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31, 2010

绘本,让孩子爱上阅读(东甲)



10月23日,到东甲启明二小做秀。
主讲“绘本,让孩子爱上阅读”

对演讲内容做了些调整,加入了“旅欧母子的故事”,整个思路也稍微再整理了一下。每一次都有新的尝试,才不会感觉在重复做着同一件事。(跟老黄学的)

这次演讲所使用的课件





Tuesday, October 26, 2010

BCN3115行动研究反思





用了两个学期学习“行动研究”,意义何在?学与不学,有分别吗?

先谈这门课的要求:进行一项行动研究,完成行动研究报告。很多人习惯这么看待这份课业:选择一个题目,进行一项研究,写成一份报告。每一环都做了,就算大功告成。研究背后的意义,过程中的学习,都不重要。迅速满足条件,然后顺利毕业才是正道。于是,连串问题在研讨会中爆发开来。

在我看来,大家的研究报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没有扣紧主题,无法突出研究重点;
二、欠缺有效的测量工具;
三、文献综述疲弱,有者甚至没阅读相关文献;
四、研究的设计与布局粗糙;
五、数据分析表面,结论下得草率;
六、欠缺研究意识。

其中,第三和第四个问题勉强还可说是学习与研究的时间不足所致,情有可原。其余的问题则与大家的研究意识、研究态度和研究素养有关。研究,讲究的是客观、科学,讲究的是清晰、精准,讲究的是冷静、理性。一项研究的成败,很大程度上依赖研究者清晰的思路与慎密的布局。研究者常要追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层层螺旋推进,深化对问题的发现与思考。

通过研讨会的所见所闻,我想同学们大概都会将各自的失误归咎于对“行动研究”理论认识不够、对“行动研究”实践经验不足、研究过程过于仓促等等。换句话说,只要掌握好“行动研究”的理论知识、多了几回实践经验、加长研究时间,问题就能迎刃而解。真的是这样吗?对此,我是深表怀疑的。

所谓理论知识,大家不是都从课堂和书籍上学习过了吗?相信这门课的考试也难不倒大家。若经验与时间真的是限制大家的关键因素,为什么大家研究中的问题多是出现在整体架构与思路,而非一些行动细节呢?在我看来,种种问题源自大家的思维惯性。我们习惯接受既定的现实、执行既定的指示、遵守既定的规则,而不问为什么。国家爆发了一宗丑闻,大家都满足于“知道”的层次,而后人云亦云,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丑闻是否属实?其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意义?这些都不是我们关注的部分。这样的思维惯性使大家在面对“研究”时显得无所适从,往往只从单方面进行考量,一切理所当然,全靠主观判断,复杂而丰富的数据往往都要变成简单而普通的结论。这种思维惯性,在“研究”上自然是要不得的。

然而我又想,那么两个学期的课该如何上呢?要知道,理性思维非一朝一夕所能培养。仅凭两个学期数十小时,谈何容易。然而这还是重点,决不能以难为而不为。这门课还是应该以激发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与研究意识为主,让学生成为研究的主人,思路清晰地主动展开研究。当然,一些有关研究报告撰写规范的部分也是重要的,但这一切规范其实也只是为研究服务,为准确表达服务,为研究报告的系统服务。何者为本,何者为末,昭然若揭。事事以形式规范为主,忽略学生理性思维与研究意识的萌发,无异于舍本逐末。

学习“行动研究”,是想让我们以后到学校去开展类似的课题研究吗?我想,这么说自然是没错的,但略嫌不够全面。这门学问,可以锻炼我们的理性思维,培养我们客观科学地看待问题,并在分析中展开反思。这不仅仅局限在所谓“行动研究”之中。将眼光放大,这门课其实可以训练我们的“研究意识”。研究意识建立起来以后,任何教学活动与问题皆能成为我们的“行动研究”,以一种“研究”的态度与眼光去审视问题,清醒、自觉、睿智地尝试解决问题,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在我看来,“行动研究”的理念主要是提醒教师多思考,多想象,多尝试,免于堕入一滩死水,浑浑噩噩就是一生。

既然“行动研究”具有如此重大意义,我们更应该严肃而认真地看待这门课的学习,绝不能视作“交差”,为做而做。以这一次的表现来看,我想大家这第一步还是跨得不够漂亮的,暂时还没法为往后的专业成长奠下稳固基石。然而幸好进行的是“行动研究”,无论研究结果如何,相信大家在“行动”中还是有所收获有所学习的。差别只在于,思路越清晰学习越大。这也许正是“行动研究”适合广大一线教师进行的缘故吧。

水涨船高,人还是应该追求最高境界的。希望自己能够从错误中学习,成长为新时代的“科研型教师”与“反思型教师”。


Monday, October 18, 2010

BCN3114小说与戏曲反思





五年半课程进入最后一个学期,文学课已不陌生。从最初的马华文学、儿童文学,到近几年的古代诗歌、古代散文,这个学期我们继续在文学的海洋中沉浸,学习小说与戏曲。

对于文学课,无论是文本阅读带来的审美享受,或是细读分析后得出的深刻意旨,都让我有极大的满足与感悟。文学令人变得善良变得美丽,我从来是相信的。有了前几门文学课的积累,这个学期的学习状态显得较为清醒,学习的方向明确了,对一些现象也有了较清晰的观察与思考。

先谈谈自己的学习吧。自2008年买下《鲁迅全集》后,一直有阅读鲁迅的想法,却因种种原因无数次搁下。不知是否讲师有意促成这段因缘,这个学期被分配到专攻鲁迅的小说《祝福》,终于踏出阅读鲁迅的第一步。对于文学鉴赏,我一直很重视个人的体会与感受。文学鉴赏总是从个人与文本的交流,受文本的触动开始,进而过渡到对作品理性的思考与分析。没有触动,何来研究?因此,个人在阅读文学时产生的独特感性经验就极之重要。此时,我想起了陈寅恪先生的名言,“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大概是这样一个意思吧。于是,在众多研究鲁迅个人与其作品的资料之中,我一直有所警惕,别让他人的观点主宰了自己的思考,不让自己的脑袋成为他人的跑马场。

我是这么阅读鲁迅的。初读《祝福》,对作品有了初步理解与印象,捕捉这第一回阅读的感受与情感,进一步阅读与思考,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然后,我开始阅读钱理群先生的讲演录《与鲁迅相遇》。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鲁迅入门好书,钱老是真正以自己的生命去读鲁迅,尝试与鲁迅神交的学者。钱老此书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他每提到一篇鲁迅的作品,都会挑起读者的欲望,马上去阅读,然后才接着看下去。通过钱老,我阅读了一定数量的鲁迅作品,对于鲁迅的精神世界也算是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整个过程中,我几次重读《祝福》,每一次总会有新的触动与发现,对文本的领会也逐渐加深。

带着自己的一些阅读感受与疑问,我又找来其他一些相关的资料,试图看看他人怎么看待鲁迅,怎么看待《祝福》,也了解了解五四时期的历史背景。这时我略略翻过孔庆东《正说鲁迅》、李长之《鲁迅批判》、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和钱理群等人合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其中,夏志清和钱理群等人有关中国现代小说史的著作让我对鲁迅的历史地位有了一些了解;汪晖对于鲁迅作品深刻到位的解读说出了在我心中隐隐约约的想法,让人读了有拍案叫绝之感;李长之对于鲁迅极具个性的观点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孔庆东有趣的比喻让人会心一笑,但一些部分则显得牵强。除了这些著作,一些学者解读《祝福》的小文章也给了我启发,让我从多角度看这篇作品。在阅读这些文献时,若说绝对独立思考是不可能的,但我想自己还是有所自觉的,会时时自我警惕要带着批判阅读,敬畏但不盲从。

参考了各家说法,一切还得回到文本,回到自己的阅读感受,去芜存菁,梳理思路。汪晖先生那本博士论文的标题成了提纲挈领的关键——“反抗绝望”!于是,我们将《祝福》分成几个层次,层层递进,以几个大问题的方式逐步牵引出此一主题思想。先带领同学从大处着眼,对小说整体有了认知,再往小处着手,从情节与文句去细细品味,最后回到整体,通过几个关键问题的讨论,水到渠成揭示鲁迅“反抗绝望”的特色。让作品带出作者特色,而非以作者特色去套作品意涵,我们尝试以这种方式表达我们的观点。

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我发现自己对文学的感悟力进步了不少,对作品也更加敏感了。对于小说史,也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若真下功夫专攻其中一篇小说、一位作家,从方方面面挖掘,是可以走近文学,走近大师的,不只学文,而且学人。

自觉对文学的感悟力还不算太差,又想在思维激荡中成长,我常会在其他同学报告时提出问题,参与讨论,阐述个人的阅读感受。这样的讨论过程常常是极有意思的。一些同学的积极投入,让整个课堂生色许多。尽管提出的观点有时未免偏颇,但难得地提出了个人的独特想法,营造了一个自由的“场”,让各家观点在空中交锋,于山穷水尽之时开创柳暗花明之境。遗憾的是,积极投入的同学数来数去都是那几位,五根手指都嫌太多。于是,当这些同学状态大好时,就算负责报告的同学死气沉沉,课堂也能靠讨论环节的闪光咸鱼翻身。但花无日日好,几位同学状态不佳之时,整堂课就只能惨不忍睹了。为什么冲杀于战场之中的来来去去都是那寥寥数位呢?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班上的“贫富”就这样渐渐悬殊起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越趋明显。为人师者与身在其中者不得不察呀!

此外,同学中也出现一种“唯资料独尊”的现象。一分配好负责的篇章,不须阅读原文或者匆匆读过原文就忙着从文献中提取资料,以为报告所用。报告之时,资料一大堆,念了一大堆,似乎头头是道。“问:喜欢这篇作品吗?答:……”“问:作品好在何处?答:……资料说……”“问:你觉得这篇作品写得如何?答:…… 资料说……”我其实很怀疑,我们认真触碰过这篇作品了吗?是我们用资料呢?还是资料在用我们?这样一种略过了感性阅读经验的文学鉴赏,会触动心灵,进入生命吗?会让一个人感受文学的魅力,爱上文学吗?会培养起一个人的文学鉴赏能力吗?没有资料之时,是否还可以进行报告呢?

我想,这样一种被资料“奴役”的现象是事出有因的。记得有那么一段时光,大家的文学赏析是过度“随心所欲”的,套用几个修辞手法即可说得天花乱坠。拥有扎实文献学基础,兼在学风严谨的南京大学受过训练的黄老大自然看不下去。“文学鉴赏不要口花花、天花乱坠,要根据文献说话,有凭有据,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黄老大一番肺腑之言掷地有声,声声入耳。然而,想是大家悟性有限,只抓到言中的“根据文献说话”,而忽略了个人与文本的交流,从“天马行空”这个极端一跳至另一极端,“唯资料独尊”。此风渐长之际,黄老大并没有明确导正歪风,仅以“要吃透资料”试图点醒而不可得。算起来,事到如今我想黄老大还是拥有一定责任的。而我们这些略为清醒的家伙却又沉默是金,自然也成了同谋与共犯。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文学课上所暴露出来的现象与问题背后其实拥有复杂的因素,牵涉到一直以来的惯性思维与懒于思考的坏习惯。此一复杂因素也直接导致了大家在行动研究中的问题。心思慎密不足,思考流于表面,缺乏追问精神,这一切都将影响一个人人生的方方面面,确实是应该严之以待的。上梁不正下梁歪,身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唯有自己处理好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对下一代有所期望。

反思是为了发现问题,找出原因,进而使改变成为可能。愿今天的反思能促进明天的成长。


Thursday, October 14, 2010

《儿童也有文学》前言


前言
郭史光宏


在欧美国家,只要是对“儿童教育”有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如: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童书出版和图书馆管理等,必修的一门学问是——儿童文学。可以这么说,只要在工作中频密与儿童接触的人,都必须对儿童文学有所认识,有所掌握。

为人父母者,可从儿童文学中获得开启儿童心灵之门的钥匙,进而得到如何教育孩子的启发;为人师者,可从儿童文学中汲取丰沛的教育资源,将儿童文学融入教学,让小朋友愿学、好学、乐学。中国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梅子涵教授说过:成人是儿童阅读的第一读者。书本总是先到达成人的手,再交到儿童手上。于是,成人阅读视野的宽窄与阅读品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的阅读素养。亲近儿童文学,成人将具备挑选优秀童书的眼光,在这个良莠不齐的童书市场游刃有余,将真正的好书带给孩子。

与西方诸国相比,儿童文学在马来西亚可说仍是一片尚待开拓的荒地。绝大多数的人虽听说过“儿童文学”,却不知其究竟为何物,只有极少数人对其略知一二。这样的情况在一众与儿童息息相关的领域亦非常普遍,如:幼教界、中小学教育界和图书出版界等。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肩上扛着“儿童教育”重担的人却对“儿童文学”不甚了了,这在先进国家是无法想象的,但在我国却是见惯不怪。

近年来,东方国家逐渐意识到儿童文学的重要性,开始关注儿童文学。先是日本,然后是台湾、韩国、中国,儿童文学成为众人焦点是大势所趋。2007年,我国教育部师范教育司首度将“儿童文学”作为一门必修科纳入师资培训的课程之中,儿童文学正式进入我国教师的专业知识架构。起步已迟,后天更需加倍努力以期能迎头赶上。眼见国人对“儿童文学”仍处于不甚了了的层面,身为第一届接受儿童文学专业训练的师范学员,我们愿意为儿童文学的推广献出微薄之力,让更多人认识儿童文学、关注儿童文学,因而有了这一本结合了理论与实践的《儿童也有文学》。

编辑此书时,我们考虑到儿童文学基本理论与儿童文学作品的结合。于是,本书内容分成上下两编。上编“敲开儿童文学之窗”主要是儿童文学基本理论,包括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化等;下编“一辈子的书”则是世界儿童文学经典作品的介绍与推荐,包括了十本绘本的评介以及数项国际儿童文学大奖的介绍。

在儿童文学理论方面,我们主要是采摭中国朱自强教授的讲稿。朱自强教授是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儿童文学已有27年经验,研究领域包括本质论、儿童观、发生原理论、读者论、作家论、童话、幻想小说、动物小说、图画书等,是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界的代表人物之一。更难得的是,朱教授在近十年以其丰厚的儿童文学学养,涉足语文教育研究,从独特的角度提出了既富批判性又具建设性的观点,在语文教育界备受关注。

2007年3月,在本地儿童文学作家爱薇女士的穿针引线下,朱自强教授受邀到马来西亚讲学,并进行了一系列巡回讲演与儿童文学推广活动。其中的重点是于彭亨佛教会举办,为期四天三夜的“儿童文学研习营”。本书上编“敲开儿童文学之窗”中的六篇文章就是根据朱教授当时的演讲整理而成。另外,为了让内容更扎实、涵盖面更为宽广,我们也选录了三篇朱教授谈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教育的文章,分别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文章观>、<让孩子的心灵去闲逛>和<幸福人生的秘密>。

朱老师的演讲深入浅出,能将深奥的道理以浅白易懂的方式带出,尤擅旁征博引,务求所谈内容清晰到位。朱老师在例举世界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时更是信手拈来、如数家珍,让听众常在趣味盎然的故事前开怀大笑,在凄美的童话前感动落泪,在一个又一个小故事中感悟儿童文学。与一般儿童文学理论书相比,本书的讲演录风格更具亲和力。读者能从字里行间领略朱教授的精彩演讲艺术,轻轻松松、欢欢喜喜走近儿童文学。

具备了理论知识,接下来就要直面作品,走入大量的儿童文学经典作品之中。我们认为入门要正,起点要高,因此本书下编“一辈子的书”为读者推荐了经典儿童文学作品。这包括十本各具魅力且饱含儿童文学质感的绘本,以及几项享誉全球的国际权威性儿童文学大奖(包括“纽伯瑞儿童文学奖”与“凯迪克奖”),并附上已出版中译本的得奖作品之书目。我们希望把这些经典带给读者,为读者奉上“一辈子的书”,在阅读中锻炼儿童文学眼光,提升儿童文学素养,感受儿童文学的魅力。

本书的最后还附录了一篇汤嵋厢老师对朱自强教授进行的访谈。汤老师是2007年儿童文学研习营的营员之一,在研习营中与朱老师结缘,更在翌年飞往中国青岛拜访朱老师,并针对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问题向朱老师请教。访谈中,朱老师从儿童文学视角出发,对小学语文教育的若干问题做出了到位的分析,并提出了独到而又深具说服力的观点。

朱老师如是评价儿童文学:“自然,但是不是无为;本色,但是不苍白;简约,但是不空洞;单纯,但是不简单;率真,但是不幼稚。儿童文学这一‘朴素’文学拥有的实在是高超的艺术境界。”

愿诸位读者能够通过本书,步入明亮灿烂的儿童文学世界。



郭史光宏
2010年8月9日于东姑安潘阿富珊师范学院



Wednesday, October 13, 2010

黄先炳博士为《儿童也有文学》写序


序二
黄先炳


朱自强教授来马讲课已经是三年前的事了,《儿童也有文学》酝酿出版也为时已久。何以拖了那么长时间才让这本书面世?
其实,编委们老早就把朱老师的讲演内容给整理出来,我却一直没有让它付梓的行动。这是因为,我总是感觉这本书可以编得更好!

我的感觉是有原因的。

回顾过去,1993年开始,我便起办儿童文学研习营,几届下来,课程过程虽令人满意,后续的力量却不强。坚持创作的同学不多,积极推动儿童文学的,更是几乎没有。我对此深感纳闷,也不断反思其原因。

我揣测那是因为大家对儿童文学的理论认识太少了,没有理论作为基础,恐怕难以走远。2002年,我邀请中国儿童文学家蒋风教授到马来西亚巡回演讲
。蒋风教授在大陆是儿童文学研究所的首创人,请他来讲课应该可以弥补我们的不足。可惜,因为种种客观的因素,蒋教授的努力,没有看到具体成果。

2006年,我受邀主持师范新课程的编写工作。我大胆地提出把儿童文学列为其中一门必修科,以增强师范生对儿童文学的理论认识。庆幸的是,这个建议获得同道们的认同。于是,儿童文学正式走进马来西亚师范学院,成为本科生的必修课。由于纳入课程,我们要做的,就不能停留在激发师范生对儿童文学感性的认识,而要引导他们做理性的探讨。

当我还在思索对策时,爱薇老师却在我们开课前打电话给我,说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的教授朱自强有意到马来西亚讲学,问我是否可以安排他的行程。恕我孤
陋寡闻,那时候并不知道浙师大之外,青岛也有儿童文学研究所,也有位儿童文学的园丁在耕耘着。可是,我还是逮住这个难得的机会,答应了爱薇老师的要求。

于是,不久之后,朱自强老师来了。感恩嘉阳出版社的鼎力支持,除了负责老师的往返机票外,还安排老师到北马巡回演讲。朱老师来马三周,到过吉隆坡、巴株巴辖、关丹、槟城等地演讲。重点活动则是在关丹主持“儿童文学研习营”。

朱老师的课,拓宽了我们的眼界。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儿童文学的理论知识,还有环绕着儿童的种种问题;我们关心的不只是儿童教育,还包括儿童的心智成长。更重要的是,我们体会到要推动儿童文学,我们不能够只停留在创作的层面上,我们还得延伸到儿童课外的阅读,以及课内的语文教学去。教材、图书、创作必须形成互动,儿童文学才可以扎根。
所以,课程结束后,学生急着要出版纪念特刊,我却一直拖着。其后,我们正式上了三个学分、六十小时的儿童文学课。同学们不但在课堂上讨论儿童文学,还办了很多相关的活动,例如:绘本讲座、童诗创作、童诗发表会、与芙蓉师范学院学生互评童诗、儿童文学出版物展览、童诗写作营等等。他们所付出的时间,肯定不只课程的规定。

古人可以耗十年光阴磨剑,为的就是确保宝剑是锋利的;我们的同学用了三年的时间阅读,对儿童文学的认识也不再流于激情阶段,是有条件走得更远的了。所以,我们决定出版儿童文学知识系列丛书,为灌溉我国的华文儿童文学尽一分心力。
朱自强老师回国去了。繁忙的工作,重大的责任,短期内朱老师不太可能再来马来西亚。可是,他点燃的火苗,却持续再燃烧!我敢大胆地说:朱自强教授来马来西亚的巡回讲座,带动本地儿童文学爱好者对儿童文学理论的关注,让理论和实践互补。这可说是我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我们期待验收更丰盛的成果。


黄先炳
2010年9月16日于东姑安潘阿富珊师范学院





临别依依,2007年摄于马来西亚国际机场。
左起黄先炳博士、爱薇老师、左伟老师、朱自强教授。



Tuesday, October 12, 2010

朱自强教授为《儿童也有文学》写序



序一
朱自强


2007年3月,在儿童文学作家爱薇女士的举荐下,我接受马来西亚彭亨州立卑师范学院黄先炳博士的邀请,前往马来西亚进行了一系列儿童文学教学和讲演活动。

此行学术活动的重点,是“儿童文学研习营”为期四天的儿童文学教学、研讨活动。研习营在黄先炳博士的领导下,充满浓厚的学习气氛,在各种论题的讨论中,学员热情高涨,认真思考问题,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让我看到了学员们对儿童文学的渴望
和追求。

研习营推开了儿童文学的一扇门。进入这扇门的年轻学子们,朝气蓬勃,充满理想。面对儿童文学,他们如同阿里巴巴寻找到宝藏一样兴奋异常,这是我在国内外的诸多讲学活动中,记忆最深刻,感动最多的一次。

时隔数年,研习营的学员在儿童文学的学习、研究上成长迅速。以郭史光宏为代表的年轻学子们聚集在儿童文学这片土地上,如饥似渴地攻读儿童文学理论书籍,深入体味世界儿童文学名著,致力于世界经典、优秀图画书的介绍,思考马来西亚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问题,积极推动马来西亚的儿童阅读,启发社会关注儿童的阅读和成长。我为马来西亚有这样一批风华正茂的儿童文学学人,感到由衷的欣喜。

收入我的儿童文学研习营讲稿的《儿童也有文学》一书能在马来西亚编辑出版,得益于黄先炳博士对儿童文学的深刻理解和积极扶助,得益于研习班学员们对儿童文学孜孜不懈的追求。在该书成书的过程中,郭史光宏等人做了大量的辛苦的记录、整理和编辑工作。从全书的内容安排,到人物照片、书影的插入,都令我感到良工心苦,在此表示我真挚的谢意。看到郭史光宏等学人精当挑选优秀的世界图画书,进行深入、细致读解的文章,我也为他们的迅速成长而惊喜。

一晃三年多过去了。现在提笔作序,读着《儿童也有文学》一书中我的那些讲课文字,当年的一幕幕情景,又不断地浮现在眼前。

借此机会,我要再次感谢爱薇老师的引荐以及黄先炳博士的邀请;感谢彭亨佛教会何振森会长对儿童文学研习营的鼎力支持;感谢嘉阳出版社许育华社长对儿童文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大力扶持(他不仅自己亲临演讲现场,还组织出版社的编辑们,都到我的演讲现场分享儿童文学带来的快乐);感谢槟城、马六甲等地的教育局领导亲临演讲现场,表
达他们对小学语文引入儿童文学资源的重视;感谢马华梳邦区会李伟杰主席,对家长的儿童文学启蒙工作的热心;感谢马来亚大学潘碧华老师的演讲邀请。另外,汤嵋厢老师在参加儿童文学研习营后,特地赶到槟城听我讲演,并于翌年前来青岛对我进行采访(采访文章已收入《儿童也有文学》一书),对她的热情我也要深表谢意。

如果我对儿童文学和语文教育的一些思考,能对马来西亚的华语教育和儿童文学教育,多少有点参考价值,我会感到十分欣慰。

祝愿马来西亚的儿童文学事业蓬勃发展!


朱自强
2010年9月17日于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





朱自强教授夫妇与2007儿童文学研习营全体营员,
摄于马来西亚彭亨万佛殿。



Monday, October 11, 2010

《儿童也有文学》出版了!





2007年朱自强教授来马来西亚讲学。3年后,此书终于出版。

书名:《儿童也有文学》
作者:朱自强、郭史光宏等
出版:嘉阳出版社
初版:2010年10月1日

定价:RM 25

内容分上下两编:
上编是朱老师在马讲学的讲演录(由编委会整理),
下编是十本绘本的导读和两项儿童文学奖项的资料整理。

* 有意购买的朋友请到法情网站订购。


自然,但是不是无为;本色,但是不苍白;简约,但是不空洞;单纯,但是不简单;率真,但是不幼稚。儿童文学这一“朴素”文学拥有的实在是高超的艺术境界。 好的儿童文学能够给语文教育一种大智慧。

——朱自强

朱自强教授来马来西亚的巡回讲座,带动本地儿童文学爱好者对儿童文学理论的关注,让理论和实践互补。这可说是我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我们期待验收更丰盛的成果。

——黄先炳


目次


法情书系总序
院长献辞
序一 朱自强
序二 黄先炳
前言

上编敲开儿童文学之窗

什么是好的儿童文学?什么是不好的儿童文学?
儿童文化与语文教育
儿歌的独特艺术魅力
儿童文学教学设计
儿童文学的语文教育功能
小学语文教育的文章观
让孩子的心灵去闲逛
幸福人生的秘密
习作点评

下编一辈子的书

对传统家庭伦理幽默而尖锐的批判——读《朱家故事》
震撼人心的无字书——读《海底的秘密》
举重若轻的心灵鸡汤——读《没关系,没关系》
沉重的美丽——读《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我的家乡》
阴暗中闪耀的人性光辉——读《铁丝网上的小花》
无以再现的黑白艺术——读《逛了一圈》
势必让您惊叹的精心布局——读《鲸鱼》
一本深刻洞察儿童心理的书——读《别让鸽子开巴士!》
成人的世界和儿童的天地——读《莎莉,离水远一点》
团圆是嘴里的一根棒棒糖——读《团圆》
放眼全球

附录
文学教育:小学语文教育的主体理念——朱自强教授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