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16, 2013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二):“阅读”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二):“阅读”


    “所谓读者,就是要为自己而阅读,而所有的阅读总是需要时间的。如果你能认同上面的这句话,那么相信你也一定能够接受以下这个观点: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位读者,一定也要给他时间阅读。”


——英国青少年文学大师艾登•钱伯斯(Aidan Chambers)



  上一篇文章中,为大家初步介绍了英国文学大师钱伯斯的“阅读循环圈”。此循环圈由三个环节组成:“选书——阅读——回应”。一本好书,一段愉快的阅读经验,将为读者开启下一段阅读旅程,周而复始,生生不息。“阅读循环圈”理论的意义,不在于揭示出一个放诸四海皆准的过程,而在于提炼出其中的重点环节,让阅读的培养有迹可寻。

  针对“选书”的部分,我认为学校该往“量”和“质”两个方面追求,建立一批适合儿童阅读,且类型丰富、品质优良的藏书,让儿童与书的相遇成为可能。(参见拙文《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一):选书》然而,要培养终身的阅读者,仅仅提供“选书”的机会是不足的,还得确保他们的“阅读”。钱伯斯阅读循环圈中,“阅读”涵盖了“阅读时间”、“听故事”与“自己阅读”。换句话说,学校还必须确保学生拥有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这回事,并竭尽所能让“阅读”扎根生活。这与我国大部分学校只是鼓励学生上图书馆借书,并利用课外时间阅读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我国,大部分上课时间几乎都在进行传统式的教学活动,即围绕教科书与作业本的教授、讨论与练习。教科书以外的文学作品与童书,一般被称为“课外读物”,是课堂内所不鼓励的。在上课时间阅读此类书籍,常会遭批评训斥,甚至被没收充公。在一些学校,“讲故事”或“读书给孩子听”甚至被视为浪费时间,有关教师还会落得“不务正业”、“不负责任”的恶名。在这样的尴尬下,我们只能幻想学生会在放学后进行大量的阅读,只能祈祷他们拥有会读书给他们听的父母。

  而在美国,许多中小学一直推行着“持续默读”(SSR,Sustained Silent Reading)的阅读教学方式。其大致的做法是每天抽取10至15分钟的时间,在教室内由学生自行挑选想看的书籍、杂志或报纸阅读,教师不提问,不要求写读书报告,也不做任何分数记录,其教学效果成绩斐然。(可参见拙文《学习非得痛苦不可?》,刊于13.2.2013《联合日报》、《持续默读,帮助孩子爱上阅读》,刊于6.12.2012《联合日报》)至于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故事、读书给学生听,美国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也以大量研究证实,给孩子朗读是培养阅读习惯最重要的因素。(参见拙文《大声为孩子读书吧》,刊于3.1.2013《联合日报》) 

  再看中国。今年四月,我有幸于第九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上,聆听了薛瑞萍老师的心得分享。作为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薛老师主张将儿童阅读纳入课程,直接用上课时间将阅读进行到底。薛老师引领学生“日有所诵”,每天诵读一首短小精悍的儿歌童谣。她也在班上开展“每周一故事”,定期给学生讲精彩故事。此外,薛老师还推行“每周一歌”,以吟诵的方式让学生亲近古诗。另外,她也结合家长力量,建立“班级图书库”,购置了一批优质读物,并鼓励学生每天带一本回家,与家长进行亲子共读。

  美国教育家约翰•沃纳(John Werner)曾说,“不能期待孩子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很多孩子来自于没有阅读习惯的家庭,这样的孩子常会因为电视而牺牲阅读的时间。”有了丰富藏书,不过才跨出第一步,我们还得确保孩子的“阅读”。请注意,是“确保”,而非仅仅鼓励、提倡或期盼。确保,意味着时间上的保留、环境上的打造,以及气氛上的营造。

  有了好书,有了时间,有了空间,阅读的幼苗总算有了成长的土壤。然而,我们还能做得更好。在钱伯斯阅读循环圈中,“选书”与“阅读”之后是“回应”。阅读一本书,孩子总会有许多发现与想法。此时,我们又能扮演什么角色?且待下回分解。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16.9.2013

Friday, September 6, 2013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一):选书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一):选书


    “学校或教室书库提供多样的书籍,并且介绍给不同语文需求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事,我们永远也无法预测哪一本书会成为某个孩子的全垒打书。”


——美国教育学者史蒂芬•克拉申教授(Stephen D.Krashen)



  日本教育学博士石井勋曾说:“阅读能力是任何学习的基础,因为每一门学问都从阅读书籍开始。”阅读是教育的核心,美国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Jim Trelease)就主张:“学校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出终身的阅读者——在毕业后的人生中仍坚持阅读与学习。”中国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也认为: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是一个学校主要的教育任务。

  然而,一个人的阅读兴趣、习惯与能力,究竟是如何培养起来的?成人在这一方面,又该扮演什么角色?曾获国际安徒生奖的英国作家,同时也是知名儿童阅读专家的艾登•钱伯斯曾于1991年出版的《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中,提出了令人瞩目的“阅读循环圈”理论。这个理论是在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




  钱伯斯认为,阅读活动从选书开始。一般来说,若孩子并非来自书香之家,家长又不具备选书买书的能力,学校就成了孩子的主要阅读资源。因此,学校首先得建立一批适合儿童阅读,且类型丰富的藏书,让儿童与书的相遇成为可能。学校的藏书该同时往“量”和“质”两个方面追求。

  在“量”方面,学校藏书应尽可能涵盖各类型读物,包括诗歌、神话、传说、故事、小说、绘本、科普、杂志、报章、参考书及视听材料等,以便让孩子从各自的兴趣入门,在书海中发现自己的天赋。许多孩子之所以不爱阅读,其实只是还没遇上能点燃自己阅读热情的书,崔利斯称之为“全垒打书”。一次美好的阅读经验,一本“全垒打书”,就可以造就一个爱书人。每个人的“全垒打书”都各不相同,然而大多数都和自己的爱好与兴趣有关。类型丰富的藏书,让孩子更有机会遇上自己的“全垒打书”,从此踏上阅读之路。

  在“质”方面,学校可以从“迎合”与“引领”两个角度进行考量(可参见拙文《儿童阅读的“迎合”与“引领”》,刊于29.8.2012《联合日报》)。学校的藏书首先得吸引孩子,贴近孩子,让孩子乐读、爱读。这类迎合孩子的图书一般上较通俗,文学性相对较低,对阅读能力的要求也不高。尽管如此,这类图书还是重要的。根据美国克拉申教授的研究,许多孩子的“全垒打书”都出自这类通俗作品。然而,仅仅“迎合”是不够的,学校还得扮演“引领”的角色。除了通俗性图书,学校还得备有经典、优秀、得过国际大奖、备受各界赞誉的好书。唯有这类真正的好书,才能打开孩子的视野,让他们的阅读品味与能力得到质的飞跃,成为优秀的终身阅读者。

  无论如何,一座图书馆的藏书尽管再多再精,若是无人问津,或者无人有时间翻阅,也是形同虚设。要培养终身的阅读者,仅仅备有质量皆佳的藏书并提供“选书”的机会只是启步,接着还得兼顾孩子的“阅读”与“回应”,真正将阅读扎根于孩子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身为成人的我们,又该如何扮演钱伯斯阅读循环圈中“有协助能力的大人”的角色,为各个环节加持给力呢?

  这其中还有许多尚待我们细细咀嚼、慢慢品味的深刻构想,能在教育上给我们启发。限于篇幅,姑且写到这里,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2.9.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