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
skip to sidebar
教育当激活与开发学生思维
“教育必须让学生思维活跃,必须能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必须能培养出举一反三的学生。”
这一周的教学主要围绕《谢谢老师》这篇课文进行,尝试带着单元意识去设计教学。不得不说,这不是一篇理想的教材,感觉作者是想传达一些讯息,但碍于篇幅只能蜻蜓点水,使整篇课文显得有点肤浅。“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对如此教材,一开始还真不知该如何设计教学。
不过,“丑媳妇总得见家翁”,也只好抱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硬着头皮上阵了。初步理解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大意,重点突出文中林老师所授之写作方法:细心地观察、适当的想象,并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所举例子来理解这两项诀窍。(虽然文中例子显得牵强与捉襟见肘)课后,为让学生对“细心地观察”和“适当的想象”有更深一层的理解,我从《新语文读本》中挑了数篇童诗与短文,制成教具挂在班上,让学生进行延伸阅读。这堂课上得不很好,学生虽能理解课文内容大意,但却没有深刻启发。是教材限制了教学效果?还是我一开始便认定这样的教材无法激起火花?
接下来的环节是深究课文。我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探索课文是如何集中且具体地描写林老师“用心教作文”这个部分。这堂课主要扣紧“集中”和“具体”两个重点,让学生明白,无论是说话或写作,都必须做到“集中”和“具体”。这堂课的效果是比较振奋人心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见到学生的思维一次又一次被激荡被挑战,学生的思想框架在一次又一次面对问题与解决问题中被打破。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我想这样的课堂是深刻而让人成长的。
在过程中,我也察觉到学生的一些问题。他们虽然才三年级,但僵化的思维框架却已经成形。对于一些问题,他们总期待课文中会有直接的答案,他们对于问题不敏感,也不习惯对问题进行辨析。打个比方,当老师要学生找出课文中主要围绕哪个人物来写,很多学生都会说是“黄一强”,只因为这是唯一出现在课文中的完整名字。是否可以这么说,他们习惯了不去深入思考,习惯了一种单调而固定的思维模式。这样的情况出现在三年级学生的身上是很可悲的,这也促使我们反思,我们的小学教育到底怎么了?我们的教育到底在培育怎样的人?
此外,当我要求学生选出“班上最勤劳的同学”,大家一致将目光投向班上的状元。至于为什么说这位状元勤劳呢,学生众说纷纭:说他考试成绩优秀,说他功课好,说他时常温习功课,说他上课专心……但来来去去都离不开学业。这就是勤劳吗?他是一个勤劳的值日生吗?他会主动帮助老师与同学吗?他在家中会帮父母减轻负担吗?在学生脑海中,“勤劳”只与学业挂钩,学业好的同学就是勤劳的同学。如此单调狭隘的思维着实让人担忧。对此,“学业至上”的家长、校方与社会是否应该负上一定的责任呢?
有了深究课作为基础,我在接下来的作文教学尝试让学生针对一位同学的一个特点,以一件事进行集中、具体的描写。我想是习惯了一个问题一个答案的模式吧,学生总是协商一个句子或一句话就仿佛完成了,无法再开展下去了。我必须不断地抛出问题让他们思考,然后将一件事具体的写出来。在引导下,学生总算对“具体”有了一些领悟,勉强写出一段似模似样的文字。个人认为,这样的训练是极之必要且意义深远的。若能持之以恒,学生往后必然能具体地写作与表达。另一班三年级学生进行同样的写作教学,亦暴露出思维单调的情况。写同学的优点,学生的思维一定会朝向一切与学业有关的方面,如上课专心、用心做功课、考试成绩优秀等。这是应试教育下的“成果”吗?
我开始明白,为何教学中该融入思维技能了。对于小学生,思维的激活与开发至关重要。教育必须让学生思维活跃,必须能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必须能培养出举一反三的学生。对于这班已被囚禁在思维框框的三年级学生,我在接下来的课堂还得不断地刺激他们,让他们在不断的质疑与追问中跳出框框。我知道,这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但总得有个开始,然后继续下去。
一周过去,迎来了一星期的假期。该趁此良机好好设计教学,以刚萌芽的单元意识规划教学,让课堂环环相扣,让学生对每一课印象深刻,让课内课外有效结合,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010年3月15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