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31, 2013

儿童的写作:写出真我








儿童的写作:写出真我


    “参与意识,对社会的关注,表达方式等都应该从小培养,而在小学生的考场作文中无法培养这些素养。”


——中国新生代语文教师郭初阳



  2013年4月12日至14日,第九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暨亲近母语教育研讨会于南京举办。本届论坛以“儿童的写作:写出真我”为主题,邀请了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与一线教师,从方方面面探讨儿童的写作。我有幸受邀参与其盛,并在论坛上执教了一堂图画书写作课。这三天的精神飨宴,郭初阳老师的公民写作课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郭初阳老师这堂课主要指导学生如何给《南方周末》投稿。首先,郭老师选了八篇刊登于《南方周末》评论版的文章(其中六篇出自小学生手笔),让学生阅读,请学生挑出其中一篇,说一说喜欢的原因。这八篇文章都不长,内容主要是小学生在校园内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相关的思考。比如其中一篇《我想上体育课》,是一位四年级学生因为体育老师休假,所有体育课被语文、数学所替代,心中不满,因而提出了学校不重视体育课的问题。另一篇《应急电话,要好记》,则是一位六年级学生发现一些应急电话号码太难记,因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接着,郭老师要求学生转换角色,想象自己是《南方周末》的编辑,根据这几篇文章,列出几项选稿标准。换句话说,学生必须思考,怎样的文章适合刊登于《南方周末》评论版。在这个环节中,各组学生都归纳出了一些选稿标准,如:敢于说真话、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针对的是真实的现象、拥有新颖明确的标题等等。

  有了这番归纳与提炼,郭老师再让学生拟出两个题目和方案,准备投稿给《南方周末》。这时,学生们有的揭示了校园内的问题,有的抨击了社会里的现象,有的提出了生活中的疑惑。除了提出问题,他们也谈了自己觉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看到学生认真思考,说出自己真实的观察与感受,并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真诚的建议,台下的我很受触动。

  在知识层面上,这堂课让学生认识了评论文章的文体特点;在态度层面上,这堂课高举“真情实感”的旗帜,为学生树立了“写出真我”的写作态度;在兴趣层面上,这堂课点燃了学生的投稿热情。然而,最可贵的是,这堂课启发学生关心生活、关注社会、关爱生命,鼓励学生思考社会问题并参与其中。我认为,这堂课完全体现了郭初阳老师的教育观,“语文课堂的目标是培养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敢于表达的公民。”

  论坛上有朋友质疑,过早的让孩子直面现实社会,会否产生更多愤青,又会否伤害孩子那颗柔软的心?在我看来,郭老师这堂课并无意将成人的价值观强加于孩子身上。郭老师做的,只是让孩子观察与思考自己的生活,从自己的角度去关注与关怀社会,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建议。这一点,从郭老师这堂课的选材即可看出。再说,孩子本就活在现实社会。与其逃避一切的丑陋与不完美,不如积极参与其中,以真诚的心去完美一切的不完美。现实也许污浊,但参与其中的心却可以是高洁明亮的。

  最后,让我们看看本届论坛的分主题结构:生活的写作、公民的写作、图画书的写作、域外的写作、创意的写作。当他人已挣脱“应试”的枷锁,立足儿童,扎根真实,充分开展各方资源,围绕儿童写作进行各种各样大胆尝试之际,我们还在让学生背着一篇篇的所谓“范文”,根据千篇一律的提纲写出毫无生气的文章。与论坛呈现的各式写作相比,我们似乎只有一种写作:应试的写作。

  中国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老师认为,“写作是生命的言说。儿童写作教育是为了让儿童具备未来需要的书面母语表达的能力,是为了让孩子树立真诚的言说态度和真诚的生活态度。”

  我们的写作教学,培养了孩子可应付未来的书面表达能力吗?我们的写作教学,树立了孩子真诚的言说态度和真诚的生活态度吗?还是,我们正背道而驰,将天真单纯的孩子一步步引向说空话、讲套话、写假话的歧途上?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24.5.2013



Wednesday, May 22, 2013

为未来培育一代公民







为未来培育一代公民


    “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将来所需要的公民,即今日所应当养成的学生。专制国所需要的公民,是要他们有被治的习惯;共和国所需要的公民,是要他们有共同自治的能力。想有能够共同自治的公民,必先有能够共同自治的学生。”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



  第十三届全国大选引得满城风雨,相关新闻和消息铺天盖地而来,大大小小政治讲座在各地燃烧。这一股势不可挡之风,竟吹进了向来不食人间烟火的小学学府,悄悄拂上了莘莘学子的脸。 

  选前,你会听见学生喊着政党的口号,你会看到学生七嘴八舌谈论执政党在野党,你还会从他们口中听到诸如“国家破产”、“贪污腐败”等字眼;选后,你会看到学生扼腕哀叹没有假期,你会听见他们谈论某某政党赢了某某选区,你还会从他们口中听到诸如“玩臭”、“停电”等字眼。 

  与其说这是小学生关心政治、关心社会的表现,我更认同这是周遭环境造成的影响。他们并非理性论政,只是凑热闹;他们并非参与思考,只是人云亦云。只要和他们深入对话,即可知此言非虚。 

  曾几何时,我们将儿童与现实世界隔离,以种种教条压制儿童,只灌输他们应该怎么做,而不启发他们思考为何这么做。我们要求他们安分守己、循规蹈矩,做乖巧听话的孩子。说得难听一些,此举无异于培育唯唯诺诺的应声虫。这真是我们要的未来主人翁? 

  而今媒体与网络的日新月异,已将那道儿童与成人世界之间的围墙彻底推倒。所有资讯未经过滤,即无孔不入地渗入儿童的世界。成人不再掌控信息之门的钥匙。大部分儿童已非应声虫,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与意见。然而遗憾的是,他们正往另一个极端走去。他们反对一切没有好感的事物,即使这些事物对他们有益;他们抨击一切不讨喜的人,即使是真诚和善之辈。他们成了失去理智、一切只跟感觉走的“愤青”。“只要我爽,有何不可?”成了他们的座右铭。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能做什么? 

  于是,我在校园期刊《我手写我心》中增设了一个栏目——“真心回音壁”,鼓励学生思考身边的一些现象、规则和制度,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只要言之有物,是真心之作,即予发表。新栏目开张之初刊登了四篇学生的文章,其中《家长不应让孩子校外补习》提出了学生对于校外补习的看法,《功课太多》带出了功课多不代表学习效率高的问题,《为什么一定要这么早上学》则分享了早起对学习带来的影响。 

  学生的观点也许拥有许多不足,也存在诸多盲点,但这些意见贵在真诚,说的都是自己的真心话。对学生来说,要写出这样的文章,他们必须经过一定程度的逻辑分析与思路整理,而写出的文章也将引领其他同学一同探讨相关课题。换句话说,此栏目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理性思辨的空间与机会。此外,师长也能通过这些文章一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并与之商讨、对话,进而从学生的角度省视校政。必须强调的是,此栏目标榜“自由、独立”,学生的任何想法(只要是真诚的)都必须被尊重。师长不再是权威,他们仅能站在同等高度与学生对话,只能以理服人,不可仗势欺人。 

  将栏目命名为“真心回音壁”,是期许其他同学或老师看了文章,能将心中想法写下,投书交流争鸣。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合,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唯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有了真诚的讨论平台,无论得到的反馈是褒是贬,学生的理性思维都能在论辩中得到深化。 

  我希望鼓励学生积极关注身边的现象与问题,深入思考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坦诚面对他人的异见。我亦期许当今的教育工作者,能培养一代拥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敢于表达、关心社会的公民,而非一群人云亦云、任人摆布、畏首畏尾、冷漠无情的愚民。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21.5.2013


Sunday, May 12, 2013

童书中的“药”、“可乐”和“水果”





童书中的“药”、“可乐”和“水果”


    “它(水果)是真正的美味,但吃起来必须用力,也就是要‘亲口尝一尝’,不像药片那样一吞就得,也不像可乐那样喝下去就是,所以有的孩童就懒于吃它,宁可喝软饮料。而真正喜欢上了水果,人的口味也就会变得丰富和成熟起来。”


——中国儿童文学评论家刘绪源



  书局里,小女孩兴致勃勃地翻阅着一本趣味盎然的绘本。见父母来到,小女孩一脸殷切,恳求他们买下绘本。两老摊开绘本翻了翻,爸爸皱起眉头:“才这么几个字,又这么贵,在这里看完就好,不用买啦。”妈妈悄悄在爸爸耳边低语:“不过一个故事,又没什么教育价值,不好。”两老开始在书架上搜索,眼神很快聚焦到一本书上——《365个睡前故事:让孩子成为品格良好的乖宝宝》。两人交换眼神,如获至宝地抽下书本,牵着一脸不舍的小女孩走向柜台。

  以上情景,无数次在我眼前上演。为孩子选书,大人考虑的往往是价钱与教育价值。而所谓“教育价值”,则取决于书中是否出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或者“所以,我们应该……”这样的句子。看到这样的内容,父母就放心了,并且一厢情愿地认为这样的书必能帮助孩子成长。然而,教育真的如此肤浅简单?

  也曾见过另一种父母。只要是孩子愿意读的书,他们都愿意买。他们很少真的去了解孩子喜欢的书究竟素质如何。他们无限相信开卷有益,只要孩子爱读,读什么都行。然而,开卷一定有益吗?儿童的阅读时间有限,若读的都是素质低下的作品,是一件好事吗?

  中国儿童文学评论家刘绪源曾将童书分成三种,并以“药”、“可乐”和“水果”来比喻。

  一味强调教育价值而不强调文学性的童书,像药。这类作品觉得儿童不懂事,有毛病,需要教育,于是通过故事,引出教训,让他们牢记在心。这类作品受到众多父母的青睐,但它实际上只能进行教条式的灌输,非但很难帮助孩子成长,有时甚至会让孩子对阅读大倒胃口。(可参见拙文《儿童文学的教育智慧》,载2012年12月19日《联合日报》)

  而只求市场效益好,一味讨好儿童口味,写得浅显热闹但却没有真正内涵的童书,像可乐。这样的书,稍有文学修养的人一读就会反感、起疑。读这样的书,孩子会很轻松快乐,但内心不会受到激荡,灵魂不会受到触动。它类似连续剧,能让人穷追不舍、欲罢不能,却不会在心灵上留下一点痕迹。不仅如此,一个孩子如果喝可乐喝上了瘾,那是会如饥似渴的,而且他们会强烈地排斥其他食品,再好的饭菜水果也难以吸引他们。

  刘绪源先生说,只有那种真正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儿童文学佳作,像水果。“水果是原生态的食品。它有营养,但不是针对性地用以治病的,吃它只是享受,在享受的同时,营养被吸收,慢慢地也就有了健身的作用,这正如审美作用的转换——它可以转换成某种教育的效果,但那是审美沉淀后的自然的结果,并不是刻意为之的,更不是单向或单一的。”

  儿童阅读,需要迎合,更需要引领。一味的迎合,只会让儿童沉溺于可乐之中;狭隘的引领,则会让儿童成为药罐子,最终胃口全失。市面上,药、可乐、水果皆有,我们如何从中挑出健康无害的水果,拿到儿童面前呢?我认为,要练就这么一双火眼金睛没有捷径,唯有让自己抛开成见,丢掉教条,用一颗真诚的童心去阅读世界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在逐渐积累起来的阅读经验中,建立自己的“水果标准”。

  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曾说,大人是第一读者,儿童是第二读者。好书被大人看见了,才有机会来到儿童面前。有大人正确的选购和推荐,儿童的阅读才可能适当和精质。

  我们准备好扮演称职的“第一读者”了吗?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8.5.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