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25, 2010

没有理想与坚持,就没有希望与可能



“我们现在讨论教材问题,包括讨论课程问题、课堂教学问题,我觉得原来似乎大家都习以为常的东西,现在看来都是需要问一问为什么的,都是可以打破,需要打破的。”


——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



很多的可能与希望都是在第一次挫折后的信心不足中幻灭的。


这个星期进入新的一课《盘古开天地》。我曾在“漫谈课本”系列文章中大力批评过这篇课文。而今它来到我的面前我的手上,这种感觉有点酸,有点涩。中国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正好有一篇课文,题目也是《盘古开天地》。将两篇课文对着来读,高下立分。虽然内容大同小异,但人教版教材显然保留了较多“神话”此一文体的特色,语言也优秀过咱课文何止十万八千里。

从课文整体来看,我们的《盘古开天地》在一开始是这么叙述的:“传说古时候,世界像个大鸡蛋。盘古就在这个‘大鸡蛋’里睡觉。”盘古何许人也?当时的世界是什么情况?只字不提。反观人教版教材:“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同样是两个句子,却将盘古和当时宇宙的情况交待清楚。此外,人教版教材还用上了极具神话色彩的叙述语言“很久很久以前”以及“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可别小看这“十万八千年”,学生的想象力与学习兴趣很可能就是因为这五个字得到大大的提升。

从课文语言来看,恕我直言,我们的《盘古开天地》还真是贫乏得可怜。整篇课文平铺直叙,在故事的叙述方面只勉强达到“交待”的程度,毫无“文采”可言。要从中找出语言训练点,还真不容易啊。仅引一段文字为证:“盘古担心天和地会再度合拢起来,于是他用头顶着天,脚踏着地,不论怎么疲倦,也不休息。盘古一天天长高,经过了很长很长的时间,天和地就远远地分开了。”再看人教版教材怎么描写同样的内容:“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到了下去。”相比之下,何者更形象,何者更能触动读者,何者更能让学生的语言素养与审美能力得到提升,昭然若揭。

由于此前教学《孔子拜师》一课时曾经遇见类似情况,因此本想在“初步理解”时用我国版《盘古开天地》,在“深究课文”时才以人教版《盘古开天地》作为对比。但深知“第一印象”对学生的重要,这两篇课文在内容上又是惊人的一致,若仅仅将人教版课文作为“深究课文”时的比较对象,学生是无法深入文本,玩味其中的优秀语文精华的。思前想后,我毅然决定抛开我国课文,直接采用人教版《盘古开天地》作为主要教材。

也许很多人会怀疑,“人教版课文有蛮多生字新词哦,我们的学生学得来吗?”“本地教材中的生字新词又该怎么处理?考试会考的哦!”由此可见以“生字新词”为中心的教学观在我国有多根深蒂固。虽然国情不同,但同样是小学三年级教材,我想在难度方面应该有办法克服的。至于“生字新词”,若真要应付考试,那就花一堂课,集中来教吧!向导师说明了我的想法,导师肯定了我对两篇课文优劣的分析,但对学生是否能接受中国版课文还是持保留态度。我的坚持换来了她的一句话,“你就试试看吧!”真要多谢导师的信任与赋予的空间,

接下是备课。上网搜了一下,竟让我找到中国青年名师张祖庆老师上《盘古开天地》的教学实录。细读实录后,我对该如何处理这篇课文的教学有了更清楚的概念,也更有信心了。我这堂课将扣紧“朗读”,让学生通过感受课文中一些句子的关键词语,然后读出相关句子的情感,从不断的有感情的朗读中感受课文优美的句式,感悟盘古牺牲自己创造天地万物的伟大精神。既然这是一篇神话,朗读之余,我也想让学生展开想象,能够边读边想象,将文字读成一幅幅的画面,然后模仿课文中一些独特的句式,进行再创作。这之中既有语文技能的训练,又有语感的培养,还有人文精神的熏陶。

我想,还是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吧。首先,我让学生捕捉概括整篇课文的句子,也就是最后一段的“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然后再从句子中找到重点词语“创造”。盘古怎样创造了美丽的宇宙呢?学生开始细读课文。我让学生扣紧“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读出神秘与悠远,籍此启发想象力;扣紧“抡”和“猛劈”,读出盘古的力量;扣紧“渐渐分开”、“缓缓上升”和“慢慢下降”,读出盘古开天的耐力与毅力;扣紧“顶”、“蹬”和“不知过了多少年”,读出盘古开天所耗的无穷岁月……间中还利用了课文第二段,让学生找出反义词,借着对比让文字的画面更加清晰。

接着来到重点部分,也就是课文第四段。先是找出概括段落的句子:“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进一步找到中心短语:“巨大的变化”,之后就是感受盘古的身体化作天地万物的部分了。找了一些精美的图片与相应的音乐与影像,我让学生扣紧“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读出其中的轻柔和谐;扣紧“隆隆的雷声”,读出其中的雷霆万钧;扣紧“辽阔的大地”,读出其中的宽广大气;扣紧“奔流不息的江河”,读出其中的汹涌澎湃与无止无尽;扣紧“滋润万物的雨露”,读出其中的阵阵凉意与生命……

分句朗读后,我将段中的“他”改成“你”,并将句子排列成类似诗歌的形式,让学生朗读全段。学生在朗读中渐渐掌握了课文独特的句式,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了盘古献身天地万物的精神。接着,我让学生留意第四段最末的省略号,模仿“你的( ),变成了( )的( )。”的句式,展开想象说一说。一位学生说出了独特的想象:“你的嘴巴,变成了黑黑的山洞。”让人惊叹。时间匆匆,课堂很快来到尾声。我在最后的部分向学生简介了其他一些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和《女娲补天》,便将从《新语文读本》和《快乐语文读本》中印出的神话故事文本派给学生,要求学生阅读后选择最喜欢的神话故事,说给身边至少两个人听。铃声响起,这堂课就这么结束了。

如此丰富的内容,只用两节课60分钟,能上得完吗?答案是:不能。我用了四节课共120分钟才完成了以上的教学内容。所谓的“国情不同”在某个程度上是正确的,许多中国同龄孩子都认识的字词,我国的孩子都很陌生。于是,我在正音的部分就花了不下20分钟的时间。此外,我们的孩子对这样一种不断以朗读来走入课文的学习方式很陌生,一下子没办法适应。在第一天的课,学生在尝试了几次都无法达到理想程度时有点觉得乏味,专注力也开始涣散。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没有放弃,我一直以丰富的肢体语言与示范带动学生。学生的朗读在第一课时的最后总算有了进步,我从他们的反应看出,他们开始适应了,也对自己的进步感到欣喜与满足。

第一课时结束后,若有亲眼来看这堂课,我想很多人都会慨叹,将这堂课的不足归咎于“国情不同”,我国孩子程度不如中国孩子,这样的教学行不通。很多的可能与希望都是在第一次挫折后的信心不足中幻灭的。也许是杨屹老师的示范课,也许是阅读教学研习营的实验课,也许是年轻人胸中那股不愿就此放弃的牛劲,我坚持了下来。这样的课是可行的,学生是可以训练的,短期做不到是因为学生对这样的训练方式生疏。长远来讲,这样的朗读训练可以让学生以朗读走入文本,感受文本的魅力,进而爱上语文。其影响是深远的。

于是,我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去准备第二课时。学生需要一些手段、一些工具来更快地适应这样的学习方式。我上网搜了许多图片、音乐、影像,打算用感官刺激来让学生走近朗读,走入文本。一个正式教师当然不可能耗费这么大的精力来准备一堂课。但这其实也不需要。一旦学生适应了这样的学习方式,无须外来刺激,单凭优秀的文本与教师的语言魅力就能让学生读出感情,我是这么认为的。辛苦的备课,换来的成果是叫人安慰,叫人欣喜的。学生跨出了第一步,通过感受关键词语读出了感情,而且是发自内心的感情,而非模仿教师语调的“假声假气”。

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在《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中说过,“我们现在讨论教材问题,包括讨论课程问题、课堂教学问题,我觉得原来似乎大家都习以为常的东西,现在看来都是需要问一问为什么的,都是可以打破,需要打破的。” 我觉得身为杏坛“初生之犊”的我们就是应该拥有更多的创意、更丰富的想象力、更大的勇气,多思考,多尝试,多挑战,就算失败又何妨?只要是尽了力的失败,总会开拓有价值的思考空间。

仅将此文献给也在为教育思考、为教育尝试、为教育奋斗的同道。追求理想的路上,我们并不寂寞。



2010 年4月25日


Sunday, April 18, 2010

绘本,让孩子爱上阅读(立卑)





3月29日在立卑中华小学主讲了一场“绘本,让孩子爱上阅读”讲座会,对象为当地家长和教师。

对之前讲座的课件进行了一些修订,加上了最近的阅读体会、看法和思考,还有我在学校推动阅读的情况。对课件有兴趣的
点击此处,还请多多指教。





* 糊涂的我竟忘了托朋友拍照,还好学校一位细心的老师用手机拍了几张。没能为现场听众留影,始终是个遗憾。提醒自己,下次定要记得。


Saturday, April 17, 2010

教育是启发,是举一反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教师应追求‘让学’,让学生自己学。”

——中国青年名师蒋军晶



思维技能训练真的很重要。而这方面必须从小就做起,我想东西方孩子在创意上的差异就是源自此处。被传统教学带上几年,孩子 就真的成了‘海绵’,只会吸收,一挤之下就什么也不剩。


这一周过得有些特别,与同伴小飞象换班进行了两堂课的教学,课文《吃昆虫的植物》的初步理解和深究课文。换班教学,为已进行了两个月的实习生活注入了新鲜感与几丝忐忑,毕竟面对的是另一班陌生的学生。于是,在压力下,备课又备得起劲儿了。

以我对这班学生的了解,这是非常聪明机灵的一班,脑筋好,反应好,但就是在性格上有点急躁,在态度上有点无礼。于是,我第一天进班做了一些课堂管理的动作,比如让全体学生做好了上课的准备才进行“三部曲”,然后再要求学生遵守两条铁律:“准备好,才上课”、“要说话,先举手”。从他们第二天的表现来看,这些动作无疑是成功的。课堂变得井然有序,学习气氛上佳。

当然,对这机灵活跃的一班来说,仅仅把守课堂秩序这一关是不足够的。课堂管理只是框架,核心还是要回到“课堂教学”,我要以课堂教学来征服他们,让他们投入课堂,享受课堂。近期深觉思维技能训练实在太重要,所以在课堂上总会设计一些活动来落实,激活学生思维,刺激学生思考。

《吃昆虫的植物》这堂课,我知道仅仅让学生知道猪笼草的各个部位是远远不足且无甚挑战性的。于是,在学生从阅读课文理解了猪笼草各个部位的特点后,我抛出这样的问题,“猪笼草是怎样捕捉昆虫的?请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接着,我进一步提问,“当昆虫掉入捕虫袋后,猪笼草要怎么防止昆虫逃出来?”有学生回答是黏液的作用,我接着问,“那如果这只昆虫拥有很大的力气,能够挣脱黏液的束缚呢?”于是,学生通过这样的思考,将猪笼草各个部位的特点和它捕捉昆虫的过程进行了联想与联系,也训练了他们的逻辑思维。更重要的是,我要让他们知道,标准答案不只有一个。

第二天的课,我让学生看了真实的猪笼草后思考,“课文的作者有欺骗我们吗?课文写的有关猪笼草的资料都是真实的吗?”接着,我提问,“那么,要写这篇文章之前,作者需要进行什么准备?”学生开始动脑筋,一些说仔细观察,一些说上网查找资料,一些说翻查百科全书。我想,通过这样的思考,学生在无形中体会了说明文“真实性”与“知识性”的特点,也知道了一些查找资料的渠道。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培养他们他日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着,我向学生展示了我从网络百科全书上找到的许多有关猪笼草的资料,十分繁杂。我要他们选出作者在课文中写到的资料,然后提问“作者将查找到的资料都用上了吗?”“作者选择材料的用意是什么?”“如果作者没有选择材料,而是将所有资料都写上,会有什么后果?”学生从思考中开始明白“选材”的重要,以及作文必须围绕主题,不写废话。

接着我跳得很快,让他们从两大页有关孔子的资料中为“好学不倦的孔子”、“孝亲敬老的孔子”、“伟大教育家孔子”这三个主题选取适合的材料。课后一位眼尖的同伴一语道破其中弱点,这个部分虽然对训练学生选材有帮助,但离课文太远,不适合作为深究课文的活动。与同伴交流后,发觉其实可以让学生对另一篇植物说明文进行选材与组材的练习,这样的深究也比较有意思。多谢这位擅于评课的同伴,让我从中颇有所得。

两天下来,发觉这班学生的思维只要被激活,课堂气氛就会很活跃很集中。这样的课堂,不只学生爱上,教师更爱上。曾经写过这样的文字,“思维技能训练真的很重要。而这方面必须从小就做起,我想东西方孩子在创意上的差异就是源自此处。被传统教学带上几年,孩子就真的成了‘海绵’,只会吸收,一挤之下就什么也不剩。”长久注重思维技能的训练,孩子的成长真的会不一样,整个课堂的学习气氛也会不一样,教师的教学不会那么一成不变,心情也不会那么低落无力。

还学生活跃有创意的课堂,也还教师精彩纷呈的教学生活。



2010 年4月17日


晒书咯!



近期在学校开展“书籍密林大挑战”阅读活动,从学生的反应中知道自己的藏书中适合中低年级孩子阅读的图书不大足够。经过了一番资料搜集以及平时对儿童文学的关注与阅读积累,购入了一批书。这批书主要以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原创作品为主:



汤素兰奇迹系列(童话)



汤素兰动物童话系列、汤素兰小朵朵系列



汤素兰代表作:笨狼的故事系列



王一梅《木偶的森林》、
《糊涂村的糊涂猪》、《鼹鼠的月亮河》




孙幼军《小布头丛书》(包括代表作《小猪唏哩呼噜》)



金波《相遇白色鸟》、冰波《长颈鹿拉拉》、
曹文轩《小河弯弯》、
孙幼军《怪怪怪老头》、
秦文君《小辫子丫丫》




“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



“双把儿铁锅”卡琦娅系列



黄蓓佳《我要做好孩子》、
【德】奥得弗雷德·普鲁士《鬼磨坊》




方素珍《桥梁书.开心读》系列



秦文君“小香姑”系列



这套应该是给高年级孩子读的,旅德作家程玮的“少女三部曲”:
《少女的红围巾》、《少女的红发卡》、《少女的红衬衣》
久仰大名。



除了童书,也买了几本有关教育和阅读的书:



郝明义《越读者》、徐鲁《童话诗十二月》、
《教育名家论教育》、李雅卿《种籽学苑教育手记》、
林文虎《好老师在这里II》




最难得的是买到这几本书:

朱自强主编《中国儿童文学的走向》、
朱自强《日本儿童文学论》、朱自强编《儿童文学新视野》、
《娃娃歌谣二百首》、金波编《儿歌三百首》、
蒋风编《中国传统儿歌选》、布约克沃尔德《本能的缪斯》

这些都是绝版书,就算是在中国大陆也很难找。
有幸购得,不胜欢喜。



Saturday, April 10, 2010

让美好的构思彻底落到实处



“空有教学构思而无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概括为四字即是‘眼高手低’。过度追求知识的广度与思想的深度,却又没有与之相应的有效教学步骤,再美好的构想也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



这个星期犯下了一个教学大忌——缺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这是我们常挂嘴边的话语,几乎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亦是教育理论中的金科玉律。朱自强教授说过,“常识是容易被人忽略的”,我在教学上正是常常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

经过了这三次实习的磨练,我在钻研教材以后往往都能对文本有一定掌握,对“教什么”也能拥有比较清楚的概念。出现一些别出心裁的构思时,自己也会为此雀跃万分。然而,在“怎么教”方面,我觉得自己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尚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从一次又一次的经验中,我开始发现,自己在设计教学的时候,脑中出现的往往不是现实中的学生,而是存在于理想世界的“学生”。这群“学生”有点像中国教学实录中的模范学生,有问必答,且回答常现出彩之处。我总喜欢在自己理想中的课堂去编织完美的教学梦。因此,在设计好一堂课后,内心常会为自己的设计感到自豪,但自豪的背后却夹着一丝若隐若现的担忧与不确定。“学生能跟得上吗?”问题常会在脑海中浮现,而我却又会有意无意逃避,选择天真的自我安慰,没事的,没事的。

课堂是真实的,小学生是诚实的。看着学生茫然的眼神,我知道,我错了。我一厢情愿地认为这班学生都是尖子生,都能在我随手一挥之下思维活跃,举一反三。我忽略了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忽略了应按部就班地领着他们走入教学重点。空有教学构思而无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概括为四字即是“眼高手低”。过度追求知识的广度与思想的深度,却又没有与之相应的有效教学步骤,再美好的构想也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这是我这周的主要问题。

曾经说过,“失败并不可怕。相反,失败是可贵的。”我想这周的教学又为我上了宝贵的一课。它提醒我要重新回到现实,重新回到学生身边,以现实中的学生为依归,在他们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更上一层楼。

依稀记得有句话这么说,“世上任何的学问都能教给任何年龄的人,只是看你用什么方式。”用老黄的话来说,就是“不是不能教,只是看你怎么教。”我的教学构思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在教学中激活与挑战学生思维的概念也是正确的。需要加强的,是对于“怎么教”更细致的思考,是对于教学步骤更有系统的铺陈,是对于学生程度更充分的把握与利用。

给我一些时间,我相信我能做好的。



2010年4月10日


Saturday, April 3, 2010

不经火烧,何来凤凰?



“失败并不可怕。相反,失败是可贵的,不过必须是尽了全力的失败。唯有尽了全力的失败才能让人深刻反思,才能让人痛定思痛,在下一次的实践中得到超越。”



实习期间,一周有四天上华文课。这星期我用了两天来上造句,两天来上语音。见到这样的安排,也许有人会说“真奢侈啊!不就是简简单单的‘造句’和‘语音’吗?用上两堂课来处理已经嫌多了,更何况是两天?”若只是要求“做了”,那么做个一两节也就行了;但若是要求“做透”,将这些看似再基本不过的技能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掌握,我想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这班三年级的学生从一年级开始进行造句练习,算起来也有两年多了。但是每当批改学生的造句作业,总会发现大家对于造句的概念和要求还是挺模糊的。怎么说呢?我从他们的作业推测,学生造的句子只要读了像个句子,要求的词汇嵌在里头便算完成。所以,他们常会造出很表面很笼统很敷衍的句子,有者甚至造出不完整的句子。

尝试通过口头造句的方式试探,学生在引导下都能造出完整而优秀的句子。为什么表现一到造句书写练习就走样了呢?我觉得,是他们在造句时没有一种自觉,对自己造的句子欠缺具体的要求和标准。于是,我决定用两节课的时间,集中的让学生看清这点。

我戴上厨师帽,以“烧菜”为比喻,向学生说明造句就如烧菜,提供给我们的“词汇”就好像烹饪比赛上的“主菜”,我们得尽量让“主菜”在菜肴中突出,达到色、香、味俱全。那么,造句的“色”、“香”、“味”又是什么呢?色:句子完整;香:词汇应用正确;味:句子突出词汇含义。当然,仅仅抽象的标准是无法让学生融会贯通的。我举了三个例子坏例子,具体说明“色”、“香”、“味”在例子中的缺失,最后再展示一个色、香、味俱全的例子。

学生大概抓到一些造句的概念后,就可以让他们分组动手做了。一组造三个句子,要求达到色、香、味俱全,限时15分钟。各组完成各自的菜肴后,师生齐聚教室前方,开始试吃与点评。当然,点评是根据之前所定的标准进行的。这样的点评很有意思,评的是学生自己的成果,依据的又是大家都熟悉的标准。在集中的反复点评中,学生可以具体明确地感受到一个好句子的条件。我想,他们以后造句会多一些对句子要求的自觉吧。

这样的课若上得透彻,上得深刻,我想在往后的教学上就省去了很多功夫。往后我们不需要针对每一个字词的造句进行教学,因为这堂课教给学生的是一种能力,而不仅仅是一种知识。

周三上了一堂语音课,前鼻音“en”和后鼻音“eng”。课后觉得上得很不好,没能让学生进行足够的操练,也没能激发学生仔细对前后鼻音的发音进行辨析,重点反而变成了对一堆前后鼻音的字的归类。痛定思痛,我再三翻了有关汉语拼音教学的理论书,重新抓好语音教学的重点,在班级任的启发下也重新思考了学习汉语拼音的意义。于是,决定周五再上一堂语音课。

学习汉语拼音,重点应放在认读音节。见到拼音符号,能够标准地读出。这点需要通过高质量的操练来达致。那么,为什么要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呢?前后鼻音为什么不能误读呢?若是误读会有什么后果呢?小学生学习汉语拼音通常都处在一种盲目的状况中。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这些东西。我这堂课要告诉他们,学这些东西是有意义的。

导入时问了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学汉语拼音?”让学生自由发言。得到的答案让人对教育的反思空间很大。“因为考试会出。”“因为作业里头有。”“因为老师有教。”“不知道。”当我进一步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考试,没有作业,没有上课,那我们还需不需要学汉语拼音呢?”大多书学生不置可否,一位率真的学生冲口而出,“那当然不用学咯!”,理直气壮。笑了一阵,一些学生开始会说,“学汉语拼音是要把话说得标准。”我顺势力导,“那为什么要把话说得标准呢?若是说得不标准,会有什么后果?”

我向学生说了两个故事,都是有关前后鼻音误读所引发的笑话。讲完故事,眼见学生大有“哦,原来如此”的样子,我就进入正题了。这堂课的教学内容除了“en”和“eng”,我还加入了“an”和“ang”。先是让学生认读音节,然后让他们举出与该音节相符的字,建立拼音符号和汉字之间的联系。

热身以后,进入重点环节。语音教学重点在于“操练”。如何让学生投入并进行反复且高质量的操练呢?我用上了之前学的“协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我让学生联系课文《孔子拜师》,点出孔子“精益求精”、“虚心向学”的学习精神和老子“毫无保留教导学生”的态度,让学生今天都来向孔子和老子学习。学生进入小组,用5分钟的训练时间成为一对前后鼻音字的专家,每一位组员都会得到一个号码。之后,大家依据号码分成四组,每一组都会有来自各个组别的专家。这时,每个专家有2分钟时间,将自己擅长的那对字教给其他同学。由于学生也是第一次尝试这样的学习方式,教师此时会到各组去巡视,并亲身示范教导同学的方法。

互相学习的环节结束后,学生回到各自的座位去。教师派发活页给学生,以抽签的方式让两位同学到前面来,每人将得到一张字卡。其他学生必须仔细聆听这两位同学的发音,然后再活页上将符合的音节圈出。由于有六对前后鼻音的字,所以教师一共会陆续抽出12位学生到前面来读出音节。这样的考查活动我觉得是高效而极有意思的。它既可以考查学生在认读音节方面的掌握,又可让其他学生通过聆听进行前后鼻音的辨析,同一时间可以考查全体学生。当然,学生全程都是全神贯注的。

通过这样的课,我想学生对前后鼻音的掌握提高了,对平时说话的标准也更自觉,对为什么要学习汉语拼音也更有概念了。此外,全班也有了一次“合作学习”的经验,相信将来进行类似活动时将更得心应手。在教学过程中,我见到学生会拉着同学一起学习,发现同学读得不准时会纠正他们,并示范给他们看。受教者也会耐心专注地配合,纠正自己的错误。这种学生间单纯而真挚的互助精神与友谊,我是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的。学生从中不只学到了知识,提升了能力,还得到了人文精神的熏陶。

失败、反思、重教,这不就是学习必经的过程吗?倘若在第一次教得不理想之际,仅仅反思而匆匆迈入下一个教学单元,我能有如此深刻的感悟与学习吗?下一次碰上同样的问题,我能有效地解决吗?学生在匆匆的一课又一课中又能得到什么呢?

失败并不可怕。相反,失败是可贵的,不过必须是尽了全力的失败。唯有尽了全力的失败才能让人深刻反思,才能让人痛定思痛,在下一次的实践中得到超越。浴火之后,凤凰方现。教育是一条漫长的路,只要全力以赴,今日的失败将为往后的成功奠基。



2010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