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28, 2010

团圆是嘴里的一根棒棒糖——读《团圆》





“《团圆》是一部将民族传统文化、现代生活内涵、儿童心理情感恰切而有机地融为一体,具有人情味、历史感、艺术美的感人作品。其文字故事自然朴素,没有夸饰的言辞,没有过剩的意绪,主题意蕴含而不露,情感表达酽而不烈,结构安排疏而不漏,既为绘画提供了坚实的展开基础,也给画家留下了广阔的创意空间。”

——中国儿童文学家朱自强

“作品依托民族和民俗文化的大背景,以一个孩子的视点,叙述了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内涵、纯真动人的情感内容的故事。不过,作为一部图画书,这部作品的成功更在于作者和画家的成功配合与艺术处理,使作品显示了图画书作为‘文×图’的叙事艺术的独特力量。”

——中国儿童文学家方卫平

“我把它放进书橱的时候,很认真。书橱很多,书橱里的书很多,我提醒自己记住它的位置,我要随时看得见它,因为我总要外出演讲,我外出演讲图画书的艺术,中国图画书的新起步的时候,我也许都会夸赞它,分析它,我希望我随时可以取到它。”

——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


西方国家在儿童文学领域已有数百年深厚积淀,优秀作品在岁月的打磨下已颇具规模。就绘本而论,单是美国凯迪克奖与英国格林威奖的得奖作品就足以列出长长一大串世界经典绘本书目。东方华人地区无论是中国、台湾或香港,皆难以望其背脊。

近几年中国与台湾刮起“绘本热潮”,各出版社大量翻译引进世界经典绘本,市场上的绘本一时间如雨后春笋,呈一片欣欣向荣之态。然而,华人地区在绘本原创方面尚处萌芽阶段,能跻身世界经典行列的原创作品如凤毛麟角。因此,我一直以为华人地区原创绘本的素质是远远落在西方后头的,直到我遇见了这一本书——《团圆》。

这是一部能在世界经典绘本面前昂头挺胸的作品,也是一部能与西方经典绘本争一日之长短的杰作。它是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最佳儿童图画书首奖”。也就是说,在两岸三地八位评审眼中,它是2004年至2008年间出版的华文原创图画书之首。它代表着华文原创绘本的最新高度。这本书说着一个什么故事呢?

故事讲述一家三口过年前后的生活。爸爸每年只回家一次,那就是过年。除夕那天,小女孩毛毛和妈妈起得特别早,因为爸爸回家了。一脸胡须未剃的爸爸拖着光鲜亮丽的红皮箱回来了,毛毛像面对陌生人一般,躲在远处悄悄望着这个一年未见,最熟悉的陌生人。当爸爸一把抱起毛毛,用胡子扎她的脸时,她竟吓得大哭起来。

接着,父女俩到理发店去剃头,毛毛叼着棒棒糖坐在爸爸身后的椅子上。“呀,镜子里的爸爸越来越像以前的爸爸了!”毛毛似乎开始尝到棒棒糖的甜蜜了。一家三口的天伦之乐开始荡漾开来,贴春联、包汤圆、补窗户缝、刷新门漆、换新灯泡,家里一下子变得亮堂起来了,一家人的隔膜也为血浓于水的亲情给溶化。

包汤圆时,爸爸将一枚硬币包进汤圆里,吃到它的就会交好运。第二天,硬币果然出现在毛毛口中,好运硬币开始成了毛毛心中的圣物。外出拜年遇上小男孩大春,大春一脸得意地晃着大红包,毛毛却一点也不羡慕,她从兜里掏出她的好运硬币。一次雪中大战,毛毛弄丢了好运硬币,在遍寻不获后伤心地哭了起来。可她的好运并未离她而去,在晚上脱下棉袄之际,好运硬币滚了出来。带着失而复得的喜悦,毛毛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再美丽的梦,总会迎来苏醒的一刻。一觉醒来,已经是年初四了。妈妈一边轻拭泪水,一边在为爸爸收拾东西,爸爸今天要走了。温馨的全家福下,毛毛叼着棒棒糖,倚在门框上无奈地看着爸妈。她知道,棒棒糖就快舔尽了。她要细细品尝、好好珍惜这最后一口甜蜜。难以忘怀离别前一刻的画面……

“他走到我身边,蹲下来用力抱住我。他在我耳边轻轻地说:‘下次回来,爸爸给你带一个洋娃娃,好不好?’‘不!’我拼命地摇头,‘我要把这个给你……’我把那枚攥了很久的暖暖的硬币放到爸爸的手心里:‘这个给你,下次回来,我们还把它包在汤圆里喔。’爸爸没说话,他用力地点点头,搂着我不放手……”

看着小小的毛毛紧紧地依偎在爸爸宽厚的怀里,爸爸的下巴轻轻挨着女儿的额头,一脸疼惜与不舍。眼泪已不自觉在眼眶中打滚,鼻子变得酸酸热热的。这离别前的温存,能不让人动容吗?爸爸走了,妈妈和毛毛挥舞着双手,望着逐渐远去的车子里爸爸的背影,期待着下一个过年,盼望着下一次团圆。

这是一种遗憾吗?该为这家人如棒棒糖般短促的团圆而感到哀伤吗?作者朱成梁在封底给出了他的答案:那是一张光鲜的全家福、一枚装在精致小罐里的硬币,还有一些建筑工具,是爸爸的行李吧?画的下面写着一段充满智慧的文字:“团聚、分别;再团聚、再分别……大大小小的团聚和分别构成了我们的人生。”

这是一本蕴含浓厚文化味道的绘本,也是一本载着满满温情的作品。它是每一个华人的骄傲,预告着华文原创绘本将正式跻身世界经典的行列。



书名:《团圆》
作者:余丽琼/文,朱成梁/图
出版:明天出版社


Saturday, March 27, 2010

惟有真提高,才能真普及



“能力是需要培养的,优秀是教出来的,相信孩子,相信自己,一步一脚印,很多看似‘不符国情’的学习内容与模式其实都是可以追求的。”



经过了一周的休假充电后,又回到了校园,回到了可爱的学生身边。这一周开始上新一课《孔子拜师》的教学。教材问题不少:短小轻薄、前后矛盾、轻描淡写,还带有知识性错误。这篇课文不怎么值得教,但文章的主角孔子却是一位值得向学生介绍的人物。

该怎么处理呢?既然避不了,那就尝试化腐朽为神奇吧!初步理解,扣紧孔子这一位早在2500年前便已成名且流传至今的人物,激发学生想进一步走进孔夫子的兴趣。孔子塑像、拜孔子盛况、有关孔子的书,一张张图片让学生眼睛开始发亮:这是一号怎么样的人物啊?

欲知详情,马上进入课文。《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向我们展现了一位什么形象的孔子呢?我看到的是孔子“精益求精”的学习精神以及“虚心向学”的学习态度。因此,我抛出问题引领学生联系课文中的关键词句,透过精讲关键词句让学生逐步看清孔子的学习精神与态度,进而产生“心向往之”的感觉。这是一个紧咬课文的过程,班上数双聪慧的眼睛不时焕发光芒,数只小手也举个不停。这些都是班上的尖子,能力出众的一群。无可否认,这样的学习内容与方式符合了他们,将他们的学习热情与效率催到了最高点。

其他学生呢?那些程度中等乃至偏弱的学生呢?他们的手虽没举得那么勤,却也聚精会神,一支笔在课本上来来回回,搜寻孔子学习精神的佐证。有些人会说,“你的课只照顾到优秀生,忽略了后进生。你看,他们在教学中都不说话,你得调整策略。”看似很有道理,换作以前的我,也许真会因此放弃这样的教学模式。但我看到了,程度较弱的一群并没有显得不耐烦,也没有作弄同学来表示烦闷。他们只是沉默。他们眼动,笔动,心动,但口不动。沉默,是尚未适应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展翅以前的扎马步。先让一小部分人飞起来,余下的也会有翱翔的一天,我是这么相信的。

初步理解的课让学生开始认识孔子,也对孔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课堂结束前,我发了中国人教版教材《孔子拜师》,一篇内容与我们的课文一样但行文有异的文章给学生,交待预习。深究课文的部分,我让学生对比咱课文与中国教材的异同与优劣。分析教材并进行对比,然后说出异同背后的意义,这样的学习内容对三年级学生来说,会太艰深吗?这样的课,能上好吗?难度很高,这点我心里很清楚,但这样的课意义深远。学生从这样的学习中可以提升语感、提高审美能力,在往后的写作中也会更敏感。给多一些指导,给多一些辅助,学生是可以做到的。带着这样的信念,我开始设计这一堂深究课。

走进教室,先是复习课文内容,然后朗读两篇教材。朗读之后教师提问学生,“大家觉得哪一篇文章写得比较好?”24位学生极有默契地将手上一票投给了人教版教材《孔子拜师》。这是人云亦云的表现吗?我挑了几位学生,让他们说一说选择人教版的原因,学生的回答让我诧异。“这篇课文写得比较清楚。”“这篇课文写得比较详细。”“这篇看了比较明白。”“这篇比较多我们不懂的字,可以学更多。”这班学生的语感还真不弱啊!仅仅有了感性认知并不足够,我要引导他们具体比较这两篇文章,然后从中抓出表现两者优劣的部分。

我们开始将文章划分为数个部分:拜师前、出发去拜师、遇见老子、与老子对话、拜师后,然后针对这几个部分比较两篇文章写法上的异同。学生在教师层层递进的引导与追问下逐渐深化自己的思考,从质疑中清楚看见了人教版优于咱课文的部分。除了一些瑕疵与技术性问题,我会觉得这是一堂好课,这是一堂让学生获益匪浅的有意义的课。那几位尖子的表现依然令人赞叹,余下的同学还是很用心地听,很用心地学,总有一天发光的会是他们,我希望。

这样一种没什么包装,一切以课文为主轴,一直不断往课文里钻,往课文里探寻的课对学生来说是蛮吃力的。从《小台灯》开始,接着是《树在我心中》和《谢谢老师》,直到这一周的《孔子拜师》,我清楚见到学生的成长。从不习惯再三阅读课文,到如今能很快地从课文中找到资料;从不习惯在课文上写写画画,到如今能配合教师的指示画出重点词句;从一开始近四分之三的同学难以专注,到如今近三分一同学能踊跃回答问题,余下的能够配合地跟着教学流程。见此进步与成长,为师者能不欣慰,能不雀跃吗?

能力是需要培养的,优秀是教出来的,相信孩子,相信自己,一步一脚印,很多看似“不符国情”的学习内容与模式其实都是可以追求的。胡适说过,“不希望北大来做那浅薄的‘普及’运动,我希望北大的同人一齐用全力向‘提高’这方面做功夫。研讨创造文化、学术及思想,惟有真提高才能真普及。”

“惟有真提高才能真普及”,身为小学语文教师是否也应更多地往“提高”走去,而非一味地顾虑“普及”呢?



2010年3月27日


Thursday, March 18, 2010

成人的世界和儿童的天地——读《莎莉,离水远一点》





“年龄差距从来不是伯宁罕的问题,他总是能够发觉孩子们心底的秘密,并且尊重他们的各种奇思异想,不会用大人的规矩框架去限制他们、约束他们,让他们感到闷闷不乐。”

——台湾儿童文学家余治莹

“伯宁罕创作的作品并不仅仅把读者群限定为儿童,而是试图扩展到各年龄层的读者。他用心搭配文图,始终让其作品保持精练而不幼稚。他通过图画书表达对世界的观点,这让他的作品确实让成人也有会心与深省之处。”

——艺术工作者宋珮

“伯宁罕之所以在国际上享有当之无愧的大师声誉,不仅仅是由于多项大奖光环的环绕,更因为他的作品深受世界各地小朋友乃至成人读者的喜爱。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一经出版就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

——启发推荐


一个晴朗的午后,一对中年夫妇带着可爱的女儿到海边野餐。夜幕低垂,一家人收好包袱,踏上归途。这样一个平淡无奇的桥段来到英国画家约翰.伯宁罕笔下,马上成了一本独特而精彩的绘本。

绘本的名字叫《莎莉,离水远一点》,是伯宁罕的代表作之一。许多绘本研究者对于此书都给予极高的评价,其独特的图文关系更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中国儿童文学学者彭懿在其重要著作《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中讲解“图画与文字的关系”时,就将《莎莉,离水远一点》作为其中一个典型例子。此书的图文关系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呢?

故事从正文第一页展开。莎莉一家三口带着野餐用具,来到蓝天白云的海边。妈妈说:“莎莉,水太凉了,肯定不能游泳。”翻至下一个跨页,左页是爸爸妈妈将手上的东西放下,摊开沙滩椅;右页是莎莉望着茫茫大海的背影,在诡异的绿色天空下显得孤独寂寞。莎莉前方还有一只狗、一只鸟和一艘小船,似乎暗示着故事接下来的发展。

接着,整本书都是以这样一种“左一图,右一图”的方式呈现。每一幅跨页的左图都画着爸爸妈妈的活动:躺在椅上、织布、抽烟、看报纸、喝茶、睡觉……整本书的文字都是妈妈的喋喋不休:“要小心你漂亮的新鞋,不要踩到脏东西。”“不要摸那只狗。”“扔石头要看清楚地方,别打着人。”在整个过程中,爸爸妈妈可说是一成不变而处于一种静态之中。画家以淡淡的色调画出左页的图,透出一种毫不起眼的沉闷与无聊。再看看爸爸妈妈的活动,这些事不都是能在家中进行的吗?何必千里迢迢来到碧海蓝天的海边做呢?

莎莉呢?莎莉在做什么?相对于跨页左图的死气沉沉,右页的图则显得精彩纷呈,动感十足。正当爸妈坐在刚摆好的沙滩椅上,为无趣的午后掀开序幕之际,右图告诉我们,莎莉早已带着小狗和小鸟坐上小舟,往海上一艘战舰乘风破浪而去!接着,左图的妈妈开始织布,爸爸开始翻阅报章,这时莎莉的小舟早已抵达战舰之前,原来是一艘海盗船!船上凶神恶煞的海盗挥舞着长剑,预告着一场精彩绝伦的打斗。与左图单调的色彩与毫无变化的构图相比,一系列的右图可说是五彩缤纷,用色浓烈奔放,沁出一股狂野不羁的味道。此外,每一幅图也都充满动感,让人深深感受莎莉的无限活力。

爸爸继续在无趣中自得其乐,妈妈还在没完没了地唠叨,莎莉与小狗小鸟却已跃上战舰,制伏海盗并夺得藏宝图,往未知的宝藏进发了。登陆无人岛,勇夺宝藏,莎莉在月光下头戴皇冠摇桨而归。这时,妈妈又说话了,“天啊!都几点了。我们不赶快走的话,回到家就太晚了。”翻至最后一页,莎莉重新出现在左页,拖着妈妈的手,一家人踏上了归途。

莎莉真的展开了紧张刺激的奇幻旅程吗?是,亦不是。莎莉的躯体依旧待在现实世界,忍受着妈妈无止境的唠叨,可她的精神早已插上想象的翅膀,随小狗与小鸟潜入了色彩缤纷、惊险刺激的梦幻天地。画家约翰.伯宁罕展现惊人的创意与艺术表现力,以两种不同的画法分别画出了书本的左页与右页,划分故事中的现实世界与想象世界,并区分出大人与孩子的两个不同视角,使绘本有了无限张力与咀嚼空间。

本来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海边野餐记,伯宁罕却敏感地察觉到其中的成人世界与儿童天地,进而创作了这样一本书来解放儿童。正如台湾儿童文学家余治莹所言,“孩子们在伯宁罕的图画书里也总能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在这里,他们可以天马行空地展开无限想象,可以无忧无虑地开怀大笑。”这本《莎莉,离水远一点》赋予了不被成人了解的儿童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中国儿童文学家朱自强曾经说过,“儿童文学是解放儿童的文学,是教育成人的文学。”我想,《莎莉,离水远一点》正是属于这样的绘本。儿童读此书,会在莎莉的想象天地中自由翱翔;成人读此书,则会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回忆自己的童年,然后反省自己与儿童的相处方式。

一位中国网友在一篇文章中这么写道,“在众多绘本中,有些我欣赏它们的绘画风格,有些我研究它们的结构编排。而买《莎莉,离水远一点》这本故事书,是为了时时提醒自己,儿童是一种生命,他们和我们不一样。”

掩卷之后,我也在提醒自己。



书名:《莎莉,离水远一点》
作者:【英】约翰.伯宁罕

翻译:宋珮

出版:河北教育出版社



Wednesday, March 17, 2010

一本深刻洞察儿童心理的书——读《别让鸽子开巴士!》





“莫.威廉斯用鸽子直接与读者交流的方式以及简洁抽象的卡通画风牢牢地抓住了读者,让他们忍不住一口气读下去。这只用黑色的蜡笔勾勒出来的蓝灰色鸽子,用传神的眼神和翅膀动作表达出了无数令人忍俊不禁的表情。”

——美国《出版家周刊》

“这是本互动性非常强的书,而且画面简洁,让小读者可以完全融入阅读和情节参与的乐趣之中。巴士司机有事离开,请你(对,就是你,小读者)来帮他盯着点那只鸽子,千万不要让它开巴士……在鸽子各种各样的‘伎俩’中,你会让步吗?”

——“小书房”儿童文学网

“风趣、别致的构图,柔和、轻快的色彩,再加上鸽子俏皮、耍赖的个性,让你不得不爱上这本书!”

——编辑推荐


阅读一本书,一般上我们会这么形容,“倾听作者发自内心的话语”、“聆听作者口中的故事”,又或者“跟随作者的脚步展开一段旅程”。手上这本《别让鸽子开巴士!》则显得有点奇特,有点另类。在这本书中,作者与读者不再是讲述者与聆听者的关系。作者向读者发出最诚挚的邀请,让读者直接参与到故事之中,与作者一同谱写这个精彩有趣的故事。

故事从环衬就已经开始。主角登场,那是一只正闭着眼睛幻想自己开巴士的蓝灰色鸽子。瞧他花样百出的驾驶姿态,你能放心让他开巴士吗?翻至书名页,巴士司机临时有事,离开前特别叮嘱,千万“别让鸽子开巴士!”。没错,书上除了司机,没有其他人了,这番话是对正看着书本的你说的!对,就是你!从这一刻起,你正式成为故事的一部分。

走了司机,来了鸽子。鸽子使出浑身解数让你允许他开巴士:苦苦哀求、诚恳承诺、撒个小谎、拍马屁、博同情、贿赂、耍赖,花招层出不穷,可说是软硬兼施。在这一连串攻势之下,你能坚守职责,完成巴士司机托付于你的任务吗?你能在每一次翻页前都坚定大声地向鸽子说“不!”吗?

书本的最后,巴士司机回来了。“我回来了!你没让那只鸽子开巴士,对吧?太好了!非常感谢。”这是司机对你的肯定与嘉奖,也是作者对儿童的了解与信任。作者以最幽默的方式告诉我们,孩子是可以信赖的。若你曾为无数孩子读过此书,你会发现,没有一个孩子会让司机失望,然后你会由衷赞叹,作家莫.威廉斯真是一位深刻洞察儿童心理的智者。

此书除了在构思上就拥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意,其中的每一页都蕴含无穷喜感与张力,扣人心弦之余必将带来一段轻松愉快且回味无穷的阅读过程。作者莫.威廉斯在创作这本绘本之前,曾为《芝麻街》等许多知名儿童节目写过剧本,也创造了许多著名的卡通人物,先后6次获得艾美奖。莫.威廉斯可说是深谙卡通的表现艺术,这点在《别让鸽子开巴士!》中展露无遗。

简单的几笔构成了本书的主角——一只卡通式鸽子。乍看之下,这只从头到尾只见到一只眼睛的鸽子是每个孩子都有能力绘出的。但若低估这样的表现形式,就大错特错了。正是如此简单稚拙的画风赋予了这只鸽子惊人的活力。作者在鸽子的眼神、表情、动作和肢体上下足了功夫,虽只寥寥数笔,却让一只卡通鸽子活灵活现,在书中如幼儿般活蹦乱跳,童心洋溢。生动的图片又与文字完美契合,轻而易举就把读者捲入这场趣味盎然的游戏之中。

中国儿童文学家朱自强曾经说过,“儿童文学是大巧若拙、大智若愚、举重若轻、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艺术。”我想这本《别让鸽子开巴士!》正是以看似浅显的形式与篇幅,画出了一个足以令人回味无穷的故事。其中的创意、想象力与艺术表现力,堪称天才级的精心杰作。

突然忆起一位朋友的二年级女儿对此书的眷恋之情。先是妈妈为她讲了一遍,第二天她又捧着书,要求我为她再讲一遍,隔天她又找上了另一位同事,又讲了一遍。直到第四天,她独自走到书架前,抽出的依然是这本书,然后一个人翻着翻着,边翻边笑,真是一道迷人的风景线啊!

能让孩子如痴如醉至如此境地,不得不承认,这是真正走入了孩子内心的书,一本深刻洞察儿童心理的书。



书名:《别让鸽子开巴士!》
作者:【美】莫.威廉斯

翻译:阿甲

出版:南海出版公司



Tuesday, March 16, 2010

势必让您惊叹的精心布局——读《鲸鱼》





“这本书以鲸鱼的形状、轮廓和颜色来发展故事的架构和旨趣,强调了图画的元素,也突显图画书的特质。因此,读者一定要看图,而不只看文字叙述,才会感受并明白它的趣味和诉求。”

——童书评论人柯倩华

“这本书前后翻阅、对照之际,一定能让读者领略读图的极大乐趣,这正是五味太郎精心设计的成果!”

——绘本研究者宋珮

“五味太郎总是沉迷于他的设计感中。其实这种对设计感的沉迷,恰恰是《鲸鱼》纯真力量的一个实质来源。这让它摆脱了一般故事的训诫范畴,没有具体的最终意向,我们只是悠游于故事的纯粹,并感动地参与其间。”

——启发推荐


对于“诗圣”杜甫的在诗歌语言上的追求,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曾以杜甫诗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为概括,说明了杜诗往往是经过千锤百炼,在寥寥数字之中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内容,叫读者大为赞叹。

与诗歌拥有异曲同工之妙,绘本作为一种面向儿童的文体,亦要求创作者在区区数十页的篇幅中,以有限的画面呈现一个完整而精彩的故事。在如此严格的要求下,日本绘本作家五味太郎依然游刃有余。童书评论人柯倩华曾如此评价他,“二十多年来,完成了两百多本的图画书,每本都充满了创意,题材包罗万象,主题鲜明突出,也常在封面、装订等设计上有出乎意料的表现。”

就这本早期之作《鲸鱼》来说,五味太郎似乎与诗坛上的杜甫颇有相似之处。他对整个故事的构思与布局都精心雕琢,誓要达到“书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读这样一本书,我想没有一个人在翻至最后一页不会发出“啊!原来是这样!”的惊叹。有人说,阅读过程是读者与作者的一场精神博弈,作者能否写出出乎读者意料的故事是成败关键。就这点来看,五味太郎无疑成了百战不殆的王者,也征服了千万读者的心。

故事由一只从远处飞来的候鸟揭开序幕。这只候鸟背着书包,飞至湖的上空,然后带着满腔惊讶尖叫:“鲸鱼!”。尖叫声惊动了湖边渔夫们的生活。渔夫们匆匆看了书中鲸鱼的图片后,便争先恐后,划着各自的船展开捕鲸行动。渔夫们先是乘船在湖的四周搜寻,遍寻不获之后干脆潜入水中寻找,却仍然不见鲸鱼的踪影。几个昼夜过去了,候鸟还在上空大喊“鲸鱼!”,然而渔夫们早已心灰意冷,怀疑一切都是候鸟的谎言,有者还气得向候鸟抛掷酒瓶呢!候鸟是在撒谎吗?这个湖真有鲸鱼?

暂不揭开故事的结局,但我可以保证,这结局肯定不会让您失望。不仅不会令您失望,它还会让您心甘情愿拜倒在作者五味太郎的精心布局之下。柯倩华曾如此形容五味太郎,“他创作时总花许多时间构思——‘在脑中作业’,力求避免落入俗套。他也注意设定书的‘气氛’,使作品添加某种哲学思考。他的作品接近儿童视觉影像,容易吸引小孩的目光。”《鲸鱼》可说是完全体现了此一评论。至于《鲸鱼》中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的哲学思考,则有待读者细细玩味了。

《鲸鱼》除了拥有一个非凡的故事设计,也彰显了五味太郎独具一格的绘画风格。五味太郎不太追求把画画得形似,也就是我们说的“像”。有一回他与日本著名绘本作家林明子聊到这个话题时,林明子说她要画巴士时,就会去拍一张巴士的照片,但五味太郎说他不,他只是画出脑子里类似巴士的东西。他的画多是平面的,看上去很拙但却充满了孩子气,用的颜料也多是别人不用的彩色墨水。

在《鲸鱼》这本书里,五味太郎应用不同大小的框架使画面有宽窄大小之分,也赋予故事推进的节奏。五味太郎笔下人物表情丰富,举手投足间便能让画面充满动感与幽默感。看着书中人物(当然包括天上的候鸟和湖里的鱼)的互动与表情变化所营造出的幽默氛围,读者在翻阅此书时往往都会忍不住大笑起来。正如作家林明子所言,“生活中不管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事,五味太郎都能从中获得启发。他肯定人生,积极乐观,每次和他谈话,都让我好像又回到年轻的时候……”五味太郎就是拥有把欢笑带给大家的魅力,更难得的是这是幽默而非滑稽,让人在欢笑之余仍会对人生有所思考有所领悟。

日本插画家川端诚曾这么评价五味太郎,“总是看到书店里摆着好多他的图画书,不但数量多封面设计也相当独特,我常常故意地要找出一些他的缺点,可是翻到最后一页,甚至翻到封底,只能自己叹口气,心里由衷的佩服呢!”

在此衷心地向大家推荐这样一位作家,这样一本书:五味太郎《鲸鱼》。



书名:《鲸鱼》
作者:【日】五味太郎

翻译:余治莹

出版:河北教育出版社



Monday, March 15, 2010

教育当激活与开发学生思维



“教育必须让学生思维活跃,必须能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必须能培养出举一反三的学生。”



这一周的教学主要围绕《谢谢老师》这篇课文进行,尝试带着单元意识去设计教学。不得不说,这不是一篇理想的教材,感觉作者是想传达一些讯息,但碍于篇幅只能蜻蜓点水,使整篇课文显得有点肤浅。“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对如此教材,一开始还真不知该如何设计教学。

不过,“丑媳妇总得见家翁”,也只好抱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硬着头皮上阵了。初步理解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大意,重点突出文中林老师所授之写作方法:细心地观察、适当的想象,并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所举例子来理解这两项诀窍。(虽然文中例子显得牵强与捉襟见肘)课后,为让学生对“细心地观察”和“适当的想象”有更深一层的理解,我从《新语文读本》中挑了数篇童诗与短文,制成教具挂在班上,让学生进行延伸阅读。这堂课上得不很好,学生虽能理解课文内容大意,但却没有深刻启发。是教材限制了教学效果?还是我一开始便认定这样的教材无法激起火花?

接下来的环节是深究课文。我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探索课文是如何集中且具体地描写林老师“用心教作文”这个部分。这堂课主要扣紧“集中”和“具体”两个重点,让学生明白,无论是说话或写作,都必须做到“集中”和“具体”。这堂课的效果是比较振奋人心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见到学生的思维一次又一次被激荡被挑战,学生的思想框架在一次又一次面对问题与解决问题中被打破。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我想这样的课堂是深刻而让人成长的。

在过程中,我也察觉到学生的一些问题。他们虽然才三年级,但僵化的思维框架却已经成形。对于一些问题,他们总期待课文中会有直接的答案,他们对于问题不敏感,也不习惯对问题进行辨析。打个比方,当老师要学生找出课文中主要围绕哪个人物来写,很多学生都会说是“黄一强”,只因为这是唯一出现在课文中的完整名字。是否可以这么说,他们习惯了不去深入思考,习惯了一种单调而固定的思维模式。这样的情况出现在三年级学生的身上是很可悲的,这也促使我们反思,我们的小学教育到底怎么了?我们的教育到底在培育怎样的人?

此外,当我要求学生选出“班上最勤劳的同学”,大家一致将目光投向班上的状元。至于为什么说这位状元勤劳呢,学生众说纷纭:说他考试成绩优秀,说他功课好,说他时常温习功课,说他上课专心……但来来去去都离不开学业。这就是勤劳吗?他是一个勤劳的值日生吗?他会主动帮助老师与同学吗?他在家中会帮父母减轻负担吗?在学生脑海中,“勤劳”只与学业挂钩,学业好的同学就是勤劳的同学。如此单调狭隘的思维着实让人担忧。对此,“学业至上”的家长、校方与社会是否应该负上一定的责任呢?

有了深究课作为基础,我在接下来的作文教学尝试让学生针对一位同学的一个特点,以一件事进行集中、具体的描写。我想是习惯了一个问题一个答案的模式吧,学生总是协商一个句子或一句话就仿佛完成了,无法再开展下去了。我必须不断地抛出问题让他们思考,然后将一件事具体的写出来。在引导下,学生总算对“具体”有了一些领悟,勉强写出一段似模似样的文字。个人认为,这样的训练是极之必要且意义深远的。若能持之以恒,学生往后必然能具体地写作与表达。另一班三年级学生进行同样的写作教学,亦暴露出思维单调的情况。写同学的优点,学生的思维一定会朝向一切与学业有关的方面,如上课专心、用心做功课、考试成绩优秀等。这是应试教育下的“成果”吗?

我开始明白,为何教学中该融入思维技能了。对于小学生,思维的激活与开发至关重要。教育必须让学生思维活跃,必须能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必须能培养出举一反三的学生。对于这班已被囚禁在思维框框的三年级学生,我在接下来的课堂还得不断地刺激他们,让他们在不断的质疑与追问中跳出框框。我知道,这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但总得有个开始,然后继续下去。

一周过去,迎来了一星期的假期。该趁此良机好好设计教学,以刚萌芽的单元意识规划教学,让课堂环环相扣,让学生对每一课印象深刻,让课内课外有效结合,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010年3月15日


Saturday, March 6, 2010

寻回积极的自我



“认真的备课会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学效果会让人找到积极的自我,而积极的自我又会推动更认真地备课。这时,备课已不再是烦恼,它已升华至‘甘愿做,欢喜受’的境界。”



自去年参加了中国杨屹老师主持的“阅读教学研习营”后,我对阅读教学可说是有了较清晰的概念,在教学时也比较有把握。但一来到语文技能课如聆听教学、说话教学、词语教学、识字教学、写字教学等,就觉得自己还难以游刃其中。尤其这次实习的执教对象是低年段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创意和趣味性要求都很高,自己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适应。加上教材素质令人不敢恭维,我数周以来都处在一种排斥与逃避的状态之中。

我其实很清楚自己的状况,但懂和做是两回事,其中的过渡需要一些时间。回首这一周的教学,我似乎感到自己“回来了”,找回了心中那把火,那把投入与教学之中的火。对此,我想关键之处在于周三的那个夜晚。那是我们四位同学和老黄在办公室的一番讨论与交流,大家针对飞象的课评头论足。那段时间,我想了很多,想教师的专业;想教师与教材的关系;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想一堂课的重点;想一堂课的设计,想课堂上的非智力元素。这其中有很多其实我们都知道的,但就是没有很好的应用在教学上。

回到宿舍,已是晚上十点。隔天的课堂技能是“组词成句”。我不再被作业牵着走,我开始构思课堂重点,然后设计教材,选择策略,最后是制作教具。这个过程虽然不容易,但真的让我感觉此刻的自己有了一点“专业教师”的味道。我是这堂课的主动者、催生者、操控者。

“组词成句”对学生来说其实并不困难,他们从一年级就开始在练习了。那么,我这堂课要教什么呢?这堂课还有意义吗?首先,这样的语文练习可以巩固学生组词成句的能力,这一点对中等生和后进生是重要的,其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但仅仅巩固基本能力,意义不大,对优秀生将显得没有挑战性。所以,我设计了几个句子,让学生进行组词成句的练习,然后在评议过程中应用那些句子引导学生进行辨析。词语在位置上的调换对句子的意思是否有影响呢?有着怎么样的影响?为什么?学生就在一次次的重点辨析中强化了语感。于是,学生在强化语文技能的基础上,也提升了语感。与随便挑几个作业簿中的句子,然后让学生完成组词成句的课堂相比,我想这样的教学更有意义,其效果也更显著。

除了在内容上用心,我也以游戏来包装课堂教学。先引出一辆“文字火车”和一组“乘客”(字词),要求学生为这些“乘客”排队,排好了才能上车。对于这样的情境,学生开始兴致勃勃。也因为有任务在身,他们更投入于教学之中了。为“乘客”排好队后,大家做上前来,与“车长”(教师)一起看看拍得正不正确,若“乘客”调换位置会有什么影响。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展现出极高的热情与参与感,也很努力思考与发言。当然,我感受到学生的认真,教得更投入了。这堂课虽然准备得不轻松,但课上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效果与一张张喜悦的脸还是让人觉得值得,也让人更有信心与动力准备下一堂课。

上完课,我的笑容多了,心情好了,整个人精神奕奕,与学生也靠得更近了。看来我才是这堂课最大的受益人啊!也许是因为这堂课的影响,我在隔天的“毛笔字教学”也更用心,投入了创意与细心,感觉又上了一堂不错的课。我明白,认真的备课会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学效果会让人找到积极的自我,而积极的自我又会推动更认真地备课。这时,备课已不再是烦恼,它已升华至“甘愿做,欢喜受”的境界。无心备课与敷衍了事只会让自己慢慢沉沦、沮丧,最后变成行尸走肉。

还有一周就休假了,捉紧时间把这一周的课上好,对得起学生,也对得起自己!



2010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