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February 27, 2010

课堂教学的意义



课堂教学无疑是重要的,其价值在于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给他们注入一些阅读的动力,使其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后的生活中去。”



有位朋友感叹实习是演戏。学员和学生是演员,讲师是观众。此等论调并不罕见,许多资深教师亦如此看待实习。讲师没来,随随便便,凭着一根粉笔一张嘴便可从容上阵;讲师驾到,严阵以待,则备好一大堆教具与七情上脸的表情才去冲锋陷阵。这就是众人眼中的“实习”。

且不论以上所述之“实习”是否与理想有所出入,但至少说明了一个事实:院方非常注重实习学员的课堂教学。讲师到校视察,火力都是集中在学员的课堂教学,而学员的实习分数很大程度上都视其课堂教学表现而定。是否可以这么说,实习的重点在于培养学员的课堂教学能力。

对于这样的情况,我想问几个问题:能上好课的教师就是优秀的?课堂教学是教育的核心?

朱自强教授在《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中的一段话深得我心,“一个人语文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光靠这四十分钟,我觉得起到的作用是不会太大的;但另一方面,我又认为它极为重要。它的重要之处在于什么呢?我的理解就是,在课堂上这四十分钟,教师具体教了哪些知识倒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唤起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课堂教学无疑是重要的,其价值在于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给他们注入一些阅读的动力,使其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后的生活中去。课堂是加油站,生活的阅读才是核心。

中国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先生说,“我们一直认为学校教育最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如果一个学校的教育将这个问题解决了,主要的教育任务就完成了。如果我们的一个孩子在十多年的教育历程中,还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他离开校园就将书永远地丢弃在一边,教育一定是失败的。相反一个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普普通通,但是对阅读养成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终生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一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学校教育实际 上不仅仅像母乳一样给我们最初的滋养,最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让我们学会了自主飞翔。”

很可惜,现在的学校大多都选择在应试教育中奋斗,有意无意忽略了生态的阅读。于是,课堂教学成为了应试教育的训练场,教师重视的是学生认得了几个字,答对了几题,说对了几句,而非其学习兴趣的激发与点燃。但我想,这不是课堂教学的错,是人的观念出了问题。课堂教学那段时间还是很重要的,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利用。

不知为什么,近日的备课情绪颇为低落。面对那本毫无生命力的教科书,我总提不起劲设计教学,总是想起星梅晓语对教材的形容:“一直以来,都是给我们一棵歪脖子树,然后想着种种花招让我们带着孩子在这棵树上吊死。”带着这份醒觉而又抱着这样的教材上课,是很痛苦的。

那么,该痴痴等待扭转乾坤的“教材改革”么?十年?二十年?我想,这不是一个好办法,总得化被动为主动!于是,我们只有戴着镣铐继续跳舞。苏明进老师在《希望教室》里说,“不要在还没有得到之前就宣告放弃,那代表的是你被放弃了!真想要放弃,那要等到你努力过、终于得到了那份荣耀时,在潇洒地大声宣告说自己要放弃!”就算戴着镣铐,我们也要尽量舞出精彩,舞出生命。当然,起舞之际也要大声呼唤优秀教材的出现。

说回实习,实习毕竟还是实习,重点在于“学习”,在于“适应”,在于“发现”,在于“调整”。上好一堂课是对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趁实习培养好课堂教学能力,我想是必要的。至于友人言中的“实习演戏说”,我想他指的应该是“公开课式”那种哗众取宠的课堂吧。对此,我的看法是:若能认清方向,将“演戏”视为学习的一种方式,我想还是可以接受的。不是有一句流行语说“教师是演员”吗?只要捉紧“教育”此一究竟,演戏作为“方便”又有何不可?



2010年2月26日


Thursday, February 25, 2010

自我调整,迎向阳光



唯有教师自身投入了、参与了,才能感染课室中其他学生。”


又上了一周的课,尝试了各式各样的课型,如:聆听教学、说话教学、句子教学、写字教学(毛笔字)。正如导师所言,我似乎还停留在四年级的教学模式之中,尚未适应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无法很紧凑地带着学生按部就班学习。虽然对教学内容有所把握,但往往就是缺少一些“技巧”令课堂气氛活跃有趣。

我不是一个细心的人,做事往往忽略细节。偏偏在低年级,细节定成败,没能捉紧细节会让学生难以投入教学。没有及时鼓励表现优异的学生;没能及时利用技巧调动小组合作精神;无法简明扼要地给予指示,一堂计划完整的课在细节处理欠佳下往往一波三折,无法一气呵成。

然而,我发现自己其实也有表现不错的时候。一些时候,我是能很自然地将这些细节处理得顺顺利利、妥妥当当。那是什么时候呢?是我全心投入于教学中之时,是学生的眼神与态度给我信心之时,是我对教学设计满意且满心期待之时。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在课堂上的较佳表现是有迹可寻的。我该投入更多的创意与心思在课堂的设计,制造多一些“情趣”的部分,不只吸引学生,也帮助自己更乐在其中。唯有教师自身投入了、参与了,才能感染课室中其他学生。我想,这是我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

除了心态上的调整,我也需要一些“善巧”、一些“方法”,让课堂能更贴近儿童,气氛更轻松活跃。阅读了黄碧云讲师分享的演示文稿,亦从中获取了一些营造课堂学习气氛的构思。我将设计一套课堂游戏,让学生分成六组参与竞赛。这是一项长期的竞赛,每一组都有可能在最后关头迎头赶上。每一次的课堂将是学生争取分数的机会,希望籍此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在推动学生方面,这也许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但这类脱离语文而存在的游戏也有其弊病所在。我们似乎是在告诉学生,语文其实很无趣,所以要靠一套游戏来让大家勉强学习语文。若处理不当,学生也许会将重心摆在游戏上,只在乎分数的竞争而忽略了语文的学习与感受。如此观点难免带点极端与悲观,或许我们应该这么看待,游戏符合儿童心理,在引学生“入瓮”方面的确是很有效的,关键在于学生投入教学(游戏)后,教师如何将学生的兴趣导向语文的学习,如何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想起台湾苏明进老师在《希望教室》中的一段话:“如何从‘玩’的意境中,提升到‘深刻体认’的层次,这就得看老师的功力了。”

让自己更投入于教学之中,用热情感染学生;为课堂投入更多趣味,让教学更贴近儿童;捉紧语文味儿,让学生感受语文的美,然后爱上语文。愿一次次的反思让我不断成长向前行。



2010年2月14日


Thursday, February 18, 2010

为小学语文教育把脉——读《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





“我们教育者为学生准备的教材怎么样?我们教授这些教材的方法是不是切合小学生自身的那种语言的天赋能力?是否能激活他们语言的潜能?在这些方面,我觉得教材确确实实出现了问题。”

——朱自强

“我们现在讨论教材问题,包括讨论课程问题、课堂教学问题,我觉得原来似乎大家都习以为常的东西,现在看来都是需要问一问为什么的,都是可以打破,需要打破的。”

——王荣生


趁着春假,读了这样一本书,感觉很充实。假期,总算没白过。

一位儿童文学教授、一位语文课程论专家、一位儿童阅读推广人、一位杰出校长、三位名师,七位风格独具的作者齐聚扬州,于三个昼夜针对七个话题展开论述与交流。用作者之一郭初阳老师的话说,是“七个人罐装在一个榨汁机房里,猛地按下按钮,刀锋团团乱转,唧唧呱呱哔哔叭叭,每个人都被榨得粉碎,只剩下一张嘴巴兀自嗡嗡作响。”博学多才的七位专家学者确是被榨干了,但这三天的精华却惠及了捧着读着这本《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的广大读者。

这是一本能够刺激思考,让读者不断反思教育现况的书。个人认为,此书之话题虽聚焦于“小学语文教材”,但其中牵引出的思考却十分宏观:“我们要培养怎样的人?”“小学教育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处于何种关系?”

七位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以无比热情关注小学语文教材。他们深度思考了教材的方方面面,以实例一针见血说明了教材中林林种种的问题,并客观锐利地剖析了问题背后的种种原因,更语重心长地提出了实际可行的建议。不得不问,小学语文教材真的如此重要?值得一众专家学者投入莫大精力去研究与探讨?

六年小学生涯是人在正式教育制度下学习的最初阶段,这时的孩子无论在心灵的成长、知识的积累还是视野的开拓方面都处于一个极之敏感而重要的时刻。徐冬梅老师说过,“幸福永远来自根部”,一个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其人生观能否完整建立,其潜能是否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这往往都与其小学生涯息息相关。小学教育之重要性不言而喻。语文身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综合度最高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真”、“善”、“美”上更是责任重大。

在现今教育体制之下,教师、学生、教材是小学教育的主要构成元素,三者鼎足而立,“教学”在三者互动下产生。教师通过教材教育;学生透过教材学习;教材在师生互动中得到完善;师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学相长。

一个孩子在小学阶段也许没机会读到《木偶奇遇记》,也可能无缘遇上李白的《静夜思》,但他绝不可能错过语文教材中一篇又一篇的课文。语文课的学习基本上就是围绕着课文展开的。无论喜不喜欢、愿不愿意、认不认同,教材中的课文确是占据了语文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否可以这么说,教材中的这些课文其实也占据了孩子小学生涯很大的比重。

教材若是精华,孩子的语文素养就在经典与优秀中逐渐升华;教材若是糟粕,孩子的语感就在浅薄与劣质中慢慢腐蚀。从这个角度看,还会有人说小学语文教材不重要吗?既然小学语文教材如此举足轻重,我们面对它的态度必定严谨无比,务求尽善尽美。然而,现实总是与理想背道而驰,无论中国还是马来西亚,小学语文教材的情况都叫人忧心。中国亲近母语论坛甚至开了一个热门帖,标题就叫“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是毒药?”。

朱自强教授说过,进入到教材里的文章必须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三者兼具,并且拥有高度的语文教育价值。放眼我国小学语文教材,我想可以满足以上条件的课文简直是凤毛麟角,也许一篇也没有。还记得去年写过一系列批判我国小学课文的文章,当时的我其实并没有对小学课本做过系统性的爬梳与研究,但仍然可以挑出其中数十处“硬伤”,咱教材问题之严重由此可见一斑。当时写就的那十数篇文章仅围绕生字表的弊病与课文一些显眼的不合理之处进行评论,尚未对课文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进行检验,然而这些课文却已病态尽露。很难想象,若以更高要求审视,手术刀下的教材会是怎样一种惨状。

我曾不止一次慨叹,我国教材与中国教材一比,马上尴尬无比。而中国教材拿到日本或西方先进国教材前面,却又矮了一大截。这本《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即是中国诸位关心小学语文教育的学者对小学语文教材的一次把脉。把脉对象虽为中国的小学语文教材,但我常能从书中看到马来西亚小学语文教材的影子。许多中国面对的问题,其实在我国也同样普遍。这些问题信手拈来就有“课文轻薄短小的问题”、“自下而上的文章观产生的问题”、“课文改编的问题”以及“课文成人本位的问题”。虽然此书所举例子皆是中国的,但其所指之问题与现象在我国亦同样贴切。

此书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何谓小学语文教材?”,进一步思考“小学语文教材究竟应该扮演怎么样的角色?”,进一步辨析“什么是优秀的语文教材?”。我觉得,所有小学教育工作者都不妨读一读这本好书,尤其是教材的使用者教师以及教材编制者。七位专家学者的思想碰撞绝对会带给您许多珍贵的思考与启发。

七位作者的交锋很精彩,对小学语文教材的批判也很犀利。面对不理想的教材,他们的语气是愤怒的,他们的态度是不留余地的。所谓“爱之深,责之切”,若非对小学语文教育怀有如此深厚的感情,他们不会表现得如此激动。诚如策划人徐冬梅老师所言,“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批判,而是为了建构。我们的态度是真挚的,我们站在学理的立场,力图发出自己的声音,真实的声音。”

中国民间铿锵有力地发出了对劣质教材的唾弃,对优秀教材的呼唤。而这一努力势必引起关注,引起研究,引起更深入的讨论。马来西亚,面对一本本让孩子厌学的教材,我们做好准备来一场“教材革命”了吗?



书名:《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
作者:朱自强、王荣生、徐冬梅、李庆明、郭初阳、周益民、张学青
出版:长春出版社


Wednesday, February 10, 2010

全力以赴,为了更好的自己



不知不觉已是第三回实习了,教学工作是显得较得心应手了,但耗费在构思教学、写教案、准备教具的时间却不见缩短,每天依旧忙碌得没日没夜。如今一天两节课都已如此,可以想象往后的教学工作是何其艰辛繁重。

一次又一次的经验告诉我,人的潜能是无限的。给你一周的时间完成一件事,你总会一天做一些,至最后一日方才完成;让你在一天内完成数件事,你便展现前所未有的集中力,在全力以赴下依旧完成了任务。人,有时真的是需要锻炼的。在如今的实习生活把握每分每秒,在往后的教育工作有一分光发一分热,全力以赴,足矣。很向往老黄的这句话,“做就是了!做的过程中去圆成自己的智慧,不要乡愿,不要无知,不要主客观意愿不分,不要漫无目的……”如今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第一回实习教一年级,第二回教四年级,这一回教三年级。虽有前两次加起来共三个月的经验,但来到新学校进入新班级还是让人诚惶诚恐的。我能和这班学生打成一片吗?我能和学校老师相处愉快吗?我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学习吗?带着种种疑虑,一颗心七上八下,在这样的心情下工作是很疲累的。但对于实习的第一周来说,我想这忐忑是很正常的。时间会让一颗心慢慢沉淀下来,渐渐轻松呼吸。

进了课堂四次,做了一场交流,上了三堂课。这真是一个很安静很乖巧的班。班级任是个温柔恬静的年轻女教师,轻声细语,很有气质。我想,是教师的魅力深深感染着这24位小天使吧,大家听课安静,回题积极。常听人说,“有怎样的老师就有怎样的学生”,此话不假。

但三年级学生毕竟还小,上课时间一长便容易跑神,有时也会不自觉把玩起伸手能及的种种“玩具”如:橡皮、铅笔、手帕……有时又忍不住跟身边同学耳语几句。这其实很正常,小孩不都是这样的吗?实在没有必要为此大发雷霆,有时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提醒便能将学生牵回课堂,继续在课堂中沐浴春风。话虽如此,但我毕竟年少气盛,好几次为学生神不守舍的情况感到急躁与紧张,不经意间甚至对他们摆出嫌恶的面容,事后方懊悔不已。真希望这些难看的面容不会在孩子心中留下太深的印记才好。

第一周的教学基本上还算四平八稳,这多亏了学院里一次又一次的教学工作坊、讲师们的教导、杨屹老师的点拨以及前两次实习中讲师与导师的指点。虽曰“四平八稳”,有待改善的地方还是不少的。反思了这一周的教学后,我总觉得自己与学生的对话和互动甚为不足。我常会凭一己印象来设计教学,忽略了学生的程度与学习心理。很多时候当教师在班上大发伟论之时,很多学生都显得被动,甚至意兴阑珊。为自己找个开脱的理由,这或许是因为我初识这班学生,对他们还不够了解,亲切的师生关系还无法建立起来。这令我投入于“教”多过投入与“学”。

于是,我决定每天上课前十五分钟携带一本绘本到班上,为这群可爱的小天使讲故事。感情与关系是需要经营的,希望这每一天的十五分钟能让我们彼此靠得更近。也许有人会说,“你这方法好啊,可以让学生对你倍感亲切,这样课堂管理就比较轻松了。”这话没错,师生关系的建立的确能让课堂更加有序,但我觉得不仅仅是如此而已。更重要的是,每天贴近学生、为学生讲故事能让教师更投入于教育工作中。在老师的朗朗读书声感染着学生之际,学生其实也正以他们纯真的眼神与毫无保留的真心更深刻地牵动着老师的心,助老师寻回失落已久的童心。在这一点上,与其说帮助学生,我更愿意说这每天的“讲故事时间”是在帮助自己,帮助自己过一种有血有泪有温度的教学生活。

实习的第一周就这么过去了,要完成、要改善、要反思的部分还有很多很多。这是好事,有挫折有困难才能不断向前迈进,每一天才能活得比昨天更好。



2010年2月7日


Sunday, February 7, 2010

无以再现的黑白艺术——读《逛了一圈》





“这本书的创意似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连作者自己也认为不可能再有第二本类似创意的书。即使是纯粹的黑白两色,也蕴涵了极其丰富的自然景观、昼夜变化、纯正而多变的玄秘感。这似乎是为那些心里还充满好奇的人准备的。”

——萝卜探长

“几年前,当我第一次读罢《逛了一圈》,就不禁惊诧于它的神奇了。如今,随着在图画书世界畅游的阅历越来越丰富,这本纯黑纯白的图画书益发令我惊叹。因为它 的神奇可以说是无法重复的,甚至连创作者本人也无法重复!”

——阿甲

“一部匠心独具的作品,势必令充满想象力的年轻读者为之倾倒。”

——美国图书馆学会年度好书推荐


一本书能有多少种读法?能有多少种变化?
从第一页开始,翻至最后一页结束?
从最后一页开始,翻至第一页结束?

是否有这种可能:从第一页开始,翻至最后一页,再从最后一页往回翻。第一页既是开始,又是结束,构成一个完整而又精彩纷呈的故事。

美国画家安.乔纳斯用36页的绘图告诉我们,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正如书名《逛了一圈》所示,这是一本关于“行走”的绘本。乍看之下,此书是如此平凡,如此普通,一点也不引人注目。全书只有朴素简单的黑白两色,故事线亦平淡得叫人诧异。一家人打白昼从家中驱车往城市,夜幕低垂时又从城市打道回府,作者不过将这家人沿途所见画入绘本,如此而已。这样一本书 ,值得推荐么?这样一本书,称得上“无以再现的黑白艺术”么?

《逛了一圈》当然不会如此肤浅。恰恰是那单纯的黑白两色与简单的故事线,让读者得以将目光聚焦到整本书的构图与巧思。对此,我们看看儿童阅读推广人阿甲怎么说:

“故事从天刚蒙蒙亮的清晨开始,画家开着车带着读者从平静的乡间出发,穿过山间的树林,经过海滨高速公路,来到一座大城市,停车游玩,直到太阳落山时爬上最 高的高楼俯瞰——读到这里,我们发现已经翻到了书的末页。难道故事就这样嘎然而止?——神奇的事情才刚刚开始。当我们把这一页翻转180°颠倒过来,仍然 身处在这城市里,却从余晖将尽的傍晚转到灯火通明的晚间,再往回翻一页,竟然从楼顶走到了街上仰视,再翻下去,正是一路往回走,终于在月色深沉时回到出发 时的那个家。

一幅画,正过来看是这般,倒过去看却是那般,这本身并不太稀奇,不少设计师也会玩这样的视觉游戏,可是正过来倒过去居然都能串成故事,而且恰好连在一起非常完整,将36页的故事原地变成了72页的故事,这就太稀罕了!我实在想不出有第二人这么做过,画家安•乔纳斯也只画过这么一本。”

《逛了一圈》正是这样一件神奇的艺术品,能带给读者莫大的视觉享受。正看是灯光点点的大厦,倒看却是城市上空的点点星光;正看是电影院,倒看却是车厢座餐厅;正看是沼泽地的水草,倒看却变成天空中的焰火;正看是高速公路上的桥,倒看却是一排衬在星空下的电话线杆。读者总能在翻阅此书时“哗!”声不绝,惊叹连连,掩卷之际理所当然地为作者天才般的巧思妙想竖起大拇指,有者甚至以张得大大的嘴代替大拇指,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本书出版后,也有人认为它的故事线索太单薄、太随意,似乎不符合一般文学的审美标准。但正如阿甲所言,“并非所有图画书都要担负‘文 学使命’的。”作者安.乔纳斯亦坦言,她创作绘本就是要“尝试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拓展孩子们的想像力”。仅就此创作目的而言,《逛了一圈》无疑是极其成功的!在西方国家,更有人将此书运用到数学的教学之中,试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对空间关系的敏感。

中国红泥巴读书俱乐部将此书列入 “2009年Top10评选总评”并列第六名,并给予点评:

“翻开第一页,从乡间开始,经过田野、公路、城市,直到最后一页‘爬上最高的高楼俯瞰’,是一段完整的旅程。然后,将书上下颠倒,奇迹出现了:最后一页成了回程的第一站,一页页再往回翻,大厦变成了星光,电影院变成了餐厅,水草变成焰火……在第一页时又回到了出发地,真正地‘逛了一圈’。灵感十足的黑白剪影书,翻过来、调过去都能精妙地组成故事。而‘换个角度看世界’的创意,也能潜移默化地锻炼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绘本是艺术品。邂逅《逛了一圈》之后我更能体会其中深意了。这真是一本可遇不可求的绘本,一件无以再现的黑白艺术。



书名:《逛了一圈》
作者:安.乔纳斯

翻译:潘人木

出版:河北教育出版社



Thursday, February 4, 2010

阴暗中闪耀的人性光辉——读《铁丝网上的小花》





“意大利伟大的插画家罗伯特•英诺森提,以独步当代的透视技巧,细致描绘出犹太人在二次大战纳粹极权下的悲惨遭遇,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以绘本的形式来表现二战题材,填补了国内的图画书出版的空白。”

——红泥巴书评

“一本忘不掉的书。它不是幻想作品,也没有浪漫的感伤,其真实感触手可及,充满戏剧性的情节让人心动……它简直棒极了。”

——美国《号角书》杂志

“这本书不仅讲述了一个有关战争和大屠杀的故事,它还让读者知道纯真、善良、爱心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美德。”

——译者代维


又是一本以“战争”为主题的绘本。这个题材确实不好写,尤其是面向广大儿童读者的绘本。但人类总有好运气,总有一流作家展现奇思妙想,将一本本叫人叹为观止的作品送到我们面前。日本有小林丰,意大利有英诺桑提。小林丰笔下是内战不断的阿富汗,英诺桑提笔下是二战中的德国小镇。

与《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我的家乡》的含蓄婉转相比,《铁丝网上的小花》表现得更为直接。作者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讲述了一个二战时发生在德国小镇上的故事……

女孩名叫罗斯•布兰奇,她见证了二战时期德国小镇上出现的一系列纷扰喧闹的事件——人们手持纳粹小旗向卡车上的德国士兵欢呼致意,一批批青年穿上军装被来到小镇上的卡车带走,装甲车从他们学校教室窗子下一辆接一辆地向东开过去。

一次机缘巧合,她来到了小镇外的树林中。在一片空地上,一道带电的铁丝网挡住了她的去路。铁丝网后面站着一群瘦弱不堪的人,他们穿着条形图案的囚服,左胸上都戴了一个黄色的六角星(纳粹分子强迫犹太人佩戴的标志)。他们之中还有很多儿童。罗斯•布兰奇把自己随身带的面包片从铁丝网的缝隙中递给饥饿的他们。从这天开始,她经常带着食物来到这儿,把吃的东西送给铁丝网里面的孩子们。罗斯•布兰奇日渐消瘦。直到有一天,大雾弥漫,空地上的情景突然变了:铁丝网被拆除了,里边的木板房也不见了,不远处晃动着德国士兵模模糊糊的身影。突然,一声枪响……

故事的结尾这样写道:“罗斯.布兰奇的母亲一直等着她的小女儿,等了很久。番红花终于从地下冒出了芽。河水上涨了,溢出了河岸。树木都变绿了,鸟儿落满了枝头。春天在唱歌。”宽长的跨页上是漫山遍野万木葱茏,铁丝网已瘫倒在地。鲜红色的花蕾在其他颜色花朵的映衬下缀满整个山坡,天空晴朗美丽,只有一朵小花凋谢了,在铁丝网上。

郝广才《好绘本如何好》对这最后的跨页给了极高的评价,“英诺桑提选择象征生命的花朵,大自然的繁茂生机,对照一旁倒下的铁丝网。一朵凋谢的小花,呈现布兰奇的牺牲,她的牺牲换来的高贵代价,包含了许多不可言喻的感动。他运用这样徐徐和缓的姿态,没有一点夸张,没有强烈动作,不洒一滴狗血,像细火慢炖,将读者的心温柔的融化。真是说故事最巅峰的功力。”

是什么力量使一个小女孩在战火的阴影中仍焕发出耀眼动人的光辉?是什么力量让小女孩在最坏的时刻甘愿挨饿犯险,也要将手上仅有的食物献给一群陌生的可怜孩子?是什么力量令一个小女孩在兵荒马乱、人心惶惶之际,仍牵挂着铁丝网另一头的安危存亡?

是善良,是同情,是爱心,是勇敢,是爱……是人性中最美的部分。

译者代维说,“以儿童为读者对象的这本图画书中并没有出现任何血腥杀戮的场景,但是它却用间接的手法清晰地传达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它以平实、简洁的叙述语言和精美逼真的彩色画面深深吸引了小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能在看似平淡的故事情节中去了解和体味纳粹的邪恶以及犹太民族在二战中经受的痛苦。”

一个人的气质不是偶然出现,而是长年累月积累而成的。将这样一本书带给孩子,让战争的残酷与沉重,小女孩的天真与善良渐渐弥漫在孩子的心里吧!



书名:《铁丝网上的小花》
作者:【意】克里斯托夫.格莱兹 / 罗伯特.英诺森提 著,

【意】罗伯特.英诺森提 绘

翻译:代维

出版:明天出版社



Tuesday, February 2, 2010

沉重的美丽——读《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我的家乡》





“《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我的家乡》是一本让人安静阅读的书,但是,掩卷之后,心中却风生水起,无法平静。”

——朱自强教授

“淋漓传达生动的情节,并呈现异国情调。构图变化多,有细腻的局部,也有壮观的大场面,色彩的运用大胆强烈,塑造了各种气氛,十分生动。”

——译者黄宣勋


战争,曾经是绘本的一个禁忌题材。这样一个题材确实棘手,写过了头,阴霾重重,让人觉得吓人恐怖,甚至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一个永远的创伤。然而,不曾感受战争的残酷,焉能体会和平的美好。1995年,此一难以驾驭的主题,迎来了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与一部悲天悯人之作——日本小林丰的《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我的家乡》。

小林丰是日本画画家,曾于20世纪70至80年代,多次走访中东、亚洲各地。途经烽火连天的阿富汗,残酷战火下亲切的人与景深深触动了小林丰,激荡出这本批判战争,呼唤和平的绘本。虽以“战争”为主题,此书却没有画出任何一幅战争场景。作者叙述了一户普通家庭平凡美好的一天。

春天来了,李子花、樱花、梨花、开心果花……巴格曼村开满了花。小男孩亚默第一次代替上了战场的哥哥,牵着小驴奔巴跟爸爸到市镇上卖水果。一路上,他们与村子的人亲切互打招呼,沿着辽阔的沙漠向前走,目送着迎面而来的一匹匹骆驼与一辆辆汽车。到了镇上,爸爸摆开摊子卖李子,让亚默牵着奔巴沿街卖樱桃。亚默沿街吆喝,先是一个小女孩过来买了一点儿,随后一位拄着拐杖的叔叔也过来买了一些。

“叔叔,你去打过仗吗?”
“嗯,是呀!因此失去了一条腿。”

亚默心里咯噔一下,哥哥的脸浮现在脑海中。水果卖得差不多了,父子俩走进一家小饭馆用餐,与同桌的大叔聊了起来。

“大儿子去打仗了。”
“那可真让人不放心!听说南方的仗打得很激烈。”
“原来说明年春天会回来。”

听着对话,哥哥的脸又浮现心头。哈伦哥哥不会有事的,明年春天一定能平安回来。亚默心里想。爸爸接着带亚默到绵羊市集,用赚来的钱买了一只雪白的小羊。亚默给小白羊取名“巴哈尔”,是春天的意思,期盼着明年春天哥哥的归来。“春天”真的会像亚默期待的那样到来吗……

随着故事的推进,读者跟着一幅幅柔美的图悄悄进入这个美丽的村子。陶醉间,带着对“春天”的盼望来到最后一页。那是一整页淡淡的黄,作者不画半笔,只用一句简单却沉重的话让故事戛然而止,“这年冬天,巴格曼村被战火侵袭。如今,已经不存在了。”看着那一片震撼的淡黄,泪水不自觉盘踞眼眶,心中风生水起,久久无法平息。

从翻开《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我的家乡》开始,我就深深地感到,这是一本让人安静阅读的绘本。小林丰笔下的巴格曼村是如此柔美、恬淡与宁静,美得让人在翻阅时不自觉放轻呼吸,深怕打断这动人的恬静。朱自强教授说,“细细品味《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我的家乡》的文字,也同样感受到这本书让读者安静阅读的魅力。”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此书当之无愧。

故事的结尾是悲剧,其主题在于控诉战争、祈愿和平。传达这样的主题,小林丰显然是成功的。诚如朱自强教授所言,“写悲剧,写战争与和平这类比较大的主题,很容易出现情感过剩或承担过重的情形,但是,这本书表现这一主题时,既没有感情过剩,同时又举重若轻,以一滴水反映太阳的光辉,以一粒沙凝聚广阔的宇宙。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战争的信息虽然时而出现在图画和文字中,不过,作家对小男孩亚默快乐生活的描写,冲淡着战争的阴云。”

掩卷后,封底的绘图很堪玩味。那是小男孩亚默一家人(除了上战场的哥哥哈伦)的背影:妈妈抱着弟弟坐在小驴奔巴的背上,爸爸右手牵着奔巴,左手牵着亚默,而亚默则牵着他心爱的小羊。亚默一家是在凝望着被摧毁的村庄?还是在向他乡流亡?朱自强教授认为,“
作家是以这幅封底画表达自己的真挚而强烈的祈愿——在巴格曼村被战火摧毁之后,他们安然无恙。望着他们的背影,我也默默地祝福他们,希望他们走出战火,重建美好的家园。

回顾书名——《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我的家乡》,不由得感慨万千。绘本中的“巴格曼村”被战火摧毁了,但是,在我们的心中,“巴格曼村”永远存在。因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就是我们对生活的“最美丽”的愿望,这一意志,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摧毁的。

这不但是一本关于“战争”的书,还是一本关于“和平”的书。美得让人感动,美得叫人沉重。



书名:《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我的家乡》
作者:小林丰

翻译:蒲蒲兰

出版:二十一世纪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