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
skip to sidebar
追忆阅读教学研习营(四)
中马教材比较
研习营在说课环节中采用的都是中国大陆的课文,而在试教课上,则采用了三篇中国大陆的课文和两篇本地课文。篇目如下:
中国大陆课文:
1. 《爬山虎的脚》
2. 《生命,生命》
3. 《小池》
本地课文:
1. 《瀑布》
2. 《爱写诗的小海龟》
第一天的试教课结束后,大家看了六组朋友的表现,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这么认为:中国课文太难了,不符合我们国家小朋友的程度,还是本地课文较浅显,较符合国情。幸好,宝丽最后一天的试教课打破了大家的观念,让我们真正见识到教材的力量。
比较中马两地的课文,中国大陆课文的文学性明显较本地课文浓厚。我会这么说,相比之下,中国的课文是经得起挖掘,经得起品味的。也许我们因尚未适应文学性强的课文而显得手忙脚乱,不知从何教起,也很怀疑学生是否学得来,但并不表示这样的教材就不行。宝丽的课让我们眼前一亮,当一篇文学性强的教材被我们吃透,再加上巧妙的教学策略,学生也会被感动!宝丽的课让我们看到,当一篇好的教材被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时候,所产生的效果是何其巨大。仅仅一篇课文,带给孩子的内容何其丰富啊!试问,以本地的教材,可以达到如此效果吗?
询问杨屹老师对于本地课文的意见,她说:“其实还不错的,只是文学味儿淡了一些。《爱写诗的小海龟》还算可以,那篇《瀑布》就……”杨老师很客气,虽只说咱课文的文学味儿“淡了一些”,言外之意不言而喻。况且,《瀑布》与《爱写诗的小海龟》是我们从本地课文中精挑细选的篇章,可说是其中的佼佼者。而杨老师对本地课文不熟悉,她的意见主要是针对这两篇课文而发。精选之篇在与中国课文的比较下仍要黯然失色,是时候检讨我们的教材了吧?
须要补充说明的是,教材不是一切,我们更不能将所有责任归咎于教材的贫乏。若教材在一夜间文学性暴涨,相信多数教师必将措手不及,无所适从。在优秀的教材面前,教师没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是不行的。我们将没办法驾驭优秀的课文,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说难听一些,即“糟蹋”精品。说到底,教师与教材的素质理应同步发展,携手并进。
劣质的教材总有一天会被淘汰。在没办法改变教材的今天,我们能做的就是自我提升,把自己的能力培养好,为美好的明天做好准备,为将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储存实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