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30, 2010

第二届儿童阅读营:反思篇(一)



营会结束后,各位工委都写下了各自的反思。我已一一看过大家的反思。下边将根据主题,将大家的反思一一列下。
之后,我也将谈谈自己的一些回应与思考。



【营员和工委的转变】


叶小翠:
“阅读营其实并没有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只是让学生对书本不反感。”

团康组某工委:
“这次的阅读营不只让小朋友喜欢上阅读,也让我自己喜欢看侦探类的书。”

陈莉敏:
“我觉得这个营可以说是办得成功,因为有看到大部分学生的改变。从他们第一天来到这个营,有几个学生是之前没看过这类的书,他们家里都是只有一些漫画。但是,经过这个营之后,我发现他们其实是爱看或爱阅读的小学生,只是一直没有适合的书给他们看。”

郑咏蕙:
“这个活动的确让孩子们有机会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我也看到几位去年在我组内的小朋友的成长。他们从当初不是很想看书,到今年竟然榜上有名。或许这不能完全归功于阅读营的威力,但我相信或多或少,阅读营的确有它的影响力。别说孩子,我自己也爱上儿童文学。”

张芝云:
“组员从第一天的抗拒阅读,到慢慢开始去找自己喜欢的书,这让我觉得有小小的成就感。到第四天时的分享,这就比较让我喜欢。因为当你真心和认真地和他们谈的时候,他们会把真实感受说出来,过后你就会发现他们不喜欢阅读是有原因的,那就是家庭因素和个人程度。他们想看的书,父母不买,或父母自己挑选自己认为好看的书。这让他们很抗拒读书。”

“所以这个营,我们帮助他(营员)发现,其实自己也喜欢阅读的,只要他知道和找到自己喜欢的书。”

林秀鸾:
“营员一接到‘任务’时,他们便选了自己喜欢的书,然后开始阅读。我组的营员很主动阅读。看到他们那么积极,我感到安慰不已。”

“我们可以更加认同书本的魅力。即使让学生有更长的阅读时间,他们还是不会对阅读感到厌烦。一开始时,我组内的一两位营员是不喜欢看书的,不过慢慢的,他们开始对书产生了兴趣,可以一口气把书本读完。也有一些营员开始尝试阅读篇幅比较长的书本。”

“当比赛时段结束后,营员们还是读着他们喜欢的书。我觉得能够吸引他们阅读的最大的因素,是书本和环境的素质。有了这两个条件,便能推动营员们阅读。可惜的是,要选择好的书本和好的环境还是不容易。希望这些好书能推广出去。”

蔡素娴:
“这营带来了极大的感染力,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通过分享,学生的确可以进步。”

李可馨:
“大多营员都表示,自己有在营里找到自己喜爱的书。”

李芷晴:
“从孩子的阅读反应来看,他们体验了儿童文学的魅力。”

关嘉辉:
“若非来到这营,也许我不会有想阅读的心。”



【营会模式】


团康组某工委:
“平时参加的营是以玩乐为主,然而这营主要是以阅读为主。”

叶小翠:
“这样的模式若要推广到学校,还不是时候。”

梁可慧:
“操之过急,注重的和实践的有些出入。偏向功利性阅读。”
“问卷的质量还需考核。”
“目标虽然很像很清楚,但每个人对研究的理解不同。”
“很多研究细节没有做好预设和解决。”
“研究成果有点‘自圆其说’,缺乏接受正面和反面的信息。”

凌婉菁:
“说真的,很喜欢这四天另类方式的集训,尤其是大家坐在同一个空间,在同一时间内一起阅读,那种气氛,那种共同阅读的力量使我在短短的三天内读了四本书。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那感觉好棒!”

傅玉婷:
“在集训期间,我感觉到时间似乎并未充分利用,这导致营会期间出现了一些可以提前避免的问题。这包括了没有良好策划一些环节。”

施芊有:
“如果这营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风气,我想还是成功的,因为之前的营与光宏的行动研究已证明了书本与分数的环境足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风气,也可以说让他们爱上阅读。

但是,如果说这营是为了减轻老师的负担,我想这就达不到了。如果没有爱心哥哥姐姐、故事聆听者,我想学生还不能达到像如此的水准,这些还需通过多位老师的帮忙才行。”

李欣颖:
“问卷的题目在设定时没定下标准,各出各的,奇奇怪怪!建议:拥有选项的问题更好。”

李可馨:
“工委起点不一致,培训不足便开始营会,导致过程中出现许多瑕疵。”



【分数竞赛制度】


黎慧萍:
“很多小朋友都是为了分数而阅读,不过最主要是他们有兴趣阅读。他们说,家里的书没这里多,而且在这里可以看到自己喜欢的书。还有,一位不爱看书的小朋友有被组内爱看书的小朋友影响。他一开始是因为看到其他朋友的分数高高在上,所以他想自己不能输给他们,就主动地拿起书来看了。我甚至遇到一位不喜欢看文字多的书的小朋友,也纷纷找了一些文字多的书来看,因为字数多的书可以拿比较高的分数。”

梁佳仪:
“学生愿意与工委分享故事,但仍有一些学生为了分数,勉强去分享。”

梁可慧:
“确认过程中,有营员出现‘背书’的情况,越靠近比赛结束越严重。”

李芷晴:
“阅读可以靠包装来启动一个孩子看书的动力,但让他们得以持续阅读的是书本身的魅力。优秀的儿童文学,可以让孩子投入阅读,发现阅读的乐趣。”

辅导组某工委:
“另外,这一个奖励制度的阅读也有它的好处。就算让孩子有追逐分数的心,为了积分为了升级而去拼命阅读,我想也能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过程中,他们必须能理解图书内容并加以引述。”

张迪惠:
“有些孩子阅读是为了分数,明明有能力看文字多一些的书,但又不看,有时很想骂他们。但回头想想,这或许是唯一可能让他接触书本的机会。有几个孩子和我说,为什么我们前四天来的时候,不叫他们一起来。这样他们就有多几天的机会读书,因为一些书在短时间内是不能读完的。”

刘金菁:
“只是有一点,我觉的营员在分数的压力下阅读,并不能十分理想地品味故事的精彩。不是说分数和奖励作为一种鼓励的手段不行,只是四天内采取这样的制度是有一点勉强的。我发现部分营员和我拟考题时的情形一样,因为一直顾虑自己能不能完成任务或拟题而抱着一种压力阅读,结果他们和我分享图书时,竟表示他们觉得有点无趣。反复的读后感书写也令他们生闷,这也许是工委们引导方面的疏漏。

回答问卷和积分升级的形式是可行的,不过我想如果把它应用在更长期的行动(在学校内以每个月进行的方式)的效果会比四天的效果好,因为学生把书借回家后,更能用一整天的时间专心品味,而营会的分数氛围中了一点。”

李可馨:
“比赛性质为手段的方式需要辅导员帮助,找出营员是否因比赛而阅读,或是因兴趣而阅读。”

叶美菁:
“有些小朋友是为了分数而读书,而且是很怕输的那种……篇幅长的书不要,因为觉得在浪费时间,读书时会一直说‘读不完啊!’‘你看别人去拿分了’等等。因为陪他大声朗读后,很惊讶他把整本书读完了,而且会请求我们介绍书本给他,这或许是一个好的转变。从图多字少的《小猪唏哩呼噜》,到选择字数较多的故事书,能够看出营员们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书。”

“我觉得这个营的确有可取之处,也达到了分享阅读喜悦的目的,但也有少少弊端。虽然分数起了推动阅读的力量,但它真的会影响到营员选书时的考量。虽然小朋友们选的书是他们喜欢的,也符合分数,但怎么说还是会受到限制。”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