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审美角度为孩子选书
“不是文学的概念大于审美,而是审美的概念大于文学。审美与理性认识相并列,是人类从精神上把握世界的两大主要方式之一。”
——中国儿童文学评论家刘绪源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许多成人在为孩子选书时,往往只盯着书本的教育内容,考虑的往往就是:这书能带给孩子什么知识?这书能给孩子讲个什么道理?这书能让孩子改掉什么坏习惯?当他们在封面上见到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小故事,大道理”、“读童话,学语文”之类的标题,或是在字里行间寻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之类的句子,常会眼前一亮,毫不犹豫就把书本带给孩子,一厢情愿地憧憬着孩子在阅读后的180度转变。
在他们眼里,儿童文学就是教育,艺术完全为教育服务。换句话说,儿童文学就只是为了教育儿童,好的儿童文学就是用简单的故事来传达教育内容。然而,若以此标准来审视古今中外的儿童文学经典作品,许多名著都会不及格。举几个例子。《小红帽》、《青蛙王子》和《睡美人》这样的古典童话,讲述了什么道理?瑞典作家林格伦那部举世闻名的《小飞人卡尔松》,书里的主角卡尔松以恶作剧为乐,淘气捣蛋闯祸无数,与“教育”压根儿沾不上边。此外,我们也很难从那些赏心悦目、趣味盎然的童诗与儿歌中提炼出什么大道理。没有“教育意义”,这些作品为何还能跻身世界儿童文学经典?
中国儿童文学评论家刘绪源认为,儿童文学的本质只能是审美。绪源先生于《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中试图勾画并分析人的审美过程:“激情的宣泄/心灵的补偿”→“审视自我/体验环境”→“回味与叹息/憧憬与渴望”。他认为,“文学的作用首先必然是审美作用。只有经历了审美的过程,只有在审美过程中获得了内心的悸动和愉悦,这种心理的变化才有可能转化为其他。也就是说,只有以审美作为中介,文学的教育作用与认识作用才有可能实现。” 要能够真正影响生命、改变行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被感动后所产生的力量。没有内心的感动,没有灵魂的触碰,再伟大的道理也只能是教条的灌输。因此,决定儿童文学作品优秀与否的,不是教育价值,而是审美价值。
儿童文学是有教育价值的,但那是大写的“教育”,而非狭隘的“教训”。(有关“教育”与“教训”,可参阅拙文《儿童文学的教育智慧》)如果说教育是盐,审美是水,那教育必须是自然彻底地溶于水里的盐,喝下去既好味又不突兀。第一流的儿童文学往往就是如此。你很难从作品抽象出具体的道理,却能被作品的审美力量感动,乃至改变自己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不是吗?由此观之,那些标榜教育功能、反复在字里行间进行价值灌输的童书反而显得浅薄而功利了。
绪源先生曾将古今中外的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归入三大母题: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自然的母题,并从审美的角度探寻各个母题的独特意义,摸索各个母题的审美特征。经过绪源先生的分析,你会发现每个母题都各有优劣长短,且互补互辅,各具存在价值。唯有抛开功利的教育眼光,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儿童文学的天地,才能欣赏那些乍看无教育意义却浑然天成之作,也才有机会走近教育的智慧与真谛。
人只有吸收多种营养才能健康地存在。同样,儿童只有在潜入各类型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审美过程中经受丰富的体验,心灵才会变得温柔、坚韧、聪慧、自信和博大。为孩子选书,不能只盯着肤浅的“教育意义”,而应从更广大的审美角度出发。切莫让自己的短视与功利,漠视了真正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以致酿成孩子终身的阅读遗憾。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