂进行讨论,评点该堂课的成败,并对教学设计做了几处修订。虽说大家晚上还是去逛了逛街,但我想大家的心里还是惦念着隔天的教学,琢磨着教学中的细节的。我们就是如此秉持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态度进行备课的。

感想

虽然执教的不是我,但认真投入的备课过程确实让我获益良多。对于教材的钻研、对于文本的解读、对于公开课的考量、对于教学的设计,种种反复的思考与追求提供了一个深入研课的契机与空间,使我的研课能力在过程中不知不觉提高了许多。更可贵的是有一群朋友与你并肩作战。一切的探讨与争鸣,无论是相互肯定还是相互质疑,都是坦率而真诚的。我很珍惜也很迷恋这样的交锋,这样的朋友。

积极的投入备课也赋予了我一种责任感与参与感,在听课时显得更主动、更敏感,更能针对所听的课提出问题,思考其特点,评点其优劣。备课的过程为我的福州学习之旅做了准备,我是有备而来,是带着目的去听课的,而不是随性走入课堂,随意听听课而已。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机会需要我们主动去抓住。我想,这次的福州行之所以没空手而归,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初毛遂自荐,积极主动协助大风备课。表面上看,这是为他人作嫁衣,其实收获最大的还是自己。


Saturday, November 27, 2010

福州学习之旅——备课篇(上)





托大风和林莘老师的福,2010年11月17日至22日,我与老黄和同学一行共22人,远赴中国福州,参与了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140周年校庆。

相关报道见此:老黄《如是我活》

此趟的“福州学习之旅”让我走进了在中国蔚然成风的“公开课”现场,整个过程也激发了一些思考。尝试做一些整理与记录,梳理自己的思绪,顺便与大家分享。 真诚期待大家的回应与批评。



缘起

这次福州行的缘分,源自今年6月份的作文教学研习营。营中,大风的童诗教学让林莘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国前,林老师提出了“国际教学擂台赛”的概念,还表示想邀请大风过去上公开课。看着林莘老师认真的神情,当时的我们除了受宠若惊,也是相信大风真有一天是会踏上中国讲台的,但万万没想到林老师的行动是如此之快,效率是如此之高。

10月,大风和老黄捎来消息,说林莘老师的学校将于11月举办校庆,其中一项重点活动为“海内外各地名师教学展示”,而大风将作为马来西亚代表进行教学展示。闻此消息,我当时的心情是无比兴奋的,为大风高兴,当然也为马来西亚的语文教育受到肯定而感到自豪。

备课之初

虽说受邀的只是大风一人,但大风、老黄和我都有共识,这不应该只是大风一个人的事,而是我们整个团队的大事。于是,大风选定人教版四年级课文《中彩那天》作为教材后,我便主动投入到整个备课的工作之中。之所以会积极参与备课,除了这是团队的责任以外,更多的是个人的兴趣所致。我喜欢研课,喜欢备课,喜欢辩课,尤其喜欢与大风这样的朋友并肩作战,过程中的真诚交流、思维激荡与深度思辨,让人疲累而又无比畅快。用梅子涵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一场“精神摔跤”。

选定了教材后,我们开始钻研教材,细读文本,解读文本,走近作者之心。接着,我们通过电邮交流各自对于文本的理解与解读,以及可以着重的教学点。我们也试图推敲一般教师会怎么上这堂课,以及这种方式的优缺点,以便能够在我们的教学中进行突破与超越。接下来,我们综合考量了公开课的种种局限,如:时间、国情、学生人数等,开始初步拟定教学设计。整个过程中,老黄是时刻陪伴在侧的。我会将我们的想法与老黄沟通,然后将老黄的观点传达给大风,尝试综合各家之长,补各自之不足。

对教学有了初步概念后,为了集思广益,老黄甚至动员了我们全班同学,分成三个小组分别设计三种不同风格的阅读教学。以欣豫和宝丽为首的组别设计“以朗读体会课文情感”的阅读教学;可馨和可慧的小组设计“以课文争议点带动讨论”的阅读教学;我领导的小组则设计“文本对读”的阅读教学。三种设计各有千秋,我们的目的是让各家争鸣,为大风提供参考。

有鉴于公开课主要目的是提供平台,让各式独具特色的课堂得以交锋切磋,激发多维思考,我们觉得与其跟在中国后头,用中国流行的教学法进行教学,不如另辟途径,用有别于“中国式”的另类阅读教学法。用我的话说,就是“宁愿哗众取宠,不愿四平八稳”。于是,大风圈定了“文本对读”的教学模式。

根据期刊《小学语文教学·综合》的一篇文章,中国教师一般上也会搜索一篇课文的不同版本,但目的只是在备课时增加对课文的掌握,不会让学生进行不同版本的对读。该篇文章作者认为,教师在执教中应该放大教材的优点,避开教材的弱点,以免影响学生对教材的印象。我们则拥有不同的观点。我们觉得,两个文本为学生提供了比较的空间,学生在文本对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比较两种写法和布局细节上的不同,对语文的敏感度得到提升,也通过一层层的思辨更贴近文本的中心思想。

所以,我们不只将课文的多个文本视作备课时教师的参照,更要把多个版本带到学生面前,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文本对读”之中。这样的教学模式在中国小学语文界是极少见的(个人就没见过),也是需要深入探索挖掘的。在我看来,“文本对读”是深具潜力,甚至可以自成一家的一种教学模式。把此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带到福州,我想应该会很有意思。也许我们不能做得很完美,但至少提出了不一样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Monday, November 15, 2010

恩师的回应



在惜别会上的发言,引来了恩师老黄的回应。
今转贴于此……

时时勉励自己,努力向上;
时时警惕自己,不得堕落;
时时提醒自己,莫忘初心。



恩师的回应


宏爷这篇感言是我要求他写的,因为有些话我想回应。
有关英超球赛的比喻我印象模糊了,具体的情况不太记得。
不过,我想用光宏思考的方式说一说他这几年来学习的情况。

这个思考方式就是……做假设,做比较。

坦白说,宏爷的素质非常好,我这当老师的是沾他的光。
他的光,部分是他老哥磨炼出来的。
听他谈小时候的故事,的确感受到他哥哥对他的影响。
他那天说:哥哥给他分析师范学院的情况后,告诉他那是二级联赛,以宏爷的素质,大可跻身英超,现在在二级联赛踢球,自然可以高居射脚榜。但那并没有什么好高兴,所以,劝他好自为之。

他哥哥的分析没有错。

我的假设是……

如果宏爷跻身英超(本地大学,例如马大),自然有大展拳脚的机会。可是,四年后毕业,宏爷会是怎样的一个人才?也许您可以在大专青年中找到一位优秀的青年,一位关心时事,积极入世的有为青年。就像您看到那些现在跻身社运/学运的大好青年一样,有主见,有思想,有干劲!

光庆给宏爷这番劝告的时候,相信他还不知道世界上有老黄这个人。Twisted Evil Twisted Evil 他可能不知道在二级联赛之中有超级教练。这个超级教练有办法把二级联赛的球队提升到甲级,而且还有办法让他们在甲级中晋级三甲!

教练不一定会踢球。教练不一定是曾经在球场上风光的球星。老弗爷不是,教授也不是,狂人更不是。但是他们现在都是叫人敬畏的教练。因为他们对足球很有热情,他们有很高的视野,他们也有过人的眼光,所以可以成为成功的教练。

老黄说有狂人的风范的!

坦白说,当年我一心要往学术界走,马大是第一选择。我做了很多东西,包括开车直奔布城,进入某部长办公室陈情,得到承诺,然后又赶回立卑,在劳勿领取一张超速的传票。还有很多很多……只因为我认为我的擂台应该是在大学中文系。后来,造化弄人,我必须留在学院,必须付出大半青春在我的富豪车子里面。我就必须要调整心态了。

我对PISMP的班,最初只有严肃。那是有别于90年代的老黄的。这是在大陆求学期间连看报纸都觉得是奢侈的余风。所以那时候同道告诉我PISMP有很会写作的人才,曾在星洲日报写过社论文章的,我还是嗤之以鼻,就像宏爷说我蔑视绘本的那种眼神一样。确定走不成后,我的严肃一分分退去,我的慈父样子又在显露,过去的老黄回来了,长袖善舞,擅长办活动……渐渐的,宏爷和我越靠越近,不管是哪方面,都很有默契。他知道我忙,会主动帮我分担工作(包书寄书本来就是老黄这个傻瓜做的,难得有傻瓜主动接手);我对他却也是越来越放心,连信用卡都给他自由使用。

他从我这里得到的,并不只是知识,而是一种气质。一种专业的气质!

所以,我会说,留在二级联赛的宏爷,比甲级的球员还优秀的就是他散发出了一种专业的气质!谈教育,他不再是泛泛而谈,他有理论基础,有宏观的视野,而且还注重方法。这不是单靠热情就做得到的。我希望他以这样的形象去影响那些热血青年,让他们在热情之余,也加多几分能力,使自己更具备专业素质,成为不可取代的、独特的一份子!

感谢上天的安排,给我一个那么好条件的学生。我也尽了我的责任,把这颗珍珠擦亮了。往后,大家看到的将是这颗璀璨的明珠!

飞吧,宏爷!天空辽阔得很!


Sunday, November 7, 2010

惜别会上的发言





11月2日,华文学会为PISMP第八学期的学员办了一场“惜别会”。
会上,行将毕业的同学轮流被摆上台讲故事,呵呵。
我口水多过茶,对此是很乐意的。
于是有了以下“口沫横飞”的发言:



惜别会上的发言


曾听过这样一种说法,“地球不会因为少了谁而停止转动”,没有一个人是无可取代的。几年前的我就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把自己个人的价值看得不高。有同学问我,若我不是进了这所学院,而是到了别处,这所学院或者这个班级会有不同吗?我当时的回答是,应该没有什么不同,我不在的话,会有另一人担任这个角色。就是这样一种想法。

可是到了最近这两年,这个想法有所改变。人生的经验告诉我,会有那么一种人,没碰上就是没碰上,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不可重复,也无可取代。就好像一个人若一生遇见或者没遇见一位好老师,整个人生是大大不同的。在此,我真的要特别感谢老黄,他就是我生命中这么一位好老师。很难想象没遇上老黄的我,如今会是怎么一个样子。

可是,感谢不能说得如此草率,如此随意。前几年,乍闻老黄欲到马大执教的消息,同学间荒了一阵子;而今又传出老黄可能会到小学去,学弟学妹又是一阵彷徨。大家都担心这么一位老师会离大家而去。可是我会想,老黄留在这里,值得吗?付出了五年时光与心血,带起了23位学生,然后目送着大家踏入教育界,然后……全军覆没?若真如此,这五年岂不白白浪费了,倒不如回到小学,亲自做出成绩,在第一线为教育改革呐喊。所以我会有时想,老黄究竟该不该留下。

行将毕业的同学们,我希望我们的感谢不要说得如此随意,如此草率。我希望,在说感谢的时候,大家会对自己往后的行动与方向许下承诺,让我们以实际行动来回报师恩。我不敢说我们将来会荣耀老黄,但我希望我们可以一步一脚印,踏踏实实做我们身为教育工作者该做的事,不辱黄门。同学们,我们一起加油!

虽说距离毕业只剩几十天,班上同学有的还天天在倒数,但老实说,我至今仍没什么即将毕业的感觉。对于未来的事,我是很少有具体计划的。或者说,对于未来的事,我是没什么概念的。将来的收入、将来的生活、将来的家庭、将来的事业……对于我来说都很难想象,也懒得想象。我只会抓住一个大概的方向,然后专心地做好眼前的事,随缘,也惜缘。很多人会说我目光短浅而无远虑,但我反而觉得这样一种“活在当下”的人生观让我活得更踏实,这与孔夫子所谓“人无远虑”是有分别的。

毕业后,与毕业前真的有很大的分别吗?同学们真的就此别离了吗?在我看来,只要大家还是在做着同一个教育梦,朝同一个教育理想迈进,大家的心就还是紧紧靠在一起的。还记得前几周培贤饶有趣味的提议,说以后我们可以带各自的学生来一场交流,顺便叙旧。我很赞同。彼此的联系的确可以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延续。再说,我们还有法情,那是大家可以一起耕耘、一起开拓的园地。

我想对宝丽刚刚说的一番话做一点回应与补充。宝丽说,老黄不是圣人,老黄也会有缺点,老黄也会有观点偏颇的时候。她要大家不要把老黄摆上神台,要开始质疑老黄。对于这样的观点,我是认同中带点异见的。钱理群先生是研究鲁迅的专家,他曾说,研究一个人物,必须先能够“走进去”,走进了之后还要能“走出来”,当然最高境界是能够超越你研究的对象。什么是“走进去”?走进就是真正去认识,去体会,去学习。什么是“走出来”,就是继承了之后再跳出来,结合自己的独立思考进行去芜存菁。大家要注意,这个过程是要先“走进去”,然后才能谈“走出来”,“走出来”必须建立在“走进去”的前提上。还没“走进”即抱着“走出”的念头,是永远也走不进去的。所以我会劝在座尚未“走进”老黄的学弟学妹们,请用心向老黄学习,暂时把“质疑”搁下,先不要“疑师”,真正“走进”老黄。那些已经“走进”老黄的同学,则不要陷于“崇拜”与“迷信”之中,是时候“走出来”,独立思考,进行质疑与批判了。

在座的学弟学妹,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个故事。话说几年前,应该是2007年,我到老黄立卑的住家吃饭。对了,这几年我吃了老黄不少顿免费餐,很不好意思,也很谢谢这位老板。回到故事,吃饭时,我说起了我哥对我在学院的一点看法。我哥见我在师范混得不错,考试还能名列前茅,就说我这是二流联赛的射脚到九流联赛踢球,所以才能当射脚王。当时的老黄只是微笑,说没那么糟,别妄自菲薄。后来我读了一些学者和伟人回忆治学之路的文章,有感而发,发短信给老黄,说如果要学习,就要跟这些人学,这样的人才够格成为楷模。老黄回复:这个比喻比射脚的好多了。

也不知是不是从那时候起,我开始会觉得自己应该不是二流联赛的射脚,也许是一流联赛的射脚也说不定。自信心开始建立起来,也更敢于把握各种机会,尝试各种挑战了。我想,就是凭着这样的自信,我的学习才开始启步的。大家不妨想一下,如果我今天还是怯怯懦懦、畏畏缩缩,上来就说几句客套话,然后谦卑一番就下去了,想必不会有什么意思。只有把自己就算不成熟的想法拿出来,让大家批评讨论,人才会进步,难道不是吗?也许我今天想的做的写的不是最好的,但我敢于想,敢于做,敢于写,敢于让大家指正批评,因为我相信将来有一天我也许会是最好的。我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学习的。

不要妄自菲薄,这是老黄告诉我们的。我想对大家说的是,不要甘愿平凡。曾志朗先生谈生命教育时喜欢说,“你可以和别人不一样”,我也想对在座各位说,你可以和别人不一样,而且你一定要跟别人不一样,活出自己丰富的生命,活出自己绚烂的人生,然后告诉自己,我没有白活。“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与闪光点,只要把握住并大大发挥,大家都可以活得很精彩,都可以成为不平凡的人。千万不要甘于平凡,事事只要求过关就好,然后跟大队,大家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对自己的人生该掌握更大的主动权,才对得起自己。

刚才很多同学都说立卑师范的环境很好,很适合学习。我不这么觉得。在我看来,这里的环境实在太差劲,太危险。除了极少数用心的讲师以外,大部分讲师都在“讲一套,做一套”,都在做着极负面的例子,我想这点大家都有同感。环境呢?学院一大堆官方活动,有意义的还好,可是大部分都是为了办而办,而且动不动就“wajib”,动不动就“akta”。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做着不愿做但又必须做或者被逼做的事,一直都被硬牵着走。久而久之,我想人就丧失了主动性,成了被动的动物,对任何事都无动于衷,对任何事都意兴阑珊。

这样的环境是很可怕的。很多人不知不觉就会坠入一种“享乐主义”的浪潮,整天就是往电玩、电影、电视剧里钻,转眼就是五年,回首这五年,欲哭无泪。面对这样的环境,就妥协,就任命吗?当然不行。我们要自强。所谓“自强”,就是众人皆醉我独醒,就是淤泥中的一朵清莲,就是漩涡中的中流砥柱。所谓“自强”,就是读书,就是思考,就是学习。请大家一定要读书,读各种各样的书,让自己的视野开阔,不至于坐井观天而不自知;让自己怀抱更远大的理想,不至于受困于环境的紧迫与狭窄;让自己与世界各地的思潮与人物交锋,不至于往后沦为一位平凡的教书匠。用读书来抵抗环境,这是我的方法,仅供大家参考。

本来只想说两句,没想到一时兴起,竟口沫横飞至此。我看就在这里打住,谢谢大家。



注:事先并未准备讲稿,以上文字皆凭记忆而述,遗漏与增补难免,但大致上勾勒出当天的发言内容。


Friday, November 5, 2010

语文教学是一门专业





前几天参与了KPLI同学的阅读教学工作营,聆听他们报告各组的教学设计之余,也参与了一些讨论与交流。过程中巩固了我对语文教学的掌握,也激发了一些思考。谢谢他们!写下了自己的一些思考与想法,送给KPLI的同学,聊表谢意。



语文教学是一门专业
——参与阅读教学工作营2010有感


这是第四次参与类似的阅读教学工作营了。记得第一次是2006年,达文那届同学报告,好几位讲师(凌讲师、陈讲师、苏讲师、庄讲师、老黄等)在台前坐成一列,阵容庞大。我坐在最后一排,远远地看,静静地听。老实说,当时真没听懂何谓“教材钻研”,只隐隐约约记得凌讲师说的两个笑话。直到2008年,才真正带着自己的教案,与大风那届同学来了个阅读教学交流。一年后,出席子健那一批同学的阅读教学工作营,开始可以针对各组的教学设计点评一二了。毕业在即,今年再次参与了这一届KPLI同学的工作营,感觉自己对大家教学设计中的优劣看得更清楚,也更能把话说到重点上了。

我想,很多同学在工作营后都会有点沮丧,怎么好像每一组的教学设计都不达标,都被批得遍体鳞伤。这样的工作营,是否很失败呢?换个角度,如果每一组都表现完美,工作营就是成功的?我想肯定不是,工作营成功与否与大家的教学设计是否优秀没有太大的关系,关键在于大家是否从工作营中得到了一些启发,对教育是否产生了深层的思考,对自己偏颇的观点是否有了修正。

设计一堂优秀的阅读教学,教师先要吃透教材,然后抓住一个切中要害的重点,确定合理而关键的难点,并拟定与之相应的对策,再层层递进,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教学步骤之中。其中,又得注意思维技能的训练、道德价值的融合、语文能力的培养。具体落实到课堂,还得斟酌许多教学上的细节。上好一堂语文课,难吗?很难,非常难。所以我说,语文教学是一门专业,是一门艺术。

经过了五年半师范专业训练的我们都未必能做到以上种种要求,仅仅受过不到半年师范训练的你们,又怎能奢望在工作营中八面玲珑呢?个人认为,工作营的意义在于:一、将语文教学的大方向勾勒出来,让大家有个大略的把握;二、将教案的整体思路呈现出来,让大家可以通过写教案提升备课能力;三、将教材从神台请下,让大家俯视教材,真正做到用教材,而非为教材所用。七组同学的报告好比七个例子,让以上几点得以具体表达。所以,请不要灰心,把工作营当作起点,将眼光置于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然后一步一脚印,踏踏实实往前方迈进。我想,这就是所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此精句是老黄于第三次实习赠予我,在此也送给各位,共勉之。

这次的阅读教学工作营除了让我确定“语文教学是一门专业”以外,也让我深深感受到阅读对一位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教案该怎么写,教学该怎么设计,教学步骤该如何编排,如此种种皆为技术问题。告诉你具体的修改方法又如何?这次写对了,下次、下下次难道就不会再犯错了吗?教学质量就此提升了吗?种种技术问题的背后其实伏着更为根本而重要的问题:你对教育本质的思考有多深?你对语文教学的意义把握又有多深?这些才是关键。应付技术问题的能力好比“外功”,掌握本质问题的修为则是“内功”。拥有浑厚内功之人,无论学任何拳脚功夫,皆事半功倍。我们不难发现,老黄很少跟大家谈教学的具体操作,也就是这个步骤该怎么进行,这个细节该怎么修改等等问题,他大多时间都是提一些比较宏观的问题,激发大处思考。我想这么做是对的,一味地抓小问题只会让人往牛角尖钻,跌入瞎子摸象的境地。当然,会有同学对这样的方式无所适从,觉得老黄所言太“虚”而期盼具体的“招数传授”。对于这些同学,我希望你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思维惯性,只有勤于思考,从大处着眼,才能走得更远。再说,“事事要先生讲,讲不了许多”(章太炎语),大家是该主动一些,老黄只能从旁点拨,这也是孔夫子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吧!

纵观大家这次的教学设计,不难发现其中存在许多“硬伤”,也就是违背了教育原则与一些语文教学原则的地方,这是一眼就可看穿的。如果大家阅读过一些教学类专书,对一些教学的概念有所掌握,这类“硬伤”是绝对可以避免的。因此,还是建议大家多读些书,通过阅读引发思考、积累学问,久而久之教育观就会渐渐成熟。此时,种种细节问题即能迎刃而解。重点在于,大家能否静下心来,踏踏实实用功读书,认认真真用心思考。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阅读教学工作营只能是火种,点燃火苗指明方向,能否让教育之火持续延烧还看大家接下来的奋斗与努力。最后,仅以从前写过的一篇文章的标题与大家共勉——“最好的,留给勇于尝试并坚持到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