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12, 2009

漫谈课本(四) :“莫名”的“奇妙”课文


曾经读过一篇童话:很久很久以前,一位美丽的公主得了怪病,自出娘胎以来就不曾笑过。国王费尽心思都无法博得公主一丝笑颜。于是,国王公告天下,谁能博得公 主一笑,便将公主许配与他,并继承其王位。故事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一位英俊潇洒的王子凭着幽默的谈吐成为了公主的真命天子。有时我会想,如果那公主身处我 们这个国家,这个时代,一本小学华文课本也许就能让她狂笑三天三夜,为我赢得江山美人了吧?不过,童话还是童话,我依然用笔杆敲着后脑,对着空白得寒酸的 稿纸出神。

上回仅与各位分享了两篇“精彩爆笑”的“谬文”,有意犹未尽之感。今欲再续前缘,听从专家的指示——“笑一笑,世界真美妙”。本期先锋为三年级华文课本第 三十八课《大扫除》。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位村长发了则通告,吁请全村居民一同参与村子的大扫除,之后就写大扫除当天的情景。如此平凡的场合也会有“笑料”? 且看这段文字,“大扫除当天,村民们都前来参加,连警察先生也来帮助大家维持秩序。”

还真叫人大开眼界,这是场什么样的“大扫除”啊?还得劳烦警察叔叔来“维持秩序”?莫怪小弟孤陋寡闻,只曾听说诸如“大集会”、“示威游行”或“交通阻塞”等大场面方须出动警察。一场小小的“大扫除”竟也令警察大驾光临,忍不住要问“热心”的警察,“叔叔有何贵干啊?”

所谓:“无风不起浪”,警察叔叔会出现在这样一个尴尬场面,其实是有逼不得已的苦衷的。有追看《漫谈课本》的朋友一定知道这其中的苦衷在哪里。没错,又是那幕后黑手——生字表!出现在课文下的生字有“维”、“警”、“秩”和“序”。这就难怪制服笔挺的警察会在绿油油的公园“维持秩序”了。难道作者就不能不让警察叔叔出现吗?诸位,在生字表的“淫威”下,真不能也,非不为也。

接着我们来看一篇寓言:三年级华文课本第三十七课《聪明的骆驼》。这篇寓言写一只狼被关在笼子里,欺骗经过的驴子为他打开笼门。笼门一开,狼却对驴子 说:“你偷了我的东西,我要把你吃掉!”(偷东西?姑且当作是狼所捏造的藉口)这时候骆驼正好经过,驴子便请他主持公道。骆驼对狼说:“您说这傻驴子是 贼,他到底是怎样偷您笼子里的东西呢?请你们再表演一次吧!”就这么一句话,狼便乖乖地走进笼子,骆驼立刻关上门,狼又被关起来了。

这篇童话乍看之下没什么好笑之处。但若仔细端详里头动物的性格与对话,要大笑一场还是绰绰有余的。首先,是狼骗驴子把他放出来,逃出生天后反诬赖驴子偷东 西,要将驴子吃掉。可以想方设法骗驴子,可见这头狼不会太笨。身为说谎者,狼当然清楚那“偷东西”的罪名是自己一口捏造的。可是,只因骆驼一句“他到底是 怎样偷您笼子里的东西呢?请你们再表演一次吧!”,狼便乖乖走回笼子,“表演”自己也不相信的“偷东西”桥段。狼的愚蠢一下子盖过了骆驼的锋芒。我想,这篇课文取错题目了,应该叫《低能的狼》或《弱智的狼》,比较贴切。

也许你会说,“童话嘛,逻辑松散一点是可以接受的。”不错,逻辑松散一点是没问题,但人物(动物)性格的统一还是得抓紧的。我的意思是,至少也得做些铺陈的功夫,比如让骆驼的“妙计”更妙一些,让人觉得狼上当是合理的,这才像样嘛!

大家对《聪明的骆驼》的故事情节应该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吧。此文改写自十三世纪中国明代马中锡《东田传》里的一个故事。故事说一位书生东郭先生,在一次旅途 中遇见正在躲避猎人的狼。狼要求东郭先生将其藏在口袋里。于是,东郭先生用绳子将狼捆住,然后塞入口袋。猎人走后,狼又央求东郭先生将他松绑,之后更要将 这位恩人吃掉。就在东郭先生即将沦为狼的食物之际,一位农民正好经过。于是,东郭先生便指狼忘恩负义,请农民评评理。农民想了想说:“你们的话,我都不相 信,这只口袋这么小,怎么可能装下一只大狼呢?请再装一下,让我亲眼看一看。”就这样,狼又躺下,让东郭先生将其绑起来。

对比两篇文章,不难发现改写后的《聪明的骆驼》确有其“残废”之处。东郭先生那篇的狼实实在在曾经被装进口袋,所以当农民要求狼重演片段时,狼不自觉跌入陷阱是说得过去的。反观《聪明的骆驼》,里头的狼是亲口捏造驴子“偷东西”罪名的。当骆驼要求狼重演偷东西的桥段时,他竟想也不想便一脚踩入自己一手设计的谎言中,乖乖走回笼子。这狼不是弱智是什么?那么请问,“弱智”如斯之狼有能力在课文开头时骗得驴子将其放出笼子吗?

我在想,在如此“莫名其妙”的教材下,教师该怎么教?学生又该怎么学?且以一段顺口溜为这回漫谈之结尾:

“懵懂传懵懂,一传两不懂。”

多谢捧场!
(刊于《星洲日报》活力副刊 4.9.2008)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