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31, 2013

当电筒,别当蜡烛








当电筒,别当蜡烛


    如果能留意到心的能量的循环,学习把那巧妙地接收进来的话,人可以工作得更带劲,还有余力去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活得健康又快乐。

——日本心理学大师河合隼雄


  学校来了位刚毕业的新教师。办公室内,常能听见他从课室传来的热血讲课声。同事们觉得新鲜,赞叹新教师的无比活力之余,忍不住开玩笑:“看他能撑多久?”他们并无恶意,却道出了教育现场的现实。

  要在杏坛保持活力,似乎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使我想起近期读的一本书——《心的栖止木》,作者为日本心理学大师河合隼雄。书中,河合先生提到了“烧光症候群”。他说,大家拼命地为工作热心卖力,长久下来,忽然失去了工作意愿,变得有气无力,像个“烧光”的空壳一样。放眼身边的教师,当初一个个怀抱理想的初生之犊,大多都已“烧光”了吧?

  所谓“烧光”,不只是指身体能量而已,其实和心的能量消耗也有关系。身体的能量只要使用就会消耗,必须靠吃饭和睡觉来补充。只要这循环顺利的话,稍为勉强一点还是可以恢复。相比之下,“心的能量”就显得比较特殊与复杂了。

  河合先生以护士为例,说明何谓“心的力量”。护士不怕麻烦,耐心对待患者时,患者会打心底说“谢谢你的照顾”,这心意传到护士心里,她会从患者那边获得心的力量。换句话说,当心的能量循环顺利,给予和接受适度进行下去,心的能量就不会减少。有时候,甚至会感觉收到的能量比用掉的能量还多。

  教师身处教育现场,尽管琐碎的文书工作让人疲于奔命,但活生生的学生才是让他们心力交瘁的关键。与身体能量相比, “心的能量”的循环更应受到重视。那么,该如何让“心的能量”的循环顺利地进行下去,进而避免“烧光”的灾难?

  我认为,教师应调正自己的心态。

  面对活生生的学生,许多教师最初都满怀热忱,一心只想着为学生付出,俨然一副救世主的姿态。对他们来说,教育工作无比神圣,自己任重道远。他们每天都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何其悲壮。当学生学有所成,他们视之为理所当然;而当学生原地踏步,他们却悲愤莫名。他们心里总认为自己在为别人付出,因此对方好意传送过来的心的能量,却没有接收到。也就是说,他们变成只有消耗自己的能量而已,于是自然就会“烧光”。

  韩愈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英国浪漫派诗人华兹华斯更曾高呼:“儿童是成人之父!”在师生关系方面,与铁板一块的“师授生学”相比,我更推崇“教学相长”。

  不妨想一想,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不也正在教育自己吗?对着孩子满口大道理时,我们不也正以同样的标准来省视自己内心的虚伪与邪恶吗?而当孩子在我们巨大身影下一天一天成长,我们不也在他们的单纯、天真、稚拙与善良中,一点一点变得更完美吗?

  河合先生说,“如果能留意到心的能量的循环,学习把那巧妙地接收进来的话,人可以工作得更带劲,还有余力去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活得健康又快乐。”与其当一根终究会烧尽的蜡烛,不如做一把电筒,既能照亮别人,还能充电,环保又耐用!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29.1.2013


Friday, January 25, 2013

我交给你们一个老师




  一直很喜欢台湾作家张晓风的一篇散文——《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里头有这么一段话:“古往今来的撰述者啊,各种方式的知识传递者啊,我的孩子会因你们得到什么呢?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他会因而变得正直、忠信,还是学会奸滑、诡诈?当我把我的孩子交出来,当他向这世界求知若渴,世界啊,你给他的会是什么呢?”

  身为教师,每每读到这段文字,都不免扪心自问:面对学校的孩子,我到底给了他们什么?我究竟是在悟人子弟,还是误人子弟?我配得上“教师”的称号吗?每思及此,皆能感到压在肩上那沉甸甸的伟大使命。然而踏入杏坛几年,我对这段话有了另一番联想。

  教师对于学生,影响甚大,这似乎已为大家所公认。那么,学生对于教师呢?当教师影响着学生之际,自身是否也在无形中深受学生影响而不自知?

  中国有一成语,“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学记》。原文是这么写的:“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思是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因为知道自己的不足而自我反省,教师也会因为教育过程的困难而变得更强。不管学生还是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是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

  学生积极好学,教师再懒也不敢怠慢;学生彬彬有礼,教师再恶也不敢无故发难;学生品行端正,教师再糟也不敢卑鄙无耻。面对学生单纯善良的心灵、通透明澈的双眸,教师往往都要为之动容,本来意兴阑珊的心会瞬间燃烧起来。他们会因为学生而变得认真、热情、正义、慈悲,最终成为一个更完美的人。

  反之亦然。当一个热情洋溢、菩萨心肠的教师来到一个班级,迎接他的却是一群顽固刁蛮、冷酷无情的学生。结果只有两种:一、学生被教师感动,改邪归正;二、教师遭学生打击,遁入魔道。教育往往是场场角力,不是影响,就是被影响。一个推崇爱心教育的教师,可能因为次次打击与失败而变得麻木不仁。

  每个人都有热情,每个人的热情也都会“烧光”,最终失去了最初的意愿,变得有气无力,像个“烧光”的空壳。因此,日本心理学大师河合準雄提出了“心的能量”的说法,提醒大家认识此能量的消耗和补充。以教师为例,教育工作上遇到叫人沮丧的事,“心的能量”就会消耗;而当学生因为自己的教导而有所成长,或者打从心底感恩自己时,“心的能量”即获得补充。由此可见,学生对于教师的影响,是何其巨大啊!

  我很幸运,身边总有一些学生在默默地给我力量。办起《我手写我心》周刊,他们交上了自己用心写出的作品;清晨“日有所诵”,他们准时出现在班上,用声声诵读回应我的付出;上课,他们投来专注认真的目光,以倾听来鼓励我的兴致勃勃;下课,他们出现在值日岗位上,用自律与责任感来回报我的信任;“持续默读”时,他们以积极投入阅读来呼应我的苦心。尽管这类学生为数不多,但对我而言却是不可或缺的珍贵存在。

  同学们,如果你们觉得自己不过是手无寸铁的小学生,对周遭不能有一丝影响,那我想说,你们错了。你们每一天的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老师,你们每一日的言行举止都在影响着身边的同学。你们是有力量的,真的。

  今天,我交给你们一个老师,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呢?


Tuesday, January 22, 2013

盖一栋自己的房子



  美美的假期,不能窝在暖暖的被窝里睡到自然醒,还要一身笔挺校服,规规矩矩到校补习。无论是谁,大概都会心有不甘,一身怨气,乃至终日郁郁寡欢吧?于是,假期补习班让你大伤脑筋,该如何面对这十几个带着满腹牢骚而来的小家伙?嗯,读一些故事吧?讲一些笑话吧?设计一些趣味活动吧?奈何,尽管有备而来,还是出了状况……  

  那是一堂华文写作课,指导学生如何分析图表,并应用图表的资料写成短文。讲台上的你兴致勃勃、眉飞色舞,指着黑板上的图表,对着眼前的小家伙比手划脚,滔滔不绝。确实有几双眼睛焕发动人神采,不曾离开。然而,你也确实看见了,那几双黯淡无光的双眸,不时瞅着墙上的时钟,在心里默默倒数。  

  讲解完毕,你退下来,喝了口水。小家伙们开始提笔疾书,试图将刚被挑起的一些思绪整理并内化成自身的知识与能力。看着大家绞尽脑汁的认真样,你满足地笑了。你在班上来回踱步,寻找迷失的羔羊。经过那张小桌前,你停住了,目光留在那张笔迹略嫌凌乱的作业卷上。  

  “同学,再读一下这几个句子,不觉得不妥么?”你试图引导小家伙发现自己的错处。小家伙一脸的不耐烦,妮妮喃喃地读了一遍。
   “老师,要怎样修改?”
   “刚才我们不是才讨论过吗?要怎么发现图表内隐藏的资料,你再想想啊。”
   “老师,那是哪里要改?”
   你往纸上几处指了指,“再自己读多几遍吧,看看怎样可以修得更通顺。” 

  不到几分钟,小家伙将作业本摊在你跟前。 

  “老师,这样可以吗?” 

  作业本只修改了几处,大致上还是老样子。你微笑着,注视着小家伙。 

  “老师,还不满意啊?那我再修咯。”
   “老师满不满意不重要,你自己满意才重要。那,你满意吗?”
   “随便啦,作业是做给你的,最重要你满意嘛。” 

  问题不小啊,你终于有所察觉。走回座位,又喝了口水,你对全班的小家伙讲了一个故事。 

  有个年轻人想盖一座房子。他找来专业的绘测师,为自己设计房子。整个设计过程中,不管绘测师的意见如何,年轻人都一味接受,尽管他有自己的想法,尽管他觉得绘测师的一些设计不合心意。房子盖好了,绘测师领了工资,离开了。年轻人住进了一所自己并不喜欢的房子,一点也不快乐。 

  故事讲完。你问,房子是谁的?年轻人的。那为什么由绘测师一手包办?不找绘测师,行吗?也不行,因为盖房子毕竟需要咨询专家的意见,否则盖成危楼怎么办。聊到此处,你笑了。 

  是的,盖房子不能没有绘测师。但打一开始想盖房子、盖好后要住进房子的,却始终还是年轻人!年轻人才是房子的主人。要盖一座怎样的房子,当然是由年轻人决定,绘测师只扮演咨询的角色,提供专业的意见,让年轻人参考,如此而已。一个过度干预,企图以自己的想法取代房子主人的绘测师,不会是一个专业的绘测师;而一个只会配合绘测师而没有自己想法的主人,也必将承担往后的苦果。 

  哦,你似乎意有所指。学校中的“老师”与“学生”,何者是“绘测师”?何者是“房子主人”? 

  “铃——”铃声适时响起。 

  “各位同学,祝福大家都能盖出一所属于你自己的房子,无怨无悔。” 

  你鞠了个躬,走出教室。

Saturday, January 19, 2013

为了主动的被动






为了主动的被动


    教育教学或者训练,它的一个最根本的特征是它是被动的。教育是被动的,它是引导式的,而不是强制的,不是命令式的,也不是戒律式的。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Fredrich Froebel)


  近日课堂上,学生习写供料作文。我漫步其间,见一程度不错的学生正漫不经心,一脸无神地在涂涂写写。趋前一看,纸上的字迹歪歪斜斜,句子读起来有几许拗口,内容乏善可陈。一句话,这绝对不是此生的程度,敷衍而已。我拍了拍学生的肩膀,提点了几句,希望他再修改修改。

  不久,学生将习作交上,问:“老师,可以了吗?”一些错别字是修正了,但整体没什么两样。我吸了口气,对他微了微笑:“你对这篇作文满意吗?”“老师,最重要你满意啊!”他一脸不屑,夺过习作,“好啦好啦,我再去修改咯!”望着那个心不甘,情不愿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

  什么时候,学习竟是为了让老师满意?什么时候,学习竟是在配合老师?抑或是,情况一直以来都是如此,学生不曾停止绕着老师转?

  想想也是。我们教师开口闭口就是“你应该这样”、“你不能这样”、“我要你这样”……我们追求立竿见影,我们要马上见效,于是我们习惯了指示,习惯了命令。我们的声色俱厉,无声地传达着这样的讯息——别问为什么,跟着做就对了!学生一如军营里的士兵,学会了服从而非倾听,学会了执行而非判断,学会了沉默而非思考。他们渐渐明白,在学校,师长才是老大,老大说的就是真理。没错,他们有纪律,但那是一种“他律”而非“自律”。

  你也许要问,小学的孩子懂得思考吗?他们能学会自律吗?确实,与成人相比,孩子的理性思维并未发展完整,又缺乏与人相处的经验,自我管理的能力也较弱。为孩子建立一套秩序并进行管理是必要的,这有助亦步亦趋地启发他们思考,引导他们自律。然而,管理不是控制,秩序只是为了让启发与引导成为可能。在这里,思考与自律的培养是目的,秩序是手段,不能本末倒置。

  日本儿童文学作家新美南吉写过一个意味深远的童话——《竹笋的故事》。竹笋还是小娃娃的时候,他们在地下嬉戏,钻来钻去。竹笋妈妈对他们讲,孩子们啊,你们玩的时候,千万别跑得太远,否则会走丢的,会回不了家的。可是有一个竹笋娃娃,他玩着玩着,就拼命往一个方向钻,越钻越远。妈妈说,这孩子怎么不听话,不要往前钻啊!竹笋娃娃说,可是我听到一个非常悦耳的声音,很动听的声音,在召唤啊。然后他不停地钻,钻,钻过院子篱笆墙之外,他钻出地面的时候,看到一个吹着横笛的青年。他想这声音太好听了,我一定要做一支吹出这种声音的笛子。于是他长啊长啊,长成一棵非常好、非常健壮的竹子,而且也真的做了一根能吹出悦耳动人声音的笛子。

  不妨想想,若竹笋妈妈的声音太大,且一直在竹笋娃娃耳边喋喋不休,竹笋娃娃能听得见那悦耳声音的召唤吗?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正是那主动而好心的竹笋妈妈吗?我们打着“关心孩子”的旗号,以孩子什么都不懂为由,为他们打点一切、安排一切,甚至代替他们思考。我们将米饭嚼得粉糊,才敢递进孩子嘴里。于是,他们的牙齿软弱无力,消化系统日益衰竭。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想吃的又是什么。

  儿童的心灵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颗具有饱满生命力的种子。教育不是填满一桶桶的水,而是点燃一盏盏的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牢记德国幼儿园之父福禄培尔的一句话,“儿童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就像葡萄藤和园丁。给葡萄藤带来葡萄的不是园丁,而是葡萄藤自身。”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17.1.2013


Friday, January 4, 2013

大声为孩子读书吧





大声为孩子读书吧


    给孩子朗读,能够建立孩子必备的知识体系,引导他们最终踏上成功的阅读之路。朗读是唯一且最重要的活动。证据显示,朗读不止在家庭中有效,在课堂也成果非凡。朗读应该在各年级都进行。

——美国阅读委员会《成为阅读大国》

(Becoming a Nation of Readers)


  1979年,著名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Jim Trelease)出版了一本改变美国儿童阅读史的著作——《朗读手册》(The Read-Aloud Handbook)。此书被美国数十所教育院校选为教材,前后经5次修订,至2006年已发行至第六版,第七版将于2013年面世。

  作者于书中写道:“学校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出终身的阅读者——在毕业后的人生中仍坚持阅读与学习。但事实的真相是,我们只培养出学生阅读者——只为了应付毕业而阅读。如此一来,大多数人几乎很早就不再读书了。”我认为,崔利斯的批判至今仍然贴切。那么,要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

  这方面,美国俄亥俄州的资深教师帕特丽夏•曼西(Patricia Tyler Muncy)颇有心得。她强调:“为确保学生们热爱图书和阅读,有两种方法最为有效:每天为学生大声读书;每天安排时间让学生独立阅读普通图书(非课本或练习册)。”这两个方法其实就是“大声朗读”(Read-Aloud)和“持续默读”(SSR,Sustained Silent Reading)。

  所谓“大声朗读”,其实就只是热情满满地拿起一本书,兴致勃勃地读给孩子听,如此而已。因此当我们说,为孩子大声读书是培养阅读者的最有效方法,很多人会嗤之以鼻。他们认为这种方法太简单,对孩子们太不费力,所以肯定没用。然而,美国学者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Krashen)以搜罗自各国的研究成果证实:在家中常有人念书给他听的孩子,自己看书的时间比较多;当教师念书给学童听,并且和他们讨论故事内容,则学童也会比较爱看书。

  此外,崔利斯还告诉我们,“当大人读书给孩子听的时候,有三件重要的事同时发生:一、孩子和书之间产生一种愉悦的连接关系;二、家长和孩子同时从书里学到东西;三、家长把文字及文字的发音灌输到孩子的耳朵里。” 人与书并不是先天互相吸引的。开始时,必须有媒介——父母、亲戚、邻居、老师或图书馆馆员,将书带到孩子的世界。通过大声朗读,我们不只能点燃孩子对书的热情,还能直接培养他们的倾听与阅读能力。

  总而言之,为孩子大声读书是最便宜、最简单、最古老的教学手段,在家里或教室使用都再好不过。它既简单又有效,甚至不需要高中文凭,就可以用得得心应手。想进一步探讨“大声朗读”的具体操作,获知适合“大声朗读”的图书资料,不妨登陆崔利斯的官方网站(http://www.trelease-on-reading.com/)。

  最后,仅以中国儿童阅读推广人阿甲的一段文字,与各位读者共勉:

  “凡事都需要有个开始。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暂时搁置观念性的讨论,先亲身体验一下。为孩子大声读书的方法不但简单,而且非常令人愉快。找一本无论是在语言还是在思想、情感上能够打动你的书,最好是你的孩子也能够理解的童书,试着读给他听,观察孩子的反应,试着在交流中倾听他的意见,试着把你的感受自然朴实地讲给他听。大人们只要如此尝试过几次,就会对‘儿童’产生全然不同的理解。”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3.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