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2, 2010

福州学习之旅——听课篇(四)





王建禄执教《中彩那天》


课堂(四):《中彩那天》和《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指教者
:王建禄(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哈古乐华文小学)
教学年级:4年级
教学时间:40分钟


由于我直接涉及这堂课的构思与设计,对于这次教学的整体概念是很清楚的。于是,在听课中,自然会特别留意王建禄老师做得不如理想的地方,对于他一些细节上的处理比较敏感,要求也比较高。身为此课堂的设计者之一,我在教学设计上做不了太多点评,只能选择更多的解说。

引两张王建禄老师的说课演示文稿,让大家看看这堂课的整体概念与构思:





通过双文本或多文本,“文本对读”的模式提供了一个可以比较的空间与契机。这样的“机会”与“契机”让学生的“主动发现”与“主动探索”成为可能,也让学生透过对读中的“发现”、“探索”与“思辨”,走近文本,扣紧语文,充分结合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对于“文本对读”的教学模式,我们还处于尝试和开掘的阶段。初步概念有了,但还有待深化,在操作上还需要更多的实际演练经验,以便让这些概念形成习惯,渗透到教学意识之中。

接下来谈王建禄老师的课。与何捷、林振忠、林莘诸名师相比,王老师的课在设计方面确实比较粗糙,属于那种纲要式的设计,具备骨架而疏于细节。所以,课堂上不难看出王老师在语言上并不那么凝练,在回应学生方面也比较不到位。很多时候,王老师会对心中的教学主线把握不稳,而无法有效地驾驭与组织课堂。

在福州一附小的课,上课的学生属于思维活跃、学习主动的类型,于是发言比较多,参与也更积极。面对这群学生,王老师偶尔会跟不上他们的速度,甚至被他们的观点牵着走,在组织课堂面对挑战。教学就像放风筝,要勇于放线,但也要及时收线,收放之间是大学问。王老师这堂课的“线”是放出去了,也放得很大胆,但没在关键时刻收回,于是在课堂的最后落入了“收不回”的境地。整堂课的重心也从“阅读”慢慢转移到“说话”,没有很好的紧扣文本进行进一步探究,实属遗憾。

在钱塘小学的课,王老师做了调整,一堂课上下来也显得比较集中了。然而,这回上课的学生相对的比较被动,王老师在“说明任务”的环节没能让学生聚焦重点,在“思辨”环节则少了能够带动讨论,进而推进教学主线的关键提问,所以一堂课似乎没能去到高潮就结束了。一附小的课精彩有余而组织不足,钱塘小学的课则组织有余而精彩不足。

尽管如此,我倒是见识到了王建禄老师的教学特色——自由。王老师是真正尊重学生的。无论学生提任何意见,王老师都会充分重视并给予回应,也会尝试依循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教学,以学定教,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正因如此,王老师的课会有一种魅力,我会说那是一种自由的魅力,一种让学生畅所欲言、无拘无束的魅力。然而,也正是当这样的自由到了过度的地步,整堂课在组织上就会显得松散,教学重点也会失焦。如何把握其中的“度”,正如放风筝一般,是大学问。

也许这次王建禄老师在执行上无法将理想中的设计完美呈现,但我想至少将整体概念提了出来。也多亏了说课环节,王老师借此良机,将整体理念说得更清楚更完整了。

另外,也因为这两次的实际教学经验,我见识到了“文本对读”的巨大潜力。双文本或多文本为学生提供的空间是巨大的,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是高效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思维也是活跃的。文本对读,实在值得继续深入挖掘。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