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anuary 19, 2013

为了主动的被动






为了主动的被动


    教育教学或者训练,它的一个最根本的特征是它是被动的。教育是被动的,它是引导式的,而不是强制的,不是命令式的,也不是戒律式的。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Fredrich Froebel)


  近日课堂上,学生习写供料作文。我漫步其间,见一程度不错的学生正漫不经心,一脸无神地在涂涂写写。趋前一看,纸上的字迹歪歪斜斜,句子读起来有几许拗口,内容乏善可陈。一句话,这绝对不是此生的程度,敷衍而已。我拍了拍学生的肩膀,提点了几句,希望他再修改修改。

  不久,学生将习作交上,问:“老师,可以了吗?”一些错别字是修正了,但整体没什么两样。我吸了口气,对他微了微笑:“你对这篇作文满意吗?”“老师,最重要你满意啊!”他一脸不屑,夺过习作,“好啦好啦,我再去修改咯!”望着那个心不甘,情不愿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

  什么时候,学习竟是为了让老师满意?什么时候,学习竟是在配合老师?抑或是,情况一直以来都是如此,学生不曾停止绕着老师转?

  想想也是。我们教师开口闭口就是“你应该这样”、“你不能这样”、“我要你这样”……我们追求立竿见影,我们要马上见效,于是我们习惯了指示,习惯了命令。我们的声色俱厉,无声地传达着这样的讯息——别问为什么,跟着做就对了!学生一如军营里的士兵,学会了服从而非倾听,学会了执行而非判断,学会了沉默而非思考。他们渐渐明白,在学校,师长才是老大,老大说的就是真理。没错,他们有纪律,但那是一种“他律”而非“自律”。

  你也许要问,小学的孩子懂得思考吗?他们能学会自律吗?确实,与成人相比,孩子的理性思维并未发展完整,又缺乏与人相处的经验,自我管理的能力也较弱。为孩子建立一套秩序并进行管理是必要的,这有助亦步亦趋地启发他们思考,引导他们自律。然而,管理不是控制,秩序只是为了让启发与引导成为可能。在这里,思考与自律的培养是目的,秩序是手段,不能本末倒置。

  日本儿童文学作家新美南吉写过一个意味深远的童话——《竹笋的故事》。竹笋还是小娃娃的时候,他们在地下嬉戏,钻来钻去。竹笋妈妈对他们讲,孩子们啊,你们玩的时候,千万别跑得太远,否则会走丢的,会回不了家的。可是有一个竹笋娃娃,他玩着玩着,就拼命往一个方向钻,越钻越远。妈妈说,这孩子怎么不听话,不要往前钻啊!竹笋娃娃说,可是我听到一个非常悦耳的声音,很动听的声音,在召唤啊。然后他不停地钻,钻,钻过院子篱笆墙之外,他钻出地面的时候,看到一个吹着横笛的青年。他想这声音太好听了,我一定要做一支吹出这种声音的笛子。于是他长啊长啊,长成一棵非常好、非常健壮的竹子,而且也真的做了一根能吹出悦耳动人声音的笛子。

  不妨想想,若竹笋妈妈的声音太大,且一直在竹笋娃娃耳边喋喋不休,竹笋娃娃能听得见那悦耳声音的召唤吗?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正是那主动而好心的竹笋妈妈吗?我们打着“关心孩子”的旗号,以孩子什么都不懂为由,为他们打点一切、安排一切,甚至代替他们思考。我们将米饭嚼得粉糊,才敢递进孩子嘴里。于是,他们的牙齿软弱无力,消化系统日益衰竭。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想吃的又是什么。

  儿童的心灵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颗具有饱满生命力的种子。教育不是填满一桶桶的水,而是点燃一盏盏的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牢记德国幼儿园之父福禄培尔的一句话,“儿童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就像葡萄藤和园丁。给葡萄藤带来葡萄的不是园丁,而是葡萄藤自身。”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17.1.2013


2 comments:

  1. 最反感的一句是:我的功课你几时要交。
    这不是为老师而做是什么。

    ReplyDelete
  2. 我偶尔也会脱口而出,呵呵。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