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
skip to sidebar
第三回实习总反思: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
“充满爱心与怀抱热忱的教师肯定是一位好教师,但未必是一位‘专业’的教师。”
依稀记得那一个深夜,我在端详了友人的教案后忽地有感而发,进而言为心声,对教师的“专业”做了一番追问与诠释。怎么样的教师才称得上“专业”?又或者,一位“专业”的教师,具备着哪些条件与精神面貌呢?教师的“专业”,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处处为学生着想、时刻关心学生的教师,能称得上“专业”吗?我想不能,这顶多是一位有爱心的教师。教学认真、事事尽力的教师,能称得上“专业”吗?我想也不能,这顶多是一位用心的教师。充满爱心与怀抱热忱的教师肯定是一位好教师,但未必是一位“专业”的教师。
一位“专业”的教师,基本上必须“与众不同”,这里指的是与一般临教、补习老师、父母有所区别。专业教师的角色与地位,是临教、补习老师、父母,甚至兄弟姐妹与那厚厚的词典皆无法取代的。举个例子,若一位学生不来学校上课,而选择到补习班学习或者留在家中自学,其学习效果是否与上学一样?若是一样,那学校中的教师肯定不是专业的。
见到好些教师在初步理解课上围着十来张词卡照本宣科,读一读词语含义,让学生填一填充,造一造句就算完成任务。我在想,若学生没来上课,在家中自己翻阅课文,遇到生词时请教父母或翻查词典,效果似乎没有不同,其主动性反而会更强,对能力的培养会更加有效。这样的课堂教学意义何在?这样的教师,不是张三李四也能轻易胜任的吗?
因此,准备一堂课以前与上完一堂课之后,我常会问自己,“学生在这堂课中得到了什么?如果这堂课让学生自习或让一位临教来上,效果是否有所不同?”确定了这堂课的效果是无法取代的,我才会松一口气。反之,则不免脸颊绯红,愧对3年多的专业培训。
教师的“专业”体现在何处?在我看来,这首先最基本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上。一个星期整整十来节语文课,若连这固定时段的学习任务都无法做好,想要培育出优秀的学生几乎是不可能的。实习的设计基本上也体现出对课堂教学能力的重视。一周8节语文课,差不多是正式教师的四分之一,相比之下教学负担可说是轻而又轻。如此安排用意何在?它要我们将精力都集中在这寥寥8节课,要我们细心备课、认真磨课、用心反思,穷尽心思反复琢磨自己在课堂上的得与失、成与败,在短短数月内完全浸淫在教学思考之中,让自己蜕变成蝶,教学能力攀至另一境界。
在这次为期三个月的实习中,我尝试往“专业”的方向迈进,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落实自己对教育的想法与先前所学的一些教育理论,边教边反思,反思以后又再调整,继续上路。在这个过程中,我关注到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从课前的教材钻研、教学规划、教学设计,上课时的课堂管理、气氛营造、细节处理,到课后的反思与调整,每个环节都让我的思考得到深化,也发现了一些之前忽略了的部分。
阅读教学
由于实习前进行过数回的教学交流会,去年更有幸得到中国杨屹老师的指导,我对阅读教学的概念还算清晰,整个方向还算抓得准确。“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与交流”,紧扣文本,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其中的语文魅力,挖掘其中的语文精华,从中得到语文的训练、人文的熏陶。虽然还有极大的进步空间,但在阅读教学方面我的方向还是准确的。
语文技能教学
造句、汉语拼音、特殊句型……最初还真不知该怎么上好语文技能课。它当然是一种语文训练,对学生的语文技能起着巩固的作用。但若仅仅抓住其“训练”的侧面,则将流于形式,教师机械地教,学生机械地学,毫无意义可言。于是,问题出现了——“为什么要学语文技能?”
试举一例,为什么要教学前后鼻音en和eng?学生为什么要学这些知识?意义何在?学校一般的情况是,教师盲目地教,学生懵懂地学,为什么要学?不知道。我的学生更可爱,当我问他们为什么要学汉语拼音时,好多学生都说“因为作业里面有。”“因为考试会出。”“因为课本有,所以要学。”而当我抛出问题,“没有作业,没有课本,没有考试,那我们还学不学汉语拼音啊?”一位率真的小女生笑着大声回答,“当然不用咯!”全班哄堂。莞尔之余,是不是该为这样的教育情况感到悲哀呢?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学习有何意义。
于是,我在教学语文技能时总会让学生知道背后的意义以及这些语文技能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打个比方,还是前后鼻音en和eng,我就设置情境让学生比较,若无法很好的读准前后鼻音,不只会闹笑话,还会因传达错误而将事情搞砸。知道了学习背后的意义,学生的学习情绪就一下子被提了起来。
此外,除了明白学习背后的意义,我还让学生在进行语文训练之际,在比较与朗读中培养语感。若说一般训练或操练是符合了中等生和后进生的程度,那么从对比中凭语感进行辨析则迎合了优秀生的需求,在巩固整体的基础上,让可以跟上的人得到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应用了协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的方式,让每位学生都扮演“老师”和“学生”的角色,扩展学生的参与人数与提升他们的参与感,以此拔高教学效率。事实也证明,这样的方式对很多语文技能教学都非常有效。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将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思维技能训练
感觉到思维技能训练的重要与迫切是在执教《谢谢老师》那一课。问这篇课文主要在描述什么人,大部分学生都回答“黄一强”。实际上,“黄一强”这个名字是在课文中出现过一次,但就只是一个别人口中的人物,根本与“主角”沾不上边。学生会这么回答,说明了他们的思维处于极度不活跃,思考脉络流于肤浅,见到人名就认为是答案,缺乏深入的思考。
当我们谈到班上最勤劳的同学时,大家会将目光一致投向学术成绩第一的同学。问其原因,大家的答案都会是“她很用功读书。”“她的功课很好。”“她常常被老师称赞。”一提到“勤劳”,学生都有很刻板的印象,思维都在很小的框框里打转,且没有对其进行深入辨析的习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想,主因之一是学生周围的环境都没有激活他们的思维,学生也习惯了那种以“吸收”为主的学习方式,因此一个个成了海绵。
这样的情况若持续下去,其后果是极其可怕的。于是,我在接下来的教学都十分重视“思维技能”的部分。在每一堂课我都会尝试让学生比较、辨析、质疑、想象或推理,借此刺激他们的思维。而我发现,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之时,他们都能提出很多很棒的意见与点子,教师也会这些活泼有趣的创意给牵引着,显得越来越亢奋,整个教学气氛一下子就活跃、集中了起来,教学效率自然高。说学生思维是一堂课的成败关键,一点都不夸张。长远来看,思维技能训练决定了学生将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教材的一些思考
在这次的实习中,我用上了两篇中国人教版教材,《孔子拜师》与《盘古开天地》。《孔子拜师》用于深究课文,与本地课文作对比;《盘古开天地》则取代本地课文,直接成为主要教材。两堂课都收到了极佳的效果。
很多人会质疑,中国教材如此艰深,我们的孩子学得来吗?的确,若真的将两者做一比较,中国版教材的确拥有较多的生字新词,内容比较艰深,篇幅也比较长。但我觉得我们的孩子学不来的原因不在此,而在于他们从小就习惯了短小轻薄的本地课文,以致渐行渐远,只能遥望原本能达到的高度。优秀是教出来的,能力是训练出来的,我总觉得顾虑太多,过于保护孩子,而且是一些杞人忧天,反而耽误了孩子的学习与成长。孩子不是不行,而是我们大人觉得不行,所以孩子渐渐也就不行了。
此外,我在面对咱本地课文时也着实有痛苦的感觉。篇幅短小、主题浅陋、情节薄弱、词句贫乏,还真不知该从何下手,颇有戴着镣铐跳舞的感觉。带着学生在这样一篇又一篇的课文中“漫游”,我真不相信他们的审美能力会因此提高多少。不提高也还罢了,最怕是这样的课文还伤害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反观我执教中国人教版课文《盘古开天地》时,里头不缺亮丽的语文教学点,既能够开展语文训练,又能让学生浸淫沉醉在优秀的语文中,受到熏陶。
教材对于教师的限制与束缚,我这次感触颇深。
2010 年5月3日
我对你这篇感言也深表认同。
ReplyDelete我们的教育内涵出现很大的问题。
没有好的环境,再好在有创意的老师,也会变得无计可施。
有好的环境,再不行的老师,也会被跟着成长!
但是你,我相信,你能创出一片属于你自己风格的教学。即使在这一片土地上。。。。。
小鱼妈妈您好!
ReplyDelete谢谢鼓励与赞赏,我会加油。
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