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19, 2012

儿童文学的教育智慧





儿童文学的教育智慧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要出自正面,而不要出自负面。你用爱来灌输孩子,给予孩子爱。有了爱,一切恶习都会消失。

——俄国哲学家别林斯基


  在欧美国家,只要是对“儿童教育”有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如: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童书出版和图书馆管理等,“儿童文学”都是必修的一门学问。基本上,儿童文学是描写、表现儿童心灵世界的文学。因此,中国儿童文学家朱自强教授认为,“儿童文学也是一种心理学,是感性的儿童心理学。”为人父母者,可从儿童文学中获得开启儿童心灵之门的钥匙;为人师者,则可从儿童文学中汲取丰沛的教育资源。

  今年11月29和30日,诗巫董联会与诗巫华人教师公会联办了一项为期两天的“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研习营,并邀请了朱自强教授前来主持。我有幸以马来西亚儿童文学协会副会长的身份,陪同朱教授一起来到诗巫,也担任了此课程的讲员之一。研习营中,朱教授的一段讲演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堂课,朱自强教授给大家讲“好童书的六个标准”。每谈一个标准,朱老师总会以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为例,并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在谈其中一个标准“真实地表现儿童”时,朱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自私的蜗牛》:

  下大雨了,蜗牛把头一缩,躲进屋里睡觉。蜻蜓被雨打得无处藏身,只好哀求蜗牛让他进壳去避雨,却遭到蜗牛的无礼拒绝。接着,蚂蚁、蝴蝶、蜜蜂、青虫、甲虫也来向蜗牛哀求,都一一被拒。最后,蜗牛因为背着这个自私自利的包袱太重,所以半天也走不了多少路。

   讲完故事,朱老师让在场的学员说一说,觉得这故事怎么样。好些学员都觉得故事不错,可以教导孩子,做人不可自私。朱老师不动声色,接着讲了另一个故事——《小乔逃跑了》:

  “小乔,过来整理你的房间。”袋鼠妈妈说。就跟所有袋鼠宝宝一样,小乔的房间就在妈妈的口袋里。不过这个时候,房间里所有东西都堆得乱七八糟。小乔看到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觉得逃跑还比较简单。所以他逃跑了。消息传得很快,森林里其他动物都听说小乔的妈妈有个空房间,都来打听。“这个房间不出租!这是小乔的房间!”妈妈说。

  这个时候,小乔正在想办法找个新地方住。他找来找去,经历了种种挫折,还是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他好想家。第二天,小乔跳进了邮差先生的邮包里。快到傍晚的时候,邮差先生送信给小乔的妈妈,把小乔也拎了出来。

  “你跑到哪里去了?”妈妈又亲又抱地问。“我在找一个住的地方。”小乔说。“这样啊,我刚好有个空房间呢!”妈妈说:“看看你觉得怎么样。”小乔立刻跳进去。又回到家了,他觉得好高兴。“真是太适合我了!”他说。“这里只需要整理一下就行了。”小乔说。于是他立刻动手清了起来。

   讲了两个故事,朱老师让学员举手表决,自己更喜欢哪个故事。几乎所有学员都将票投给了《小乔逃跑了》。显然,大家直觉上觉得《小乔逃跑了》比《自私的蜗牛》更好,然而,客观上两者的优劣高低在何处?

  在《小乔逃跑了》中,我们看到了小乔的成长。一开始他不愿收拾房间,后来经历困难,遇到很多事后,他又觉得房间只须清理一下就行了。我们可以把小乔的变化看作是一个孩子改掉坏习惯的过程。孩子的成长,绝不是他一个人完成的,他需要一系列的条件。在这个故事中,妈妈的爱、家庭的温暖就是促使小乔成长的条件。最关键的是,小乔的成长是发自内心的,是他自己经历了一连串事件后的自然成长,而不是外人强加于他的。

  而在《自私的蜗牛》中,所谓“教育”就只是一种教条式的灌输,以一种恶有恶报的叙述来传达。孩子(尤其是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把自己投射到故事里边。于是,他无端端就成了那蜗牛,无缘无故就被套上自私自利的帽子。朱老师将这类故事称作打孩子屁股的“板子”。讲这类出自负面的故事给孩子听,并不能帮助孩子成长,反而会让他们自卑,并对阅读倒胃。对他们来说,本该美妙无比的阅读过程,反而成了痛苦而无奈的被训过程。

  两个简单故事的比较,引发的却是“教育”与“教训”的深刻反思。我们究竟如何看待儿童?儿童是一张任人涂鸦的白纸,抑或是一颗饱含丰富生命力的种子?我们是该扮演画家的角色,一厢情愿地在白纸上涂涂写写?还是做好一个园丁的工作,为种子提供阳光、空气、土壤,让种子顺其自然,健康成长呢?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19.12.2012

Thursday, December 6, 2012

持续默读,帮助孩子爱上阅读






持续默读,帮助孩子爱上阅读


    引导孩子学会阅读、爱上阅读,常常被视为一门相当专业的技术,似乎只有专家才会。其实不然。只要了解了基本的原理,只要愿意行动起来,每一个有文化的大人都可以成为孩子的阅读导师。

——中国儿童阅读推广人阿甲


  轻音乐徐徐奏起。两百位大朋友小朋友齐聚一堂,有的端坐椅上,有的闲坐垫子,有的趴在地上,有的倚着软垫半躺,众人的目光都往各自手上的书聚焦。“翻开一本书,打开一个世界”,大家似乎都潜入了那神秘而灿烂的天地。音乐越来越轻,越来越轻,几近不可闻。十五分钟的音乐渐渐隐去,现场依旧鸦雀无声,空气中弥漫着的,尽是恋恋不舍与意犹未尽。

  如此亮丽的阅读风景并非梦境,它确实发生了,就在刚过去的第四届儿童阅读营中。没有奖励,没有惩罚,没有监督,孩子们就这样理所当然地静了下来,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读了进去。这就是“持续默读”(Sustained Silent Reading,SSR)的魅力,简单而踏实。

  根据美国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的介绍,持续默读(SSR)的概念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由佛蒙特大学的小莱曼•C•亨特提出,后来由两位阅读专家罗伯特和马林•麦克瑞肯发扬光大。麦克瑞肯夫妇研究了各种技巧并经学校实验验证后,为SSR列了四项教学计划:

  一、孩子独立阅读的时间必须限定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段内。在教室内阅读的时间通常是10分钟或15分钟。  

  二、每个学生自行挑选要看的图书、杂志或报纸,在阅读期间不得变换读物。所有读物必须在SSR时间开始前选好。   

  三、教师与父母也要陪同阅读,以身作则。这一点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四、不要求学生写读书报告,也不作任何分数记录。

  在第四届儿童阅读营中,我们分别在早、午、晚各安排了一段SSR时间。每个时段长30分钟:10分钟选书,15分钟持续默读,5分钟交流。持续默读时间开始前,全体营员和工委必须挑好书本,安坐在各自的位子上,各就各位。音乐响起,宣告15分钟的持续默读正式开始。此时,每个人除了阅读之外,不得进行其他活动,不能交头接耳,也不许四处走动。

  宗教仪式般的庄严肃穆感染了在场每一个人。在持续默读的过程中,专心于阅读的老师和部分学生,为其他能力较弱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榜样。在这个精心营造的阅读环境中,阅读行为不是通过强制的方法推动的,而是一种暗示的力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当下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多少人在生活中仍能静下心来读书,享受阅读带来的精神愉悦?持续默读时段营造了一个不受干扰的气场,让大家得以抛开一切,专心阅读。阅读营结束前,多数营员都表示自己很享受持续默读的时光,希望这段时间能更长一些。对于自己在这段时间表现出的专注与投入,不少营员也感到吃惊,说自己在家不曾持续默读如此长时间而不觉得烦闷。有了这次美妙的体验,他们希望回家还能继续进行持续默读。

  中国儿童阅读推广人阿甲说,“初次接触到持续默读概念的成年读者常常会不以为然,这种方法显得过于‘简单’,而且似乎过于‘教条’。做如此简单的事情,与‘培养终身热爱阅读的读者’这样的大目标,似乎相距太远。”最初,我也抱着忐忑与怀疑的心态来进行持续默读,然而孩子们的投入与热情深深震撼了我,也坚定了我对持续默读的信心。

  持续默读,真是如此简单而朴实,却又这般有效而踏实。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6.12.2012

Thursday, November 29, 2012

让天赋自由(下)






让天赋自由(下)


    我们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模样。迎接未来的唯一办法,就是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盼能因而培养更高的应变力与产能。

——潜能开发先驱肯·罗宾森(Ken Robinson)


  未来学大师托佛勒(Alvin Toffler)于1970年代出版《未来的冲击》(Future Shock),探讨了社会与技术变革所造成惊天动地的影响。肯?罗宾森在《让天赋自由》一书中记录了一次与托佛勒共进晚餐的情况。聚餐中,托佛勒肯定地说,当前的变化与挑战,其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再加上扩及全球的复杂度,人类历史上确实没有任何时期可以比拟。接着,罗宾森如此写道: 

  “1990年代末期的人,如何能准确预测10年之后的国际环境、网际网络铺天盖地的冲击、商业活动全球化的程度,以及年轻世代的沟通工具竟如此不同?或许有人曾经看到其中一项以上的趋势,但有谁曾经掌握‘所有’的趋势呢?具有如此远见的人少之又少,然而,这一切的变革却已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并不断加速中,且我们无法断定背后的原因,我们只能从某些趋势看出,这个世界将以令人目眩神迷的方式改变。” 

  是的,世界在急速改变。电脑、多媒体、互联网……我们的生活方式与10年前相比完全是两个样子。可是,我们的教育呢?教育是否也因应社会的变迁而发生了巨大的转型?以我个人在小学的现场经验来说,很遗憾,改变并不大。也许教室里多了电脑,多了投影机,多了互动式屏幕,但应试依旧,偏科依旧,教育观依旧,儿童观依旧。坦诚地说,尽管如今的孩子与十年前相比已大不相同,学校仍然以同样的方式在办教育。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仍然沿袭着十七、十八世纪欧美工业革命时的经济需求,只重视语文与数理能力,蔑视其他关于心灵、身体、感官,甚至脑部的任何活动。教育系统灌输给学生非常狭隘的“智力”与“能力”,同时,又高估了特定的资质与才能。在这种阶级导向、一体适用的教育方式下,天性不适合这种学习方式的人,便逐渐遭到边缘化。我们无法预见未来,却自以为是地以即将被淘汰的当下为依据,对未来主人翁们进行无法面向未来的教育。 

  未来,大部分孩子也许将从事一些我们闻所未闻,甚至目前仍未出现的职业,做着我们当下还无法想象的工作。面对“改变”的浪潮,眼下的教育当如何自处?肯?罗宾森提出了“天命”的概念。他说,天命就是“喜欢做的事”与“擅长做的事”能够相互结合的境界。换句话说,即是“让天赋自由”,让每个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与长处,并将它发挥至淋漓尽致。 

  夏山学校开创者A.S尼尔曾说,“让学校适应孩子,而非让孩子适应学校。”教育,不是以一个个规范的模板去型塑孩子,生产一批批罐头,而是点燃孩子的热情,让孩子的潜能大大发光。教育,是让一个又一个生命找到自身“天命”所在,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生活的希望工程。 

  也许有人会忧心忡忡,只是“让天赋自由”,孩子能面对未来的挑战吗?孩子具备在未来生存的竞争力吗?台湾饭店教父严长寿曾说:“只有专注和热情,才能让生命火光穿越迷雾。”从现实的角度考量,当一个人寻得自己的“天命”,肯定将燃起巨大的热情,投入不可想象的努力。试问,这样的人有可能毫无竞争力吗?即便不能拔尖,或者无法取得巨大成功,凭着这一股热忱与付出,在社会上“生存”应该不成问题吧? 

  没有学习动机、不知兴趣所在、找不到生命价值、寻不得生活意义,一批批“行尸走肉”从学校大门走出。他们的眼神黯淡无光,他们的目光黯然迷惘,这就是所谓“实用教育”的现实。 

  为了孩子能在未来立足,为了孩子能活出生命的精彩,为了孩子能幸福快乐,请让天赋自由。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23.11.2012

Thursday, November 8, 2012

让天赋自由(上)






让天赋自由(上)


    教育体系其实不需要改革,他们需要的是转型。转型的关键也不是追求一致性,而是适应个体需求,发现每个孩子的个人天赋。我们营造的教学环境必须让孩子产生学习欲望,并自然地发现自己真正的热情。

——潜能开发先驱肯·罗宾森(Ken Robinson)


  儿童节庆典,各班学生轮流登台表演。其中,幼儿园小朋友的手语表演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天真灼热的眼神、一丝不苟的动作、执着坚定的脚步,看着看着,不觉痴了。回首望了一眼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学生,一副心不在焉、漫不经心的样子,不禁感触良多。六年的小学教育,究竟给了孩子什么?抑或是,夺走了什么?

  台湾作家张晓风有篇文章,结尾问道:“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呢?”身为小学教师,我不时想起这个问题,并追问自己:教育是什么?小学教育是什么?培育怎样的学生?当个怎样的老师?

  当下的教育体制,似乎认为小学教育的责任在于训练孩子的基本能力,并以制式测验来衡量教育的成功与否。所谓“基本能力”,就是各个学科的知识:语文、科学、数学、地方研究、生活技能等,其中又以语文和数理为重点。而“制式测验”,则指小六检定考试(UPSR)了。换句话说,只要学生掌握了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又在检定考试中考获佳绩,小学教育即算功德圆满。这样的教育观,究竟有没有问题?

  不难发现,以上教育观将儿童视作一张白纸,任成人为其上色。此“白板论”源自17世纪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充分突出了“教育”的重要性。然而,随着心理学与生物学的发展,此观点在21世纪已经过时,因为它忽略了儿童在诞生之初即具备的遗传心理结构。中国儿童文学家朱自强引用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的观点,说明儿童的心理就像精神胚胎,其心灵深处早已蕴含着一个蓝图。朱教授于是说道:“儿童的心灵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颗蕴含着生命力和人性价值的种子。”

  既然儿童是种子,教育就该是阳光、空气、土壤、水分。教育应该做的,是为每颗种子提供空间与养分,让每颗种子按自己的规律成长。是一颗香蕉种子,就长成一棵健康的香蕉树;是一颗榴莲种子,就长成一棵壮硕的榴莲树。即使榴莲的市场价值较高,我们也不能强求一颗香蕉种子长成一棵榴莲树。勉强,只会让种子提早枯萎,或长成一棵畸形的树。

  回到当下的教育体制。我们用一致的标准来要求所有孩子,用统一的测验来衡量所有孩子的能力,用划一的课程来规定所有孩子的学习。我们重视“主科”,蔑视“副科”;强调“学术”,排斥“课外活动”;重“成绩”,轻“德育”。你会发现,在这样的体制下,脱颖而出的往往是极少数。更多的人从不尽情探索自己的能力与兴趣。他们总觉得自己与整体教育文化格格不入。毕业后,他们不清楚自己的志趣,不了解自己的强项,甚至感觉不到活着的意义。

  显而易见,当下的教育没能让孩子的潜能大大发光,也无法成就每一个孩子。英国潜能开发先驱肯·罗宾森在其著作《让天赋自由》中的论述一针见血:“教育系统本应为我们开发天生才能,让我们在世上生存发展。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甚至,还扼杀太多学生的个人天赋与能力,浇熄他们的学习热情。这其中存在着极大的讽刺。”

  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观点发人深省:“儿童在没有教育以前,有一种天生的本能、性情和冲动。教育就应该以这些东西为根据,为基础,不然就没有教育可施。”教育是什么?小学教育是什么?培育怎样的学生?当个怎样的老师?

  “让天赋自由”,似乎可作为思考的起点。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7.11.2012

Sunday, October 28, 2012

走一条艰辛而深刻的路




  儿歌、童谣、童诗、古诗,一天诵读一篇,是我们班每日的早课。坚守着日积月累的精神,信仰着水滴石穿的力量,“日有所诵”就这样走过了三十八周,风雨不改,细水长流。所谓:“温故而知新”,每至长假前,我们会暂时停下脚步,不再诵读新的篇章,而选择复习先前诵读过的作品。

  转眼已近十一月,距年终假期仅剩三周,又到了“温故知新”的时候。屈指一算,八月开学至今,不觉已诵读了40首名篇。我于是组织起“日有所诵大挑战”,定下30首的门槛,只要学生能在一周内背诵至少30首诗歌,将获得奖赏。消息发下,学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诵读的时段成了大家的自习时间,我则端坐教师桌前,逐一考核一众小秀才。

  虽说我班只有区区十二位学生,但秉性各异,大家应对“日有所诵大挑战”的举止与态度都大不相同。一些学生压根儿没把30首的门槛放在眼里,自顾自背诵,誓要背尽40首才甘心;一些学生则双目紧盯30首的门槛,未达门槛前努力不懈,一过门槛即高呼“收工”,合起本子,一旁快活去了;一些学生最初兴致勃勃,奈何背了十多首后却意兴阑珊,再提不起劲儿;更有一些学生打一开始就视30首的门槛为不可能,一点想尝试的念头都没有。

  我想我能明白学生一系列举动与态度背后的想法。一些对自己有着较高要求,务必做到尽善尽美;一些只求达到最低标准,能够过关即可;一些缺乏热情与兴趣,怎样都无所谓。中国小学语文教师薛瑞萍说过,“其实一部分人不参加,那才自然,才合乎道啊。——不参加就不参加,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所有人都必须参加的。”学生有权选择面对挑战的态度,我也尊重他们各自的选择。然而,我更欣赏对自我抱有较高要求的一群。

  只要背诵30首诗歌,就能得到奖励,为何还要那么笨,去背诵全部40首呢?那些背完40首诗歌的学生,也许还要受到他人嘲笑的眼光,成为他人眼中的傻瓜。他们难道不知道额外背诵的那十首不会带来任何奖励吗?很明显,他们是知道的,但他们不在乎,一点也不在乎。他们之所以选择背完全部40首诗歌,是想向自己下战书,挑战自己的实力与潜能。达到目标,他们收获的不是额外的奖励,而是再多的奖励也无法比拟的满足感。

  我一直都相信,路是人走出来的,而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做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抉择,开创自己的人生。我们可以抱着“凡事能过关就好”的态度,选择一条平坦而顺畅的路,平平凡凡,没什么波折,没什么困难,当然,一路的风景也不会有什么特别,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到尽头。我们也可以抱着“凡事做到最好”的态度,选择一条艰辛而极具挑战的路,百折千回,尽是波澜与风浪,当然,这一路的风景必定奇异而璀璨,何时到终点不重要,精彩的过程已经值得。

  身为老师,我尊重学生的选择,但我真心希望我的学生能把眼光放高放远,追求更有价值的生命,活出精彩而深刻的人生。然而我毕竟不是他们,我只能一再地“希望”,只能不断地鼓励、打气,期盼将自己的热情传送出去,感染他们。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说,就是“给予完全的耐心,付出全部的努力——然后是等待,等待思维的苏醒。”

Friday, October 26, 2012

爱,有时也可以是暴力






爱,有时也可以是暴力


    我们经常用不同的暴力形式待人,打骂是最容易发现的暴力,对人的嘲讽是暴力、对人的冷漠是暴力,有时候……母亲对孩子的爱也是暴力。

——台湾作家蒋勋


  常听人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塑造美好灵魂;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更有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种种伟大得有点夸张的称颂告诉我们,教师对一个孩子确实影响深远。但“影响深远”是个中性词,良师可导孩子走向康庄大道,劣师亦可带孩子步向毁灭。有人戏言,地狱其实有十九层,而第十九层是专为教师而设的。为此,我常战战兢兢,自己究竟是在悟人子弟?还是误人子弟?

  “这么做,都是因为爱你,都是为了你好”,类似的话常从师长口中迸出,几乎成了为人师者的口头禅。不做功课我打你,是为你好;考试周不许运动,是为你好;搞好语文数理,否则别想画画游戏,也是为你好。我不否认,许多师长真认为自己是一心为孩子。然而,只要出发点是好的,任何行动就是合理的?只要打着“爱”的旗号,一切施加在孩子身上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巴西作家保罗•科尔贺自十岁开始,就一心渴望成为作家。他的父母认为这等于浪费生命,他的正途应该是成为律师。他们将他送进精神病院,希望可以除去他脑中这些有害的想法。对此,科尔贺说:“父母想要帮助我,他们有他们的梦想。我想要做这个、做那个,但父母却帮我做了其他的生涯规划。”

  因为父母的“爱”,我们今天差点读不到科尔贺那部风靡全球、被翻译成六十多种语文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因为父母的“爱”,巴西差点失去史上最受欢迎的葡萄牙文作家;因为父母的“爱”,一个天才作家差点无法实现自己的天命,也许就此平庸过一生。你也许会说,科尔贺的父母太极端,但放眼我们的教育现场,不也充斥着类似的父母与师长?他们的行为也许不那么偏激,但本质与科尔贺的父母并无二致。

  爱因斯坦曾说,“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树能力’来断定一条鱼有多少才干,它整个人生都会相信自己是愚蠢不堪。”我们仅凭一把“统一考试”的尺,却妄想去测量全国形形色色孩子的能力。不仅如此,我们还以统一考试为目标,把有考的科目列为“主科”,将不考的科目打成“副科”,然后高唱“副科皆下品,唯有主科高”。考试面前,孩子的兴趣可以不管,孩子的个性可以不理,孩子的情绪可以不顾。只要能考出佳绩,我们可以无所不用其极,然后一脸悲壮:“这是爱!这都是为他好!”

  中国语文教育专家朱自强教授说,“自由的教育要求大人对孩子要有‘大’爱,也就是真正的爱,无私的爱。为什么要强调‘大爱’、‘真正的爱’、‘无私的爱’?因为无数成人对孩子的爱是‘小爱’,是‘虚假的爱’、‘自私的爱’。这些成人通过‘爱’孩子来爱他们自己。比如,用‘恨铁不成钢’来爱孩子,这未必是出于‘爱’;主张‘棍棒之下出孝子’而爱孩子,这就不是出于‘爱’。因为‘望子成龙’而爱孩子,父母爱的是虚荣心;因为‘母凭子贵’这一梦想而爱孩子,父母爱的是自己。”

  亲爱的师长,当我们口口声声“爱”孩子之际,是否能够静下心来好好检视,这份爱究竟是“大爱”还是“小爱”?是“无私的爱”还是“自私的爱”?我们爱的是孩子,还是自己?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26.10.2012

Friday, October 19, 2012

一件浪漫的小事




  《世说新语》里有一个挺有意思的故事:一次晚上大雪,王子猷从睡梦中醒来,突然想到了朋友戴安道,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拜访。然而,经过了一夜,终于抵达戴安道的家,王子猷却又返回了。有人问他为何如此,王子猷很潇洒:“我趁着兴致前往,如今兴致已尽,就回来了,为什么一定要见到戴安道呢?”王子猷真是个浪漫之人。是否会有那么一天,循规蹈矩如我也会如此“浪漫”一回呢? 

  每周的星期五是出版校园周刊《我手写我心》的大日子。因此,我的星期四常在繁忙的编辑、排版与写作中度过。兴许是惰性使然,刊物的印刷常要拖到最后一分钟方能完成。无风无浪地出版了十七期,“最后一分钟”的办事模式终于擦枪走火。 

  那是周四傍晚,捧着新鲜出炉的第十八期《我手写我心》原稿,我在开往复印店的路上,一路吹着口哨。今天的复印店特别忙碌,一位员工请假,顾客又比平日多了几位,老板娘接过刊物,让我留下电话号码,待大功告成后再联系。我欣然答应,心想:刊物一直以来都在这里印刷,应该不会有问题。想起今晚还得指导学生的相声表演,我留下号码,匆匆去了。 

  “好,今天就练到这里。我们明天再继续。”送走学生,我不经意望向办公室墙上的钟,九点!猛地惊觉,复印的刊物还没拿!于是,便又急急忙忙往复印店飞驰而去。不出所料,店面那扇冷冰冰的铁闸已然拉下,将印好的刊物与我隔在两个世界。看来,老板娘是忘了拨电给我了。怎么办?定期出版的周刊,就因如此可恨的原因而导致延产?我不甘心!可不甘心又有何用?想到明日还要到二十公里外的文律去开会,莫非真要延产?嗯,除非……除非…… 

  隔天清早,我开着车子,来到半小时车程外的文律,心中盘旋着一个对我而言有点浪漫的念头。听着车内的音乐,我暗暗下了决心。会议分早午两个时段,中午十二点小休,两点半继续。“铃——”午休的铃声响起,我速速提了书包,一个箭步冲上车子,开始了我的浪漫征途。 

  由于是高峰时段,路上的车子特别多,竟用了近半小时才赶到复印店。没来得及向老板娘讲述昨晚的事,我匆匆取了刊物便又再发动车子引擎了。终于,终于,到了。将车子停在校门口,我拎起那包该于今日出版的刊物,冲进学校。只见同学们个个背着书包从课室走出,正要离开学校。呼,总算赶上了。 

  我在他们回家的必经之站——食堂驻守,露出招牌笑容,晃着手上热烘烘的刊物。看着同学们兴高采烈涌来,脸上挂着的是一种既兴奋又惊喜的笑,我内心窃喜。三十份《我手写我心》很快宣告售罄,我带着满满的成就感,再次跨上战车。是时候折回文律了。 

  一路上,车子开得很慢很慢,车上的音乐很轻很轻。烈日当空,一辆国产英雄车中,司机在痴痴傻笑。

Saturday, October 13, 2012

教师的圣经




教师的圣经


    各学区只好求助于单调的共同读本,并要求所有教师一律用相同的进度和教材来教学。他们规定老师照本宣科,还安排了机器人般的自动装置来搭配指令,让所有老师照表操课。当然,很多不会教的老师因为这种组织化的控管而受惠,然而用心教学且满怀热忱的老师却备感约束。这等于所有的老师因为部分教师的无能而受罚,但蒙受最大损失的却是无辜的孩子。

——美国教师雷夫•艾斯奎(Rafe Esquith)


  在师范学院求学与实习时,在职老师总会告诉我们:“学院学的那套和学校用的这套完全不同。”他们说,理想归理想,现实是现实,学院学的是理论,学校讲的是经验。我当时很疑惑,学院的学习不是为踏入学校而准备吗?理论,不是让将来的实践更专业踏实吗?如今我亲入校园,终于明白了。

  一周十堂的华文课,怎么规划?周一上《课本》,周二做《配版作业》,周三做《汉语拼音》,周四做《写好作文》,周五做《单元评审》。学校补习呢?嗯,就做《UPSR模拟试卷》吧!如此规划,既方便操作,又无须每日绞尽脑汁,还能具体感觉到自己在付出、学生在努力。

  看着一叠叠渐渐写满的作业,我们心里很踏实,并以此确认自己是个敬业的老师。我们似乎深信着,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会随着一叠叠作业的完成而水涨船高。只要完成了这些作业,老师的责任就算尽了,学生的学习就算成了。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最多作业的,就是好老师;能够认认真真将作业完成的,就是好学生。

  于是,作业越买越多,课堂越上越僵,教师越教越冷,学生越学越呆。一位资深老师的话堪称经典,“作题,讨论,作题,讨论,六年级的课不这样还能怎样?”说者理所当然,听者也未觉不妥。作业,成了教师的圣经,成了教学规划的主要参考与依据。

  不妨看一下这些“圣经”的来头。作业由出版社编撰。那么,出版社找什么人来编?也许,他找的是资深教育工作者;也许,他找的是路人甲乙丙丁。依什么原则与理念来编?当作业的出版商业化,根本谈不上原则与理念,市场才是王道!而所谓“市场”,就是比看谁的作业更应试,谁的行销策略更凌厉,谁的交际手腕更强悍。在这样的一片红海中,谈“专业”、谈“教育”、谈“理念”,是会叫人笑掉大牙的。仅是商品的作业,竟成了专业教师手上的圣经,实在荒谬得叫人痛心。

  当你搬出理论说教育不该如此,上头会问:“作业没完成,怎么向家长交代?”你说,那就不要买这许多作业啊。上头会苦口婆心:“不做多一些作业,学生怎么应付考试?”再谈下去,你也许还会被套上“懒惰”、“不尽责”和“不愿批改作业”等罪名。心灵没打开,倾听与对话注定是天方夜谭。

  也好,反正以作业为本,我们并不吃亏。无须为教学伤脑筋,只须当个作业机器按表操课,每月薪资照领,无谓与上头冲突。捧着“圣经”,催眠自己:理想归理想,现实是现实,我是一个好老师,这么做都是为了学生。

  问题,解决。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12.10.2012

Thursday, October 4, 2012

一颗面包的温度




  与面包的缘分很深。自小学一年级起,面包就成了我每天下课不可或缺的食物,一直持续到中学毕业。上了大学,出了社会,依然离不开各式各样美味可口的面包。咖椰、牛油、豆沙、乌达、乳酪、鸡丝、沙丁鱼……风味各异的面包都曾进入口腔,为味蕾所熟识。然而,唯一留在我心上的,却是一个装在袋中,未曾露面的墨西哥面包。

  晚上,学校将举办中秋晚会。为增添中秋气氛,我开着车子,往“宜康省”购物中心进发,任务是带回四十盏传统灯笼。见班上的小桐无所事事,于是一并带上,吃风去了。

  由于是第二次来“宜康省”,对各种物品的所在算是比较熟悉。不过几分钟,蜡烛、灯笼、饭盒即搜罗完毕。我与小桐捧着“战利品”,来到柜台处排队等候。

  正在结账的是一对年轻马来夫妻,对面站着笑容可掬的柜台小姐,看上去二十出头。结帐的当儿,柜台小姐操一口半咸不淡的马来语,与两夫妻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言谈甚欢。曾听人说,“笑容是会传染的。”三人的谈笑风生还真感染了我和身边的小瓜。我们愉快地排着队,享受着眼前的一片春风。

  “小妹,你吃饱了没?”马来青年随口问道。

  “还没啦。我们哪像你们,忙到手忙脚乱,哪里还顾得上吃?”柜台小姐半开玩笑地回答。

  只见一旁的马来姐姐笑了笑,向丈夫打了个眼色,缓缓朝柜台不远处的面包档口走去。马来青年会意一笑,仍旧与柜台小姐天南地北。扫描器的“嘀!嘀!”声,收银机在帐单上来回打印的“滋!滋!”声,似乎掩盖了马来姐姐离去的脚步。

  “一共是54令吉30仙。”柜台姐姐依旧笑脸迎人,将售出的物品一样样放入塑料袋。马来青年从钱包掏出相应数额的钱,递了上去。我唤了小桐一声,将蜡烛、灯笼、饭盒逐一摆上柜台,蓄势待发。

  此时,马来姐姐回来了,手上多了个褐色小纸袋,上面有几许被油渍渗透的痕迹。可想而知,里头必是散发浓郁香味的墨西哥面包。她将纸袋交给丈夫,拎起柜台前打包好的塑料袋,向柜台小姐眨了眨眼,径自去了。

  “喏,姐姐说请你吃的。再见。”马来青年将小纸袋放在柜台上,点了点头,尾随妻子去了。柜台小姐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楞了几秒,待得两个温暖的身影离去几尺远,才回过神来。只见她探出头去,朝两人离去的方向喊了声:“Terima kasih!”这才将小纸袋细心折好,放入收银机下的抽屉。

  结了账,我带着小桐,被一股莫名的力量牵往不远处的面包档口。买了两个墨西哥面包,我们找了张凳子坐下。咬着香浓的墨西哥面包,我的心思飘到了那个温暖的柜台。那个褐色小纸袋被掏出了吗?里头的墨西哥面包是否余温犹存?尝着这样一颗面包,柜台小姐口中是怎样一种滋味,心中又是怎样一种心情?远去的马来夫妻,此刻又会否牵挂起这颗随意送出的面包?

  我嚼着手上的这一颗,心里念着抽屉里的那一颗。一个平凡的下午,一对年轻的马来夫妻,一个不经意的举动,让一个陌生男子感动了一整天,让他生平第一次将面包吃进了心里。


Tuesday, October 2, 2012

无可奈何?







无可奈何?


    都说教师不自由,可我觉得,自由从来不是自上而下赐予的,自由从来是凭信念和意志自下而上争取到的,自由的程度从来都取决于我们坚守正道、向善向美的信念和信心!我们是教师,长年累月,我们教育孩子要有理想、有追求,要树雄心、立大志,认准目标不屈不挠!要学司马迁、要学霍金、要学海伦•凯勒,要向阿炳那样在黑暗和困苦中追求光明和幸福!如果我们说的一切,竟然自己一句都不相信,一点儿都不能做到,我们怎能当起教师的名号?

——中国小学语文教师薛瑞萍


  上一篇文章《太阳·地球·月亮》谈教育现场的应试惨况,一位朋友打印了贴在学校布告栏,与其他老师分享。据说,老师们读罢都有共鸣,然而末了总会留下一句“无可奈何”与一声叹息,垂头丧气而去。日子,还是一样。

  身处教学第一线,我想我能体会师长们无奈与叹息背后的潜台词。   

  没有好成绩,教师当不上名师;没有好成绩,校长称不上好领导;没有好成绩,学校成不了名校。没有好成绩,教师要进校长室喝咖啡,校长要到教育局喝咖啡,教育局官员要去教育部喝咖啡。   

  浓得发酸、苦得叫人皱眉的咖啡,大家自然避之唯恐不及。再说,若能出成绩,荣华富贵享用不尽,又怎不叫人趋之若鹜?于是,大家按着良心,自我催眠,大叹“无可奈何”后,理直气壮,继续卖力地填鸭,疯狂地作题,拼命地灌,狠狠地压,死命地背!“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古人的圣言此时竟成了催眠语。  
   
  还记得一次在六年级课室,我翻着罗尔德·达尔的《女巫》。正读得津津有味,一位学生趋前来看,问:“老师,这么多字,你看了不烦啊?”我很讶异:“怎么会呢?这是故事书啊!”他一脸不屑:“还不是一样。我们每天背听写,看字都已经看够了,还要看这么多字的书,不烦才怪!”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听了这一番话,我愣住了,脑海浮现这位小男生看书看得入迷的神态。去年,我每介绍一本书,他都会满怀热情地向我借,然后在换节时间投入书中世界。不过一年时间,这位曾经爱好阅读的小男生,竟对书本退避三舍。起初,我以为是应试压力所致,待UPSR考试后,他就会重新投入书本的怀抱。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会考结束后,我无数次向他推荐精彩好书,有几次总算打动了他。他带着书本回去,几天后将书归还。  

   “怎么样?喜欢吗?”我问。
 

  “老师,我没看完,每次才读了几页,就不知不觉睡着了。”他的语气中透出几许歉意与无奈。
 

  “没关系,再试试另一本吧。”  

  我没有放弃,又陆续向他推荐了好几本有趣的书。奈何,看了几页就睡着的情况没有间断,他寻不回阅读的热忱,无法像从前一般,轻而易举就进入书本的世界。看着他在应试教育下的变化,我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心中颇有“帮凶”的愧疚与不安。   

  教育的主体,究竟是学生还是考试?教育者服务与负责的对象,究竟是学生还是考试?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出一个个健康独立的人,还是追求一张张耀眼夺目的成绩单?  

  教师不是天底下最辉煌的职业吗?教师不是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专业责任吗?教师不是云谲波诡中的那盏明灯、波涛汹涌中的那根砥柱吗?一句 “无可奈何”,我们就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一句“无可奈何”,我们就能置身世外,免坠第十九层地狱?   

  扪心自问,我们真是如此“无可奈何”吗?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2.10.2012

Saturday, September 29, 2012

巧遇恩师




  
“以后如果在路上遇见老师,记得要打招呼哦!”小时候,学校老师常这么说。还记得,当时的我们不加思索就会大声回答:“那当然咯!”当时的我们,嘴里这么说,心里也这么想。不就一个招呼,更何况遇见的是亲爱的老师,轻而易举而天经地义嘛!可是,当时过境迁,十数年不见的熟悉脸孔突然出现眼前,这一声招呼,真是如此轻松?

  那是一个周五的夜晚,天上明月如缺了大半的月饼,是传说中的天狗肚子饿,忍不住咬了一口吧?我的肚子如那轮明月,空了大半,不同的是,天狗还在肚里,“咕咕咕”地叫着。于是驱车至高峰城对面的路边摊,寻那香辣可口的经济面,祭一祭五脏庙。

  路边摊采自助式,人潮汹涌的食客在档口前排成长长一列。众人的目光在档口前的食料上盘旋,精挑细选着不久后即将入肚的美食佳肴,与饥饿的苍鹰有几许神似。美味佳肴是食客们的风景,食客们却成了我的风景,想想还挺有趣。

  正自欣赏间,风景中突然闪现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身影。目光不自觉往该身影与面孔聚焦。眼瞳迅速将接收到的影像传给大脑,手忙脚乱翻开数十年的回忆相册,在里头寻找相应的位置。翻箱倒柜十数秒,影像总算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我瞬间如遭雷击。眼前这位女士,正是我的小学老师,吴老师。

  屈指一算,打小学毕业就不曾见过吴老师,至今已有十多年。“以后如果在路上遇见老师,记得要打招呼哦!”儿时老师的耳提面命突地浮上心头,却有另一股力量将喉中那句“老师!”硬生生压了下去。

  老师还记得我吗?不记得,怎么办?记得的话,又该说些什么?望着眼前长长的队伍,轮到自己大概还要至少十分钟吧?打了招呼,这十分钟该怎么度过?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还是让慢火在双颊上煎个十分钟?兴许能熬出两个可爱的酒窝也说不定。此时,打招呼似乎不是上策。

  或者,视而不见,完全不当一回事?可是,老师认出我来了吗?若已经认出,心里会怎么想?大概会很失望吧?被教过的学生遗忘,是何等心酸啊?再说,如今当了教师的我,口口声声要学生在遇见老师时打招呼,自己却不能以身作则,又是何等的窝囊虚伪啊?

  打招呼也不是,不打招呼也不是。喉中的那句“老师!”仿佛千斤重,在喉道中上上下下,来来回回,欲说还休,欲言又止。没想到,这漫漫十分钟竟是在这般的挣扎中度过的。

  队伍渐渐趋前,吴老师点了食物,捧着两盘米粉面,走向了一旁的座位。不知是胡思乱想还是真有其事,我感觉她在离开队伍前好像瞟了我一眼。我忙别过脸去,匆匆点食,捧着经济面去了。

  不知为何,今日的经济面,辣椒似乎下得比平日多了很多,我吃得汗流浃背,心慌意乱。整个吃的过程,“叫?还是不叫?”的嗡嗡之语不曾离开耳边。我吃得愈发急切了,简直不是在“吃”,更像是将一口又一口的面“塞”进嘴里,“推”下腹中。终于,在咽下最后一口经济面时,我豁然开朗,做出了决定。

  起身,付钱,我缓缓走向吴老师的座位,一颗心七上八下。

  “老师,你是正修二校的老师吗?”我故作轻松。

  “你是光宏吧?”吴老师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她,竟然还记得我。

  “哦。老师,你怎么还记得?”

  “我有在报章上看到你的文章啊。”吴老师说得自然而然。

  接着是一阵寒暄,悬在半空的心渐渐放了下来。开车回家,难得地一路吹着口哨,哼着歌。

  不就一个招呼,更何况遇见的是亲爱的老师,轻而易举而天经地义嘛!


Monday, September 24, 2012

太阳·地球·月亮







太阳·地球·月亮


    考试考不出热忱,考不出责任心,考不出使命感,考不出沟通力,考不出领导力。考试当然也考不出有远见、有企图心、有决策能力的领袖。考试更考不出一个人的品格、品味,至于艺术、文化教养内涵,更是统统考不出。

——台湾观光教父严长寿


  教育宇宙中,考试是太阳,教师是地球,学生是月亮。教师绕着考试转,学生绕着教师转。 

  考前,教师的责任是:尽一切所能,网罗最多的模拟试卷,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多的试题。考前,教师的责任是:尽一切努力,编写最完整、最全面的应试手册,包括词汇、同反义词、成语、谚语、范文……让学生尽可能倒背如流。考前,教师的责任是:尽一切手段,打听最准确的考试贴士,分析各州预考试卷,预测考试题目。试题做得最多,应试手册编得最完备,贴士收得最准确的,即为恪尽职守的好老师。

   考前,学生的责任是:忘掉美术,忘掉音乐,忘掉体育,忘掉一切无关考试的“副科”,一心一意瞄准所谓“主科”。考前,学生的责任是:搁下运动,搁下游戏,搁下娱乐,搁下一切不值一提的个人享乐,心无旁骛地补习、听写、默写。考前,学生的责任是:丢掉兴趣,丢掉热情,丢掉心情,丢掉一切可有可无的个人情感,心甘情愿当一部应试机器,做题、讨论,做题、讨论,做题、讨论……能够逆来顺受、任劳任怨,甚至苦中作乐者,即为积极上进的好学生。

   好老师带着好学生,迈着轻松愉快的脚步,冲向终点,领回一张无可挑剔的好成绩,欢天喜地。也许是背的题目出了,也许是做过的问题遇上了,也许是考试贴士应验了,谁管它,最重要成绩漂亮!难道没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下周身体检查,大鱼大肉马上换成粗茶淡饭,花天酒地立即改为修身养性,吃饱就睡瞬间调为劳逸结合,图的不就是那张写着“完全健康”的检查报告嘛!捧着完美的报告,故态复萌,依旧老神在在。考试与看病,还不是同一道理?重点是成绩和报告,有无实力,有无毛病,已经无关紧要。

   考试结束,世界仿佛停止转动。补习班取消了,正课不上了,作业不做了,听写默写通通没了。

   此时,你会听见…… 


   “考完试,还上什么课?”
   “考完试,还读什么书?”
   “考完试,当然是大玩特玩,尽情放松咯。”

   你会看见好学生开始进行一系列“仪式”:丢书、撕书、烧书,肃穆而庄严。从他们的眼神与虔诚中,你知道,他们是多么兴奋,多么认真。当然,如果你是好老师,大概就无缘见证这些仪式了。

   此时,你还会听见…… 

  “我班的小绵羊,一夜间成了恐怖分子。”
   “都考完了,学生哪还有心学习?”
   “惨,考完试,教案要怎么写?”

   考试过去,好老师们一时惊慌失措,手足无措。幸好,我们不只有UPSR,还有PMR,还有SPM,还有STPM。我们永远有责任帮学生挣得一张又一张亮丽的成绩单,永远有机会当一个恪尽职守的好老师,永远有能力催眠自己,然后催眠学生。

   太阳还在,那就继续绕吧!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24.9.2012

Sunday, September 23, 2012

若能回到过去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生命没有Take 2”,意思是,世上每一个生命都是一次性的。生到死,不重来。生命不同电脑游戏,无法在每一个抉择前“储存”,不满意时再随时“读取”,重来。因此,人总有遗憾,总要后悔。回到过去,大概人人都曾奢望有这么一个机会。若能回到过去,我又会做何改变呢? 

  我想,我会在学校以另一种形象面对学生。我会先与学生保持适当距离,让师生关系扎下稳固基础,再渐渐一点一点渗透亦师亦友的情谊。当初实在太天真,毫无保留就与孩子们称兄道弟,以致最后一道师道尊严的防线很快即宣告瓦解。孩子将你的话当耳边风,如一匹脱缰野马,桀骜难驯。任你苦口婆心,用心良苦,一切努力终将化作流水。“把孩子当孩子,别让他们成为小皇帝”,一本书这么写道。我真的后悔了。 

  如果能回到过去,我不会收回一分一毫的爱,但我会改变爱的方式。观音有千手,有者拈花,有者持刀,正说明了面对不同的人,得应用不同的方法。有时,耐心相劝未必就好,当头棒喝未必就坏。其中智慧,我是缺之极甚的。面对学生的劣行,我常犹豫,常瞻前顾后,当罚不罚,当骂不骂,终至野火燎原。待回过神来欲灭火时,已无力回天。若能回到过去,但愿我有足够的智慧面对这一切,当宽则宽,当严则严。 

  转念又想,如果能回到过去,我真有能力铁下心肠?面对学生的智慧又能凭空而生?智慧,不正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一回又一回的失败,痛定思痛后才来的吗?回到过去,意味着一路来的酸甜苦辣也将跟着重来、消失,智慧的生长又从何谈起? 

  于是我明白了。后悔、遗憾皆有意义,任何一个抉择,不论引向何方,皆有价值。只要体会了,学习了,一切都值得。后悔了,遗憾了,看开了,觉悟了,那就不再后悔、遗憾了。


* 这是与学生的同题下水文,师生在45分钟内,以同一个题目作文。匆匆写就,也许不很圆润,贵在真诚。


Saturday, September 15, 2012

我们上报了!



  
翻阅报纸,是许多人每天必做之事。一些喜欢看新闻,一些喜欢查八卦,一些喜欢玩游戏,一些喜欢读小说。某年某月某一天,某作家又发表了某篇文章;某年某月某一天,某地方又发生了某件事。报纸中的人与事,似乎离我们很远很远。若有那么一天,你翻开报纸,映入眼帘的竟是自己的名字、自己的文章,你当下的心情会是如何?

X X X X X X

  开着车,一个人。刚完成一个重要的考试,目的地是学校。照理说,今天本无需到校,但为了明日能顺利出版最新一期《我手写我心》,还得回校进行编辑与排版的工作。作为南马学校的校园周刊,《我手写我心》于年初创刊,至今已迈入第十三期。打第五期改版起,逢周五出版,风雨不改。无论工作如何忙碌,杂务如何缠身,我带着五年级同学,一路坚持下来,三个多月了,始终一期未断。

  想着这一期收到的精彩稿件,不禁窃喜,跟着车上的音乐引吭高歌。老实说,每周写一篇稿,这样的高密度已经不容易。更难得的是,这些稿件大多都是用心之作,是作者对真实生活的苦心经营。随着时间的沉淀,同学们的作品日益精彩,表达逐渐清晰,文笔也越显优美。看着一期又一期《我手写我心》从打印机里滑出,散发着独特墨香,我还真有“接生”的感觉。一期期刊物的诞生,背后是学生一步一脚印的努力与成长,捧在手心,总叫人激动。

  不知不觉,学校大门出现眼前。校工笑着为我开门,“轰隆轰隆……”校门以其独特的方式迎接我。车子才驶入校园,不远处即冲来几条人影,脸上尽是兴奋之情。定睛一看,是我五年级班的几个“活宝”。“砰!砰!砰!”车子都未泊好,几只手掌已在车窗上拍打,透出一股急切。我不禁眉头一皱。好家伙,难道还欠了你们一屁股债不成?

  “老师,稿费!”才开门,几只手一起向我伸来,我避无可避。

  “啊?”我一头雾水。

  “老师,稿费!稿费!”小阳带头喊起了口号。“稿费!稿费!”一旁的小浩跟着起哄。

  “稿费?”我头上的浓雾越积越厚。

  “对啊!我们的作文上了前天的《中国报》,里头说有稿费的。”这种时候,小阳特别牙尖嘴利。“老师,稿费一定在你那里吧?稿费!稿费!”

  听他这么一说,我开始有点头绪。嗯,日前确是将他们写得比较好的文章,投到了各大报章,没想到这么快就刊登了。只是不知那被报馆编辑看中的幸运儿是谁?

  “老师,我们很多人都上报了耶!稿费!稿费!”

  “报纸在哪?”

  “在我书包!我马上去拿!”才说完,小浩头也不回地往课室奔去。据说,他是第一个发现上报消息的人。我待在原地,继续“享受”众人的讨稿费声浪。

  不过一眨眼,小浩已握着一份报纸,气喘吁吁地回来了。我抢过报纸,迅速翻到“青青草地”的投稿园地。天!我们的文章,竟占了几乎一整版!整版七篇文章,我们班的手笔就占了五篇,其中小希的《魔术师和丢酒大师》更一举夺下“状元”宝座,获选为佳作。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同学的作品一次过登了五篇,着实令人难以置信而又雀跃万分。

  “稿费!稿费!稿费!”烦人的声浪何时竟成了悦耳的交响曲?

  “好啦,等报馆寄稿费来,一定赏给你们!”

  “Yeah!”小瓜们相互击掌,欢声雷动。

  “小阳,我们以后要多写好文章,可以投稿赚钱。”小浩拍拍小阳的肩膀,一脸的意气风发,似乎神笔在手,写文章瞬间成了捣葱切蒜的简单事儿。

  “嗯!哈哈哈!有了稿费,要买什么都行了。”小阳在小浩的一拍一哄之下,仿佛也一下子飞上了天。

  紧握着那份厚重的报纸,我穿过人群,走向办公室。将报纸折好,慎重地摆在桌前,内心升起无限光荣与安慰,还有……一丝丝野心与贪心。

  这一次,应该只是狂风扫落叶的前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