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27, 2011

我的2011阅读史





  “周而复始,年年岁岁,总是‘风景依稀似去年’。欢喜有时,困顿有时,生活似河流荡逝,飞扬落寞,除人外,最有趣的莫过于书,我高兴我呐喊,书房一角于是有了光和热。回顾过去所得种种,祭谢书神庇佑,感谢有书可读有书可聊的日子。”

——马来西亚书虫方美富


岁末,晒晒今年所读之书。

1. 郝明义著,张妙如图《越读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2. 傅月庵《生涯一蠹鱼》,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3. 唐诺《阅读的故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 梁文道《弱水三千:梁文道书话》,香港:上书局,2006.
5. 舒国治《流浪集:也及走路、喝茶与睡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6. 张大春《认得几个字》,台北: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7.
7. 陈平原《走马观花》,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8. 【英】钱伯斯著,许慧贞、蔡宜容译《打造儿童阅读环境》,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7.(二读)
9. Stephen D. Krashen著,李玉梅译《阅读的力量——从研究中获得的启示》,台北:心理出版社,2009.
10. 林美琴《绘本有什么了不起》,台北:天卫文化,2009.
11. 雷夫.艾斯奎斯著,李弘善译《全美最好的老师》,台北:宝瓶文化,2008.
12. 许慧贞《上阅读课囉!》,台北:天卫文化,2009.
13. 林美琴《儿童阅读新识力:儿童读书会与班级共读》,台北:天卫文化,2008.
14. 苏明进《希望教室:让孩子潜能大大发光》,吉隆坡:教总,2010.
15. Jeff Kinsey, Diary of a Wimpy Kid, Puffin Books, 2007.
16. 李伟文《电影里的生命教育》,台北:天下杂志,2010.
17. Jeff Kinsey, Rodrick Rules: Diary of a Wimpy Kid, Puffin Books, 2008.
18. Sarah-Jayne Blakemore & Uta Frith,游婷雅译《乐在学习的脑》,台北:远流出版,2007.
19. Jeff Kinsey, The Last Straw: Diary of a Wimpy Kid, Puffin Books, 2009.
20. Jeff Kinsey, Dog Days: Diary of a Wimpy Kid, Puffin Books, 2009.
21. 【日】那须正干著,【日】前川一夫绘,林少华译《活宝三人组:出场记》,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0.
22. 【日】那须正干著,【日】前川一夫绘,朱自强译《活宝三人组:侦探队》,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0.
23. 【日】那须正干著,【日】前川一夫绘,林少华译《活宝三人组:探险记》,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0.
24. 【日】那须正干著,【日】前川一夫绘,王晓丹译《活宝三人组:绝密大作战》,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0.
25. 【日】那须正干著,【日】前川一夫绘,林少华译《活宝三人组:时间漂流记》,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1.
26. 【日】那须正干著,【日】前川一夫绘,林少华译《活宝三人组:花样记者团》,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1.
27. 【日】那须正干著,【日】前川一夫绘,林少华译《活宝三人组:绒毛猪的秘密》,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1.
28. 【日】那须正干著,【日】前川一夫绘,朱自强译《活宝三人组:儿童会会长》,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1.
29. 【日】那须正干著,【日】前川一夫绘,朱自强译《活宝三人组:结婚咨询所》,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1.
30. 严长寿《教育应该不一样》,天下文化,2011.
31. 【英】亚瑟•柯南•道尔爵士著,王知一译《福尔摩斯探案全集1》,上海:百家出版社,2007.
32. 严长寿等《给社会新鲜人的10封信》,台北:联经,2008.
33. 钱理群《致青年朋友:钱理群讲演、书信集》,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8.
34. 朱自强《亲近图画书》,济南:明天出版社,2011.
35. 丁有宽《我与顽童》,加影:董总,2001.
36. 【英】亚瑟•柯南•道尔爵士著,王知一译《福尔摩斯探案全集2》,上海:百家出版社,2007.
37. 严长寿《做自己与别人生命中的天使》,新北市:大众国际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8.
38. 严长寿《总裁狮子心》,新北市:大众国际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3.
39. 陈之华《每个孩子都是第一名:芬兰教育给台湾父母的45堂必修课》,台北:天下远见,2009.
40. 洪兰《理所当为:成就公平正义的社会》,加影:教总,2011.
41. 欧阳文风《同志教育》,吉隆坡:海滨出版有限公司,2011.
42. 杨照《我想遇见你的人生:给女儿爱的书写》,台北:远流,2011.
43. 柳田邦男著,唐一宁、王国馨译,童嘉绘图《寻找一本绘本,在沙漠中……》,台北:远流,2006.
44. 李茂编译《今天怎样“管”学生:西方优秀教师的教育艺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5. 黎智英《我是黎智英》,台北:商周出版,2007.
46. 郭初阳、蔡朝阳、吕栋《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
47. 【美】爱斯米•科德尔著,海绵译《特别的女生萨哈拉》,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8. 【美】琳达•休•帕克著,陈蕙慧译《碎瓷片》,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
49. 【美】洛伊丝•劳里著,汴桥译《数星星》,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
50. 【美】洛伊丝•劳里著,郑荣珍译《记忆传授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
51. 林真美《绘本之眼》,台北:天下杂志,2010.
52. 肯•古德曼著,李连珠译《全语言的“全”全在哪里》,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3. 倪匡《运气》,明窗出版社。
54. 落合惠子著,唐一宁、林佩仪译,《绘本屋的100个幸福处方》,台北:远流,2008.
55. 王晓春《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Monday, December 19, 2011

当语言学习只为了考试




当语言学习只为了考试


  我曾于上一篇文章《语言学习,走向何方?》 中,引述中国徐冬梅老师对于“语言学习”的看法。根据徐老师,语言学习得包含三个层面,分别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学”和“语言文化”。即便这样的界定是真正符合语言本质的,很多人还是会泼冷水,说如此学习语言无法应付考试。我似乎听出了里头的潜台词——语言学习只是为了考试。

  说我国的应试教育已趋走火入魔之境,其实一点都不夸张。“考什么就教什么,考什么就学什么”,已经成为许多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座右铭。乍听之下,“以考定教,以考定学”的说法似乎如常识般合理,其实不然。

  在“以考定教,以考定学”的潮流下,校园成了应试作业的一片红海。本地作家杨邦尼的观察一针见血,“去书店走一趟,琳琅满目,目不暇给的各年级华文练习,无论是理解、语法、作文,全部以考试为导向。换句话说,书店卖的小学华文参考书等同于考试用书,与考试无关的华文课外书寥若晨星,没有市场,老师不会编撰,书商不出,家长不买。华小华文除了学校的华文课本,就是冠上各种名目的练习簿。”

  大家也许会质疑,只要考试的项目和内容是好的,围绕考试来学习有何不妥?再引杨邦尼先生的一段话来说明应试教育下的语言学习,“同义词、反义词、正确用词、汉语拼音、成语、谚语、组词成句、词语应用、字形相似字、连词、副词、量词、修辞、病句、完成句子、排列句子、句式变换、标点符号、笔画、笔顺、辩论、演讲、词语解释、同音异义字、多音多义字、错别字、改写句子、构词……而每个项目又可单独出一本练习,华文是用来练习,不断反复练习,最后考试用的。洋洋洒洒的语法如此,各种文体的理解如此,作文、应用文更是如此。”

  走进校园,你会发现很多小学的华文课是这么上的:周一生字笔顺,周二汉语拼音,周三造句,周四语法,周五作文。需要阅读文学吗?不需要,因为考试不出。需要发挥想象与创意来写文章吗?不需要,因为考试只要求四平八稳。需要培养独立思考,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吗?不需要,因为考试不考。有时,还不仅仅是“不需要”这么简单,甚至会落到“不允许需要”的境地。

  台湾严长寿先生说过,“考试考不出热忱,考不出责任心,考不出使命感,考不出沟通力,考不出领导力。考试当然也考不出有远见、有企图心、有决策能力的领袖。考试更考不出一个人的品格、品味,至于艺术、文化教养内涵,更是统统考不出。” 因此,所有考不出的种种珍贵素质,都不会成为教学中的重点,也不会成为师生努力的方向。这就是应试教育下的学习。

  语言学习,本来就不是东一块西一块,可以被任意肢解切割的东西。国际知名语言教育学者肯•古德曼就曾提出“全语言”(Whole Language)的概念,强调语言的完整性。中国朱自强教授也主张“文学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主体性理念”,说明字词应该通过语境学习掌握。由于篇幅所限,有关语言学习的整体性,且留待下一篇文章再展开。

  考试只是为了检测进度并提供评估数据,学习才是根本核心。让考试主宰学习,无异于本末倒置、舍本逐末。打个比方:一项画画比赛,题目为“夕阳西下”,考核的是参赛者对色彩的运用、对空间的掌握、对题材的诠释。长远来看,作为画手,我们是该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地只练习画“夕阳西下”,还是该踏踏实实,真正培养起自己对色彩、空间、题材的根本驾驭能力呢?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19.12.2011

Saturday, December 17, 2011

临教合约风波背后的司马昭之心

临教合约风波背后的司马昭之心
文:贾光骅,2011年12月10日

临教合约风波愈演愈烈,大家各有各忙。临教们忙着忐忑不安,忙着四处申冤;魏博士忙着大义凛然,忙着拍胸口喊话;教育部官员忙着充耳不闻,忙着暗渡陈仓。众人的目光,似乎都聚焦在合约的内容。所关注的,都偏向临教福利在新合约下的情况。

众声喧哗中,更让我纳闷的是,教育部怎么突然心血来潮,要求更改临教合约?

魏家祥宣称逼不得已

根据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博士,当局是“逼不得已”才这么做。魏博士说,“目前有千余名师范毕业生没有工作,教育部每年竭尽所能解决师资过剩问题,最终决定更改合约。这是全国统一使用的合约,适用于国中、国小及华小的临教,以免他们面对被解雇的窘境。”

魏博士还说,“临教制度的推行其实是为暂时填补空缺,即一旦来自师训学院的教师毕业,这些临教的合约就会被终止,其位置将被合格教师取代。不过,一些临教可能已执教三、四年,政府也很珍惜他们的贡献,因此首相纳吉指示吸纳这些临教,为他们提供培训,但在另一边厢,教育部也必须安置师训毕业的合格教师。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育部面对压力,只好把临教的合约转为服务合约。”

言下之意,更改临教合约主要为了解决两个问题:
1、 解决师资过剩。
2、 避免优秀临教被解雇。

按魏博士的逻辑,只要更改临教合约,以上两个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事实上真是如此吗?

师资过剩问题仍然存在

先看问题一:“解决师资过剩”。我国目前的情况是,全国各源流学校共有7000临教,同时又有千余名师范毕业生没有工作。要解决师资过剩,除了解雇临教,让师范毕业生(合格教师)填补空缺以外,别无他法。更改合约,临教的数量还是维持不变,依然占据着师资名额,师范毕业生依旧没有工作,师资过剩问题仍然存在。

再看问题二:“避免优秀临教被解雇”。应该注意,教育部要吸纳的是“优秀”临教,用魏博士的话说,就是“素质不错,在学校教了几年,有志气当教师媒的临教。”全国各源流学校7000临教,其中自然不乏符合魏博士条件的佼佼者。但也必须认清,这里头有相当一部分是将临教当临时工的,包括了在等成绩以继续深造的学生、在等待工作机会的无心教育者,以及赋闲在家的无所事事者等。更改合约,其实是将所有临教不分优劣地捆绑在一起,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再说,全国各源流学校共有7000临教,没有工作的师范毕业生只有区区千余人。若要将这千余位合格教师正式纳入体制,只须解雇相应数量的临教。而只要根据临教的素质与执教年资进行筛选与淘汰,相信不难处理。这样一来,不仅能有效解决师资过剩问题,还能挽留与吸纳真正优秀的临教。

魏家祥解释仅混淆视听

综上所述,更改临教合约既不能解决师资过剩问题,也不能有效避免优秀临教被解雇。很明显,魏博士的解释只是混淆视听、模糊焦点的官方说辞,其逻辑完全经不起推敲。那么,教育部更改临教合约,究竟用意何在?

让我们尝试从“利益”的角度进行推敲。更改临教合约,教育部将获得什么利益?

新合约下,临教的薪金被削减,所应享有的公积金、花红和假期等多种福利也被剥夺。7000临教的公积金、花红和薪金,长远来看确实不是小数目。教育部在更改临教合约后,毫无疑问将省下一大笔开支。再说,近年来教育部一直在缩支。官方的会议与课程,从高级酒店转移阵地至各校礼堂;教师参与会议与课程的种种津贴也渐渐失去着落。

剥削临教减开支真目的

我国在独立后的52年里,有46年处于财政赤字状态。首相署部长依德利斯甚至警告,马来西亚可能会在2019年像希腊那样宣告破产。行笔至此,教育部更改临教合约的真正目的已呼之欲出。解决师资过剩问题、避免临教被解雇,什么逼不得已,什么无可奈何,全都是幌子,都是政客企图敷衍塞责、暗渡陈仓的藉口!国库空虚才是真相。剥削临教以削减开支才是目的。

另一边厢,尽管国库已空,我国政府近期还在四处派钱,发放100令吉津贴予全国学生、500令吉援助金予收入不超过3000令吉的家庭。国库空虚还要打肿脸皮充胖子,原因只有一个:大选!大选将至,众所周知。为保政权,政府大派糖果,企图以蝇头小利笼络广大选民,再往居少数的临教身上开刀。

为了选票,政府可以不惜牺牲教育体制内成员的福利。我们的政府究竟是在办教育还是搞政治?政客们究竟是在解决问题还是在演戏?更改临教合约风波中,一切昭然若揭。



此文转自:《当今大马》10.12.2011

Monday, December 5, 2011

语言学习,走向何方?


(与徐冬梅老师合影,摄于关丹直落尖不辣海边,28.11.2011。)


语言学习,走向何方?


  我国教育网站《法情论坛》,近日邀请到中国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徐冬梅老师来马讲学。徐老师共主持了两项课程,分别是“儿童阅读推广研习营”和“儿童阅读营”,前者对象为语文教师与家长,后者则对小学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开放。身为课程的策划人之一,我有幸分享了徐老师对于语言学习与儿童阅读的看法,也引发了不少思考。

  什么是语言学习?徐冬梅老师说,语言学习必须涵盖“语言文字”、“语言文学”与“语言文化”才算完整。“语言文字”主要指向听说读写等一般应用层面。“语言文学”则点出了文学作品的重要性,最优秀的语言只存在于最优秀的文学作品里。一个人的语言,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思考模式、价值定位,同时也是一个人文化的根。因此,语言学习绕不开“语言文化”。

  徐老师的一番话,尤其适合用来界定母语的语言学习。打个比方,若仅仅学习“语言文字”,情况与一般老外学汉语无甚差别,基本上能听能说能读能写,应用无碍,但绝对无法领略语言背后的文学经典与悠远的文化传统。老外这么来学习华语问题不大,毕竟他们的母语并非华语,学华语仅为沟通交流。然而,若一个华人也如此学习华语,则势必成为一个没有文学素养、没有文化底蕴的无根之人。

  放眼世界,除了中国大陆与台湾,马来西亚是唯一一个以华语进行母语教育的国家。这一点,常令本地的华教工作者引以为傲。然而,就我国近年的中小学语文教育发展趋势来说,不晓得我们还能以此骄傲多久。

  翻了翻UPSR华文试卷,再翻了翻学校里的华文课本和作业,不禁感慨万千。上课文,只为学习生字新词;语文课,只为学习语法。一堂堂教学为一本本的作业量身定做,我们的“语言”成了什么东西?生字新词?同反义词?修辞法?前后鼻音?笔画笔顺?部首偏旁?主谓复句?动宾短语?掌握了这些“语文知识”,就能感受语文的魅力?就能迈入语文的殿堂,做一个有根的人?抑或是,学生从此鄙视语文,误以为语文就只是“语文知识”这么一回事,甚至对语文产生反感?

  或许有人会问,语文不这么教,还能怎么教?我想,由徐冬梅老师策划主编的几套读本指出了一些方向,能够给我们启示。徐老师是中国著名教育组织“亲近母语”的创始人。在徐老师的带领下,亲近母语推出了《全阅读》、《日有所诵》、《我爱吟诵》和《经典童书》等读本。这些读本被中国近百万学生使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日有所诵》主要编选了世界优秀的儿歌、童谣、童诗和美文,鼓励学生每日诵读这些篇章,从朗朗读书声中感受语文之美。《我爱吟诵》则选入了百余篇适合小学生朗诵的古诗词,并附上诸名家吟诵音频的光盘,让学生从吟诵中走进古诗词的意境。《全阅读》收录了适合各年级孩子阅读的文学篇章,绝大部分为世界经典儿童文学,借由节选篇章激发孩子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与热情。《经典童书》则分高、低年段精选了20部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冀望孩子通过整本书的阅读,感受文学的魅力,养成阅读的习惯,并培养起语感。

  语言学习是什么?语言学习该如何涵盖“语言文字”、“语言文学”和“语言文化”?我想,徐冬梅老师与亲近母语用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给出了她们的答案,似乎也为我们点亮了前方的路。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5.12.2011

Monday, November 21, 2011

失去灵魂的专业




失去灵魂的专业


  想象这么一个生日会:来宾莅临、献礼、唱生日歌。寿星许愿、吹蜡烛、切蛋糕,然后发表感言,众人鼓掌。接着寿星将一份份礼物拆开,收下。大家将蛋糕吃完,寒暄几句,回家。主人家与宾客按照流程表,完成了生日会的任务。

  生日歌很悦耳、蛋糕很好吃、礼物很精致,可整个生日会给人一种异样的感觉,似乎少了什么。是了,那是一种空虚,一种失去了本质精神的空虚。尽管生日歌唱得整齐嘹亮、蛋糕切得分毫不差,整个流程有条不紊,生日会的灵魂却已不知所踪。表面形式取代了生日会的核心意涵。

  近期见到一些学校举办儿童节、教师节庆典以及毕业典礼,颇有感触。唱国歌、州歌,嘉宾致词,娱兴节目,茶点,结束。司仪老师盯着流程表,一环接一环,在吐出最后一句“我们明年再见”后,长长舒了一口气,收工。学生代表念着师长准备好的稿,标准流利,不带一丝情感。其他学生上台下台,一组接一组载歌载舞,一片喧哗中又是一天。

  确实,司仪的表现八面玲珑、节目的推进行云流水、学生代表的致词成熟得体、学生的演出亦令人称道,引来好评如潮。然而,当热闹过去,掌声与赞美的背后,“人”去了哪里?儿童节,孩子快乐吗?教师节,师长的感受如何?毕业典礼,对毕业生又有着什么意义?这些本该是重点的“人”的部分,在种种形式中是被聚焦突出了,还是被淹没消音了?

  种种节庆的意义是什么?我们究竟为何欢庆这些节日,为何举办这些活动?

  儿童节,难道只为派发恩物?教师节,就为让学生呈现表演?毕业典礼,只为颁发毕业证书和奖杯?跟着既定流程按部就班,完成就算圆满?

  当大家将眼光都聚焦到形式与细节上,务求每个环节都在掌控之中,达到零风险,一个活动往往会让人感觉非常“专业”,但“专业”过了头是非常恐怖的。正如一位演技精湛的演员,一声“action!”即能声泪俱下,稀里哗啦。听到“cut!”后却又能马上嬉皮笑脸,谈笑风生。现实生活中,这样一种“专业”不是很恐怖吗?一切都按编好的剧本展开,一切都已被设定,显得如此标准,如此小心翼翼,如此处心积虑。对此,我隐隐感到一股失去灵魂与真挚的恐怖。

  与“专业”和“完美”的庆典仪式相比,我更向往那种偶尔出错,却洋溢着自然与温馨氛围的聚会。大家可以无拘无束,可以畅所欲言,可以犯错,可以沉默。对我来说,生日会可以没有生日歌、没有蛋糕、没有礼物,仅仅真挚的心与真诚的祝福,足矣。师生可在教师节庆典上坦诚对谈;毕业生可在毕业典礼上直抒胸臆;孩子可在儿童节没大没小。

  任何的形式,皆为本质精神服务。形式之所以存在,完全是因应本质精神的需要。在筹办任何一项活动时,我们是否应跳出形式的框框,回到原点,从事物的本质开始思考呢?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21.11.2011

Tuesday, November 8, 2011

教育是勇气




教育是勇气


  小蓝今年一年级,充满好奇、待人热情。兴致高时,更会在你面前弓背伸颈,双眼直视前方,十指作爪状于胸前,“吼!老师,我是恐龙!吼!”如此天真活泼的孩子,实在讨喜。然而,他发音总不准;基本加减法学了一整年方初步掌握;国语词汇念了几十遍才勉强记住;英语读过即忘,至今没识得多少词汇。

  可想而知,课堂带给这孩子的,大多时候是挫败与自卑。我常在教学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当场完成。正当大家都因游刃有余而投入于作业之时,我不止一次见到小蓝的身影在座位上微微颤抖,颗颗泪珠落在空白的作业上,给出了无声的答案。“来,老师陪你一起做。”拍拍他的肩,摸摸他的头,我红着眼眶试着想象他当下的感受。

  我开始利用周六的早晨给小蓝补习。我们从数棉花棒开始,然后利用数数的技能下蛇棋,再过渡到手指的应用、数学符号的对应。渐渐的,他开始掌握基本的加减法,甚至主动要求我出题。面对一页十题的学习卷,小蓝一边用手指比划,一边在纸上填上答案,然后带着期待的眼神望向我。我微笑着点点头,他即大呼“Yes!”,又继续演算下一题。经过反复改正,当手中红笔终于在卷子上留下十道勾与“100分”的字样,小蓝激动地捧着卷子,轻轻地自言自语:“老师,我会了耶,我真的会了耶。”那眼神和语气至今难忘。

  上述情景在小蓝的生活中毕竟难得。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作业、统一的考试、统一的态度,我们是这样来要求孩子。大家最好都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作业,然后科科都考A,上课全神贯注,下课循规蹈矩。我们习惯以一种标准来衡量每个孩子,而这标准常是课业上的表现。小蓝在如此标准下,自然属于“问题学生”。父母说他差,老师说他慢,同学说他钝,身边的人一而再,再二三地提醒他,“你不行。”耳濡目染下,他亦渐渐自我否定。课业上遇到问题,“老师,我不会。可以抄答案吗?”无需多想便冲口而出,抄袭变得理所当然。

  小蓝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大家看在眼里;小蓝想象奇特,大家也都认同;小蓝待人热情真诚,大家亦有同感。然而,我们常有意无意选择忽视这些特质的存在,而不断放大他在课业上的无所适从。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能力本来就不一样,一些轻轻松松即能在体制下大放光芒,一些拼命挣扎却只能苟延残喘。更糟的是,现行体制让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两者的差距会日益悬殊。借洪兰教授的一句话,“学习本有快慢,用同一把尺去评量所有的学生是否公平?”

  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研究发现,人有多元智能;中国熟语说,行行出状元;西方古谚则告诉我们,“没有什么叫天才,只要放对位置,让他的能力发展出来,就是天才。”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存在,都有个别的优缺点与长短处。多一把衡量的尺,就多一批优秀的孩子。

  成就体制下的精英,放弃未能适应体制的弱势者,断不是教育的真谛与使命。那么,教育是什么?台湾苏明进老师两本书的书名很有意思:《希望教室:教孩子一生受用的36种能力》、《希望教室:让孩子的潜能大大发光》。是的,教育培养的是能力,激发的是潜能。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颗饱含生命力的种子。榴莲的种子不可能长成苹果树,苹果的种子亦无法长成香蕉树,然而这并不重要。每种树都有其动人之处,都有其无可替代的价值。只要园丁带着欣赏的眼光,给予阳光的照耀、雨水的滋润、自由的土壤与悉心的呵护,每颗种子必能适得其所,茁壮成长。台湾亲子作家蔡颖卿说得好:

“教育是勇气,说出对错的勇气,分别爱与容忍,并愿意以耐心与较高的期待去执行的勇气。教育是,不看对象能力高低,想方设法要把一个人从一地拉拔到较高那一地去的生命工艺。”(蔡颖卿《勇气》)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7.11.2011

Monday, October 31, 2011

孩子,你为什么说谎?





孩子,你为什么说谎?


  一位家长大吐苦水,说她四年级的孩子撒谎成性,无论大小事,都习惯以谎言对待。功课明明没做,却说没带;垃圾桶明明塞满,却说已倒;甚至肚子饿时,仍推说不饿,然而方便面一上桌,即可瞬间吞下两大碗。家长软硬兼施,无论好声好气,还是声色俱厉都无效。孩子被打骂时跪地求饶,打完照样说谎。究竟该如何是好?

台湾洪兰教授曾在一篇文章,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谈“说谎”。她说,“从大脑造影实验中,我们看到说谎时,大脑活化的地方,跟给受试者闻阿摩尼亚是同样的地方,也就是大脑的‘厌恶中心’。所以我们知道,虽然说谎的孩子嘴里不承认,心中其实是不齿这个行为的。”既然如此,孩子为何会如此“犯贱”,不断撒谎,不断活化大脑的“厌恶中心”呢?

大家小时候想必都有撒谎的经验。撒谎,往往是在欠缺安全感的情况下,为了让自己暂时逃避危机、问题与责任而产生的行为。尽管大家在理性上都明白撒谎是不对的,但落到现实的生活情境中,撒谎往往成了一种反射性反应。被“逼上梁山”时说谎甚至可以不假思索,待谎言出口后,当事人才恍然。退一步想,说谎其实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表现。我相信,没有人愿意成天以撒谎度日。那些撒谎成性的孩子,正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可怜人。想到这里,我们还会鄙视撒谎成性的孩子,还会对他们火冒三丈、大发雷霆吗?我们不是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爱与关怀,更大的宽容与体谅吗?

那位家长还说,她常会给孩子说真话的“机会”,但孩子总是不懂珍惜,令她失望。举个例子,她离家前吩咐孩子清理桌子,回来后发现桌子零乱依旧,就会把孩子找来,问他是否已经清理桌子。这便是她所谓的“机会”。可想而知,孩子自然又说谎了,还编造出一个又一个不成理由的理由来搪塞圆谎。对家长来说,她给了孩子一个说真话的机会;但在我眼里,家长不过为孩子制造了又一个说谎的机会。既然已经知道孩子说谎成性,我们又何必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试探”那已知的结果呢?

脑神经科学告诉我们,大脑的神经回路是越用连接越紧;长久不用,连接会慢慢松开。我们一直去制造机会让孩子说谎,只会令他们撒谎的神经回路越连越紧,导致坏习惯更加根深蒂固,更加难以改变。我们应该做的,是减少孩子说谎的次数,减少孩子说谎的机会。

怎么做才能减少孩子说谎的机会呢?举个例子,当发现孩子并未完成我们交待的任务,别把他们找来问话,而是再次提醒他们完成任务。将“你到底做了没有?”改成“孩子,现在去做。”这样不仅避免了孩子因害怕而撒谎,也给了孩子一个亡羊补牢的机会,亲子关系也不会常常处于紧绷状态。我想,孩子内心深处会感受到我们的宽容与大度。久而久之,撒谎的神经回路用得少了,连接慢慢松开,坏习惯才有改善的希望。

最后,愿以洪兰教授的一段话与各位读者共勉:

“要改变孩子的坏习惯,父母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更要用爱心去化解。所以,面对孩子说谎,不要惊慌,不要打他,要用爱去感化他。”(洪兰《孩子说谎必有因孩子说话与大度。久而久之,撒谎的神经回路用得少了,连接慢慢松开了》)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31.10.2011

Monday, October 17, 2011

教师岂能不读书?




教师岂能不读书?


  “只有将教育看作是一项崇高的、值得为之献身的事业的教师,才会将自己置身于永不停歇的学习中,因为他知道自己面对的始终是一个个独具生命个体的鲜活生命。为了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教师必须永远做一个学习者。”
——中国语文教师刘祥


  毕业后正式到校园执教,距离小学生涯已有约12年时光。12年,是一个什么的时空概念?比尔盖兹的12年,微软从windows 95、windows ME、windows xp发展到windows vista;乔布斯的12年,苹果推出了ipod、iphone和ipad;互联网的12年,信息更是以千万倍的速度在成长。12年,足以让日新月异。

  那么,我国小学的12年,又有何改变?

  观察了一段时日,表面上确有不同:从前没投影机,如今有;从前没精明课室,如今有;从前的课本是黑白,如今是彩色。所谓“改变”似乎仅止于此。往深层着眼,老师仍然满堂灌,学生依旧死记硬背,传授的依然是知识而非能力。瓶子换是换了,里头装的仍是陈年旧酒,隐隐透出一股刺鼻酸味。之所以如此,我觉得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教师少读书,甚至不读书。

  曾听闻一个说法: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这桶水从何而来?开卷有益,阅读绝对是主要源头活水。不读书,桶里的水自然有限。水量不足而又要施予学生,只能往个人的记忆与经验中拼命淘。老师从前怎么教我,我今天就怎么教学生。于是,仿佛时光倒流,你成了你从前的老师,你的学生则成了从前的你,轮回的巨轮开始转动。试想想,当教育失去了前瞻性与科学性,而仅仅依赖于个人的主观经验与记忆,进而陷入不断重复的泥沼之中,时代要如何向前,教育要如何改革?

  教师应该读书,读教育哲学著作,读儿童文学。中国作家周国平说,“教育哲学所探讨的正是教育理念,即教育的根本道理。”中国儿童文学家朱自强则说,“儿童文学是感性的儿童心理学。”读洛克、卢梭、杜威等大师的教育哲学著作,我们将发现儿童不仅仅是一张张任人涂画的“白纸”,而是一颗颗饱含生命力的“种子”;读儿童文学,我们将贴近儿童心灵最敏感处,体会他们的欢乐与哀愁,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教师须要读书,读论述他国教育的著作。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错”,其他国家办教育的方式常能让我们在激荡中抛开惯性思维,想象教育的种种可能。让学生来决定是否去上课,学生会放纵自己吗?英国的《夏山学校》告诉我们,不会!考试不公开分数不排名,学生会因此失去竞争力吗?陈之华的《每个孩子都是第一名:芬兰教育给台湾父母的45堂必修课》向我们证明,不会!学校没有教科书,可能吗?《没有教科书:给孩子无限可能的澳洲教育》为我们展示,绝对可能!唯有跳出框框、打开视野,教师才能站得更高,从更宏观的角度来思考教育。

  教师必须读书,读科学与心理学著作。曾几何时,幼教与低年级教师因学生字体不够端正美观,要求学生一擦再擦,一写再写。结果,学生不仅字体没有改善,反而失去了书写的兴趣。读了相关的科学著作方知,那是因为孩子小肌肉尚未发展完整,小手难以控制铅笔。要他们写出端正美观的字,无异拉牛上树。就这样,老师的一片好心抹杀了孩子刚刚萌芽的学习兴趣。此外,学生问题如上课分心、不做功课、情绪失控等,其实大部分背后皆有其因。科学与心理学知识让我们更科学更理智地判断与反应,避免“好心做坏事”。

  读书的重要,相信大部分教师心里都是认同的。奈何,在教务繁重、文书工作琐碎的困境下,大家都堂而皇之高唱“没时间,我没时间”。不是不想读,而是没时间读。对此,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怎样做到终身备课?这就是读书,每日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若将读书视为备课的一部分、工作的一部分,甚至生命的一部分,我们还会没时间吗?

  最后,仅以台湾亲子作家蔡颖卿一本书的副标题与大家共勉。多读书,读好书,“做个好大人,给孩子一份没有亏欠的爱”。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17.10.2011


Monday, October 3, 2011

就是不想碰藤鞭




就是不想碰藤鞭


  自2007年邂逅绘本,几年来陆续读了不少,越读越有趣,渐有欲罢不能之势。中国儿童文学家朱自强先生说过,“儿童文学是大巧若拙、大智若愚、举重若轻、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艺术。”此言深得我心。读绘本,常能从中照见自己,反思自己,进而完善自己。近日,遇见一本颇有意思的杰作——加拿大作家尼古拉斯的《大熊抱抱》。

  此书的主角是一只心中充满了爱与幸福的大熊。每当他在森林里散步,看见有生命的东西时,都会给他们来个大大的拥抱。不管是高大的动物,小小的动物,臭臭的动物,恐怖的动物,大熊都会来个大大的拥抱。他甚至会去拥抱那些熊喜欢吃的小动物。但是,大熊最喜欢抱的还是树。大树,小树,苹果树,梨树,桃树,每棵树他都爱。

  有一天,大熊看见一个扛着斧头的男人走进森林里。他偷偷跟在男人后面,直到他停在森林里最高大、最古老,也最美丽的一棵大树前。这时,男人大斧一挥,竟动起手来砍树。大熊吓坏了,这是他生平第一次,一点儿也不想拥抱。他张开大嘴,想要狠狠地咬男人一口,却突然停住了。他知道自己不管多么生气,都不会吃掉男人。这不是他想做的。大熊叹了一口气,决定做一件最棒的事。他给了这个男人一个抱抱!结果,大熊刚放开手,男人就立刻丢下斧头,跑得远远的。

  正式执教至今已近8个月,一路走来,不曾碰过藤鞭。之所以坚持不碰,我想多少与一些读过的科学、教育学与心理学著作有关。洪兰教授从科学的角度说,“暴力对孩子的身心伤害很大。有个实验室给一群猴子低剂量的安非他命,结果,在正常环境长大的猴子没怎样,但是从小受虐的猴子就像发了疯似地攻击甚至咬死其他猴子。”朱自强教授则说,“打孩子显示的不是对孩子的爱,而是一个大人低能的表现,因为用打骂来教育孩子太简单了,太容易了,只要你有比孩子强壮的身体,你就可以去打他;你手里有一把戒尺,你就可以去教育他,这太简单了,不需要你有多高的人生智慧。”

  不鞭打,因为科学说鞭打对孩子身心有害,因为教育学说鞭打非长远之计,因为儿童文学说鞭打是大欺小的蛮横行为。读《大熊抱抱》,我恍然大悟,不碰藤鞭其实也无需多大道理。大熊看见男人动手砍树的那一刻,尽管愤怒、激动,但“他知道自己不管多么生气,都不会吃掉男人。这不是他想做的。”是的,这是一只心中充满了爱与幸福的熊。是心中的爱与幸福让他放弃了以暴易暴,从而给了男人一个最棒的抱抱,并拯救了大树。这是爱,就这么简单。

  爱,不是视而不见,不是放任不管,更不是乡愿。纪律仍是教育的一部分。放弃藤鞭,意味着决心面对现实,舍“班级控制”,择“班级管理”。放弃藤鞭,意味着愿意用更多的爱来包容孩子,用更大的慈悲来直面孩子真实的阴暗面。放弃藤鞭,意味着坚持用更有趣的教学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用更灵活的方式来启发孩子的学习动机。爱,是勇气,是对自己发出更严峻的挑战,而非为自己的懒散任性找藉口。

  我国教育界普遍存在一种迷思:不打不成材。不打学生,学生不受教;不打学生,学生不努力;不打学生,学生不敬师;不打学生……打,仿佛成了一种不得不为的“必需”,似乎带有太多太多的逼不得已与无可奈何。真是如此吗?抑或是我们“爱”得不够多、不够深呢?台湾作家杨照在一篇回忆青春的文章中,似乎给出了他的答案:

  “另一位是园艺老师,她永远有耐心地、笑眯眯地应付着我们的胡闹。她从来不生气,从来不吼叫,只会用闽南语说:‘别这样,这样不好。’她的态度里,有一种真正的包容……很快地,我们也真的懂得了怎么体贴老师的为难,学到了胡闹要有胡闹的分寸。只要她说:‘别这样。’就乖乖停止。老师对我们有义气,我们怎么能对老师没有义气呢?”(杨照《我想遇见妳的人生》,台湾:远流,2011)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3.10.2011

Friday, September 30, 2011

走火入魔的应试教育





走火入魔的应试教育


  日前,砂拉越一所小学传出校方禁锢学生,不让学生应考UPSR的消息,掀起满城风雨。一时间,所有矛头皆指向校方,左一句“害群之马”右一句“师道丧尽”,教育部更恫言采取“严厉的对付行动”,校长与教师一如过街老鼠。

  高官们适时跳出,威风凛凛,义正言辞。教育部长丹斯里慕尤丁说,“虽然教育部为学校订下关键绩效指标,但是,学校不该在追求表现时,阻止成绩欠佳的考生参与政府考试。”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更搬出白纸黑字,“教育部指南从不允许成绩差的学生可以豁免考试,成绩差不能成为‘免考’的藉口。”

  奇怪,愚钝如我都知道,“禁锢、禁考”是不道德且犯法的。身为专业教育工作者的校长与教师若不明白这简单非常的常识,岂不叫人笑掉大牙?在杏坛混了这许多年,他们又岂不知此举被揭发的严重后果?区区一场考试,竟值得他们赌上自己的名誉、道德、操守?UPSR,真有这么厉害?

  犹记2009年UPSR放榜,关丹一所小学校长因UPSR及格率偏低而落下男儿泪。隔年同期,关丹另一所小学的校长,也因学校的7A生减半而泪洒当场。在凄凄惨惨戚戚的另一边厢,则是一些学校因成绩有所进步而意气风发。只是一场考试,竟能轻易将人带上天堂,又把人推下地狱,实在叫人难以置信。

  考试的“力量”其实远不止此。据我所知,不少学校为了这场“战役”,很早即开始“练兵”,而且极具针对性,考什么就练什么。考试没考的,则无需“浪费”太多时间。于是,华文、国文、英文、数学、科学成了“主科”;体育、美术、生活技能、地方研究、公民教育、道德教育等则沦为“副科”。为了让“主科”拥有更多教学时间,“副科”理所当然被牺牲。学生一整周、一整个月,甚至一整年没上体育、美术、道德等副科,已是见惯不怪。

  “练兵”的针对性不只表现在为主科牺牲副科。“练兵”之细腻早发挥得淋漓尽致,程度已臻化境。若“战场”只考短枪与手榴弹,那学生就只学这两项,其他诸如长枪、机关枪、匕首、烟雾弹等可以不管。不仅如此,若只考短枪的组装技术,则换弹、上膛、发射等皆可以不理。于是,学生从年头到年尾,面对的都是一本本“量身订做”的模拟练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厌其烦地一直这么操练下去。一位退休老师说得实在贴切,“六年级不都是这样?做完了讨论,讨论完再做。”虽闻之叫人心酸,却无比真实。

  学生用考试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教师为了考试而教;校长以考试来决定是哭还是笑;家长根据考试评估学校;官员以考试来衡量教师的优劣。为何会发生“禁锢、禁考”的事件,应该不难理解了吧?

  《国家教育哲理》列明:“教育是一项持续性的事业,它致力于全面及综合地发展个人之潜质。”《小学课程纲要》则阐明:“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顾及学生的智能,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在考试伟岸的身影下,任何教育理想皆微不足道。考试便是一切。

  可台湾饭店教父严长寿先生偏爱泼冷水,“考试只容许‘有强记能力’的考生出头,考试考不出热忱,考不出责任心,考不出使命感,考不出沟通力,考不出领导力。考试当然也考不出有远见、有企图心、有决策能力的领袖。考试更考不出一个人的品格、品味,至于艺术、文化教养内涵,更是统统考不出。”

  我耳根发热、气急败坏:“那……那……那……那又怎样?”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30.9.2011


Thursday, September 15, 2011

“多做多得”的迷思





“多做多得”的迷思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面对一个个独一无二的“人”,教育工作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却又常在变化之中。对于不一样的人,教育方式都不同,此孔子之所谓“因材施教”。

  然而,就我个人的学习经历与观察所得,我国教育界普遍上都选择“化繁为简”,对一个个独特的学生皆“一视同仁”:学生学不好,必是不够努力,必是练习做得不够多,必是学习时间不够长。只要一发现学生面对学习问题,教师与家长便陷入这样一种“多做多得,少做多失”的惯性思维之中。

  于是,接下来便是对症下药:鞭打、增加作业量、延长补习时间。“藤鞭、作业、补习”三结合的对策在惯性思维下显得合理而恰当。老师和家长都将“这是为你好”挂在嘴边,甚至也打从心里这么认为。于是,我们看到藤鞭成了老师的必备,作业簿在市面上一片红海,补习班更如雨后春笋。学生呢?一天的生活几乎都耗在上课、做功课和补习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苍白而无力。

  作业增加了,学习时间延长了。那么,学生学好了吗?我们的教育工作从此朝正确的方向高歌猛进了吗?他山之石,可以攻错,在此分享一则真人真事。

  一位当妈妈的朋友,长子一年级入学华小。念了一年,朋友因先生工作的关系,一家人开始旅居北欧捷克。四年后,一家人重返马来西亚,长子11岁,衔接华小五年级课程。回国一个月,长子即上场面对学校期末考。大家不妨猜猜,这位四年来接受西方教育的孩子,在衔接华小教育之初的考试中,能有何表现?

  请容我略述这孩子在捷克四年的学习生活。孩子的妈妈说,捷克学校不常有功课,也没补习班,孩子放学回家后就是休息玩乐,然后才进行她所布置的“马来西亚功课”(马来文和华文,每周不到3小时)。相比之下,咱马来西亚的学生,从正课到补习,每周至少都得花上45小时的时间,这还不包括做功课的时间呢!

  依“多做多得,少做多失”的理论逻辑,朋友的长子恐怕得在考试中垫底了。可事实上,在全级230人中,这孩子的排名竟高居第14!一个在过去四年内没有补习、没有沉重作业,课余四处玩乐的孩子,胜过了216个牺牲玩乐,天天在上课、补习、功课中度日的同学。朋友,您甘心吗?您还能堂而皇之地说出“这是为你好”的话吗?您还敢高举“先苦后甜”的旗帜来牺牲孩子的童年吗?

  “多做多得”自有其道理,练习对于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亦有其功用,不能一笔抹杀。然而,练习充其量不过是“巩固学习”的一种方式。唯有当学生真正明白了理解了,练习才能起效果,而且是适量的练习,而非“多多益善”。

  学生在学习上面对问题,其背后也许隐藏着许许多多复杂琐碎的因素,包括: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情绪、学习环境、家庭背景等等。这都是教育工作者得重视并研究的方方面面。一味将问题简化成“1+1=2”,是工厂生产罐头的做法,而非学校因材施教的智慧。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15.9.2011

Friday, September 2, 2011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面子书上,一位小学老师吐苦水,“今天好悲哀。不但控制不到学生,反被学生捶了眼睛一拳。我不是哭,是因为眼睛痛到掉泪。但其他学生却说了一句 ‘老师,不要哭’ 。面对暴力学生,对不起,我无能为力了。小学就会打老师,那中学是否会杀人。家教,真的很重要。拜托好好照顾和关心你的孩子。”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起先是有个学生在哭,问了之后才知道是那位暴力学生打他。于是我就叫他道歉,他很没有诚意而且很小声的说了。我叫他大声一点,他不甘愿,就拿起我的收音机丢那个学生,我很生气地大声骂他,他不但不收敛,还翻桌子,差点就撞到那个学生。我拉着他,他甩开我的手,捶了我一拳。”

  教师在教育工作上受挫是常有的事,实在不足为奇。值得关注的,是这留言之下,其他网友的回应。“哇唠,我看你对学生该更‘激进’一些。如果他们还是如此,就向校长报告吧。”“完全认同!现在的小学生真的很没家教。”“ 你被学生动手?马来西亚的教育真的很有问题了。”“ 武装自己吧!反阶级斗争的势力正在抬头,有力的武装打击是必须的!”

  大部分人都在谴责那孩子,一些更怂恿教师严厉“对付”他。从网友的回应,估计他们绝大多数都是教师。而这一片“声讨”浪潮反映出的,其实是我国教育界的一种普遍思维。学生不交功课,是因为懒惰;学生上课不专心,是因为学习不用心;学生考不好,是因为不努力;学生有纪律问题,是因为家庭问题。一切问题,都是学生的问题,家庭的问题,似乎与学校和教师无关。面对这类“问题学生”,教师怨天尤人一番之后,就是认命,就是无可奈何,长吁短叹后继续放羊吃草。这就是所谓“教师的大爱”?

  最近读了一本有趣的绘本,中国邓正祺的《葡萄》。故事讲述一只勤勤恳恳的狐狸,一心要种出最多、最甜的葡萄。可是,该怎么做呢?狐狸又是跑图书馆又是在网上搜寻,还特地拜访了葡萄专家。最后得出最权威的一条真理——要有爱!可是,怎样才算有爱呢?猪妈妈说,“给他吃啊!”羊爸爸说,“保护他!”正在恋爱的大哥哥说,“给她依靠。”芭蕾老师说,“熏陶他们。”神父说,“爱是恒久忍耐。”狐狸丝毫不敢马虎,严格地照着栽种葡萄。他给葡萄浇水施肥,为葡萄除害虫,给葡萄立枝干供攀沿,狐狸甚至为葡萄唱歌、跳舞。当葡萄逐渐成熟,望着葡萄流口水的狐狸,开始体会到神父说的“恒久忍耐”。结果,狐狸终于种出了最多、最甜的葡萄。

  我常会想,一位教师或一个教育者,其使命究竟是什么?除了授业解惑,不正是让一个个生命活得更有价值,让这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吗?教育,不正如狐狸种葡萄般,最权威的道理不就是“爱”吗?每个问题孩子背后都有个叫人感伤的故事。对此,身为教师的我们不是应该走近他们,了解他们,教导他们,爱他们,进而改变他们吗?这不正是教师之使命所在吗?

  一位师范讲师在留言下这么写道,“如果学生都是乖乖听话,都是好学不倦的,世界早就变成天堂,我们早就失业了。亲爱的,调整心态,不要一味怪责他,去了解他吧!5年后,10年后他会不会拿起刀子,就看您今天的行动了!如果你们追究,把他捉来惩罚,鞭笞,开除,他拿起刀子的可能性就很大!孩子,是要教的!加油!”我想,这位讲师心中是有爱的。

  我们教师,给了学生“功课”,给了学生“压力”,给了学生“责备”。那么请问,我们给了学生“依靠”,给了学生“熏陶”,给了学生“恒久忍耐”吗?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1.9.2011


Saturday, June 25, 2011

读书读书



  近日又陆续看完第二辑的《活宝三人组》:


1. 【日】那须正干著,【日】前川一夫绘,林少华译《活宝三人组:时间漂流记》,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1.

2. 【日】那须正干著,【日】前川一夫绘,林少华译《活宝三人组:花样记者团》,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1.

3. 【日】那须正干著,【日】前川一夫绘,林少华译《活宝三人组:绒毛猪的秘密》,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1.

4. 【日】那须正干著,【日】前川一夫绘,朱自强译《活宝三人组:儿童会会长》,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1.

5. 【日】那须正干著,【日】前川一夫绘,朱自强译《活宝三人组:结婚咨询所》,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1.





  期待刚出版的第三辑……


Sunday, June 19, 2011

读书读书



  上周拿起这套书,读着就放不下。两天内读完四本:



1. 【日】那须正干著,【日】前川一夫绘,林少华译《活宝三人组:出场记》,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0.

2. 【日】那须正干著,【日】前川一夫绘,朱自强译《活宝三人组:侦探队》,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0.

3. 【日】那须正干著,【日】前川一夫绘,林少华译《活宝三人组:探险记》,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0.

4. 【日】那须正干著,【日】前川一夫绘,王晓丹译《活宝三人组:绝密大作战》,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0.



  还有一事。几经波折,终于弄到这套宝贝:




  与聆听相比,阅读的形式更主动,速度更好,效率更高。手上已有不少洪兰的书(著作与译作皆有),自己又是一个可以读书的人,本无订购有声书的必要。之所以订购,是想到一些没有阅读习惯的朋友、同事与家长。想借助有声书,将一些科学的教育常识带给大家。

  今天听了一下,很有现场听洪兰教授演讲的感觉。声音如此悦耳,语速如此迅速。洪兰特色。


Sunday, June 12, 2011

读书读书



  假期中读完了另外两本Wimpy Kid:



Jeff Kinsey, The Last Straw: Diary of a Wimpy Kid, Puffin Books, 2009.
Jeff Kinsey, Dog Days: Diary of a Wimpy Kid, Puffin Books, 2009.




  今天终于忍不住,到书局带回这本最新出版的:




  虽无特别折扣,还是抵不住诱惑买下了。


Thursday, June 2, 2011

读书读书



下几本是近期看的书:





Jeff Kinsey, Diary of a Wimpy Kid, Puffin Books, 2007.
Jeff Kinsey, Rodrick Rules : Diary of a Wimpy Kid, Puffin Books, 2008.


  早前听宝丽提过这套书,说好看。自己也想尝试阅读英文书。于是,在PWTC国际儿童书展,见到有30%折扣,便将这1套4册扫下了。

  这套书以日记的形式写成,无论是思维、构想、行事,完全是一个小学的孩子,真是妙趣横生。阅读此书,常会将自己带回童年时光,然后与作者一起疯狂,一起嘲笑大人,然后狂笑不止。

  记得几次在学校图书馆,读着此书竟不自觉痴痴傻笑,引得几位学生好奇心大起。真有这么好笑?于是,大家开始对这套书虎视眈眈。假期来到,第一册已被学生抢去。还好,尚有余下三册陪我度过欢乐假期。





李伟文《电影里的生命教育》,台北:天下杂志,2010.

  之前读过李伟文的《教养可以这么浪漫》,也现场听过他谈环保,知道他多元的知识背景。牙医、荒野保护协会创办者、金鼎奖评审、电视公司董事、亲子专栏作家,可说是集专业人士、环保份子、阅读专家、电影专家、亲子教育专家于一身。尤其叫我钦佩的是,李伟文是行动派,坐而言,立而行。

  我相信李伟文的眼光,于是找来此书,希望能借助他的眼光,认识好电影。而读完此书后,这个目的算是达到了。这书也给了我很大的动力,想在下学期于学校开展电影分享会,善用周六时间,把好电影带给学生。





Sarah-Jayne Blakemore & Uta Frith,游婷雅译《乐在学习的脑》,台北:远流出版,2007.

  这书看了很久,终于看完了。老实说,对于科学基础薄弱的我,此书不容易看,但读后获益良多。

  此书的副标题为“神经科学可以解答的教育问题”,很是吸引我。加上封面注明“中研院院士曾志朗推荐·导读”,此书显得更诱人了。封底的一段话大概能作为简介:

  “幼儿学习真的越早越好,越多越好吗?学习到底有没有关键期?是不是错过了就永远来不及?成年人的大脑已经无法改变了吗?这些问题常常在教育上引起争议和焦虑。既然学习与脑息息相关,解答还是要从神经科学的研究着手。

  神经科学研究深奥又复杂,不过本书的两位作者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下,针对这些教育政策及实务相关的问题,提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她们整合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以简洁易懂的方式解释大脑会在何时学习,又是如何学习的。

  教育可以改变行为,教育也改变认知历程,这本书帮助大家进一步认识教育真正改变的是脑。有了这些基本的了解,可以让我们创造出更适合学习的环境跟条件,发展更好的教学方法,突破学习的困难与限制。大脑惊人的可塑性将持续终身,不需要在学龄前太过心急而揠苗助长,也不用在成年后过度担忧而限制大脑的发展,因为我们的大脑总是渴望学习,并且乐在学习。”

  多认识科学,可避免众多教育迷思的人云亦云,免于掉入教育界老千的圈套,更理性看待教育、思考教育。多读书,避免好心做坏事,这是我读此书最大的感触。


Wednesday, May 25, 2011

教师节选曲



想说一说教师节的故事,我以教师身份度过的第一个教师节。

话说教师节当天,我校办了场迷你卡拉OK,每位老师可上台高歌一曲。
我喜欢唱歌,却不常唱K,选曲着实有点伤脑筋。
教师节的演唱,应该挑些比较有意义,也比较有个性的歌曲吧?

首先,想到了五月天的《倔强》:


倔强
五月天

当我和世界不一样那就让我不一样
坚持对我来说就是以刚克刚
我如果对自己不行如果对自己说谎
即使你不原谅我也不能原谅
最美的愿望一定最疯狂
我就是我自己的神在我活的地方
我和我最后的倔强握紧双手绝对不放
下一站是不是天堂就算失望不能绝望
我和我骄傲的倔强我在风中大声的唱
这一次为自己疯狂就这一次我和我的倔强
对爱我的人别紧张我的固执很善良
我的手越肮脏眼神越是发光
你不在乎我的过往看到了我的翅膀
你说被火烧过才能出现凤凰
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
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我和我最后的倔强握紧双手绝对不放
下一站是不是天堂就算失望不能绝望
我和我骄傲的倔强我在风中大声的唱
这一次为自己疯狂就这一次我和我的倔强
就这一次让我大声唱
lalalala...
就算失望不能绝望...
lalalalala...
就这一次我和我的倔强


这首歌曾经给我力量给我勇气,也颇合心意。
只是,其中一段音阶稍高了些,不好唱。
哥哥见我在选歌,推荐了这首:


最初的梦想
范玮琪

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
又怎会懂得要多努力才走得到远方
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千钧一发
又怎会晓得执着的人拥有隐形翅牓
把眼泪种在心上会开出勇敢的花
可以在疲惫的时光闭上眼睛闻到一种芬芳
就像好好睡了一夜直到天亮
又能边走着边哼着歌用轻快的步伐
沮丧时总会明显感到孤独的重量
多渴望懂得的人给些温暖借个肩膀
很高兴一路上我们的默契那么长
穿过风又绕个弯心还连着像往常一样
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
最想要去的地方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
最初的梦想绝对会到达
实现了真的渴望才能够算到过了天堂
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
又怎会懂得要多努力才走得到远方
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千钧一发
又怎会晓得执着的人拥有隐形翅牓
把眼泪种在心上会开出勇敢的花
可以在疲惫的时光闭上眼睛闻到一种芬芳
就像好好睡了一夜直到天亮
又能边走着边哼着歌用轻快的步伐
沮丧时总会明显感到孤独的重量
多渴望懂得的人给些温暖借个肩膀
很高兴一路上我们的默契那么长
穿过风又绕个弯心还连着像往常一样
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
最想要去的地方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
最初的梦想绝对会到达
实现了真的渴望才能够算到过了天堂
最初的梦想绝对会到达
实现了真的渴望才能够算到过了天堂


旋律轻快,歌词佳,范范这首歌也蛮合我意。
只是,我对此曲不甚熟悉,临时抱佛脚恐怕抱不来。
接着还想到了在福州时,雷劲老师唱的:张韶涵《隐形的翅膀》。
听了一下,不是那么有feel,共鸣不强。

彷徨之际,想起了一首很喜欢很喜欢的歌。
这首歌初识于中四参加的升学辅导营,之后就常唱。
还记得,进学院的第二年,还将此曲作为迎新营的主题曲。
这首歌就是张敬轩的《My Way》:


My Way
张敬轩

一直在酝酿一直在盼望
爸爸和妈妈唯一的理想
二月第一天一九八一年
我第一次对他们眨了眨眼
等待快点过去多少个明天
希望这个宝贝快快长大一点一点
身体要健康所有的事情都如所愿
baby长大以后就是小轩

i will find my way
i want a different way
after the wind and rain
there'll be a brand new day
小时候受伤有人心疼失落有人安慰
现在遇到困难自己就要学会面对

i will find my way
i want a different way
nothing will stop me now
nomatter what they say
困难要用我的坚强和努力勇敢面对
现在用心去追感觉就对

i"ll find my way
i will find my way
i want a different way
after the wind and rain
there'll be a brand new day
小时候受伤有人心疼失落有人安慰
现在遇到困难自己就要学会面对

i will find my way
i want a different way
nothing will stop me now
nomatter what they say
困难要用我的坚强和努力勇敢面对
现在用心去追感觉就对
i"ll find my way


有意思,有个性,就是这首了。
于是教师节当天,我为老师与学生献上了这首歌。
是自白?是宣言?是宣泄?
凭歌寄意,多少有一些吧……


Monday, May 23, 2011

在教育中被教育



  初为人师,察觉大多教师皆有一共同点,好讲道理,满口仁义道德。好听的说法叫“苦口婆心”,难听则唤之为“啰唆长气”。我自然也在此“大多教师”之列。从前当学生,对老师的长气很是厌烦,极不谅解;如今方晓得,对于教师,说教就如呼吸那么简单自然而浑然不觉。

  “做任何事都要全力以赴,不能半途而废,知道吗?”
  “用心生活,自然能够见到生活的美,体会生活的美。”
  “遭遇失败,难道我们就放弃吗?屡战屡败不是丢脸,屡败屡战才是勇敢。”
  “下定决心当下就放手去做,不要等到将来才后悔。”
  “做个好人,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别说没时间,时间是人安排的,只要有心,总有时间的。”

  句句“微言大义”总会在不经意间从口中溜出,说的时候大义凛然、理直气壮,脸不红气不喘,着实老神在在。兴许是入世未深,每每在这些“金玉良言”冲口而出后,我还是有所自觉的。扪心自问,如此要求学生,是否也如此要求自己?一念及此,一张脸常会青一阵红一阵,鬓角飙出几滴冷汗。适才的“理直气壮”,不是大言不惭是什么?

  雷夫老师曾说,要学生成为某种人,老师自己得先成为那种人。要学生具备某种人格,老师自己就得先具备那种人格。所谓“身教胜于言教”,当与此说法相合。然而现实中,多少老师在抱着高标准要求学生的当儿,自己却在“苟且度日”,说一套做一套?此所谓“严以律人,宽以待己”乎?

  我想,善意与正义之辞在学生面前还是得说得斩钉截铁,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以这样的态度反求诸己,时时要求自己成为言中更完美的人。为人师者,唯此方能无愧于心,方具备教育他人的底气。若仍是刚愎自用,下第十九层地狱也就指日可待了。

  每日的教学生活,看着学生伴着学生,总让人忆起从前的自己。教育学生的理想,也常使自己观照内心,从而发现了许多不足,并主动成为更好的人。向上的契机来自学生,向上的动力也源自学生,有时会想,在这群学生面前,自己不也是一个“学生”吗?学他们的单纯,学他们的坦率,学他们的真诚,也从他们身上反思自己。

  韩愈在《师说》中说过,“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教师”与“学生”的身份,实在不宜分得太清楚。模模糊糊兜兜转转,也许更和教育之真谛,更能显出教育之意义。

  在教育中被教育,即是所谓“教学相长”吧?对我来说,这正是教育事业的魅力所在!


Thursday, May 19, 2011

美丽的早晨



  早上6点20分,你坐在学校图书馆里。伴着你的,除了破晓前的宁静,还有从收音机传出的悠扬乐曲。那是去年俊豪为阅读营挑的轻音乐,特别适合这样的时刻这样的地点,这样的氛围。

  你说,你在等学生。嗯,是有点早,不过,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你还说,美国雷夫老师的学生更早呢!上天很公平,每个人的一天都只有24小时。愿意牺牲15分钟睡眠时间,增加15分钟阅读时间的孩子,总是叫人特别期待与欣喜的。这样的契机须要创造。于是,你只好以身作则,天微亮就来开门,开音乐,排书。

  早上6点40分,两位学生走进图书馆。“早安,老师。”二人给了你浅浅而灿烂的微笑,然后选书,坐下,读书。又一位学生来了,重复着那迷人的步骤,又一位,再一位……望着这一切,你笑了。

  不大的图书馆,悠扬轻快的音符,桌前一个个温柔的身影,书前一对对专注的眼神。你忍不住翻开记事本,默默写下——“美丽的早晨”。


Friday, May 13, 2011

拖欠功课



  有一位学生,外表清秀俊美,一副聪明相,事实上也确实有些小聪明。总之,智商没问题。论品行,这学生也没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件”,然而,每隔几日,总会在办公室听见藤鞭击在他身上的“啪啪”声,以及随之而来的悲鸣。原因往往只有一个:拖欠功课。

  在师长眼中,拖欠功课是学习态度不良的行为反射。不交功课,代表你学习不用心,代表你学习不积极,代表你没将师长放在眼里。之所以鞭打,也只是希望那火辣辣的肌肤之痛能够让学生觉醒(抑或恐惧?),进而认真对待功课。从出发点来看,似乎没错。然而,这学生在藤鞭攻势下哭得凄凄惨惨,且声声忏悔,擦去泪痕后,却依然故我。不交功课,被打,痛哭,忏悔,这样一个过程周而复始,始终生生不息。

  面对这样一个学生,我开始思考,他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情愿日尝皮肉之苦而不愿将功课完成?是不会做,还是不愿做?藤鞭下的印痕是真的,疼痛之后的眼泪是真的,声泪俱下的忏悔是真的,持续拖欠功课也是真的。这其中的矛盾心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想,该与他面对面,来一场坦诚的交流。这一天,终于到来……

  封闭已久的心,是难以在瞬间敞开的。交流的最初,他始终不敢抬头,沉默不语。

  “是功课太难,所以不会做?”他摇头。
  “没做功课,知道会被老师打吗?”他点头。
  “被老师打会痛吗?”头点得更用力了。
  “那,你怕被打吗?”他点头。
  “那为什么还是不做功课呢?”无语。
  “是习惯了吗?”他点头。
  “从几年级开始就拖欠功课?”
  “一年级。”挣扎了很久,他终于说出这句话,轻轻的。

  我想我能明白这学生的感受,因为小学的我,也有过类似经历。那种害怕被鞭打,却又持续不交功课的矛盾心理,我深有体会。被打的当下,真有生出忏悔之心的。试问,有谁愿意天天因没做功课而被老师打,被同学看不起,被其他人指指点点呢?只是,当回到家,面对堆积如山的作业,总还是提不起劲,依然采“拖”字诀,逃避,逃避,逃避……夜深人静,躺在床上的自己,既没有勇气拿出作业来做,又为了明天那顿鞭打而辗转难眠。第二天一早便又惊醒,然后带着未完成的作业,提心吊胆地上学去。下来,便又是轮回……

  “若有机会,你愿意给自己机会改过吗?”我望着他的眼睛。他默默点头。
  “这样吧,你每天放学后都到图书馆找我,在图书馆做功课。遇到不会的可马上问我。做完了功课,才回家。我们试试看,这样能不能帮助你。”他点了点头。

  对抗长期的陋习,唯有以新的好习惯来取代。希望有所醒悟后,这样一种硬性规定能让他改变,从黑暗的轮回中逃出。祝福……


Saturday, April 2, 2011

淘书乐(二)



  3月16日到布城参加毕业典礼。未出发到雪隆前,收到大风的消息,summit USJ大众书局正办清销,折扣介于70%与90%之间。机不可失,趁着毕业典礼前后的空隙,到summit USJ访书,带回一些价廉物美的战利品。


1. Micheal Crichton著,尤传莉译《火车大劫案》,台北:远流,2008.

2. Micheal Crichton著,洪兰译《奈米猎杀》,台北:远流,2
007.

3. Shmuley Boteach著,周慧菁译《10个与孩子的重要对话》,台北:天下杂志,2007.

4. 狮子老师《琴键上的教养课2:当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台北:宝瓶文化,2009.

5. Po Bronson、Ashley Merryman著,潘勋译《教养大震撼》,台北:博雅文化,2010.

6. Carl Honore著,薛绚译《慢的教育》,台北
:大块文化,2009.

7. Stephen Covey著,姜雪影译《7个习惯教出优
秀的孩子:领导力教育的奇迹》,台北:天下文化,2009.

8. Erin Gruwell、自由写手著,洪慧芳译《街头日记》,台北:天下杂志,2008.

9. Leonard Sax著,洪兰译《养男育女大不同》,台北:远流,2006.

10. 蒋勋、李远哲、洪兰等《我喜欢阅游,和我自己:可以冒险,也可以流浪》,台北:天下杂志,2008.

11. William Calvin著,李玉明译《心智简史:从猿脑、人类智力到未来,心智如何大跃进?》,台北:久周文化,2006.

12. 杨茂秀《重要书在这里:杨茂秀的绘本哲学》,台北:远流,2007.

13. 章诒和《云山几盘,江流几湾》,台北:时
报,2007.

14. 舒国治《穷中谈吃》,台北:联合文学,2008.

15. 舒国治文,郑在东画《台湾重游》,台北:大块文化,2008.

16. 严长寿等《给社会新鲜人的10封信》,台北:
联经,2008.

17. Micheal White著,庄安祺译《托尔金传》,台北:联经,2002.

18. 施叔青《枯木开花:圣严法师传》,台北:时报,2000.






Saturday, March 26, 2011

读书读书



教书了,更不能放下阅读。
不阅读的老师,很可
怕。
以下是近期读的几本书。





陈平原《走马观花》,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陈平原先生是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学术研究做得极好,常听一位朋友提起。

  陈先生除了认真学术,亦喜欢于生活中寻空隙写点小文章,主要不为发表,而为记录生活。此书即先生所写游记与随笔之集子。先生是读书与做学问之人,此书所收文章大多跟“书”与“学问”脱不了关系,一些记录了访书历程,一些记录了参与研讨会的趣事,一些则为淘书经历。

  不知为何,我总是偏爱这类谈书的书,就如之前对《生涯一蠹鱼》情有独钟一般。也许是向往着那样一种读书的生活吧。





【英】钱伯斯著,许慧贞、蔡宜容译《打造儿童阅读环境》,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7.(二读)

  这是二读此书了。主要是想重温钱伯斯先生对于图书馆管理的一些精辟见解,再从中获得管理学校图书馆的点子。这次阅读,全书最有印象的是有关图书馆空间划分的部分。学校图书馆也有这样的问题,此书给了我一些思考,也让我产生了一些构想。





Stephen D. Krashen著,李玉梅译《阅读的力量——从研究中获得的启示》,台北:心理出版社,2009.

  毋庸置疑,这是一本“宝书”。

  作者谈“阅读的力量”,用的方式是梳理几十年来所进行过的实验与研究成果,有一分资料说一分话,观点中肯新颖,论证铿锵有力。薄薄百多页一本书,启发人无限。衷心说一句,从事教育的朋友都来读一读吧!

  读完此书,实在太兴奋,于是又在法情摆开柜台招订单:
  跳蚤便利店





林美琴《绘本有什么了不起》,台北:天卫文化,2009.

  不久前订购的书,谈的主题是绘本,配上了许多绘本的精美插图,加上全是彩页,上周去做健康检查时就忍不住带上了。在医院的等待时间,成了阅读时间,回家再读一读,就读完了。

  林美琴老师还真是多面手。上回那本《上作文课了》内容扎实、条理分明,让人获益不浅。没想到林老师对于绘本也颇有心得。这本《绘本有什么了不起》从培养阅读能力的角度,围绕着一本本的绘本进行解读与分析,说明绘本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如何让孩子提升阅读能力。

  对我来说,此书提供了许多具体实用的绘本分享点子,在实践的层面上有所启发。然而,此书在解读与分析绘本的方面,虽不至于流于表面,但略嫌不够深入与透彻。我想,这也许是因为此书是面向广大普通读者群所致。





雷夫.艾斯奎斯著,李弘善译《全美最好的老师》,台北:宝瓶文化,2008.

  出发到吉隆坡出席毕业典礼前,在书架前犹豫,不知该带上哪本。最后,带上了这本。当时,正式任教才一个多月,对种种教育现实真是不胜唏嘘。在这样的情况下得以遇见此书,不知是否命运。

  雷夫老师是个熟悉的名字。在这之前,已读过《第56号教室的奇迹》和《点燃孩子的热情:第56号教室外的人生课》,也观赏过雷夫老师带领孩子演出莎士比亚戏剧的影片。对于这位老师,我是极之敬重的。

  《全美最好的老师》是雷夫老师较早前的作品,原版于2004年。书中,雷夫老师分享了个人的教育理念与教学经验,且对残酷的教育现实毫不避忌,对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也毫不掩饰。雷夫老师让读者看到黑暗,看到他在黑暗中如何自处,然后看到希望。

  雷夫老师的书,总是能够给人力量,给人勇气。此书就给了我许多。黑暗无处不在,而有能力有理想的人,总能在黑暗中看到希望,发出光芒。读这本书,我很感动。

  感谢赠我此书的大风。





许慧贞《上阅读课囉!》,台北:天卫文化,2009.

  去年的儿童阅读营后,有了开拓儿童读书会的想法,于是找来了几本书。这本《上读书课咯!》就是其中一本。此书作者许慧贞老师毕业于图书馆学系,之后因深感教师对孩子影响之巨大,踏入了小学,当起了教师。这样的背景,正适合写这样一本书。

  此书属于实践指导手册,非理论书籍。不谈儿童读书会的概念与原则,而着重于阅读推广的实践方法。内容主要分三个部分:认识儿童图书馆、我喜欢阅读、图书馆 VS教学课程。第一个部分讨论如何让孩子一步一步认识图书馆,并培养应用图书馆的能力;第二个部分谈在校园内推广儿童阅读的策略与方法;第三个部分探讨课堂教学与图书馆利用教育结合的若干模式。

  对我而言,此书提供了不少点子,让有心在校园推动阅读的人有迹可寻。但个人还是偏好着重探讨儿童读书会理论的类型。


Sunday, March 20, 2011

面对考试,我们该何去何从?(下)



  学校假期前夕,终于接获最新时间表。开学后,将执教四、五年级的马来文与道德,以及一年级的数学与音乐。除了数学,我对其他科目都极陌生,未曾深入涉猎过个别的学科知识与教学法。尽管如此,钟声响起,还是得迈入教室。路难走,还得走,不能因个人的排斥心理,影响学生的受教权。

  上一篇文章谈了些我在学校的观察,引来了不少朋友的感慨。形势比人强,这样的困境,大家都知道,大家都无奈,大家都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想成为帮凶却在无可奈何中随波逐流。洪流之下,初出茅庐的我又能如何自处?

认清客观现实的局限

  拟定自处之道前,有必要认清客观现实的局限。首先,我是菜鸟,首要任务是适应与配合,先熟悉教育现场的运作。学校定下的规矩,还是得遵守。过早高举改革旗帜,既不实际,亦不会有成效。其次,在学校,成绩是硬道理。我虽不认同应试教育,但学生的成绩还是得看好的。一切行动的展开,得以学生成绩达到一定标准为前提。达到了校方的要求,才有筹码谈个人大计。

  考虑了以上种种客观现实,我会往两个方向努力:一、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二、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阅读为语文奠基。

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

  一周6节国文课,数来数去也只有区区180分钟。可是,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包含了写作教学、阅读教学、语法教学等,还不包括应试的种种练习,时间实在不够用。不要题海,不要操练,不要加负,我看也只能选择提高教学效率。而提高教学效率,除了教师在备课方面得下更多功夫,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自主学习。说易行难,可以预见执行时的艰辛。

  首先,我会先召开会议,向学生讲解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然后让学生参与课程的安排。这包括:要用多少课时来完成学习任务、要以哪种形式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扮演什么角色等。这种讨论过程,除了让学生明了学习内容,也希望能赋予学生自由和参与感,让学生在一定自由下决定自己的学习方式。我也希望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毕竟课程是自己参与拟定的,执行起来会比较甘愿与投入。

  此外,我会在教学中贯彻协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的概念。学生将被分成数个三人或四人小组,组内的每位成员都将扮演特定角色,并承担特定责任。这些责任包括了相互监督学习进度、为作业的素质把关,总而言之即是结合力量共同成长。当然,我的日常教学也会针对协作学习来设计,以小组活动为主。协作学习中,我还会尝试融入“货币制度”(从《全美最好的老师》偷师而来),让整个运作更有趣有效。具体操作如何,这里暂且不谈。让每个人都有责任,让每个人都有小组荣誉感,在良性竞争中化被动为主动,这是我的期盼。

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阅读为语文奠基

  一直相信“阅读是教育的根本”,读了《阅读的力量》后更是坚信不疑。语文是复杂的学问,应当通过整体认知来掌握,通过阅读来培养语感。将语文肢解至支离破碎的所谓“语文知识”,只会让教学效率低下。我教的是马来文,自然应遵循以上说法。于是,我打算网络一批较优秀也较简单的马来文童书,推荐给学生,让大量阅读为学生奠基。然而,由于我不熟悉马来儿童文学圈,只能四处询问,要求专家推荐。此外,到学校图书馆走一趟“寻宝之旅”,说不定能选出一些像样的马来童书。

  除了把书准备好,还得把书推到学生面前,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方面,我打算一周抽出2节时间,带学生到图书馆去,开展静默阅读(SSR,Silent Sustained Reading)。到了图书馆,我会先以精选图书为全班学生大声朗读,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然后再让学生个别挑选自己喜欢的图书(必须是马来文),然后到图书馆某个角落阅读。选定图书并展开阅读后,学生不许高谈阔论,不许走来走去,也不许随意更换书籍。除了每周2节,我也会尽量尝试在课堂中介绍有趣的童书,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用心备课,灵活处理作业

  除了上述两个重点方向,我亦会要求自己用心备课,将每一堂课的目标放小,但进行得透彻。课堂中,得尝试融入多元有趣的教学法,并将一些自学方法渗透其中,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够自学。这些自学方法包括了预习与查找资料。

  处理作业方面,我会主张重质不重量。与其让学生草率完成如山的功课,不如让他们专心做好量少质精的作业。我会控制功课量,尽量让学生在课内完成,把放学后的时间留给课外阅读。功课达到一定质量标准的学生,可豁免操练操练再操练的作业形式。这么做,无非是想鼓励学生把事情做少但做好。这方面的强调与跟进,可通过“货币制度”中的红利与罚款来贯彻。

有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以上所谈,仅为教学在技术层面上的操作。最核心也最让我头疼的问题,是我本身对马来文缺乏好感。这绝对是大问题。自己对马来文不感兴趣,要如何感染学生,让学生亲近马来文呢?因此,我想还是要逼自己走近马来文,多阅读马来文学,试图让自己对马来文产生好感。也只能如此了,是吧?

  以上是我在洪流中的自处之道,一切尚处纸上谈兵的阶段。过程中,挫折免不了,期盼自己能够在挫折中坚持下去,不断反思与调整,带着理想向前迈进。


Monday, March 14, 2011

面对考试,我们该何去何从?(上)



  正式到小学服务已经一个月。作为杏坛新人,这段期间我一直在观察,并尝试融入校园文化,在教育现场中沉浸并反思。其中的诸多观察让人感触良多,一直徘徊在美好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之间。

  对一所小学来说,什么最重要?据我所见,是UPSR考试。常有一种错觉,仿佛小学生的六年学习生涯都是为了UPSR考试的那几天,当然还有放榜日。为了UPSR,校方很早便开始准备,让学生自小就目标明确,锁定焦点即往前冲!冲!冲!过程中千万不能左顾右盼,只能往前冲!

  为了在UPSR中考获佳绩,学生只需将精力放在有考的科目上,其他副科,在必要时候是可以被牺牲的。于是,学生奇怪,课程时间表竟是如此虚伪。明明是华文课,表上却写道德课;明明是国文课,表上却写美术课;明明是英文课,表上却写音乐课。哦,高年级没有美术、音乐、道德课,这是不成文规定。

  为了在UPSR中考获佳绩,学生唯有通过题海战术,不断地操练操练再操练,达到连肌肉都能对试题产生反射反应的境界。以下是国文科每周必须完成的任务:一篇作文、一则nilai murni练习、一次造句练习、一回语法练习、一次听写,有时还会加上一张模拟试卷。这些任务皆是为UPSR的特定项目量身定做,不必太有创意,也不必启发学生思考,最重要能够让学生适应考试。此外,校方在放学后也为学生安排补习班。补习班上进行的也是上面所列的那一套,操练操练再操练。不仅如此,学生在晨读时段仍然做着一样的练习:造句、nilai murni、语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雨不改……

  于是,国文对于学生来说,成了一份份反反复复、不断重复的学习单。这样的学习方式,只能产生压力,如何谈得上兴趣与热情呢?

  背作文、背语法、背回答技巧,趁考试前不断地一背再背,不断地操练再操练,为的只是在正式考试上遇见答过的问题、背过的题目。然而,人脑在记忆储存方面不如电脑,难免背不上记不牢。于是,教师教过的,学生未必会;教师没教过的,学生一定不会。学生在学校学的,只有老师手把手,一口接一口喂到嘴边的知识,而非带得走的学习能力。

  试想想,这批没有学习热情与学习能力的学生,在UPSR后,又该何去何从呢?用同一方式继续奔向PMR、SPM、STPM?之后呢?又该如何?当没有考试,他们还会继续自主学习吗?

  为什么今天的学校会以这样一种形式来进行教学呢?我想,这是因为有一小部分学生在经过题海战术的锻炼后,确实能够金榜题名。就语文科来说,这批学生之中,很大一部分是对语文没有兴趣,也没有阅读习惯的。他们的阅读量极低,语感不佳,丢一本文学作品给他们,也许他们也读不明白。然而,他们却能凭着精湛的应试技巧,在考试中称霸。反而是那些阅读量较高、语感较好的学生,因无法掌握应试技巧而在考试中显得略为逊色。这样一种“技巧大过实力”的情况违背了考试的初衷,已经不能有效地区分出学生的程度。

  面对偏颇走调的考试制度,教育者当拥有更宏观的视野,着眼于学生的现在与未来,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能力之上,而非绕着考试团团转。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挺起胸膛,自称教育工作者,而不是考试机器生产者。



注:下一篇文章,将谈谈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我要如何自处。


Wednesday, March 2, 2011

危机四伏的师资培训制度:华教前途堪虞(下)



危机四伏的师资培训制度:华教前途堪虞(下)
文:贾光骅,2011年2月27日


  笔者于上一篇文章〈华小的底线,进一步退三步〉中指出,华社的共识是华小不能变质,华文作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传统不能动摇。

  在“不谙华文师资调派华小”风波中,高官与领袖们仅仅捍卫小学一二年级国文教学的举动,无异于进一步退三步,不但算不上功劳,还得为沦陷的华小三至六年级国文教学负责。

  姑且退一步思考,找回2001年的内阁记录,证明内阁曾经同意华小一二年级国语教师必须拥有双语资格,整个问题就解决了吗?类似戏码,在未来几年就不会再重演了吗?

师资培训是暗潮汹涌的源头

  事实绝非如此,肿瘤仍潜伏在华教脑中,伺机而动。众所周知,师资培训,尤其是师范学员的录取制度,将直接左右未来的华小师资情况。

  就目前的制度来说,华小师资主要由两项课程培训,分别是大学毕业生师范课程(KPLI)与教育学士课程(PISMP)。大家只要仔细看一看两者的学员录取条件,必然胆战心惊,为华小的前途忧心。

  先看大学毕业生师范课程(KPLI)。此课程分三个主要组别:国小组(SK)、华小组(SJKC)和淡小组(SJKT)。顾名思义,每个组别都为各源流小学培训师资。各组别之下设有数门主修科目,供申请者选择。

华小组未列须谙华文资格

  在华小组之下,就设有诸如国文、英文、数学、科学、美术、体育与特殊教育等科目。然而,在这些科目的录取条件中,都没规定申请者必须具备华文资格。因此,申请进入华小组培训课程的学员,极有可能是不谙华文者。

  以彭亨州一所师范学院为例,据悉,里头2010年6月开办的华小组国文班,20多位学员全都是马来同胞,都不具备华文资格。而在玻璃市一所师范学院内,同时期开办的华小组国文班,10位学员中8位是马来同胞,2位是印度同胞。

  再看教育学士课程(PISMP)。此课程也同样分三个主要组别,为各源流小学培训师资。华小组底下共有16个科目供选择。根据教总网站2010年2月的资料,国文、英文、科学、数学和美术的申请条件中,都没列明申请者须具备华文资格。

  据悉,芙蓉一所师范学院2010年6月所开办的华小组科学班、华小组学业辅导班、华小组英文班和华小组数学班,当中部分学员都不具备华文根底。同一所学院开办的华小组国文班,全班20位学员中19位是马来同胞,另1位则是印度同胞。

不谙华文“华小组”学员成隐忧

  从上述的资料中,不难发现,教育部录取的所谓“华小组”学员很多都不具备华文资格,其中大部分更是友族同胞。然而,这些不谙华文的“华小组”学员在毕业后都将名正言顺被派到华小执教。试想,到时会有多少不谙华文的师范学员堂而皇之涌入华小。届时,华小中不谙华文教师执教的科目,恐怕就不仅仅是国文了。长远来看,甚至会出现这么一种情况,华小只剩下华文科教师是具备华文资格的。到时,除了华文,其他科目将以什么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

  如果有一天,华小只能保持单一华文课用华文教学,华小还是“华小”吗?当这批挂着“华小组”招牌的不谙华文教师完成培训,华小又面临严重师资荒之际,华小还有条件拒绝这批教师的进入吗?生米已煮成熟饭,华社到时还有谈判的筹码吗?华小,还能够免于变质吗?华教的最后一道防线,还能撑下去吗?

沦为一种手段的国小华文班

  除了华小组的师资培训制度,国小华文班亦值得密切关注。自2006年起,政府开始在国小开办华文班,并通过大学毕业生师范课程(KPLI)大量培训相关师资,并调派到国小执教华文。让友族同胞有机会学习华文,本是好事一件。然而,近年来国小华文班的情况有变,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首先,在小学新课程(KSSR)推行之下,国小华文班的上课时间由每周150分钟,锐减至90分钟。此外,华文教学也被安排与阿拉伯文(Bahasa Arab)教学同步进行,让学生二选一。即是说,选择上阿拉伯文课的学生就不能上华文课了,反之亦然。国小以穆斯林学生居多,阿拉伯文又是穆斯林的宗教语文之一。毋庸赘言,国小学生一般上都会选择阿拉伯文。一些国小的校长甚至规定,穆斯林学生必须学习阿拉伯文。可想而知,选择华文班的,就只剩下寥寥无几的华裔与印裔学生了。

  此外,国小的华文课也被安排在正课之后,一些学生在正课后还有课外活动或补习,就直接打道回府,不上华文课了。倘若某国小的华裔与印裔学生都选择阿拉伯文或选择不上华文课,抑或是该校完全没有华裔与印裔学生,国小华文班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自然无法开办。到时,这些在师范学院主修国小华文的教师,最后也只能在国小执教其他科目,沦为一般的国小教师。从教育资源的角度来看,这岂非白白浪费了师范学院对其进行的专业培训?

  政府一边厢广泛录取学员,大力培训国小华文班师资,对友族学习华文似乎极度重视;另一边厢却又删减国小华文班的上课时间,将华文课的授课时间都排到正课之后,更让阿拉伯文与之同步进行,尽显对国小华文班的漠视。在如此前言不对后语的吊诡举措下,一批批华文师资就这样被输入国小,教不成华文,倒成了一般的国小教师。

“一个大马”的大同世界

  在整个师资培训制度与国家教育政策的驱使下,一边厢,一批批不谙华文的“华文组”师资(大部分为友族同胞)将逐渐涌入华小;另一边厢,一批批深谙华文的“国小华文组”师资也将同时进入国小。如此趋势,究竟传达着什么样的讯息呢?眼前的电视、耳边的电台、手上的报章,听着看着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一个大马”,笔者若有所悟。

  数年后,马来西亚教育界将正式成为“一个大马”。大家会在华小见到马来人、华人、印度人,也会在国小见到马来人、华人、印度人。大家上同一种课程,用同一种课本,操同一种语言,这不就是政府所谓的“一个大马”吗?那个时候,国小、华小、淡小,已经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终于无法辨认……


此文转自:《当今大马》27.2.2011


Sunday, February 20, 2011

华教的底线,进一步退三步:华教前途堪虞(上)



  再转一篇贾光骅的文章。


华教的底线,进一步退三步:华教前途堪虞(上)
文:贾光骅,2011年2月17日


  “华小是华教的堡垒,是华教的根”,捍卫华小不变质,是我国华社自建国之初就秉持的共识。华小的特征之一,是以华文作为主要教学媒介语。在此基础上,无论任何科目,华小的师资都必须具备华文资格。

  1987年华小高职事件,政府委派不谙华文的教师到华小担任高职,林晃昇先生、沈慕羽先生与其他华教斗士咬紧牙关反对到底,不惜在茅草行动下锒铛入狱。华教先贤们如此奋不顾身,就是要阻止不谙华文的师资流入华小,避免华小变质。

  多年来,华教风波不断,顺手拈来就有“华小师资问题”、“华小迁校问题”、“华小增建问题”、“华小拨款问题”,暗潮汹涌,危机四伏。近几年,“不谙华文教师调派华小”风波更是愈演愈烈,教育部不断委派不谙华文的教师到华小,大有撕开华教最后一道防线之势。

  2010 年10月,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找到2001年内阁会议记录,说明内阁也同意华小一二年级国语教师必须拥有双语资格,并指示华小校长不要接受不谙华文的教师执教低年级国语。一纸内阁会议记录霎时成了救命稻草,华教领袖们都松了一口气,问题似乎已圆满解决。殊不知,所谓“圆满解决”,其实是“进一步,退三步”的委屈求全。

国家政策与民间意愿的南辕北辙

  据据《南洋商报》2011年1月11日的报道,文冬玻璃口华小在新学年开学时基于学生要应付小六检定考试,准备继续分配谙双语的国文教师教导六年级,而二年级国文则由不谙双语的国文老师教导,结果此事引起二年级学生家长反对。在抗议声中,校方唯有依照教育局规定,把谙双语的国文教师重新调回二年级,而六年级国文则由不谙双语的教师教导。无奈,“顺得哥来失嫂意”,这时轮到六年级学生家长齐声抗议。20多位家长齐聚学校食堂,要求校长把谙双语的国文老师重新分配到六年级,让学生更好掌握国文,来应付年终小六检定考试。校方一边厢要遵循教育部的指示,一边厢又须顾及六年级学生的前途,落得“里外不是人”的尴尬处境。左右为难,局势至今仍僵持不下。

  此事件暴露出一种矛盾而荒谬的情况。首先,教育部是在“巩固国文”(MBM)的政策下,为了提升各源流小学的国文程度,于是规定国文科必须由在师范学院主修国文的老师来负责教导,因此调派不谙华文的教师到华小执教国文。然而,从文冬玻璃口华小事件中不难发现,无论是校方或家长,其实都不信任不谙双语的国文教师。他们认为,由不谙双语的国文教师执教,势必影响孩子的国文学习。

  该校一名家长陆彩凤就指出,她的孩子从二年级到五年级的国文都是由不谙双语的教师教导,国文分数一直不及格,只有二十多分。“直到去年,我安排孩子給一名双语教师补习国语,成绩很快就进步了。”另一名家长陈太太也指出,由不谙双语教师教导国文,孩子的国文都很差,但是换了双语教師教导,孩子的国文竟然可以考获A等,她希望校方继续派双语教师教六年级国文。

  同样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国文程度,教育政策和民间意愿竟势成水火,实在叫人讶异。从专业的角度,由主修国文者来执教国文,效率当然会比较高。从教学的角度,由双语教师来执教国文,效果自然也会比较好。既然双方都言之有理,只要由既谙华文又主修国文的教师来执教,岂不两全其美、皆大欢喜?但是,问题就在于,师范学院主修国文的学员,绝大多数都是不谙华文的友族同胞。于是,政府在“专业化”旗帜的掩护下,悄悄将不谙华文的教师派到华小,美其名曰“巩固国文”。若真正从教育的专业角度出发,则教育部需培训既具备华文资格,又主修国文的华小师资,而非如今般“偷龙转凤”,将国小过剩的师资塞到华小。

完全不接受不谙华文的师资,才是华社的心声

  文冬玻璃口华小事件中,校方和家长的态度与行动都在在折射出华社的心声:华社完全不接受不谙华文的师资!此事件绝对不是个案,而是全国华小的缩影,具有一定代表性。只要亲临华小现场,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学生,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华小的国文该由双语教师执教。没错,是一至六年级的国文都要双语教师。这才是华社的心声。

  然而,吊诡的是,针对“不谙华文教师调派华小”的课题,无论是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教总主席王超群、董总主席叶新田,大家强调争取的都仅仅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国文教师由双语教师出任。华教领袖如此的立场与言论,必将制造假象,让政府与其他友族同胞产生错觉,认为华小其实能够接受不谙华文的教师,唯只在低年级有所抗拒。事实上,华社由始至终要的都是双语教师,对于不谙华文的教师,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进一步,退三步”的委屈求全

  回首90年代或更早的华教奋斗史,先贤们为了捍卫华教,可以抛头颅洒热血。为避免华小变质,先贤们挺直脊背,坚决向不谙华文的师资说“不!”。当时,尽管国小师资过剩,政府也不敢冒冒然将过剩师资派到华小,华小以华文为主要媒介语的特征得以安然无恙。

  而今,不谙华文的师资暗渡陈仓,逐渐涌入华小,华教领袖们只能委屈求全,谈判底线已退至捍卫一二年级的国文由双语教师执教。华教最后一道防线的缺口已被撕开,前途堪虞矣……


此文转自:《当今大马》17.2.2011


Tuesday, February 15, 2011

初出茅庐,我如此期许自己



  五年师范时光匆匆过,终于跨出学院,迈入小学,正式从事“悟”人子弟的事业。早在数年前,通过身边友人的叙述与自身的实习观察,对小学教育圈已有片面印象:罐头工场、大染缸、集中营、死水……当然,也曾听朋友说,与其他环境相比,小学算是比较单纯了。总算受过点科学教育,知道这些道听途说不过是“雾里看花”,实情如何,还得浸淫教育现场多年方可知晓。

  然而,“无风不起浪”,对于小学的片面印象,当隐隐放在心中,时时戒备检验。以免不自觉中随波逐流,初出茅庐的自己有一些自我期许。

  我期许自己,能够时时思考,不忘初心。有几个核心问题,应当作为“镇心之宝”刻刻惦在心上,不时验证与反思,进行终极追问与探索。问题一、教育是什么?问题二、小学教育是什么?问题三、培养怎样的学生?问题四、当个怎样的教师?这四个问题层层递进,思考角度由宽及窄,就是要从大处思考!缺乏问题一、二的追问为基础,问题三、四的思考将流于肤浅表面,甚至与教育大方向背道而驰。

  以上所列问题皆攸关教育观,将直接影响我们看待教育的眼光与角度,以及进行教育工作的精神与态度。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在思考后都该清楚自己的答案,并于一段时日后进行观照与反思,结合人生经验不断追问。很喜欢梅子涵老师于《我们关怀不朽》中的一段话:“我们总是把今天的话说的斩钉截铁,可是心里断定了明天一定会润色自己乃至修改。我们欣赏自己的这种自信、这种明确和这种因为天天学习而会发生的怀疑和变化。”我如此期许自己。

  我期许自己,能够天天阅读,日日进取。近年来,愈发体会到阅读的重要。对于大部分教师不阅读,也愈发忧心。就我所见,极多执教多年的资深教师自诩“经验丰富”,对于教学工作自认游刃有余。孰不知,所谓“经验丰富”,很多时候只不过代表一种心狠手辣、独裁霸道的教学手段,能够把学生操练得如士兵一般,呼之则来,挥之则去。而所谓“游刃有余”,很多时候也只代表一套得以应付考试制度的教学方法,能够培育出一批批考试机器,于成绩放榜日金榜题名。

  纪律是手段,管理是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才是目的!要知道,之所以管理学生,只是为了打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得更好。再说,“良好的学习气氛”是否就是一丝不苟、噤若寒蝉,甚至让学生连大气也不敢喘一口呢?而且,不知从何时开始,大家把重点聚焦在保持课堂的安静,而非学生的学习上,岂非本末倒置?考试本来只是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教师得以调整教学的工具,如此而已,何时竟成了教学的唯一导向?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岂非舍本逐末?很怀疑,不为考试而教,而为学生而教,难道就无法在考试制度下生存?

  我想,教师之所以本末倒置、舍本逐末,与不阅读不思考息息相关。不阅读,则无法认识教育史的源远流长,从而多角度探讨教育的本质;不阅读,则无法跟进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从而建立起宏大的教育世界观;不阅读,则无法遨游于浩瀚的智慧海洋,从而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更重要的是,没有阅读与思考奠基,再多的教学经验终将成为负担与包袱,不停地促使教师自以为是而固步自封,坐井观天却还沾沾自喜。将阅读当成工作中极重要的一部分,每天留一段时间阅读,我如此期许自己。

  初出茅庐,前路崎岖是意料中事,该做好心理准备。近日,常会想起鲁迅先生“反抗绝望”的精神:不反抗即成帮凶。不在绝望中反抗,就在绝望中死亡。看得远,站得稳,于洪流中坚持理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于困境中逆流而上;心平气和,理直气平,于浮躁中从容大气。

  我如此期许自己。


Friday, February 11, 2011

孺子牛,枯坐家中(八)



  之前转载过一篇贾光骅的《睁着眼睛说瞎话的魏家祥》,魏家祥之后对此写了一篇回应。而贾光骅又针对魏家祥的回应,再写了一篇回应。将两方文章都转载于此,作为“孺子牛,枯坐家中”风波的存照。



但求无愧我心,岂能尽如人意:回应贾光骅
魏家祥


  针对1980名教育学士(PISMP)毕业生无法在今年1月开学时派到各校执教的课题,贾光骅在《当今大马》发表了一篇批评我的文章《睁着眼睛说瞎话的魏家祥》。

  我想针对有关文章,做出以下几点声明:

  一 、教育部培训师资的架构,已经改变。师范学院(MAKTAB PERGURUAN)从2006年开始,已升格为师范院校(INSTITUT PENDIDIKAN GURU),主力都放在培育具有大专资格的老师。所有新的大专课程,都须经过大学资格鉴定局(MQA)的认证程序,包括师范院校的新课程。这次,为了认证有关教育学士的课程,MQA在2010年11月4日才收集完相关资料。12月28日, 11个科目的认证会议首次召开,并获得通过。另外4个科目的认证,则在2011年1月24日召开的会议中通过。整个认证过程,任何文件和报告都是不能缺少的。

  二 、教育服务委员会(SPP)委任新老师的程序严谨,从2010年年中开始,该委员会便改变了委任老师的策略:所有毕业自师范院校的新老师,必须经过SPP 的面试,受委任为正式老师,才能到学校服务。在这之前所实行的临时受训老师(GSST)委任制度,从此废除。贾先生质疑,于2009年11月毕业的 PISMK-OUM的新老师,在他们的课程受MQA认证前,能到学校服务,为什么在2010年11月毕业的PISMP新老师不能?那是因为2010年1 月,SPP还没有废除GSST的制度,PISMK-OUM的新老师才能提早去报到。

  三、我在2007年11月2日,受委为大学资格鉴定局(MQA)的委员,怎么可能不知道其运作方式呢?我 在2008年受委为教育部副部长,才辞去有关职位。正因为有相关经验,这次处理师范课程认证的工作,我才能跟MQA沟通,设法加快认证的程序。

  四、 SPP和MQA都是独立的团体,不听令于教育部,但还是能够给予配合。当我发现这批新老师无法在开学到校报到的问题,就跟SPP的主席通电,要求恢复临时正式老师(GSST)的制度,让这些老师先到校服务,过后才面试。多位致电求助的老师,也同意我建议的过渡方案。SPP的主席基本上同意,只要大学资格鉴定局(MQA)认证有关课程,让这些老师以GSST的身份到校服务不是问题。2011年1月25日,当教育部接到大学资格鉴定局(MQA)给教育学士(PISMP)15个课程的认证书,马上就把相关老师的名单传送到各州教育局,让各州教育局安排他们在2月7日到学校报到。若根据SPP的“正常程序”,这1980位老师大概在2月中开始面试,恐怕要3月杪才能到校服务。

  从贾先生的文章,发现他对教育的认识不浅,相信也是我们教育圈子里的一份子。我相信我的这番解释,他能够领会与明白,也希望藉由这次的解释,厘清一切不必要的误解。

  我必须强调,从政以来,我所做的一切,从来都不求任何掌声,但希望可得到谅解,而不是不明就理无故漫骂。无论如何,贾君以后若对师资培训或者其他课题有何指正或更好的建议,欢迎随时联络我。我的电话012-719777。电邮:weekasiong@yahoo.com。


此文转自:《当今大马》7.2.2011



岂能无愧于心?——回应魏家祥
贾光骅


  2011年1月30日,笔者于《当今大马》发表了一篇文章〈睁着眼睛说瞎话的魏家祥〉,总算引起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的关注。魏博士随后亦发表〈但求无愧我心,岂能尽如人意:回应贾光骅〉一文,作为回应。

  首先,对于魏博士勇于撰文回应的态度,笔者十分欣赏。然而,细读魏博士的所谓“回应”之后,有感魏博士仍然在避重就轻,推卸责任。

  魏博士在文章中辩解,说今年的1980名教育学士毕业生之所以延迟调派,是因为临时受训教师(GSST)委任制度已废除,毕业生们无法在未受委为正式教师前到学校服务。而当风波闹开以后,魏博士积极跑动,教育服务委员会(SPP)这才同意恢复临时受训老师(GSST)的制度,让这些老师先到校服务,过后才面试。

  为了证明自己是内行,魏博士更搬出工作经验,“我在 2007年11月2日,受委为大学资格鉴定局(MQA)的委员,怎么可能不知道其运作方式呢?我在2008年受委为教育部副部长,才辞去有关职位。正因为有相关经验,这次处理师范课程认证的工作,我才能跟MQA沟通,设法加快认证的程序。”

  既然魏博士如此熟悉整个MQA认证过程,又了解2010年中已取消GSST委任制度,怎会在问题发生之前没想到这制度上的变化会对1980位毕业生以及全国小学师资造成影响?魏博士又为何不能未雨绸缪,制定通盘计划或设立任何变通机制去应付可能(也确实)出现的问题,反而等问题产生了才急匆匆作出补救?这在在凸显我国师资培训整体规划不当的问题,也说明教育部后知后觉的事实。

  笔者撰写《睁着眼睛说瞎话的魏家祥》一文,表面上批评魏博士个人,但主要还是针对整个教育部的运作及整体规划的缺失提出看法。平心而论,从此风波的演进来看,足见魏博士的魄力。然而,若一个部门的整体规划一团糟,即使拥有再精明的副部长也是徒然。

  本该运筹帷幄的副部长,无奈竟沦落至为部门的种种漏洞疲于奔命,其实正显示了整个行政机关的低效。而回归原点,一个部门的管理不当以致低效,就绩效制来看,谁当负上责任?笔者认为,部门主管恐怕难辞其咎,亦责无旁贷。

  魏博士的文章标题极动人:“但求无愧我心,岂能尽如人意”。由此可见,魏博士其实并不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他把自己的工作重点放在“灭火”(解决政治纰漏),所以觉得无愧于心;其实他的工作应该“防火”(进行整体规划工作)。从这一点上,魏博士岂能无愧于心?


此文转自:《当今大马》11.2.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