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
skip to sidebar
惟有真提高,才能真普及
“能力是需要培养的,优秀是教出来的,相信孩子,相信自己,一步一脚印,很多看似‘不符国情’的学习内容与模式其实都是可以追求的。”
经过了一周的休假充电后,又回到了校园,回到了可爱的学生身边。这一周开始上新一课《孔子拜师》的教学。教材问题不少:短小轻薄、前后矛盾、轻描淡写,还带有知识性错误。这篇课文不怎么值得教,但文章的主角孔子却是一位值得向学生介绍的人物。
该怎么处理呢?既然避不了,那就尝试化腐朽为神奇吧!初步理解,扣紧孔子这一位早在2500年前便已成名且流传至今的人物,激发学生想进一步走进孔夫子的兴趣。孔子塑像、拜孔子盛况、有关孔子的书,一张张图片让学生眼睛开始发亮:这是一号怎么样的人物啊?
欲知详情,马上进入课文。《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向我们展现了一位什么形象的孔子呢?我看到的是孔子“精益求精”的学习精神以及“虚心向学”的学习态度。因此,我抛出问题引领学生联系课文中的关键词句,透过精讲关键词句让学生逐步看清孔子的学习精神与态度,进而产生“心向往之”的感觉。这是一个紧咬课文的过程,班上数双聪慧的眼睛不时焕发光芒,数只小手也举个不停。这些都是班上的尖子,能力出众的一群。无可否认,这样的学习内容与方式符合了他们,将他们的学习热情与效率催到了最高点。
其他学生呢?那些程度中等乃至偏弱的学生呢?他们的手虽没举得那么勤,却也聚精会神,一支笔在课本上来来回回,搜寻孔子学习精神的佐证。有些人会说,“你的课只照顾到优秀生,忽略了后进生。你看,他们在教学中都不说话,你得调整策略。”看似很有道理,换作以前的我,也许真会因此放弃这样的教学模式。但我看到了,程度较弱的一群并没有显得不耐烦,也没有作弄同学来表示烦闷。他们只是沉默。他们眼动,笔动,心动,但口不动。沉默,是尚未适应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展翅以前的扎马步。先让一小部分人飞起来,余下的也会有翱翔的一天,我是这么相信的。
初步理解的课让学生开始认识孔子,也对孔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课堂结束前,我发了中国人教版教材《孔子拜师》,一篇内容与我们的课文一样但行文有异的文章给学生,交待预习。深究课文的部分,我让学生对比咱课文与中国教材的异同与优劣。分析教材并进行对比,然后说出异同背后的意义,这样的学习内容对三年级学生来说,会太艰深吗?这样的课,能上好吗?难度很高,这点我心里很清楚,但这样的课意义深远。学生从这样的学习中可以提升语感、提高审美能力,在往后的写作中也会更敏感。给多一些指导,给多一些辅助,学生是可以做到的。带着这样的信念,我开始设计这一堂深究课。
走进教室,先是复习课文内容,然后朗读两篇教材。朗读之后教师提问学生,“大家觉得哪一篇文章写得比较好?”24位学生极有默契地将手上一票投给了人教版教材《孔子拜师》。这是人云亦云的表现吗?我挑了几位学生,让他们说一说选择人教版的原因,学生的回答让我诧异。“这篇课文写得比较清楚。”“这篇课文写得比较详细。”“这篇看了比较明白。”“这篇比较多我们不懂的字,可以学更多。”这班学生的语感还真不弱啊!仅仅有了感性认知并不足够,我要引导他们具体比较这两篇文章,然后从中抓出表现两者优劣的部分。
我们开始将文章划分为数个部分:拜师前、出发去拜师、遇见老子、与老子对话、拜师后,然后针对这几个部分比较两篇文章写法上的异同。学生在教师层层递进的引导与追问下逐渐深化自己的思考,从质疑中清楚看见了人教版优于咱课文的部分。除了一些瑕疵与技术性问题,我会觉得这是一堂好课,这是一堂让学生获益匪浅的有意义的课。那几位尖子的表现依然令人赞叹,余下的同学还是很用心地听,很用心地学,总有一天发光的会是他们,我希望。
这样一种没什么包装,一切以课文为主轴,一直不断往课文里钻,往课文里探寻的课对学生来说是蛮吃力的。从《小台灯》开始,接着是《树在我心中》和《谢谢老师》,直到这一周的《孔子拜师》,我清楚见到学生的成长。从不习惯再三阅读课文,到如今能很快地从课文中找到资料;从不习惯在课文上写写画画,到如今能配合教师的指示画出重点词句;从一开始近四分之三的同学难以专注,到如今近三分一同学能踊跃回答问题,余下的能够配合地跟着教学流程。见此进步与成长,为师者能不欣慰,能不雀跃吗?
能力是需要培养的,优秀是教出来的,相信孩子,相信自己,一步一脚印,很多看似“不符国情”的学习内容与模式其实都是可以追求的。胡适说过,“不希望北大来做那浅薄的‘普及’运动,我希望北大的同人一齐用全力向‘提高’这方面做功夫。研讨创造文化、学术及思想,惟有真提高才能真普及。”
“惟有真提高才能真普及”,身为小学语文教师是否也应更多地往“提高”走去,而非一味地顾虑“普及”呢?
2010年3月27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