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31, 2014

《我只是一个老师》后记




后记
郭史光宏


        2011年,挥别学院,初入杏坛。

        八月,在东马《联合日报》任职的同乡——铭馨来信,邀我给《联合日报》撰稿,开辟教育专栏。想是年少气盛,当下毫不犹豫即答应。“不做教书匠”专栏,正式开张。

        我以两周一稿的速度写着。为了供稿,得更用心生活,观察周遭,发现美好;为了供稿,得更勤奋阅读,开拓视野,活跃思维;为了供稿,得更积极实践,积累经验,提升智慧。一个个截稿日期,就这样推着我往前走。本书中,“儿童教育”、“教育反思”、“儿童阅读”和“语文教育”里的文章,就是这段时间的成果。

        2012年,带着学生办起校园期刊——《我手写我心》。为鼓励学生写作,决心以身作则,定期在刊物中发表文章。这份因缘,使我加倍留意每位学生的闪光点,愈加投入与学生一起的时光。于是,他们的身影走进了我的心灵,他们的笑与泪点缀了我的文字。本书中,“教学故事”里的文章,就是这段日子的记录。

        回首三年来写下的文章,离不开“阅读”、“思考”、“实践”。阅读,促进思考;思考,引发实践;实践,又启动另一轮阅读与思考。而写作,让我得以在这螺旋递进的过程中稍作歇息:消化读过的书本,省视有过的想法,反思做过的事情。本书的一篇篇文章,既记录思考,也见证成长。

        之所以有今天,要感谢的助缘实在太多。

        2007年,中国朱自强教授主持“儿童文学研习营”,领我走进儿童文学之门;2009年和2010年,中国杨屹老师主讲“阅读教学”,林莘老师指导“作文教学”,令我对语文教育有了更大的想象与思考;2011年和2012年,中国徐冬梅老师分享“儿童阅读推广”,周益民老师介绍“班级读书会”,使我更有信心在校园与班级推动阅读;2013年,中国钱淑英老师与岳乃红老师主讲“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让我的教育路走得更加坚定。此外,托马来西亚儿童文学协会的福,有幸亲近中国方卫平教授、刘绪源老师、左伟老师、赵霞老师和台湾林文宝教授,获益匪浅。

        感谢我的恩师——黄先炳博士,我们称他“老黄”。老黄是我五年师范生涯最敬重的导师,大概也是人生中影响我最深的老师。是他打开了我的教育视野,把我引向本本好书,让诸多善知识走入我的生命。感谢亦师亦友的大风兄与蠹鱼君。因你们的不吝指教,我邂逅了好书,拓宽了眼界,开始涉猎许多陌生领域。

        不忘感谢何振森居士惠赐墨宝,令本书封面增色许多。感谢老黄和周益民老师于百忙中为本书写序,你们的序对我意义重大。感谢用心为本书排版、设计的美编高文杰先生。感谢我的同学泰忠,费神地为本书进行校对。最后,感谢阅读这本书的您。

        书名“我只是一个老师”,取自大风在法情论坛的主题。想说的是:只是一个老师,却要坚守教育,不随波逐流;只是一个老师,却要开创明天,不墨守成规;只是一个老师,却要当教育家,不做教书匠。

        好好当一个老师,或者,当好一个老师。是的,我只是一个老师。
    


书名:我只是一个老师
作者:郭史光宏
出版社:嘉阳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年份:2014年12月

定价:RM32
特价:RM25
订购处:法情教育论坛

请大家多多支持!

Tuesday, December 30, 2014

《我只是一个老师》自序




初出茅庐,我如此期许自己
郭史光宏


        五年师范岁月匆匆过,终于跨出学院,迈入小学,正式“悟”人子弟。早在数年前,通过身边友人的叙述与自身的实习观察,对小学教育圈已有片面印象:罐头工厂、大染缸、集中营、死水……当然,也曾听朋友说,与其他环境相比,小学算是比较单纯了。总算受过点科学教育,知道这些道听途说不过是“雾里看花”,实情如何,还得探索多年方可知晓。

  然而,“无风不起浪”,对于小学的片面印象,当隐隐放在心上,时时戒备检验。为了避免不自觉中随波逐流,初出茅庐的我如此期许自己。

  我期许自己,能够时时思考,不忘初心。几个核心问题,当作为“镇心之宝”刻刻惦在心上,不时验证与反思,进行终极追问与探索。问题一、教育是什么?问题二、小学教育是什么?问题三、培养怎样的学生?问题四、当个怎样的教师?四个问题层层递进,思考角度由宽及窄,就是要从大处思考!缺乏问题一、二的追问为基础,问题三、四的思考将流于表面,甚至与教育大方向背道而驰。

  以上所列问题,直接影响我们看待教育的眼光与角度,以及进行教育工作的精神与态度。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在思考后都该清楚自己的答案,每过一段时日后进行观照与反思,结合人生经验不断追问。很喜欢梅子涵老师于《我们关怀不朽》中的一段话:“我们总是把今天的话说的斩钉截铁,可是心里断定了明天一定会润色自己乃至修改。我们欣赏自己的这种自信、这种明确和这种因为天天学习而会发生的怀疑和变化。”我如此期许自己。

  我期许自己,能够天天阅读,日日进取。近年来,愈发体会到阅读的重要。对于大部分教师不阅读,也愈发忧心。就我所见,极多执教多年的资深教师自诩“经验丰富”,对于教学工作自认游刃有余。孰不知,所谓“经验丰富”,很多时候只不过代表一种心狠手辣、独裁霸道的教学手段,能够把学生操练得如士兵一般,呼之则来,挥之则去。而所谓“游刃有余”,很多时候也只代表一套得以应付考试制度的教学方法,能够培育出一批批考试机器,于成绩放榜之时金榜题名。

  纪律是手段,管理是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才是目的!要知道,之所以管理学生,只是为了打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得更好。再说,“良好的学习气氛”是否就是一丝不苟、噤若寒蝉,甚至让学生大气也不敢喘?不知从何时开始,大家把重点聚焦在保持课堂的安静,而非学生的学习上,这岂非本末倒置?考试本来只是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教师得以调整教学的工具,如此而已,何时竟成了教学的唯一导向?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岂非舍本逐末?很怀疑,不为考试而教,而为学生而教,难道就无法在考试制度下生存?

  我想,教师之所以本末倒置、舍本逐末,与不阅读不思考息息相关。不阅读,则无法认识教育史的源远流长,从而多角度探讨教育的本质;不阅读,则无法跟进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从而建立起宏大的教育世界观;不阅读,则无法遨游于浩瀚的智慧海洋,从而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更重要的是,没有阅读与思考奠基,再多的教学经验终将成为负担与包袱,不停地促使教师自以为是而固步自封,坐井观天却还沾沾自喜。将阅读当成工作中极重要的一部分,每天留一段时间阅读,我如此期许自己。

  初出茅庐,前路崎岖是意料中事,该做好心理准备。近日,常会想起鲁迅先生“反抗绝望”的精神:不反抗即成帮凶。不在绝望中反抗,就在绝望中死亡。看得远,站得稳,于洪流中坚持理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于困境中逆流而上;心平气和,理直气平,于浮躁中从容大气。

  我如此期许自己。


笔于2011年2月6日
正式执教前夕
    


书名:我只是一个老师
作者:郭史光宏
出版社:嘉阳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年份:2014年12月

定价:RM32
特价:RM25
订购处:法情教育论坛

请大家多多支持!

Monday, December 29, 2014

恩师给新书写的序




能高飞的让他高飞
黄先炳


        我发现我们的教育过于照顾后进生了。许多教育政策的厘定,都是为后进生而量身度做。就连课程,也特别照顾后进生。君不见我们学生的数学程度,已经到了进入海外大学便跟不上的程度么?他们在国内高中统一考试可是拥有特优成绩的呢!
       
        政策如此,执行也是如此。教师教学也特别关注后进生,常常为了小部分学生而降低要求,结果优等生反而受到忽略。有些老师更喜欢分享这样的经验:“要教学就教差班的,因为差班的学生才会感恩!优秀班的学生自以为优秀,对老师不会感激的。”
       
        关注后进生本来无可厚非,但过于关注,教育便有偏差,学生整体水平也就难以拔高了。
       
        优秀生真的那么狂,不会感恩?还是……我们不会教优秀生?
       
        四分之一世纪前我初出茅庐,就不愿意接受这种“优秀生不能再教”的观点。我对“一视同仁”的诠释是:能飞的让他飞,会跑的让他跑,想走的让他走,不要动的也尊重他的权利而任由他,我们依然会给予真诚的祝福。而我的能力,似乎也较偏向带领学生高飞。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回顾我的教学生涯,的确是比较享受“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乐趣。
         
        记得初执教鞭,很多人告诉我:“这里的学生很难教的,那些成绩不好的,无心向学,但家里富裕,有工作等着他们回去做;成绩好的,已经准备出国留学,在学校也不热衷学习。”我没把这种观点往心里摆。实践证明,“有教无类”是正确的,不必给学生贴标签,把我们最好的奉献给他们,他们都会珍惜。中学三年半的教学生涯,至今仍叫我回味。前年,一群中年男女约我吃饭,他们正是我教中学时期的拔尖儿,二十多年过去了,他们依然热情的叫我“老师”,依然怀念当年的华文课。“英才”也会感恩,只要我们“教育之”。
       
        后来我到师范学院执教,更加不能不把学生当成“精英”,因为他们毕业后都要承担同等的责任,没人可以推卸。教师若非“精英”,学生难以成才;教师不具备宏观高远的教育视野,即使掌握教学方法,还是无法把份内工作做好。所幸,我遇上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精英(现在则是独当一面的教师),有些还是精英中的精英,像郭史光宏便是其中之一。
       
        光宏是我完成博士学位后的学生。我回到立卑师范学院时,他已是预科班的学生。其实,比我早到学院报到的学生,对我会有抗拒的心理,因为我的教学法和处事法与前人略微有别。但是,光宏他们这一届同学却不抗拒。他们不但很快接受我的做法,还很配合我给他们安排的活动。若非如此,2007年我们就没有办法把朱自强教授引入马来西亚,并展开后来的系列自我增值和回馈教育的活动,为我们日后的教育和儿童文学推广工作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我对自己的教育工作定的方向是——但能开拓学生视野,足矣!所以我的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学生应该忘记,忘得越多越好,剩下的才是他们安身立命的资本。
       
        这一点,一般学生不容易做到;郭史光宏则做得很好。我不认为我教了光宏什么,反之,他今天表现出来的成就,却远远超过我可以传授给他的。这是他自己的努力和善于把握学习机会使然。
       
        最让教师感到满足的,并不是成功按自己的模式训练出优秀生,而是有机会栽培出比自己成就更棒的学生。薪火要能相传,得让青胜于蓝,才足于继往而开来,否则火种将会堙灭。“弟子不必不如师”才是“得天下精英而教育之”的真谛。
       
        朱自强教授曾将儿童喻为充满生命力的种子,他们自己会成长,身为长者的我们只是提供必要的助缘,让他们长得更加茁壮。光宏随我学习,我也是如此处理的。我没有教他的意图,只是不断地制造条件给他,让他可以接触更多人,学习更多事物,打开自己的视野,踏稳自己的脚步。
       
        年前,光宏给报馆、杂志写专栏,我一直都在看,写得很好。一段时间后,我觉得他的文章可以结集成书了,便向他做出建议。我的老师曾提醒我们,发表第一篇文章很重要,因为那是自己在学术界的“亮相”,往后人们就有这种先入为主的观点;同样的,我也很慎重看待他的第一本书,希望这本书可以让更多人认识他——一个充满朝气、满怀理想的青年教师。
       
        光宏很聪明,整理文章时还做了恰当的调整,每一则短文后都附上一些书本的介绍。这样,读者看了他引起大家思考的问题后,还可进一步拓展阅读和思考。这样的“引领”方式,正是我们强调的教育模式。
       
        在南京大学进修期间,常看到一个标语:“今日我以南大为荣,明日南大以我为荣”。今天我也有这种感觉:昔日光宏以成为我的学生为荣,今天我以光宏曾是我的学生为荣。希望光宏抱着这份为教育而奉献的初心,继续平稳地迈进,日后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2014年8月14日
    


书名:我只是一个老师
作者:郭史光宏
出版社:嘉阳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年份:2014年12月

定价:RM32
特价:RM25
订购处:法情教育论坛

请大家多多支持!

Sunday, December 28, 2014

周益民老师给新书写的序




带一本书给光宏
周益民



        光宏是我极少见面却常在念中的朋友。这个“极少”是真正意义的,几年里也就见过两回。因为他在马来西亚,我在中国。

        与光宏的认识乃至熟悉首先是由于他的文字。

        2010年初,很偶然的,在网上看到一篇《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的书评,题目是《为小学语文教育把脉》。我是那次谈话“七人”中的一个,自然对该书的书评多一份留意。这一留意,就生出了许多的惊异。“七人谈”是我们几位不同背景人士就小学语文教育的有关问题所进行的一次系列谈话,2010年1月刚出版。不过一个月,作者已阅毕并写就完整书评,足见信息之灵通,对语文教育关注之密切。行文中有不少真知灼见,最后说:“马来西亚,面对一本本让孩子厌学的教材,我们做好准备来一场‘教材革命’了吗?”我这才注意到,作者竟然是马来西亚人。要知道,即便在中国大陆,当时读过那本书的人也还很少。这个作者当然就是光宏。

        在网上一聊,方知光宏竟是黄先炳先生的弟子。黄先生是马来西亚儿童文学协会会长,近些年一直在为马来西亚的儿童文学阅读鼓与呼。朱自强教授曾数次联系、推荐我去马华进行儿童阅读与语文教学方面的交流,马方的具体负责人即是黄先生与光宏。命运的机缘真是奇妙,因工作的原因我几次都未能踏上大马之行,不料在虚拟的空间终与光宏相遇。也因此,我遇到了更多的惊异。

        从光宏的文字看出,他的兴趣点与我非常相似,主要聚焦在儿童文学与语文课程两大领域。这方面,他简直就是个“中国通”。他对王尚文、王荣生、潘新和这些中国语文教育理论界学人及其主张非常熟悉,对一线的窦桂梅、薛瑞萍、郭初阳等名师也十分了解,甚至设法订阅了几份中国很有影响的教育教学刊物。儿童文学方面,理论著作自不用说,还收藏有中国大陆出版的诸多文学名著,如新蕾社“国际大奖小说系列”,湖南少儿社“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中少社“小淘气尼古拉系列”“林格伦作品集”,明天社“凯斯特纳典藏作品集”“罗尔德.达尔作品典藏系列”,二十一世纪社“彩乌鸦系列”,苏少社“曹文轩纯美小说”“子涵童书”,等等等等。如果列下去,这个书目将会很长很长。有一回,他甚至在邮件里问我:“发现江苏少儿社还出了许多作家的作品系列,像黄蓓佳、程玮、彭懿、冰波、金曾豪的,不知这个系列如何?”又询问我对接力出版社的儿童分级阅读书目的看法。我实在忍不住了,问他到底是大马人还是中国人。我猜想,他肯定觉得这个问题很好笑,告诉说,我们家从公公那一代开始就在马来西亚生活啦。

        而让我又一次惊异的是,光宏告诉我,他还在读师范学院,年末(2010年)才毕业,这真是应了中国那句老话,“有志不在年高”。同时,我也明白了,他是彻彻底底地热爱,发自肺腑地热爱呵。

        我想象着光宏的那一大堆藏书,觉得真可以办一个小型图书馆了。没想到光宏还真行动起来了。他告诉我,实习期间,将藏书都带到学校去了,办起了迷你图书室,让学生借阅。他动用各种办法激励学生阅读,还认真记录不同年级学生的阅读反应。看到这些,我真的十分欣慰,光宏不仅自己爱阅读,还努力引导孩子们去阅读。他在马来西亚做着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终于,2012年11月下旬,我来到了美丽的关丹,见到了光宏。他已经是马来西亚柔佛州笨珍南马小学的教师,并且担任了马来西亚儿童文学协会副会长。这个时候的光宏对教育的理解更多了一份冷静与深刻,他开始思考教育的核心内涵,反省教育的价值追求,立志“走一条艰辛而深刻的路”。看着眼前这个阳光、青涩,还带点儿腼腆的大男孩,真很难同那个视野开阔、见解独到、话语尖锐的作者联系起来。他送给我一叠自印刊物,说请我提提意见。夜晚,灯光下,我一本一本仔细翻阅。这是他们的班刊,名为《我手写我心》。小32开,很薄,封面是丰子恺先生的漫画,既活泼又朴拙。每期的主体自然是他的“小瓜”们的习作,此外还有“故事小板凳”(名家短篇作品)、“师说心语”(光宏的私密日记)等栏目。这是本周刊,以一己之力承担如此密集的任务,我深知其间的不易。在有一期中,他写道,“我的星期四常在繁忙的编辑、排版与写作中度过”,接着描写了为在约定时间将刊物送至学生手中而与时间赛跑的经历,最后说,“我站在他们回家的必经之地——食堂驻守,露出招牌笑容,晃着手上热烘烘的刊物,看着同学们兴高采烈涌来,脸上挂着的是一种既兴奋又惊喜的笑,我内心窃喜。”让我们想象一下吧,夕阳下,大哥哥一般的光宏笑吟吟地站在校园,被他的“小瓜”们簇拥着,叽叽喳喳的童音带着欣喜和欢呼,在校园的上空飞扬。这样的情景好动人。

        看来,光宏不只在“知”,更在“行”啊!对他,我惊异,更充满了敬意。

        前两天,读到诗人林茶居先生的一篇文章,《隐居于书与诗》,“书”指的是阅读,“诗”指的是写作。这个题目一下打动了我,隐居于书与诗,也就是拥有了一种“别处的生活”,精神该是多么富足。不知怎么,眼前就浮现出夕阳下光宏与“小瓜”们在一起的画面,忽然觉得,这句话就是为着他而存在的。我想,如果给我一个机会马上见到他,或者有身边的朋友飞赴大马,那么,我要带给光宏的,将是一本书。


2014年8月于南京
    


书名:我只是一个老师
作者:郭史光宏
出版社:嘉阳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年份:2014年12月

定价:RM32
特价:RM25
订购处:法情教育论坛

请大家多多支持!


Saturday, December 27, 2014

我的第一本书





我的第一本书


    “读到诗人林茶居先生的一篇文章,《隐居于书与诗》,‘书’指的是阅读,‘诗’指的是写作。这个题目一下打动了我,隐居于书与诗,也就是拥有了一种‘别处的生活’,精神该是多么富足。不知怎么,眼前就浮现出夕阳下光宏与‘小瓜’们在一起的画面,忽然觉得,这句话就是为着他而存在的。我想,如果给我一个机会马上见到他,或者有身边的朋友飞赴大马,那么,我要带给光宏的,将是一本书。”


——
中国特级教师周益民


    年前,光宏给报馆、杂志写专栏,我一直都在看,写得很好。一段时间后,我觉得他的文章可以结集成书了,便向他建议。我的老师曾提醒我们,发表第一篇文章很重要,因为那是自己在学术界的‘亮相’,往后人们就有这种先入为主的观点;同样的,我也很慎重看待他的第一本书,希望这本书可以让更多人认识他——一个充满朝气、满怀理想的青年教师。

——
《法情》版主黄先炳博士


    “此书是一位青年教师的‘师说心语’,内容围绕五大主题:儿童教育、教育反思、儿童阅读、语文教育和教学故事。阅读、思考、实践,三大关键词,串起七十六篇文章,记下三年教学时光的笑与泪。”

——作者
郭史光宏


书名:我只是一个老师
作者:郭史光宏
出版社:嘉阳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年份:2014年12月

定价:RM32
特价:RM25
订购处:法情教育论坛

请大家多多支持!


Monday, December 22, 2014

笑中含泪的经典——《美丽人生》观后感




笑中含泪的经典——《美丽人生》观后感


    
这是个简单的故事,但不易说。像寓言,有悲有喜;也像寓言,叫人不可思议。这是我父亲所做的牺牲,是我父亲赐我的恩典。

——
电影《美丽人生 Life is Beautiful》


        观赏这部电影,仿佛一趟“天堂”与“地狱”之旅:上半段捧腹大笑,下半段热泪盈眶。笑,因为幽默;哭,因为感动。无论喜悲,一颗心,总是暖暖的。
    
        电影主角是个风趣幽默、热情浪漫的犹太人——费多。为追求爱情,费多做出连串疯狂之举,次次都叫人啼笑皆非。为见爱人一面,他冒充督学巡视学校;为博爱人一笑,没有驾照依旧开车开得不亦乐乎。皇天不负有心人,费多终于赢得美人心,甚至公然在爱人黛拉的订婚晚宴上抢亲呢!
    
        婚后,两人生了一个男孩儿,取名乔舒亚。适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纳粹大肆屠杀犹太人,费多一家三口被送入了集中营。不愿让童心未泯的孩子面对残酷的现实,费多对乔舒亚撒了个谎,说他们正在进行一场游戏,首奖是一辆坦克。为自圆其说,费多只能苦中作乐。干了一整天劳力活,刚踏进宿舍的费多马上迎来了孩子的投怀送抱。尽管筋疲力尽,几乎虚脱,他还是撑起了蒙在鼓里的孩子,步履蹒跚,跌跌撞撞。望着孩子,费多挤出笑容,编出一则则“精彩”故事,报告游戏进度。

        凭着坚韧意志与过人智慧,费多成功瞒天过海,终于挨到纳粹战败的那一天。眼见大势已去,纳粹军人决定对集中营内的犹太人赶尽杀绝,然后撤走。费多将孩子安顿在一个柜子内,千叮万嘱不可出来,随即四处奔走,找寻爱人黛拉。众里寻她千百度,仍然不见黛拉踪影,费多反倒被纳粹军发现了。费多被枪抵着,慢慢走向墙角。走过柜子,费多鼓起勇气,做了个夸张滑稽的动作,往柜子里扮了个鬼脸,柜子里那颗不安的心总算恢复平静。

         “砰!砰!砰!”一串枪声从转角处传出。一个纳粹兵闪出,悄无声息。天亮了,四周一片寂静,小男孩乔舒亚走出柜子,终于迎来了他的“奖品”——一辆坦克,一辆驱走纳粹的联合国坦克。男孩胜利了,母亲回来了。伟大的父亲,从此住进了他们的心,也住进了每一个观众的心。

        这部电影,看了五回,五回热泪盈眶。大学时,与同学们一起分享;毕业后,与学生一同感动。费多巨大的身影,深深映在我心深处。爱情面前,不顾一切;亲情面前,奋不顾身。浪漫与热忱,让生命的每一天都璀璨夺目,与众不同。

        他让我看见人性的光辉,相信生命,相信善良,相信奉献,相信爱。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22.12.2014

Sunday, December 14, 2014

单纯和专注的力量——《阿甘正传》观后感




单纯和专注的力量——《阿甘正传》观后感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结果往往出人意料。

——
阿甘母亲《阿甘正传》Forrest Gump


        阿甘的智商只有75,远远低于一般人,是大家眼中的“白痴”。不仅如此,小时候因脊椎问题,得靠铁片装置才能勉强行走。身边的母亲为他的将来忧心忡忡,周围的人都冷嘲热讽鄙视他,甚至落井下石欺负他。大家唉声叹气之际,他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首先,毫无顾忌地奔跑让他的双腿奇迹般重生。接着,因过人的跑步天赋上了大学,还入选美国橄榄球队。大学毕业,阿甘选择从军。越南战争,英勇救出战友,得了国家奖励勋章。退伍后,阿甘兑现了与好友的约定,买了艘船,干起了捕虾工作。几经波折,他竟又取得巨大成功,成了百万富翁。阿甘的传奇还在继续。一天,他想着想着就跑了起来,一跑三年。三年坚持不懈的奔跑,横跨了整个美洲,给无数人带来梦想与力量。

        就是这样一个低能的“白痴”,创造了一个个令人目瞪口呆的奇迹。究竟是何原因,让阿甘活出了非凡人生?在我看来,关键在于他的“单纯”和“专注”。

        也许是弱智的关系,阿甘反而拥有一般人所难有的单纯。当身边人都在想着如何成功,都在为人生的不顺叹气,阿甘只一心一意过自己的生活。他乐观向上,以诚待人,专心致志。跑步时,阿甘心中只有一个字——“跑”。所以,他能跑得像风一样。尽管入选美国橄榄球国家队,尽管获颁国家奖励勋章,阿甘没有一丝高傲。他依旧过着单纯的日子,履行着与友人的约定。捕虾初期,阿甘可说一无所获。可正因为单纯,他没有放弃。他一如既往,不去在乎成败,只信守承诺,享受每一个当下。

        很多人会说,阿甘传奇般的故事不过是电影情节,不可能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不这么认为。对我来说,阿甘的成功与非凡绝不是巧合与幸运,而是努力与坚持的成果。回顾电影中另两个人物:珍妮和丹中尉。珍妮脑袋机灵、才华出众,却因急功近利误入歧途,走向堕落;丹中尉身体健壮、英俊潇洒,却在残废后一度意志消沉,怨天尤人。“白痴”阿甘没有两人的聪明脑袋与风度翩翩,却过上了远比两人更精彩的人生。

        单纯和专注,让阿甘在人生路上收获了财富、亲情、友情、爱情、尊重、快乐、幸福。谁说只有天生条件好的人,才能过上精彩、幸福的人生?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12.12.2014

Friday, December 12, 2014

穷人的尊严——《小鞋子》观后感





穷人的尊严——《小鞋子》观后感


    “贫穷真的不算什么,不要丧失对美好事物的渴望。积极乐观地活着,保持人性的真与善,一样能收获成长,实现人生的价值。”


——
电影《小鞋子》


        不妨想象这样的生活:

        一间破破烂烂的房子,没有书房,没有厨房,没有睡房。一家人的饮食起居,都在客厅。母亲在客厅缝补衣服,父亲在客厅小休,你和弟妹在客厅做功课。夜晚,一家还是睡在客厅。住的地方已如此不堪,房子的主人还天天来催房租。是的,你们家拖欠房租已好几个月。爸爸靠劳力挣取微薄工资,妈妈替人煮食帮补家用。就连妹妹的鞋子丢了,你们都不敢告诉爸爸。你们知道,他连买一双鞋的钱,都没有。

        此时,哪怕只是一丁点的便宜在你面前,一枚钱币,一块面包,一件衣服……你能否不起贪念,不将其占为己有?穷困潦倒、饥寒交迫到这般地步,你还能坚守 “不义之财不可取”的原则?你还谈得上“尊严”?

        电影《小鞋子》中,阿里一家就身处如此窘境。面对残酷现实,他们从未屈服,更不曾典当尊严。当妹妹莎拉要拿清真寺的白糖为爸爸泡茶,爸爸拒绝了。“它们是清真寺的,暂交我们保管。”爸爸一脸的理所当然。坦白说,那么一大包糖,缺了几小颗,不会有人发现,也不会有人追究。爸爸难道不懂?不是的。他只是不愿。别人不知,自己的心,却是知道的。爸爸坚定的心,守护了穷人的尊严。

        一次偶然,妹妹丢失的鞋,竟出现在校内一位女孩脚上。阿里兄妹不禁疑心大起,进而追踪起来。他们跟踪女孩,亦步亦趋,终于到了女孩家门前。女孩敲了敲门,门后走出一名戴着墨镜的男子,缓缓将女孩抱起。原来,女孩的爸爸是个瞎子。原以为鞋子即将物归原主的兄妹俩交换了一下眼神,无奈苦笑。他们是很想拿回鞋子,但见到女孩更糟的家境,他们出不了手,也开不了口。他们穷,但拥有一颗温润柔软的心。他们的博爱,守护了穷人的尊严。

        让人动容的不只阿里一家,还有那个误穿了莎拉鞋子的女孩。又是一次偶然,阿里送给莎拉的笔不小心掉了,被随后跟来的女孩捡获。那是一支颇为精致的笔,是阿里考试成绩优越,老师送的。女孩将笔带了回去,再三把玩,爱不释手。没人知道她得了这支笔,没人晓得这支笔从何而来,她大可据为己有。但她没有。隔天,她在学校找到莎拉,归还了这支可爱的笔。女孩的诚实,守护了穷人的尊严。

        喜欢这部电影,并非它多么五光十色,多么催人泪下。相反,这部电影是如此清纯、平凡、朴实。从头到尾,没有炫目的特效,没有哄人的桥段,没有漂亮的脸孔。它就这么踏踏实实,述说着一个又一个穷困孩子的故事。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26.11.2014

Thursday, November 27, 2014

叛逆天才的自我追寻之旅——《心灵捕手》观后感




叛逆天才的自我追寻之旅——《心灵捕手》观后感


    “他为何躲避,为何不信任人?因为他被应该爱他的人遗弃。他为什么跟你所谓的‘智障’混?因为如果他叫他们扁你,他们会照办,那叫做义气。他应付谁了?他在别人离开之前先赶人走,那是防卫心理,好么?他因此孤独了20年,你现在逼他,事情会重演,我不会让他重蹈覆辙。”


——
西恩教授(电影《心灵捕手 Good Will Hunting》)


    《心灵捕手》(Good Will Hunting),1997年的电影,听闻已久,仰慕已久,不时也在电视播映。然而,直到今天,才真正看了。早知是部好电影,但没想到这么好,超乎意料的好。

    这大概是部剧情片。没有打打杀杀、风风火火、鬼鬼怪怪。有的只是平凡的剧情、非凡的演员、超凡的内心戏。正是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

    威尔,一个可怜的孤儿。儿时无数次遭人虐待,以致自卑敏感,对身边一切疑心重重,甚至还有暴力倾向。然而,小流氓的表面下,是一颗天赋非凡的脑袋。顶尖教授用了两年才解出的难题,在他却是轻而易举。这位二十岁天才,在麻省理工学院扫地、拖地、抹窗。

    直到有一天,惊人天赋终于曝光。一道难倒全校学生的数学难题,一夜间被神秘的天才解开。经明察暗访,数学系兰博教授在看守所找到了威尔。此时的威尔因为伤人,几乎锒铛入狱。为了自保,威尔答应了兰博教授两个条件:研究数学、见心理医生。

    这两个条件,前者针对脑袋,后者指向心灵。威尔乐于接受前者,却抗拒后者。他不愿对任何人敞开心扉,包括自己。因此,几个心理医生都束手无策,先后被玩弄于鼓掌之间,片刻即放弃。无计可施下,兰博教授找上了自己的大学同学——心理学教授西恩。

    初次见面,威尔一如往常,紧闭心门,更试图激怒西恩教授。西恩教授确实被激怒了,一度想放弃。冷静思考后,西恩教授开始同情威尔,决心帮助他。他对威尔坦诚相待,毫不掩饰。说完该说的,他就静心等待,等待威尔打开心门。很多时候,一小时的心理治疗时间,就在沉默中悄悄走过。没有催促,没有施压,没有说服,也没有放弃。

    一周又一周,威尔渐渐开口,慢慢与西恩教授聊开,一点一点打开自己。西恩教授并不教导什么。他只陪伴、倾听、回应、分享,然后等待,等待威尔面对自我,找回自我。与此同时,威尔仍继续糜烂生活,喝酒、打架、鬼混。看着一个旷世奇才如此糟蹋自己的天赋,兰博教授开始忍无可忍。他要威尔好好利用天赋,投入正经工作,作出伟大贡献。他向西恩教授施压,要他尽快改变威尔。

    为此,昔日同窗爆发冲突。两位教授同样疼惜威尔,同样为着威尔,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兰博教授关注的,是威尔的脑;西恩教授在乎的,却是威尔的心。兰博教授要威尔跟着他的想法,试图改变威尔;西恩教授要威尔寻回自我,听从内心的声音。对我而言,兰博教授只能是杰出的数学家,西恩教授才是真正的教育家。

    另一边厢,天才威尔仍然迷失。他自卑。为了隐瞒身世,他选择放弃爱情。不敢回首过去,不敢面对自己。他逃避。面对未来前途,喝酒、打架、鬼混;谈起严肃课题,不屑、讥讽、嘲笑;对于他人关怀,总一笑带过。强悍的外表,掩饰不住脆弱的心。

    跟着导演的镜头,我仿佛走进了威尔的内心,感受其中孤独,体会其中挣扎。面对它,接受它,放下它,多么艰辛,多么不易。看着威尔的心门一寸寸打开,我也跟着微笑,心中热热的。

    影片接近尾声,身边几位学生显得有些不耐烦。“这部电影拍得真好。”我叹了口气,“但也许你们还太小,不能完全看懂。没关系,等你们上中学或大学再看吧。到时,会不一样的。”

    真是一部好电影,好久没这么感触了。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24.11.2014

Wednesday, October 22, 2014

好奇中探索,探索中学习




好奇中探索,探索中学习


    “唯一的、真正的教育,是通过对儿童能力的刺激而来。这种刺激,是儿童自己感觉到所在社会情境的各种要求引起的。这些要求刺激他,使他以集体中的一个成员去行动,使他从自己行动和感情的原有狭隘范围里显现出来;而且,使他从自己所属的集体利益来设想自己。”


——
美国教育家、哲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


    虽说UPSR有两科必须重考,然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感觉学生早已卸下考试重担。放松,自由,开放,有助于让学习回归本质。正好趁此良机,开展专案式学习。
    
    对于重考,部分学生咬牙切齿,部分学生顺其自然,但都偏向表面上的感性认知,并未真正理清泄题事件,思考问题背后的意义。打铁趁热,我带他们到图书馆,搜出自泄题事件发生的报章,找出所有相关报道与评论。接着,将资料剪报,分报道与评论两类,按时间顺序排列,轮流阅读,理清脉络。
    
    下一阶段,我们来到电脑室,应用网络搜索资料。我在白板写下几个媒体资源:每日蚁论、当今大马、星洲日报、中国报、东方日报、燧火评论,鼓励学生登陆相关网页,看看各界对泄题事件的观点,将觉得有价值的记下。之后,我与六位学生围坐一起,分享各自的阅读收获,探讨大家不明白或感兴趣的内容。
    
    最初,学生在意的只是泄题的元凶,有的只是怨愤与不满。通过搜索与阅读,他们开始看到泄题背后的应试教育问题,开始了解公共考试从出题、印刷、运输到应考的过程与开销,开始思考考试的意义。尤其通过阅读评论文章,更是大大开拓了眼界,激活了思维。
    
    打铁趁热,赶在热情冷却之前,我们开展了接下来的研究课题。初选课题有:伊波拉病毒、MH370、MH17、煽动法令、IS伊斯兰国、冰桶挑战。经过投票,学生选出了两个最感兴趣的课题:煽动法令和IS伊斯兰国。我将学生分成两组,每组研究一个课题,资源依然以报章和网络为主。
    
    万事起头难,尤其是两个大家都比较陌生的课题。但正因如此,学习空间更大。我先让各组提出三个可继续探索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资料搜集,先广泛阅读资料,掌握基本背景。以“煽动法令”为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一、《煽动法令》的内容是什么?二、《煽动法令》对付过哪些人?三、各界对《煽动法令》有何看法?过程中,我将随时提供协助,并与他们围绕课题进行讨论。

    一个课题,开启一段学习之旅。随着探索的不断推进,对课题的了解渐深,疑问也越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阅读资料,消化资料。学生的质疑问难、教师的授业解惑、师生的思想交流,于过程中悄悄发生。一颗颗学习的种子,于无声中播下,暗暗滋长。此时,学习似乎成了杜甫笔下的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既迎合学生兴趣,又调动批判性思维,训练搜索与辨识资料的能力,还融入了公民教育与人文精神。
    
    六年级,明年就上中学了。希望趁这段没有应试压力的时期,教给他们受用一生的能力,让他们真正感受学习的魅力。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22.10.2014

Friday, October 3, 2014

【每日简评】2014.10.3(生活小插曲)


2014年10月3日(星期五)
主题:生活小插曲
标题:香港公民运动

  首先,是脸书上朋友们的头像,一些变得乌漆麻黑,一些换上了黄丝带,一些写上了“香港加油”。然后,是铺天盖地的转载报道,真普选真民主、和平占中、特首下台云云。再来,是Beyond那首经典的《海阔天空》响起,配以一支支激动人心的短片。
    
  赶紧在网上搜读各类资料,理清风波始末。占中行动,有人挺有人反,各有说法。然而,支持的观点铿锵有力,谴责的理由不堪推敲。其中,林行止先生的《伤生贼港谁之过?和平暴力谁迫谁?》对谴责占中的观点做了有力回应,值得一读。另外,反对占中者再三重提的“经济因素”,似乎也印证了王丹说的“中国模式牺牲人权换饱暖”。
    
  在我看来,这起风波大概如此。回归之时,中国政府给了香港民主自治的美好想望。若干年后,政策出台,所谓“民主自治”,原来是有规则有条件的,是被过滤被控制的。黄进发博士的比喻有趣:“如果巫统说,以后候选人要由SPR来鉴定是否爱国才能出现在选票上,你会不上街吗?”发现货不对办,议会民主又不给力,香港人民走上了街头,用一双脚表达意愿。情况与我们的净选盟何其相似。
    
  再看各路媒体的报道。网络上,看到的大多是挺占中的声音:占中是和平与理性的集会、集会群众高度自治、大学校长大义凛然、良知艺人挺身而出。扭开电视,却是另一番景象。那是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的新闻时段,主播、记者与评论员接力批判占中:占中是非法集会、示威群众暴力袭警、外国势力颠覆中国、学生被洗脑控制。
    
  不由得想起我们的净选盟集会。当时,主流媒体不也是竭尽所能妖魔化净选盟集会吗?说这是在野党的政治阴谋、群众被操控被收买、示威者对警察暴力相向、警方极克制地行使最低武力……新闻中,尽是商家投诉生意受影响,路人埋怨安全受威胁,百姓谴责示威分子影响国家经济、让国家蒙羞等等画面。
    
  如果只有这些信息,我大概也会对集会嗤之以鼻,甚至恨之入骨。
    
  还好,我能上网。能上网,意味着还能听见其他人的观点;能上网,意味着还能读到其他媒体的报道;能上网,意味着还能看到来自现场的录影与说法。
    
  还好,我亲身参与了集会,到了现场,成了“暴徒”之一。上街,没人给一分钱,还得自掏腰包买车票。若真有什么人给了什么,那就是政府用人民的钱,给了我人生中第一枚催泪弹。此外,就是泪流满面之际,身边陌生朋友递来的盐巴与清水。如果这也算收买与操控,那确实是有的。
    
  看了各方报道,读了评论文章,到可信的朋友脸书上逛了一圈。与香江虽隔千里,内心还是激动的。
    
  今天,让黄丝带也爬上我的脸书。

Thursday, October 2, 2014

【每日简评】2014.9.28(生活小插曲)


2014年9月28日(星期日)
主题:生活小插曲
标题:强化家协工作坊的本与末

  又是外出周。周日,强化家教协会工作坊;周一,UPSR重考汇报会;周二,监考UPSR;周四,UPSR津贴协调会。下周还有第二轮重考,外出似乎成了常态。
    
  今天到龟咯区一所国小取经,看看学校如何组织家长支援队(Kumpulan Sokongan Ibu Bapa, KSIB),调动社区资源。有别于一般工作会议,学校的家长支援队一早安排了马来武术表演,供出席工作坊的老师们欣赏。上午时分,他们在食堂为我们表演了一段柔佛马来传统舞蹈。据他们说,这些艺术活动都由家长支援队主动发起,训练学生,传承文化。
    
  这班为数不少的家长支援队成员,个个身穿支援队T恤,由始至终跟着我们的工作坊,时而静坐旁听,时而指引方向,时而热情交流,时而招待用餐。丰富的午餐,即由他们用心准备。一句句“多吃,多吃”,让人倍感温馨。真好奇,校方是怎么把他们组织起来的?听该校副校长说,他什么也没做,只传达概念,完全是家长自发动起来的。真这么简单?
    
  中午,工作坊重点转入文书处理。官员说明,需开多少文件夹,夹内需具备多少资料,如何排列,如何记录。望向会场四周,只见大家聚精会神,奋笔直书。一丝焦虑掠过心头,忙掏笔加入战围。
    
  家教协会的活跃与不,与这些文书工作息息相关?文书处理好,报告记录一应俱全,家教协会就蓬勃发展?孩子的教育就更上一层楼了?还是像这次工作坊,后边的文书汇报抢完前边家长支援队的风头,大家把焦点放在文书工作,忘了实际操作?
    
  对我而言,这次的工作坊挺有意义。前半段的校园巡察,让我更关注家长与社区资源。有关单位的现身说法,真正打动了我。让家长与社区动起来,组织与发展才是根本。可经过下半段的文书汇报,我担心大家因此失焦,只关注如何处理文件夹。
    
  教育工作者,主要还是为教育服务。充分调动社区资源,为的是把教育办得更好。所谓“文书”,只能是锦上添花,或起应付官员之用。本末倒置,舍本逐末,只会离教育越远。


Wednesday, October 1, 2014

【每日简评】2014.9.26(生活小插曲)


2014年9月26日(星期五)
主题:生活小插曲
标题:免费奶茶,免费雪糕

  手机程式LINE下载并放着有一段时间了,也不知为何少用,似乎whatsapp比较普遍。上周到北海协助儿童阅读营,从嘉辉那边得知LINE近期办促销,有许多免费好康。
    
  用LINE第一天,获赠麦当劳雪糕一支;连续用五天,获赠chatime奶茶一杯;连续用十天,获赠麦当劳汉堡包一个。于是,贪新鲜又贪小便宜的我开始处心积虑,每天早上用LINE发早安简讯给朋友,搜集礼券。今天,与爱人浩浩荡荡外出,主要目的,就是去兑换免费雪糕与奶茶。
    
  爱人好奇,这么搞,麦当劳和chatime不是损失惨重?乍看之下,确实如此。然而,若把这笔开销视作广告费,也许还很低廉呢。通过这些活动,LINE的用户大大增加,商家也迎来更多顾客,两者的知名度都在一个又一个的share中渐渐攀升。
    
  听一位友人说,用LINE抽中了三支雪糕,一家人因此到麦当劳享用了一顿晚餐。算起来,当晚的开销远远超过了三支雪糕。你说,这招“放长线,钓大鱼”厉害不?我在之前从未到chatime捧场,只因此机缘,方喝到人生中第一杯chatime奶茶。也许,我就从此爱上它,也就此有了第二杯,第三杯,甚至第一百杯呢?你说,这招“小财不出,大财不入”厉害不?当然,这只是也许,事实并非如此。
    
  联想到云顶高原的促销策略。给你免费住宿,供你免费食物,送你免费门票,再赠你会员积分,只望你赏脸上山。手气好的话,享受优惠之余,你甚至还能带回一小笔横财呢!话说回来,若手气不佳,野心却不小,那当是一场灾难了。云顶众多优惠的背后,赌的就是其中的人性,其中的人心不足蛇吞象。用广东话说:给你一粒糖,输晒整间厂。
    
  LINE的促销活动进行至今,我到麦当劳吃了四支免费雪糕,到chatime喝了杯免费奶茶。真的仅仅如此,一毛钱不花。碰上精打细算、斤斤计较、吝啬龟毛、厚颜无耻者如我,一众商家恐怕也无可奈何吧?这笔广告成本,大概就是花在我们这班人头上了。


Tuesday, September 30, 2014

【每日简评】2014.9.25(生活小插曲)


2014年9月25日(星期四)
主题:生活小插曲
标题:返璞归真的体验之旅

  曾听人说,改变需要一场仪式。对小学生来说,毕业旅行无疑是一场重要仪式,见证成长,宣告独立。想象中,当如成年礼一样庄严隆重,意义深远。然而,2012年的学校毕业旅行团让这美好想象彻底破灭。
    
  学校完全交出了主导权,一切跟着旅行团的意思走。简单来说,就是买东西吃东西,买东西吃东西;就是下车拍照上车,下车拍照上车。这趟旅程,终于见识学生那可怕的单纯:有人推销我就买,口袋有钱我就买,无需任何考虑。没有一丝毕业旅行的味道,只感觉自己上了一趟“富太太血拼之旅”。不胜唏嘘之余,愈发向往美国雷夫老师组织的校外学习团。
    
  时光荏苒,今年的毕业旅行不知不觉悄悄来临。负责策划的同事与我颇有同感,不想再重蹈“富贵太太团”的覆辙。另外,因去年儿童节参观养蜂场的机缘,结识了爱好大自然的老板。老板建议,带学生走一趟体验之旅,我们求之不得。
    
  于是,今年的毕业旅行,没有商场血拼,没有五星酒店,没有走马看花。我们搭火车往居銮,穿梭车厢之间,体验火车风光;我们参观居銮咖啡厂,见识炒咖啡、磨咖啡、煮咖啡的过程,体验咖啡风情;我们走入加亨有机农场,黏土中插秧,池塘中捕鱼,湖泊中戏水,体验大自然风土。
    
  大自然拥有非一般的魔力。脱下鞋子,脚踏大地,让人有返璞归真之感,仿佛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卸下身上所有武装。插秧时,稻田泥沼中没有教师,没有学生,有的只是一只只玩得不亦乐乎的大小泥猴。灰头土脸,成了共同语言,彼此的心紧紧相依。捕鱼时,一张网将我们拢在一起,手牵手,共进退。戏水时,我们过五关斩六将,向水上障碍发出挑战。
    
  出发前,许多学生意兴阑珊,认定这是一趟无趣之行;回程时,大家却恋恋不舍,甚至有人要求加钱过夜。我与同事开始想象盘算,他日或可在此露营。
    
  喜欢这趟旅程的浓浓乡土味,喜欢导游的风趣大气,喜欢一路上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只想说,感恩促成体验之旅的一切因缘,很快乐,很充实,很满足。
    
  不虚此行。




Monday, September 29, 2014

【每日简评】2014.9.24(生活小插曲)


2014年9月24日(星期三)
主题:生活小插曲
标题:专案式学习

  虽说UPSR有两科必须重考,然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感觉学生早已卸下考试重担。放松,自由,开放,有助于让学习回归本质。正好趁此良机,开展专案式学习。
    
  对于重考,部分学生咬牙切齿,部分学生顺其自然,但都偏向表面上的感性认知,并未真正理清泄题事件,思考问题背后的意义。打铁趁热,我带他们到图书馆,搜出自泄题事件发生的报章,找出所有相关报道与评论。接着,将资料剪报,分报道与评论两类,按时间顺序排列,轮流阅读,理清脉络。
    
  下一堂课,我们来到电脑室,应用网络搜索资料。我在白板写下几个媒体资源:每日蚁论、当今大马、星洲日报、中国报、东方日报、燧火评论,鼓励学生登陆这些网页,看看各界对泄题事件的观点,将觉得有价值的记下。之后,我与六位学生围坐在一起,分享各自的阅读收获,探讨大家不明白或感兴趣的内容。
    
  一开始,学生在意的只是泄题的元凶,有的只是怨愤与不满。通过搜索与阅读,他们开始看到泄题事件背后的应试教育问题,开始了解公共考试从出题、印刷到运输的过程与开销,开始思考考试的意义。尤其是通过阅读评论文章,更是大大开拓了眼界,激活了思维。
    
  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迎合学生兴趣,调动批判性思维,训练搜索与辨识资料的能力,还融入了公民教育与人文精神。
    
  赶在热情冷却之前,我们开展了接下去的研究课题。初选课题有:伊波拉病毒、MH370、MH17、煽动法令、IS伊斯兰国、冰桶挑战。经过投票,学生选出了两个最感兴趣的课题:煽动法令和IS伊斯兰国。我将学生分成两组,每组研究一个课题。
    
  万事起头难,尤其是两个大家都比较陌生的课题。但正因如此,学习的空间更大。我先让各组提出三个可继续探索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资料搜集,先广泛阅读资料,掌握基本背景。过程中,我将随时提供必要协助,并与他们围绕课题进行讨论。
    
  六年级,明年就上中学了。希望能趁没有应试压力的这段时期,教给他们受用一生的能力,也让他们真正感受学习的魅力。

Sunday, September 28, 2014

【每日简评】2014.9.23(生活小插曲)


2014年9月23日(星期二)
主题:生活小插曲
标题:阅读汤汤

  汤汤,近年冒起的中国儿童文学新星。周益民老师提过汤汤,朱自强老师赞过汤汤,刘绪源老师还专门写了一篇长文,谈汤汤作品。更有学者预言,她的《到你心里躲一躲》将成传世经典。
    
  开始四处搜罗汤汤的儿童文学作品。最初到手的有短篇童话集《到你心里躲一躲》、长篇童话《青草国的鹅》、《喜地的牙》和《一只蛤蟆叫太阳》。不知为何,我并未第一时间翻阅,反而是身边朋友和朋友孩子捷足先登。一片赞誉声从他们口中传出,使我对汤汤更感兴趣了。
    
  满怀期待,我终于开始读汤汤。读《青草国的鹅》,真是个迷人的童话世界。正如刘绪源老师所言,汤汤童话不只精彩好读,而且有意味,有意思。读《喜地的牙》,跟着书中的欢天与妈妈同悲同喜,体会着喜地内心的无奈与自责,真是读得醉了,几乎是兴致高昂地一口气读完的。读《来自鬼庄园的九九》,为作者的无穷创意与想象力深深折服之余,眼眶也几度泛泪。
    
  往后的日子,对于汤汤的书,几乎是见一本买一本。《流萤谷》、《睡沉湖》、《姥姥躲在牙齿里》、《老树精婆婆的七彩头发》、《暖暖莲》、《六十楼的土土土》……不知不觉成了汤汤迷。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把这一堆汤汤作品扛到了班上。面对学生,我摊开书本,一字一句读完《鬼牙齿》。大概用了三十分钟吧,没有不耐烦,没有打瞌睡,甚至没有打岔,十一双耳朵沉醉在奇幻的世界中。读完,发下十一本汤汤,各取所爱,自由阅读。又是寂静无声,浪漫诗意的三十分钟。
    
  不出所料,班上多了好些汤汤迷。小希更是以一天一本的速度前进,喜滋滋地催促着其他同学与她换书。待大家读得差不多,也许能办个汤汤作品分享会吧。




Saturday, September 27, 2014

【每日简评】2014.9.22(生活小插曲)


2014年9月22日(星期一)
主题:生活小插曲
标题:《不老泉》班级读书会

  假如可以不老,可以不死,可以让时光永远停留,你可愿意?停在无忧无虑的童年,天真永远?停在身强体壮的青年,活力无限?停在沉着睿智的老年,智慧漫漫?永远用不完的今天,永远到不了的明天,无需匆匆,只管悠悠,是件好事吗?
    
  小说《不老泉》,向读者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塔克一家四口,机缘巧合饮了“不老泉”之水,终于长生不老。因为始终不老,家中老幺杰西尽管已一百零四岁,还是十六岁小伙子的样子。为了不被视作妖精,一家人被迫不断迁徙,甚至隐居山林。每天早上,塔克甚至不想起床。既然不老不死,起床与否,又有何差别?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死。
    
  一边厢,是人们对“不老泉”的无边好奇与欲望。用塔克的话说,如果发现不老泉的存在,人们势必如猪只看到泔脚,一拥而上。另一边厢,是塔克一家的无尽后悔与痛苦。似乎又印证了钱钟书先生的话: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
    
  问学生,想不想喝不老泉?绝大多数摇了摇头。“我想和朋友一起长大,一起变老。”他们说。随着话题慢慢聊开,讨论渐渐深入,我们发现,无论是童年、少年、青年、老年,各个阶段都有各自的乐趣与烦恼。因为有死亡,活着才有意义。因为人生有限,当下才值得珍惜。
    
  讨论的过程中,聊起一本书——《相约星期二》。书中,患上渐冻症的老人莫里,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对一切都已看透看淡。“把每一天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度过,你的生命一定灿烂如花。”这句话对当时中学的我影响深远。当死亡就在眼前,过眼云烟与恒久隽永,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这才变得清晰。
    
  阅读,很多时候不只是倾听作者,也是与自己对话。作者打开了话题,我们带着自己的生命体验,带着自己的价值观念,一同思考。把书读进生活,把书读进生命,是班级读书会的魅力所在。






Friday, September 26, 2014

叛逆天才的自我追寻之旅——《心灵捕手》观后感




叛逆天才的自我追寻之旅——《心灵捕手》观后感


    “他为何躲避,为何不信任人?因为他被应该爱他的人遗弃。他为什么跟你所谓的‘智障’混?因为如果他叫他们扁你,他们会照办,那叫做义气。他应付谁了?他在别人离开之前先赶人走,那是防卫心理,好么?他因此孤独了20年,你现在逼他,事情会重演,我不会让他重蹈覆辙。”


——
西恩教授


        《心灵捕手》(Good Will Hunting),1997年的电影,听闻已久,仰慕已久,不时也在电视播映。然而,一直到今天,才真正看了。早知是部好电影,但没想到竟然这么好,超乎意料的好。
    
        这大概是部剧情片。没有打打杀杀,没有风风火火,没有鬼鬼怪怪。有的只是平凡的剧情,非凡的演员,超凡的内心戏。正是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
    
        威尔,一个可怜的孤儿。儿时无数次遭人虐待,以致自卑敏感,对身边一切都存有怀疑,甚至还有暴力倾向。然而,小流氓的表面下,是一颗天赋非凡的脑袋。顶尖教授用了两年才解出的难题,在他却是轻而易举。这位二十岁天才,在麻省理工学院扫地、拖地、抹窗。
    
        直到有一天,惊人的天赋终于曝光。一道难倒全校学生的数学难题,一夜间被神秘的天才解开。经明察暗访,数学系兰博教授在看守所找到了威尔。此时的威尔因为伤人,几乎锒铛入狱。为了自保,威尔答应了兰博教授两个条件:研究数学、见心理医生。
    
        这两个条件,前者针对脑袋,后者指向心灵。威尔乐于接受前者,却抗拒后者。他不愿对任何人敞开心扉,甚至是自己。因此,几个心理医生先后被玩弄于鼓掌之间,片刻即放弃。无计可施之下,兰博教授找上了自己的大学同学——心理学教授西恩。
    
        初次见面,威尔一如往常,紧闭心门,更试图激怒西恩教授。西恩教授确实被激怒了,一度想要放弃。冷静思考后,西恩教授开始同情威尔,下定决心帮助他。他对威尔坦诚相待,毫不掩饰。说完该说的,他就精心等待,等待威尔打开心门。很多时候,一小时的心理治疗时间,就在沉默中悄悄走过。没有催促,没有施压,没有说服,也没有放弃。
    
        一周又一周,威尔渐渐开口,慢慢与西恩教授聊开,一点一点打开自己。西恩教授并不教导什么,他只陪伴、倾听、回应、分享,然后等待,等待威尔面对自我,找回自我。与此同时,威尔仍继续糜烂的生活,喝酒、打架、鬼混。看着一个旷世奇才如此糟蹋自己的天赋,兰博教授开始忍无可忍。他要威尔好好利用天赋,投入正经的工作。他向西恩教授施压,要他尽快改变威尔。
    
        为此,昔日同窗爆发冲突。两位教授同样疼惜威尔,同样为着威尔,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兰博教授爱的,是威尔的脑;西恩教授在乎的,却是威尔的心。兰博教授要威尔跟着他的想法,试图改变威尔;西恩教授要威尔寻回自我,听从内心的声音。对我而言,兰博教授只是杰出的数学家,西恩教授才是真正的教育家。
    
        另一边厢,天才威尔仍然迷失。他自卑。为了隐瞒身世,他选择放弃爱情。他不敢回首过去,不敢面对自己。他逃避。面对未来前途,他喝酒、打架、鬼混;谈起严肃课题,他不屑、讥讽、嘲笑;对于他人关怀,他总一笑带过。强悍的外表,掩饰不住脆弱的心。
    
        跟着导演的镜头,我仿佛走进了威尔的内心,感受其中孤独,体会其中挣扎。面对它,接受它,放下它,多么艰辛,多么不易。看着威尔的心门一寸寸打开,我也跟着微笑,心中热热的。
    
        影片接近尾声,身边几位学生显得有些不耐烦。“这部电影拍得真好。”我叹了口气,“但也许你们还太小,不能完全看懂。没关系,等你们上中学或大学再看吧。到时,会不一样的。”
    
        真是一部好电影,好久没这么感触了。


Thursday, September 25, 2014

【每日简评】2014.9.20(生活小插曲)


2014年9月20日(星期六)
主题:生活小插曲
标题:儿童阅读营

  一周的短假,在一堂公开课与两场儿童阅读营中度过。说起阅读营,从最初的策划、营长,到如今的顾问,各种身份都让人成长。
    
  这次的两场阅读营,我都没有全程参与。麻坡站,主持了两天工委培训,就匆匆北上了。槟城站,除了主持工委培训,也给营员上了一堂文学阅读课。阅读营进入第二天,我也打道回府了。
    
  每一次阅读营,都与不同团队合作,都是崭新的经验。许多工委认为,儿童阅读营的服务对象是营员,目标在于让营员爱上阅读。这么说固然没错,但阅读营的意义不仅如此。
    
  阅读营除了面向百多位小学生营员,同时也面向那数十位工委。对我而言,也许对工委的意义更大。台湾荒野保护协会前理事长李伟文先生曾说,要让群众参与环保,与其灌输知识,不如直接邀他们成为义工。通过做中学,积极性往往更高,成长也更大。
    
  另外,我们的工委大部分由在职教师和师范学员组成,站在教育最前线。他们对阅读的认识与热情,将直接影响下一代。工委当下的成长,预示着教育未来的希望。因此每一回的阅读营,关注营员之外,我的目光也会望向工委。我在乎营员的收获,更在乎工委的成长。
    
  随着儿童阅读营在全国开展,一批批优质好书进入各大社区校园,一群群怀抱理想的朋友加入点灯人团队,一个个纯真的孩子慢慢亲近图书。阅读的种子在渐渐播下,种子在悄悄萌芽。


Wednesday, September 24, 2014

【每日简评】2014.9.13(生活小插曲)


2014年9月13日(星期六)
主题:生活小插曲
标题:平等对话,警惕霸权

  趁着学校假期,麻坡辅南华小邀了儿协,联办儿童阅读营。为期两天的工委培训,今日正式开跑。
    
  根据前几次的经验,稍微调整了培训内容。主要课程有三:儿童阅读营的缘起与理念、作品导读的原则与方法、儿童文学与儿童观。前两讲倾向概念与善巧,围绕“为何办阅读营”与“如何办阅读营”,主要是传达,争议不大。后一讲涉及儿童观,将冲击许多人的固有观念,自然也更可能擦出火花。
    
  要顺利举办儿童阅读营,其实不难。积累了多年经验,我们已摸索出一套稳定模式,算是成竹在胸了。然而,要让儿童教育做得更好,使儿童阅读推广走得更远,还得引领老师们反思自己看待儿童的眼光,调整自己的惯性思维。
    
  培训中,我尝试引入几本思想“前卫”,站在儿童角度创作的绘本,如:《吃掉你的豌豆》、《莎莉,离水远一点》和《迟到大王》,籍此刺激工委们的思维。
    
  这一次的工委团队,以当地教师为主,几位师范学员为辅。三十岁以上的资深教师占了大多数。读《吃掉你的豌豆》,许多老师都有意见,都难以苟同。有的说,妈妈不该对女儿许下不实际的承诺。有的说,女儿不该大逆不道,挑战妈妈吃下小圆白菜。有的说,故事以两人吃没营养的冰淇淋结尾,会教坏儿童。
    
  我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固有观念影响了我们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作品中,妈妈天花乱坠的承诺只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目的在制造戏剧效果,将情境推到极致,更有力地表达作者的观点。该重视的,是作品想表达的意思。
    
  老师们的说法,体现了传统的儿童观。妈妈能命令孩子,孩子却不能要求妈妈。吃冰淇淋不行,最后一定得把豌豆吃下,挑食是不好的。这不正是典型的“成人本位”思维吗?作者创作这部作品,无非就是要挑战这种观念。“儿童文学是解放儿童的文学,是教育成人的文学。”朱自强教授的话,值得认真思考。
    
  这几本较为“激进”的绘本引发了争论,使问题浮现,促成了对话的契机,本是件大大的好事。然而,大概是过于紧张,我当时表现得有些激动,言语上有些咄咄逼人。本应平等对话,却在不自觉中成了威权。回想起来,懊悔万分。
    
  理直尚需气平。静心聆听,设身处地,诚恳回应,方能使真理越辩越明,道理越讲越清,才能把话说进心坎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敞开心胸,放下成见,才能容纳异见,避免掉入自我的盲点。
    
  想起钱理群先生说过的一段话:“有一个学生来参加考试,这个学生说了一些不恰当的大话,沒有什么材料依据,也不加论证,就得出一个很可怕的大结论。而且这个学生在我看來是十分狂妄,觉得自己的就是最好最对的,其实从学术上看毛病很多。我这人脾气很好,但有时也会发脾气,我也搞不清楚为什么,突然愤怒起來,我就利用我的知识优势,连续向他问四、五个问题,並非常严厉地训斥他。最初我很得意,但他惊恐又不以为然的神态使我一惊。——应该说,指出学生的错误,提出质问,这本身并无问题,这也是教师的责任与权力;问题是我的权威心态,我的训斥中的不平等态度与霸气,这就形成了利用知识权力对学生的压抑。”
    
  随着与老师们对话的机会越来越多,真该时时警惕自己,秉持平等对话,避免权威心态,以免固步自封,刚愎自用。




Tuesday, September 23, 2014

【每日简评】2014.9.12(生活小插曲)


2014年9月12日(星期五)
主题:生活小插曲
标题:教材的品质重要吗?

  受邀到麻坡培华独中,给四年级学生上了一堂公开课——《马来婚礼》。这次的课程也采用“同课异构”,另一位执教同一篇课文的是来自当地的刘安琪老师。
    
  听老黄说,根据收回的反馈单,好些出席的老师认为教材并不足以限制教师与教学。有老师留言:教材不好,老师也可以把它修改成适当的教材。对此,我不认同。
    
  坦率地说,能驾驭教材、吃透教材的教师已经不多,能超越教材的更是凤毛麟角。更多时候,我们都在按表操课、照本宣科。教材怎么写,我们就怎么教。举个例子,上《马来婚礼》,多少教师能胜任“引领者”的角色,引入优秀的课外阅读资源,向学生介绍《爱斯基摩人的生活》、《非洲的丛林学校》、《印第安人的故事》,协助他们打开视野,建立世界观?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教师素质普遍不是太高的基础上,教材显得更加重要。教材无趣,教师发挥得淋漓尽致也不过如此;教材优质,学生自己读着也能有所获益。再说,优质的教材不仅能呵护学生的阅读兴趣,确保最低的阅读回报,往往也能点燃教师的热情,引爆课堂火花,使教学相长。
    
  初执教鞭的几年,我勤勤恳恳地教教材,亦步亦趋,安分守己,似乎也无不妥。可随着读了越来越多的儿童文学作品,见了“班级读书会”、“主题阅读课”等另类教学,得了诸如《我的母语课》、《全阅读》等各类优质文本,我开始在课堂上讲述绘本,开始将整本整本的儿童文学作品带进课堂。这才发现学生前所未有的闪亮目光,这才感受到课堂上激动人心的深刻思考。忘不了《毛毛》引领我们思考时间的意义,忘不了《不老泉》启发我们省思生命与死亡,忘不了《我是白痴》滋润我们内心的片刻。
    
  上了这些文学课,无论是我或学生,若有选择,都不愿再上教材里的课文。与这些优秀的作品相比,课文显得如此浅薄,如此不堪咀嚼,如此干瘪无味。




Monday, September 22, 2014

同课异构,为公开课营造空间与张力




同课异构,为公开课营造空间与张力


    “通过同课异构式的教研活动,一方面,可以让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选择不同的策略、运用不同的资源,建构出不同意义的教学设计,呈现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同课异构确实可以引导教师在互动中比较,在比较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
《同课异构的含义与价值》


    为了有效传达阅读教学理念,推动小学华文教育改革,师范卓越讲师黄先炳博士尝试结合理论与实践,以公开课结合讲座的形式,在全马各地办起数十场阅读教学课程。作为他的学生,我有幸参与了其中十多堂公开课。从开始到现在,阅读教学课程的模式在我们的不断反思中也逐渐改善。

    最初,课程安排两堂公开课,高低年段各一堂,分由两位教师执教。观摩了两堂公开课,参与课程的老师会与执教者交流,围绕公开课的方方面面进行研讨。经过几场这般模式的课程,我们发现一些不足。高低年段各一堂课,更多起到展示的作用,较难引发老师们深入思考。老师们不是把公开课当示范课照单全收,就是以主观经验全盘否定。此外,两堂没有交集的公开课,常让讨论失焦,或沦为泛泛而谈。

    于是,我们对阅读教学课程的模式进行了调整,尝试输入“同课异构”的课研元素。所谓“同课异构”,就是两位教师以各自的教学构思,分开备课,上同一篇课文。2013年10月29日,关丹公民华小举办阅读教学课程。课程中,我与林诗杰老师以三年级《世界上没有的颜色》为教材,进行了首次“同课异构”,为两班学生各上了一堂公开课。

    由于是同一篇课文的两堂课,老师们有了对比的素材,思维一下集中了起来,显得异常积极。课前,我们将老师们分成七组,分别针对“阅读兴趣与能力的培养指数”、“教学脉络的清晰度”、 “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 、“学生的满意度” 、“互动程度”等项目进行评点。课后,老师们进入小组,围绕各自负责的项目进行讨论。小组讨论后,再由各组派一代表报告成果,执教者针对各组的意见作出回应与商榷。

    针锋相对的两堂课,营造了巨大的思维张力与讨论空间。我们能比较两者对教材的解读,追求更准确的把握;我们能对比两者的教学构思,探讨更巧妙的处理;我们能审视两者的教学方法,探寻更有效的策略。而当典型的传统教学,碰上前卫的新颖教学,势必碰撞出思想火花,引领大家一同反思传统,放眼未来。

    在中国,公开课作为一种教研形式,已是风风火火。知名教育期刊《小学语文教师》自2010年开始,定期开展“辩课进校园”活动,至今已跑了四十一站,口碑不俗,影响深远。他们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邀请两位教师执教同一篇课文,课后再针对一个主题进行研讨。举个例子,“辩课进校园”第一站,蒋军晶老师和李英杰老师执教《趵突泉》,课后围绕“经典散文怎么教”进行辩课。每一次的同课异构与辩课,皆发人深省。

    一篇课文,两种教法,正如歌唱选秀节目中同一首歌的比拼,提供了绝佳的评点素材,启发我们的思维。公开课中的同课异构,重点不在于分出胜负,而在于制造辩课的契机、空间与张力,打开教师思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简单来说,同课异构要的,是“大家一起来思考”,而非“大家一起来比赛”。

    只要不断思考,教师的专业能力必将提升。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22.9.2014

Sunday, September 21, 2014

【每日简评】2014.9.10(生活小插曲)


2014年9月10日(星期三)
主题:生活小插曲
标题:泄题风波

  泄题,自念书起就时有所闻。但严重至重考,这还是头一遭。监考第四年即遇此事故,确是千载难逢。重考一张试卷,表面上看事小,其实不然。
    
  首先,47万考生因延考重考而备受困扰。小学尚未毕业,无辜的孩子就得为成人世界的不择手段买单。成人社会在孩子面前,做了最坏的示范。
    
  另外,延考与重考也打乱了学校计划。好些学校在考试后,为考生安排了许多节目。若继续进行,考生难免有所牵挂;若腰斩,则不免意兴阑珊。为了迁就重考日期,学校一些活动被迫延后,甚至取消。
    
  再来,47万份新试卷,从出题到印刷,从运输到派发,从监考到邮寄,每一环都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仅仅支付监考人员津贴,已是上百万令吉。说是“劳民伤财”,一点不夸张。
    
  之所以泄题,且如此严重,一定程度上是拜新科技所赐。但这也折射出我国应试教育的病入膏肓。社会对于考试的过度重视,才让心术不正之徒有机可乘。以考试成绩论名校、名师、名补习中心,致使大家都把目光往考试聚焦,才让考题变得价值连城。
    
  危机,也是转机。若能从泄题风波中反思应试教育的走火入魔,寻回教育的本质,也算没白费这场“劳民伤财”。问题是,谁在乎呢?政客将风波政治化,几个官员明降暗升,捉来几个替死鬼,然后云淡风轻,一切如故。
    
  日子,还是一样……


Saturday, September 20, 2014

【每日简评】2014.9.9(生活小插曲)


2014年9月9日(星期二)
主题:生活小插曲
标题:美丽的校园

  毕业至今三年余,年年都去监考UPSR,今年已第四回。有别于去年的战战兢兢,今年已驾轻就熟,甚至有点轻忽草率了。还好,目前为止一切顺利。
    
  今年,到乐育二校监考。考生两位,比监考官的数量还少,破了我的纪录。可想而知,这是所微型华小。乐育二校地处偏远,距文律市区十多公里,离笨珍市区更远了。然而,这所学校却有绝佳景致。鸟语花香,花团锦簇,校风淳朴,世外桃源般的学习环境。
    
  从考场的窗口望去,是片绿油油草地,种着几株红色小树,草地上还有鸡只散步。问过校长,这块地也属于学校。不禁开始想象,带着孩子种点什么?养点什么?又或者仅仅光着脚丫在上边狂奔,跑累了尽管躺下,爬着滚着,闻着幽幽草香。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环境上,这所学校接近我的理想。可惜学生实在太少,尽管个个天真可爱,仍难掩冷清。十多位学生,十多位教师,用着偌大一片校园,耗去这许多资源,想来也觉奢侈。
    
  唉,这并非教育问题,而是政治问题了。






Friday, September 19, 2014

【每日简评】2014.9.8(生活小插曲)


2014年9月8日(星期一)
主题:生活小插曲
标题:喝茶补习班

  UPSR考试周,校方取消补习,让六年级考生充分休息,养精蓄锐。无需补习,考生们应该感到些许雀跃吧?可今年的六年级学生似乎异于常人,竟主动要求留校复习,不只无怨无悔,甚至苦苦哀求。
    
  莫非他们吃错了药?还是已备考至神经错乱?非也非也,醉翁之意不在酒,之所以如此殷勤,是因为我另类的补习方式。说穿了,这补习班也不过多了套紫砂茶具,一壶黄山毛峰,几包三合一即溶白咖啡,伴以些许零食甜点。边上课,边喝茶,嘴馋之际能嚼点什么,学生要求的,正是这样的复习。
    
  这招术非我独创,其实偷学自师范时的英语讲师——Miss Goh。还记得大学预科班,有次周末补课,竟一连补了十小时。然而,同学们不仅没怨声载道,还乐在其中。当时,我们带了各类饮料包与零食到课堂共享,边上课边开起了“大吃会”。午休,Miss Goh还特地从市区打包美食回学院,请大家吃呢!
    
  一些人怀疑,这样一来会否模糊焦点?学生会否因专注于吃,而忽略了学?对此,我是很乐观的。学生在家有无复习,本就由不得我们。如今,他主动要求留校复习,仅这点就叫人动容。再来,若说他们肯播出一两个小时听课、做题,完全是为了那简简单单一壶茶和一点零嘴,我是不信的。当然,“喝茶补习班”的新鲜感确实有吸引力,但学生本身还得有颗向学之心才能成事。
    
  为了应试的复习,本就枯燥乏味。复习苦读之余,呷口清香绿茶;做题无聊之际,嚼点糖果甜点;睡意来袭之时,跑趟加水之行。为苦药裹上一层糖衣,大概也不无功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