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
skip to sidebar
对于儿童阅读的一些感想
瑜茹今年12岁,到佛学班来学习也已经有3年的时间了。在众多小朋友之中,我暂时还没看到比她更爱阅读的。
佛学班图书馆的借书记录簿每周都会出现瑜茹的名字。由于图书馆规定每人一次只能借最多两本书,她常要抱怨这个数量难以满足她一周的阅读量。于是,我常会将自己的“馆藏”带到佛学班,一本一本往她嘴里喂。她亦来者不拒,一本一本往肚里吞。有时“尝”到特别美味的,瑜茹也会迫不及待与我分享,两人就站在书架前滔滔不绝,没完没了。
今天,我们又在书架前天南地北了。
“老师,这几格的书本差不多要被我看完咯。这本好看,这本也不错,这本的故事很精彩,但封面有点丑。”
去年佛教会花了一笔钱,让我为图书馆选书。于是,我从吉隆坡几家书局带回了一些自认为优秀的儿童文学,其中有绘本、童话、儿童小说等。书本数量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摆上书架,竟也占据了四格的空间。一年不到,没想到这小瓜竟已差不多看完了这些书本。
“老师,你什么时候再买新的啊?告诉你哦,我很喜欢这个系列的,又好看,又好笑。还有这本,它的故事很感人哦,最后弟弟竟然死了,唉……”
瑜茹对着书本指指点点,七情上脸,眼中流露出认真与投入的光芒。这一刻,我深深感动了。看来,这些书没有白买。
“瑜茹啊,学校图书馆的书本多吗?好看吗?”
“图书馆的书很多,一些好看,一些不好看咯,不过好看的很少。”
“是学校图书馆的书本比较好呢?还是这里的?”我随口问问。
“当然是这里咯!”瑜茹不假思索,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我先是窃喜,然后是一阵悲痛。窃喜,是因为自己挑选的书本受到小朋友的青睐,悲痛的是学校图书馆何以如此不济,在小朋友心中的地位竟如此低微。堂堂一所小学的图书馆,竟比不上这区区四格书本?
不敢说自己在选书方面有何过人之处,但我想之前参加过的“儿童文学研习营”和在学院上过的60小时的“儿童文学”课程多少培养了我选书的眼光。带着比较进步的“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真正尊重儿童,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我想,这也许是我选书的秘诀吧!
“对了老师,虽然我很喜欢读书,可是我告诉你哦,如果是课本,我看上一分钟就要睡着了,呵呵。”瑜茹像说出一个小秘密似的在我耳边低语,说完忍不住笑了笑。
像瑜茹这么一个爱好阅读的人,在课本面前也提不起精神,更何况是其他小朋友呢?是学生不用心学习吗?还是课本根本就不符合他们的阅读兴趣?
中国著名出版人王林先生在《清末民国时期的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文学》一文中这么写道,“在清末民国时期,教材在儿童阅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通常是平民子弟惟一的读物,儿童的很多知识和体验都来自教材。”文中的“教材”主要指学校的教科书,即课本。
在阅读风气低落的我国,小学生甚少热衷于课外阅读。在考试压力,补习盛行的大环境下,他们也没有时间阅读课外读物。就如清末民国时期的儿童,课本成了他们惟一的读物,就算不是惟一,至少也是最主要的读物。而我们的课本又常常是为了教而教,为了符合一系列条件而编定。东删西改一番后,文学性与趣味性往往连渣都没剩多少。这样的课本,如何能让孩子爱上阅读,继而传承文化呢?
看着瑜茹,也许她真的对课本提不起兴趣,甚至有点儿讨厌课本,但我一点也不担心。培养起阅读兴趣的孩子已手握开启历史大门的钥匙,可自由穿梭于书海之中,与作者精神交流,走出自己的人生,其前途无可限量。
站在我面前的瑜茹,今已握着这把神奇的钥匙。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a blog administrator.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