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anuary 16, 2016

2016教学日志(十一):过一种文学的生活



1月14日(星期四)
过一种文学的生活


        这一周,开启了日有所诵。对低年段孩子来说,由于识字量还在积累,更多的语文学习任务是在大人的引领下,通过身体活动和声音呈现来进行的,朗读的频率要比默读来得高。由是,日有所诵成了贯穿整个星期的重点。

        所谓:“入门要正,起点要高”,诵读也一样,在初始阶段不可放任自流。每天进班,翻开《日有所诵》,都从范读与跟读开始。要求自己读得字正腔圆,节奏明快,随内容配上合适语调,力求使诵读成为一种艺术,使聆听成为一种享受。想通过自己的诵读告诉同学,朗读可以如此投入,如此有趣,如此美好。无需太多大道理,教师的范读,教师的神情,教师的姿态,一切尽在不言中。

        见一些同学坐得歪歪斜斜,于是搬来一副桌椅,放在课室前方,亲身示范。“身离桌一拳,眼离书一尺”,边比划,边请同学尝试,再巡视纠正,表扬鼓励。正如周其星老师所说,“请大家坐好”“请不要懒懒散散”“请拿好书本”,基本上是废话,因为这都是在告诉一个结果,而没有展示一个过程。具体怎么做才是重点。怎样才是“坐好”?如何才是“拿好书”?需要示范,需要演练。排队、翻书、倾听、发言,莫不如是。

        回到诵读。先是规规矩矩地读,接着打着节拍读,最后放开肢体表演着读。表演,几乎个个孩子都爱,比手划脚,蹦蹦跳跳,首首诗歌就这样和声音与动作合而为一,进入心中。几位家长通过微信群分享,孩子回到家都会念当天学的诗歌给他们听,真好。

        我也鼓励同学,愿意的话,可在《日有所诵》上涂涂写写,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书,本来就是助人学习的。爱书最好的方式,就是最大程度地利用书来完善自己。打着“爱书”的旗帜而不敢在书上留下只字片语,在我看来无异于因噎废食,荒谬绝伦。

        今天是周四,明日就迈入周末了。同学们将有两天不用来上学,能与家人共享天伦。身为教师,能否做些什么,推进家庭的阅读生活?最后一节,让同学一组组轮流到教室后方的书柜,挑选一本绘本带回家。交代他们,趁着周末,可以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也可以请爸爸妈妈讲故事给他们听,还可以和爸爸妈妈合作,一起分享故事。看着同学们满怀期待的脸,忍不住想象每个家庭的故事时光:那是大手牵小手,那是孩子依偎在父母怀里,那是大大的下巴紧贴着小小的额头,眼前是绘本明媚的图片,耳边是爸妈温暖的声音,大人小孩,一同漫游故事王国。

        特别留心他们挑的书,发现同学都优先选了“大卫系列”、“怪怪园的怪老师系列”、《好饿的毛毛虫》、《小阿力的大学校》、《月亮的味道》和《月亮,生日快乐》这些我在课堂上讲过的绘本。一些同学因为抢不到,还特别预约呢!怪了,这些绘本都读过,怎么还带回家?不是该带那些充满新鲜感的未知作品才对吗?一读再读,不枯燥乏味?

        其实啊,这就是孩子。他想重温那些曾让他幸福快乐的时刻。与未知作品相比,读过且喜欢的绘本让他更有安全感。他知道,再翻开这本书,肯定还是会喜欢的。也许,他们想和父母分享这些自己喜欢的作品。某程度上,说明他们喜欢这些作品,我的故事讲得还可以。既然如此,自然得讲下去,而且讲得更好才行。

        日有所诵、绘本故事、亲子共读,目的只有一个——把文学带给孩子,过一种文学的生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